大众小说网 > 美丽心灵林 > 第3章 漫漫长路,历事炼心求甚解

第3章 漫漫长路,历事炼心求甚解


  第三章漫漫长路,历事炼心求甚解

  工作后林非常渴望爱情,但时常处于不自信的状态,比如他希望去接近一个女生,却发现自己因为病痛不得不顾虑重重,如果他承诺了对方,他有能力去实现吗?这是一个非常深远的问题。他不能给自己满意的答案,因此,在落实到具体的追求时,就错过很多的机会,至少他决定一件事情的时候要想很多。想,和怕错误,已经是他固定的模式。

  1996年是林比较开心的一年,他开始学习排球技术,并且有了一定的水平。大多数时候他和体育学院的学生一起打,虽然有一定基础,但是大家并不是很看好他,主要是弹跳不出众,力量也偏弱,比一般人是强一些,比那些有运动天赋的人来说还是差了一截。

  林有很白的肤色,他自己并不在意,但是经常有人和他提起这个。甚至排球场上的女生也会拿这个开玩笑,于是林领略了女孩子的大胆,和女生笑话的视角,至少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他今后的人生观有莫大的影响。在学生时代,他一直认为女生是弱势的,需要保护的。在工作后,他感觉到了女生不柔弱的一面。

  1996年是排坛鼎盛的时期,每天下午都有一大批的学生在排队打排球,这样的情景在林后来的人生中经常出现在梦境,成为挥之不去的记忆。尤其他指导了几支球队征战比赛,都获得了不错的成绩。这些是林的荣耀之处。

  林一般喜欢抓女队的防守,和男队的进攻,喜欢外向大胆的队员,和内向刚毅沉稳的队员,身高上不太看。大多数情况选得比较准,偶尔也被放一些人情队员入队,这种情况有点类似于专业排球队,一个队总有真正打得好的,也有凑数来沾光的。

  在训练和比赛上,林不受干扰,他是根据队员水平来安排,因此大家还是比较服气。另外林超级投入,学生刚做完早操还没有吃饭,他就招集大家来讨论训练计划。队员也真给面子,大家都乐乐地到办公室里集思广议。或许,林保持的民主的作风就是从那个时候养成的。

  1997年他遇到了一个打球很厉害的体育学院的女生莫言,莫言有1米75高,皮肤很白,长得很苗条,女人味很足。她练的是二传,而林在场上一直没有机会扣球,于是莫言在没有同伴在场上的时候,就帮大家传球,包括帮林传。

  其实林感觉自己是有些喜欢莫言的,但她更象一个姐姐,因为一种成熟的气质。于是,林会很期待有机会单独和莫言垫球。但是那样的机会只出现过2次左右,因为同样的机会是很多男生期待的,但他们未必得到莫言的单独指导。

  于是同学们开始向莫言开玩笑,尤其是技术很好的男生,更要命的是莫言有一个疑似男友,同样是体育学院打排球很好的男生。但大家根本没有意识到林是一个工作后的人,他们更多地以为林是一个大一的男生。

  于是莫言要背负的评价是,她有了一个现任男友,但却在球场上教一个大一男生练排球,这有点让她不甘于这样的处境,但也没有办法。于是她慢慢地少去了球场。即便莫言在球场的时候,林也不会专门找她陪练。其实林的心有感应的能力,他并不希望莫言背上思想包袱。如果自己的存在让她不好受了,他愿意在一个稍远的距离去欣赏。

  1998年是林沉寂的一年,他背了太多的包袱,比如读书,还要学计算机,还有帮表妹补习功课。实话讲他不太想,因为他身体也不太好,可是人情难却。人认了死理你是没办法推的,于是硬着头皮去做这件事。最后也没什么好果子,由于教学效果不好被指批为不认真。

  极大的讽刺是林一直是一个以认真为目标的人,被人情绑架作了几个月家教之后,别人认为他的水平不如一知名老师。“扯”,林冒出了一句。他知道说这话的人没什么标准,懒得去理。多年之后想起,林还觉得做对了。如果他的水平高了去了,那今后表妹的高中、大学,他都得担带着。

  他没收了学费、辛苦费,还得被说没尽力。可是他在办公室里拼死拼活的时候,有人说他没尽力了吗?他在晚上听完课,头低着直冒磕睡,闭着眼睛骑单车回家的时候,有人说他没尽力了吗?

