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大明:我杨宪,真的治扬! > 第293章 高丽王,别光喝酒,吃菜啊!

第293章 高丽王,别光喝酒,吃菜啊!


以往的朝贡模式,大明不断让利,往往会给一些小国一些错觉。

        畏威不畏德,怀远不怀恩,就是这些家伙最为真实的写照。

        这其中,高丽国便是最为典型的代表。

        高丽国,开京。

        大明这次为了立威,是派了臣子和各国进献的使臣一同回去,为的就是宣布新的朝贡制度,订立新的游戏规则。

        身为宗主国的明朝派出上使来访,对于这些藩属国而言可是大事。

        高丽都城开京,几乎是净街相迎。

        身为高丽王的王禑在听到这个消息后,即便心里再不愿意,也只能亲自出来迎接。

        别看来的只是明朝一个根本排不上号的臣子,可他代表的是大明。

        高丽王带着高丽满朝文武,在大殿前躬身相迎。

        来访的大明上使见了高丽王,并下马,而是直接骑在高头大马上宣读了新的朝贡制度,定下了高丽国每年需要上缴的岁贡份额。

        白银、粮食、高丽参、各类金属矿石.

        高丽国满朝文武,是越听越心惊。

        这等于是每年要向大明上贡,差不多足足高丽国十分之一的财政收入!

        要知道,在这之前他们可还是一直从大明那边拿好处的,而且一年还拿三次!

        这才是让他们感到震惊的原因。

        宣读完圣旨后,明朝使臣胯下的高头大马,非常巧合得当着高丽满朝文武的面,拉了一坨粑粑。

        高丽王王禑脸色铁青,强忍着怒火,并未当场发作。

        在送走了大明使臣后,怒火终于再也压抑不住了。

        当晚,王殿内响彻高丽王王禑的怒吼、咆哮声。

        这在高丽王看来,明朝这么做是完全不把他们看在眼里,对他而言是奇耻大辱。

        他连夜召集群臣商议如何应对接下来的岁贡之事。

        高丽王看着群臣,开口道:“白天的事情,诸位大臣也看到了,我今夜召集你们过来,就是想听听你们的想法。”

        “大明皇帝,简直是欺人太甚!这是当我们高丽无人吗?!”有热血上头的臣子,怒声道。

        “王上,如果我们今日答应此事,那么下一次他们就敢更加变本加厉。”

        “我们一定要派使者去大明,严词拒绝此事!”

        看着底下群臣激忿的场景,高丽王王禑很满意,他微微点了点头,然后开口道:“你们当初不听吾攻辽之计,才会导致如今的地步。”

        “我当时就说了,咱们高丽要想要更好的生存下来,就要保证北元的存在。只有北元还在,我们才有价值。你们当时非要劝我,如果我们当时驰援北元,又怎会有今日之事。”

        “在我看来,咱们不仅不缴这些岁贡,而且还要收回铁岭,要知道那里本就是我们的领土。明朝那些家伙打退了纳哈出后,直接占了铁岭,这几年我们数次交涉,对方都无动于衷,显然是不打算归还。”

        “早就应该采取武力收回了。”

        大殿上立马安静了下来。

        大臣们想的都只是强烈谴责而已,没想到他们的王上竟然一开口就是要动兵。

        听到高丽王竟然要向大明动兵,立刻就有大臣反驳道:“大王,不可啊,大王!大明国力强盛,连北元都不是其对手,非我高丽能敌啊!”

        这名大臣所讲的话,是这些年高丽国朝堂上的主流声音。

        他们连北元都不是对手,又怎么可能赢得了大明。

        如果是以往这话或许管用,可如今这情形,却大大不同了。

        高丽王的岳丈,权相崔莹斜眼看着那个说话的大臣,冷声道:“李子松,你的意思是就这样让我们的王上,让咱们大高丽忍受这样的屈辱?!”

        “要让咱高丽,接受如此丧权辱国的条约,说吧,你李子松暗中是收了大明多少好处!”