  于是他的被不认真彻底解脱了他,也让他在潜在事务中有可能与亲人不和。但林从未害怕过这样的选择,“不能因为路上有钉子,就不骑单车。”,他要找上你麻烦,无论怎样都找上你。关键不是麻烦在哪时出现,而在于只要他在都有麻烦。林摇摇头,只能这样。

  当然98年不是完全的失调,在球场上出现了几位影响林一生的人物,或在未来一直陪伴在他身边的朋友。

  卫星是一名看似普通的女生,有着一副惊人的大嗓门,嘴巴也非常大,喜欢唱歌,更喜欢打排球。林不太喜欢女生大吵大叫的,而卫星是非常不凑巧正是这一类型。由于力量不足,卫星多以下手发球。但她生性聪明,在落点和弧度上下了很多功夫,因此同样是下手球,卫星发球直接得分的概率很大。

  一开始林没有留意到卫星的存在,除了她的声音和音量。但是在交换了QQ号码,一番聊天之后,他发现卫星其实是一个非常直爽、极富见解的人。当然还有其它更多的优点,比如她很宽容地对待别人,比如她的话总是刺痛着别人,而她会哈哈着大笑起来,然后安慰一下对方。

  但林对她的印象是感激,因为有一天林非常难受的时候,他以为大家都不愿意搭理他,人生正处于极大的危机,卫星在排球场门口叫了他一声。她说:“林,好久不见。”林一下抓住了救命稻草,收获很多的阳光。那一天在整个黯淡的98年对于林来说是弥足欣慰的。他在球场上挥洒了久违的汗水,不是因为他状态已经恢复,而是卫星的一句招呼让他有重拾阳光的感觉。

  于是林懂得了一个知识,天使让人感觉温暖,是因为她有一颗不变的热情的内心,她不会说我是天使,我在人间,但她必然在你最需要支持的时候,表明我站在你这边。这很重要,尤其对于一个孤独的行者,他需要知道有人同行,有人相伴。仅此而已。

  提到卫星之后,有一个人物必须要提及,她叫哈哈。一个瘦瘦的女生,猫一样的脸,非常喜欢和卫星争执,如果那被判定为争执的话。其实她们非常要好,但是习惯了用争执来表现彼此的感情。争的内容很广,比如对生活中的一件事情,一个人的看法。你知道,有争议是很正常的,不正常的是在争议之后还一起吃饭聊天的。

  卫星和哈哈的感情之深,深到再激烈的争吵都是过眼云烟,因为那不是致命性的争执,也不是世纪之战,那仅是两个小女生之间嬉闹打斗的一幕。如果你看到两头小狮子在互咬,你多少会明白,打也打得出深厚的感情,吵也是如此。

  当然林是不主张吵闹的,他认为和气生财,以和为贵,因此他更多的类似于一个老好人,担当着球场里的大哥形象。98年的时候他基本还是弱势的,但有一次干出了一个惊人之举,源自他写了一篇博文发表在校友录中,有幸观看到的只有5人,因为涉及的内容是关于林对球场上一位二传手的技术分析,而文中所有的观点都非常的到位,因此得到了5位读者的一致好评。

  尽管那时所有人都希望看到那篇贴子,但林还是非常迅速地删除了,因为真话是刺痛人心的,如果要维持集体的和睦,就不能写出大多争议性的话题。至少在那时林是不敢做这样的事情,因此他还没有具备一个领导者的度。他的观察力可以找出问题,他的表达准确到位,但他的胆略不够。

  1999年林遇到了一位深具魔力的女子,他们的相识从一天早晨办公室的见面说起。那一天林正在和光头同事坐在办公室里,雅琳突然走了进来,她身着纯白的衬衫,成熟而苗条的身形,浑身散发着一种知性女生的气息。

  然后林身上发生了一系列异常的状况,比如钢笔漏墨,然后用吸水纸擦又不小心弄得一手都是墨水。林洗好了手,回到座位继续写英语单词,然后纸又碰倒了桌面上的胶水,而脸在不知不觉中变得通红。

  之后的几天都是如此,只要雅琳来到办公室和光头老师聊天,林各种状况层出不穷。他的窘状被雅琳看在眼里,她心里暗笑不已,于是林越是出状况,雅琳就越是去拜访光头老师,每次都穿上白色的衬衫。

  最后,这样的能量太大,林只能找一个借口到实验室去暂避一下。按道理,所有的信息都指示林是动了心,可是林又觉得不对。当然,他也承认雅琳的出现使他出现各种异状。但理性的判断告诉他,雅琳并不是他喜欢的类型。比如她夺人的气势,在互动过程中呈现的优越感,或者说自信心。雅琳对于攻心之术太了解、太擅长。

  林其实不是一个木讷的人,他知道自己喜欢的是什么类型的女生。即便所有人都以为林是动了心,林知道那是一个错觉而已。当然,还因为一个图案。雅琳身上一个特有的图案,让林知道他的判断是正确的。

  所以,各种玩笑话扑面而来的时候,林当没听见。他当然听得懂,他不是傻子,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即便最底层的感觉系统亦有可能欺骗自己,而要觉察的唯一方法就是理智和理性。所以,后来一直有很多人说林太理智。林无法辩解,他经历过,他知道感性是会骗人的。

  后来他遇到一句话时举双手在心里赞成,“理性的爱才能带来长久的幸福。”因为感性的情感往往是冲动的,不假思索的,最为投入的,也伤害最大的。而理性的情感并不排斥感性的成份,在两人独处的时候是感性的,胶着的,但是在开始的时候,会经过谨慎的分析和判断。这是林有别于一般男生的地方。

  2001年林不小心迷上了电脑游戏,除了吃饭睡觉,心里想着的只有游戏。而他超喜欢一种简单的格斗流戏,深谙其中的道理,但有一天他发现了这个游戏是不公平的,因为有所谓的秘籍存在。在格斗过程中,如果不使用秘籍林会非常吃亏,再努力也打不过游戏里的反角。如果要买秘籍的话,意味着要额外花钱,这是林不希望看到的,所以他毅然决定抛开游戏,不再沉迷。从心里戒断游戏,他做到了。

  2002年最大的福利是教育网的开通,林流连于FTP站点丰富的资源,之后是逛BBS,并成为一个排球论坛的活跃人物,以至于后来论坛的服务器改到美国的时候,大家还希望他来作论坛的管理员。但林知道那不太可能,因为论坛的大多数成员都与南京相关,而他远在令昆市,无论如何都不能执掌论坛的大印。这一点是网友们没有想周全的地方。

  在FTP站点有丰富的电影资源,包括一些限制级的电影,那多少是林追寻的目标。林看了很多,尤喜韩国片和美国片。韩片的人物和思想接近于中国,相对于美片来说更有浪漫主义色彩,更精美。美片对社会问题、人生问题刻划得比较深,研究的层面更广,创新和突破更多,画面更宏大。

  而林喜欢的是一部英国教育片,以高中生的成长为背景情节,写一位老师辛勤地教导着孩子们学习音乐的技巧,学习遵守纪律,学习如何做人,最后以一次器乐比赛为检验,得到了全堂喝彩,也达到了老师人生的高潮。

  林喜欢的原因很简单,在看的过程中他流了很多眼泪,废了很多卷筒纸,恢复常态后他没有后悔,于是他觉得是一部好片,尤其它催泪的作用更是有着莫大的用途,在负面情绪压抑着的时候可以借以泄放。这样的片子,他应该收藏起来,但他没有,原因是他以为以后还会碰到更多这样的片子。

  若干年后林会觉得后悔,他不但应该把这些好片子都刻成光盘,更应该多刻几份。到了后来,他再也找不到那些能够感动他到流泪的片子。甚至,慢慢地他自己的经历也不会让他觉得难过了,他只剩下了快乐,当然这是后话。