        高丽权相崔莹一直就是亲元派,而且他对于大明并没有太多敬畏之意,这与他的经历有着莫大的关系。

        崔莹早年从军,有一定的军事才能,至正十四年,宗主国元朝调到中原江淮地区,参与镇压元末农民起义。

        到过中原,有过与红巾军正面交战的经历,而且取得了不小的功绩。

        后归国后,又亲自领兵击退倭寇,逐渐成长为股肱之臣、柱石之将。

        现任高丽王王禑即位后,崔莹出将入相,成为了权倾朝野的权相。

        在崔莹看来大明没什么了不起的。

        在这一点上,他的看法和他女婿高丽王王禑倒是出奇的一致。

        作为一个年轻的君王,高丽王王禑同样野心勃勃。

        原时空,他在大明与北元之间反复横跳,为的就是撅起更大的利益,而且他对于辽东之地同样也是觊觎已久。

        只是之前一直是主和派占据朝廷,再加上大明确实也连年让利。

        他们一直找不到发难的机会。

        如今这个机会可是千载难逢,谁敢反对出兵大明,就是想要看到高丽王受辱。

        正所谓主辱,臣死!

        被崔莹扣了一个如此大的帽子过来,李子松是百口莫辩,可身为臣子,他仍旧大声开口道:“王上三思啊,小国若大国为敌,恐国破家亡!”

        听到家破人亡几个字,高丽王王禑面色一变,再也忍不住,直接让人当场处死了李子松。

        这样一来,就再没有人主和了。

        崔莹将众大臣的表情看在眼里,他缓缓开口道:“大明没有你们想的那么可怕,而且我们也用不着真的打赢大明,我们只需要拿回铁岭,甚至拿下辽东,让大明见识一下我们的实力,他们才能正视我们的实力,让他们知道痛了,到时候我们就有了谈判的筹码。据我所知大明在辽东一带所布置的人马并不多。”

        “而且我们完全可以拉拢利用鸭绿江以东的女真部落,与他们联手。”

        高丽王王禑听后,连连点头道:“爱卿讲的非常有道理,甚合朕意。”

        “王上英名!”

        “王上英名!”

        “王上英名!”

        于是乎,在三呼英名下,这个雄心壮志、年轻气盛的高丽王,给在边境负责统兵的大将军李成桂下令,让他联合女真部落,率大军突袭铁岭。

        数日后大将军李成桂在接到这份圣旨后,整个人都是懵的。

        额头上冷汗都下来了。

        竟然要打大明,王上这是疯了吗?

        是嫌大明的刀不够锋利,还是嫌大明的炮不够爆裂?!

        李成桂是高丽这边难得清醒的人,他比任何人都明白大明的恐怖,他的父亲李春花就曾经是大元的千户长,蒙古名叫吾鲁斯不花。

        在他看来自己的国王一定是被奸臣给蛊惑了。

        朝堂中人,坐井观天,哪知道战场是何物,哪知道大明战力是多么的恐怖。

        他立马上书高丽王建言,写了四个不可进攻大明的理由:

        以小逆大,一不可;

        夏月发兵,二不可;

        <div  class="contentadv">        举国远征,三不可;

        时方暑雨,弓弩胶解,四不可。

        李成桂也知道,这份奏章递上去,不论结果如何,都势必会触怒高丽王和权臣崔莹。

        但为了高丽的安危考虑,身为臣子,他必须这么做。

        高丽王王禑哪里听得进去这些,要不是李成桂的地位在这,而且他也确实是高丽国或缺不了的将才。

        他的下场怕是早就和大臣李子松一样。

        高丽王王禑只是下令对其呵斥了一番,同时责令李成桂即刻出兵。

        再次接到圣旨的李成桂叹了一口气,王命难违。

        只能是带兵往鸭绿江附近开去。

        于此同时在得到高丽王王禑许与的重诺后,女真部落也是跟着派兵。

        高丽这边几乎派出举国之力,集结十万大军,再加上联合了善战的女真部落。

        大明铁岭守军,在没有防备之下,一时间还真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消息传回京城。

        皇宫,太和殿。

        听到此事之后的朱元璋怒了,他原本想着靠政治、经济、文化慢慢蚕食高丽诸国,想要以相对和平的手段拿下这些小国。

        没想到自己还没动手,高丽竟然还真敢反过来入侵大明的领土。

        “真是胆大包天!”

        朱元璋将手中的军情,狠狠摔在地上。

        “这些家伙是真不知道我大明朝是何等威严,我一定会让那些豕犬一样的家伙后悔他们今日的所作所为!”

        第二天,早朝。

        朝廷之上,满朝文武显然都已经听到风声,他们清楚朱元璋的性子,知道高丽国是打定了。

        因此早朝还未正式开始,便已经开始进一步的讨论。

        要知道对于他们来说这可是千载难逢,建功立业的机会。

        尤其是在见到徐达封王后,那些淮西武将们一个个争抢着出兵的机会,尤其是蓝玉争抢得最凶。

        高丽那边虽然号称十万之众,可在他们眼中不过是土鸡瓦狗罢了。

        一番角逐后。

        最终老朱亲自拍板,由李文忠挂帅,三皇子朱棡为先锋。

        李文忠威望在这,能够让淮西武将们信服。

        经过之前出征云南的历练后,如今朱棡战场经验已经很丰富了。

        而且年纪也到了,继老四朱棣、老二朱樉后,怎么也该轮到他了。

        在朱元璋看来是时候将其派出去就封了,封地就是高丽。

        这几个都是马皇后的亲儿子,朱元璋自然最为重视。

        因此他们三人的封地,也离大明本土最近,在老朱心中也有着让他们拱卫大明来着。

        不日,十万大军朝着辽东开拔。

        高丽国,开京。

        在听到李成桂首战告捷后,高丽王王禑大喜。

        当年横扫欧亚大陆的蒙古大军把高丽国打得称臣纳贡,屈辱和亲,还成了元帝国挂名的“征东行省”。

        可即便如此,高丽始终没有丢掉“北进”的野心。

        元末,红巾军大起义把元朝搅得天翻地覆,大元国势倾颓。高丽国就开始了北进的大业,侵蚀大元的土地。

        1356年,高丽恭愍王王颛趁中原板荡之际,分兵两路北进扩张。东路,由东北面兵马使柳仁雨率领,进攻双城。元万户李子春暗中投降高丽,和柳仁雨里应外合,夺下了双城总管府,归顺了高丽。

        西路军,由西北面兵马使印珰率领,在扫荡鸭绿江东岸元朝据点之后,得寸进尺,渡过鸭绿江,进入辽东地区,攻破了婆娑府(今辽宁丹东九连城)等地。元朝政府虽然已经被农民军搞得焦头烂额,但对高丽国无法无天的行为还是不能坐视不管。元庭谴使对高丽的军事行动进行严正的抗议交涉,并扬言发兵80万讨伐高丽。恭愍王吓坏了,就把印珰拿出来背锅。可怜的印珰就这样掉了脑袋,成了替罪羊。

        因此在高丽王王禑看来,这些本就是他们的领地。

        先王能够做到的事情,他也能做到。

        先王做不到的事情,他同样能够做到。

        他甚至已经在畅想着,将整个辽东纳入他们高丽版图,将会是何等风光场景。

        经过接连数日的苦战后,李成桂以绝对的兵力优势,拿下了铁岭。

        进城后,李成桂严格约束手下不可扰民。

        为了立威,甚至不惜直接公开处死了一个强抢的士兵。

        这让那些高丽将士们有些看不懂了。

        不过李成桂在军中威望很大,一些轻微的反对声音,很快便是消失。

        无人敢质疑。

        在铁岭刚休整两天。

        大明王师便是杀过来了。

        李成桂站在城墙上,登高远望。

        除了大明的旗帜外,还有“李”字帅旗。

        真是巧了,双李对决。

        见李成桂眉头紧皱的样子,边上副将不解道:“大明派来的军队看样子,最多也不过十万之数,将军何必如此忧心。”

        李成桂摇了摇头,他看着自己身边的副将,张了张嘴,最后什么也没有说。

        他想要说的是人与人是不同的,真以为同样是十万兵马,他们就是对方的对手了?

        无论是武器装备的精良程度,还是在士兵训练上,他们高丽国的士兵,又怎么会是大明军队的对手。

        不过这种话,身为高丽军队主帅的他自然不可能说出口。

        未战先怯。

        这场战就真的不用打了。

        而且他的名声也就臭了。

        对于李成桂而言,再怎么样,就算是输,那么也要输得漂亮。


  (https://www.xdzxsw.cc/book/49251289/135964799.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