  没错,林也期待着从学生的身上得到这样的心理感受,让自己感动的瞬间。于是,他与学生也经常进行交流和互动,包括指导和参加学校里的排球赛。大多数情况下,他指导的队伍止步于第四名。有所突破的是他参加的一场,那一次得了第三。林很不服气,因为他感觉可以得到决赛的机会,但是同伴们求胜的心切不强,比较多的浪费了机会。

  后来林也反思了自己,他转而佩服同伴的心态,因为他一直倡导不要看重输赢,但在比赛的时候他确实是过于看重了,学生做得比他要好一些,他们更多地看重了参与的精神。但林在内心里替自己辩解了一下,因为他的愿望是帮助大家得到第一,这样今后在书写简历的时候会有一个亮点,这个亮点是属于体育特长的,能够加分的。林自认为以当时的战力,足可拿下第一,这是后话。

  9月的时候林有一件事情犹豫了很久,有一位女生他很喜欢,程度是感性和理性相互对抗,就是他自己也不太确定真正的决定是什么。这时发生了一件事情,就是中心要派他去南京作学习。他询问了女孩的意见,女孩说“你去吧,多好的一个机会,到时候带礼物回来给我们哦。”

  林籍此判断她可能不是非常的在意,或喜欢自己。于是同意单位的安排去了一趟南京。在南京林继续参加排球活动,并且结识了很多的朋友。包括瑛。瑛其实是一位非常单纯的女生,写文章写得很好,有力度、深度、广度,有精美的用辞。

  林错误地判断了一点,这是因为他没写过文章。凡是写出那么有力度的作品,其作者就不能够仅以单纯来描述了。但林的判断也没错,因为深度成熟的心灵之下,核心是单纯的,起始是单纯的。不同的人接触到的层面不一样。

  就象你在菜市里必然看到的是在商言商的商人,在迪厅里看到的是浮动的群生,在图书馆里看到的是饥渴的学子,在电影院里看到的是如胶似漆的情侣。林是在球场上认识瑛,所以他看到的是球场上单纯的女生。然后,他觉得瑛不算漂亮,但又情不自禁地被她写的文字所吸引。

  他想知道瑛的力量来自于哪里,瑛的满足来自于哪里,至少她代表了一个类型的女生,文质的、内在丰富的、感性的文艺女青年兼球星。这是瑛吸引林地方。

  有一天打完了球从学校里出来,林和瑛一起走着,那是一个秋风初起的时节,尽管聊天的次数不多,但林有一种很亲切的感觉。树叶在划划地掉着,被风卷起向身后走。两人不知不觉走得非常近,林感觉右臂碰到了一个瑛的肩,很温暖和柔和的感觉。林心中晃了一下,他知道留下了印象。

  一路上林问了瑛很多问题,大多数不太重要的很家长的问题,瑛很认真地回答,也很温柔。让林难忘的是,当他只顾着向前走的时候,瑛及时拉了他一把,瑛说“前面有车”。林才发现自己根本没看路,如果不是瑛拉一把自己真有可能就撞上车了。

  不过有一点林当时没说,其实他有预判能力,知道车不会撞到自己身上,尽管有这样的风险,但并不会发生。从而他也知道了一点,瑛是一个没有预判力的女生,同时,她还是挺在意林的。

  11月下旬回到令昆市后,林忍不住在一天进行了表白,瑛收到信件的时候正好不舒服,但她还是非常认真地回复了林。主要理由是不合适,其它的观点林没记住。林感到终于放下了一件大石头,第二,异地恋确实很难。

  2005年林参加了一次广东沙摊排球赛,他发现广东沿线的地区排球基础很好,高中生都组队参加比赛,高水平的队伍一般比较瘦,20多岁的样子,但是绝对力量并不强,基本是打点比较多。林觉得自己所在的队伍其实也有机会,但他不应该担当二传的角色,作攻手的话胜率会更大。当然,他的队友没有意识到这点。

  这一年在网上林认了一个哥,客观地说是有点勉强,但也不是情不甘意不愿。对方是一个很有素质的大哥式人物,他觉得林比较简单,多少看见当初自己作学生的样子,于是想结交一下。哥开始在广州工作,后来回了南京。在一次语言不合之后,两人再没有来往。

  其实原因也非常简单,哥是那种见过世面的人,避免不了一些粗口,他知道林不喜欢这样的用语,一直也非常注意保持形象,然后那天喝了点酒,忍不住对林说了。在男生之间是很正常,只是林确实不喜。林的想法是,你知道我不喜就别说这样的话;哥的想法是,我为什么不能说。然后大家都不搭理对方,友情宣告结束。

  8月的时候林受了一次重伤,起因是他处理右臂的拉伤时方法不当,加重了病情,最后的结果是卧床的时候都没有一个合适的面,只能不断地转身让自己好受一点,那是他很黯然的日子,不能打球让他有很强烈的挫折感。

  11月的时候林初步恢复了,他开始热衷于修理电脑,继而开创了一个个人纪录,一周至少修理一台电脑,因为当时没有淘宝所以修理是义务的,有时甚至是倒贴。倒贴的一次,是他的技术还没有完全到家,因此坏到一半的电脑到他手上不凑巧地全坏了。他只得承担所有责任,把电脑请人修好。技术上是提升了,钱也花了,多少有些心疼。知道了一个道理,做好事是要付出代价的。

  12月的时候林开始借助于中医的调理解决睡眠问题,他主要症状是睡得浅,第二天会容易发困,这严重影响他的工作。由于找到了一位非常棒的老中医,局势很快得到扭转,提升了他对于中医中药的信心,以至于在后面出现有人鼓吹要消除中医的地位时,林第一个站起来反对。从他自己的身上,印证了无数个成功的治疗,中医怎么可能取消,怎么能够被取消。说取消的人一定不是咱中国人。

  2006年是林全面恢复的时间,本来想在科研上投入一番精力,结果阴差阳错地进了实验中心。他处于不稳定的状态,经常有令他不快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比如他认为的闲语。他用理智去克服不好的念头,但是这样的感觉严重折磨他的生活,令他做出很多的误判断。

  比如,他工作做得很好,也没有人对他有意见,但他的感觉就是很多人都不满于他。理智上他能够判断出是幻觉,感性上又觉得身处困境。这是林很危险的一段时期,一直要延续到2012年。

  中心的工作非常辛苦,最要命的是得不断加班,以及仪器经常性地出问题。林非常努力地在适应工作,直到有一天他明白了所有的工作不可能做完,而他再怎么努力也无法得到来自于领导的认可。他认了这点,不再追求别人的认可,改而追求自己对自己的认可,这大大解放了林的思想。他发现自己对自己越来越满意,而那些曾经在耳边响起的不好的声音,慢慢地都听不到了。

  2009年因为介绍女朋友的关系,林和一个女生打了一次羽毛球,若萍打得很好,身材也不矮,只是力量比林弱一些,拉吊环节比较吃亏,林一般的战术是吊几个后场,然后大力杀几板搞定。若萍的球技细腻一些,线路多变,反手技术还可以,一般用小球取胜。

  打完球后,介绍人请大家吃了一顿鱼生,并邀请林去新家打了一次麻将。那是林第一次打麻将,在赵大姐的帮忙下把别人的分都拿了过来,只有介绍人还保留一点小分。林根本不懂打,就是手气好,而赵大姐是会打的人,得了好牌自然能得分。印证了一个规律,越是刚学打牌的人手气越好。

  林有些怀疑,是不是赌神为了拉更多的生源所以诱惑一下初学者,让更多的弟子投入到他门下。总之,林知道今后的牌运不可能总这么好。

  打完牌后,大家让林领着若萍去散步,其实女孩子很好,只是林觉得不够理想,他想找更漂亮一些的。于是,不了了之。那一夜太多的好事涌上来,有些手足无措的感觉。


  (https://www.xdzxsw.cc/book/53804/3407892.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