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太子要纳公主为妃 > 第17章 第十七章委屈

第17章 第十七章委屈


刘嬷嬷自叶长安回京后,只身便要前往京城。

        村长欲带一众村民一同上京,刘嬷嬷婉拒道:“村长担忧主子,我心也如此。可此去京城路途遥远,京中局势也未定,我等浩荡前行恐引人忌惮。”

        村长担忧道:“那小主……”

        刘嬷嬷正色道:“还烦请村长以旧人之身,递密信于各州旧部,若京中有变数,务必护小主全身而退。”

        刘嬷嬷同村长拜了拜,将荷包放进贴近胸口的位置,上了马车,朝着京城的方向前进。

        一路过巴州,越梁州,至京城。刘嬷嬷在巴州梁州停留,拜旧部,现铜钱,众人跪,皆涕零。

        八月底,刘嬷嬷抵达了京城。京中繁荣,百姓安乐,的确如传言那般,如今的皇帝是个明君。

        刘嬷嬷在一处绣坊里做了绣娘,起初这掌柜的并不想要年纪大的绣娘,觉得年纪大做的慢又不精细,可一看刘嬷嬷的绣工变了脸,二话不说就应下了刘嬷嬷。

        刘嬷嬷的绣工小巧精美,摆出去的第二日便被人高价购买了。那人出手阔绰,掌柜的脸上笑意不断,待刘嬷嬷也是愈发的恭敬起来。

        不出三日,一队军队便声势浩大的回了京,城中百姓都出来围观。刘嬷嬷在二楼里也看的一清二楚,那为首之人,可不是叶将军莫!

        虽是心里一惊,思来想去倒也能明白。如今小主在宫中,当今陛下必是要牵制何人,将军这棋子,得来全不费功夫啊!

        刘嬷嬷眉头染上了些许哀愁,若是小姐当初嫁了将军,何须落得如此下场。她虽为前太子的忠心婢子,可一心皆是向着娘娘。这其中缘由,也只有当事人可知了。

        楼梯传来的脚步声打破了刘嬷嬷的思虑,掌柜的满脸殷勤的笑,后头跟着的小丫鬟说道:“刘娘子,府中贵人想让您为府上小姐绣一大作,还烦请您移步贵府。”

        刘嬷嬷看着掌柜的疯狂暗示的眼神,终是应了下来。

        马车七拐八拐到了一处府邸,刘嬷嬷下了马车随着小丫头走进了院中。院中宁静,颇有些文人雅士之所。小丫头领着刘嬷嬷进了一处园子,各种花香掺杂着飘进了刘嬷嬷鼻尖。

        真好闻,刘嬷嬷心道;

        走近了忽才瞧见一石椅上坐了一妇人,衣着光鲜,刘嬷嬷心想,这应该就是贵府夫人了。

        刘嬷嬷先开口:“刘氏绣娘见过夫人。”

        那妇人未回应,只低低啜泣了起来。刘嬷嬷纳闷,好好地哭什么,这贵妇人还真是矫情。

        刘嬷嬷正纳闷着,那女子偏过头,眼睛里两滴豆大的泪珠,砸进了泥土里。刘嬷嬷看呆了,猛的跪下,声音颤抖道:“奴婢刘氏,见过太子妃!”

        妇人连忙起身,扶着她。主仆两人两两相忘,似是一肚子话想说。还是叶清幺先开了口,有些埋怨道:“当初好不容易将你等送出京城,如今怎么又往这火坑里跳!”

        刘嬷嬷心里满是感激,听着是埋怨可言语净是关心。刘嬷嬷激动的回道:“娘娘!小主子还活着!”

        刘嬷嬷观察着叶清幺,只见她垂了眼眸,想必已经知晓,又道:“娘娘已经知晓了?”

        叶清幺掩着嘴,咳了几声,面露悲伤道:“宇文老先生派了许多探子,没找到那孩子。”

        刘嬷嬷一听,赶忙从怀中掏出那物,将那铜钱递给叶清幺。叶清幺将铜钱翻了面,仔仔细细的摸着那多出来的安字。

        永安,永安,永远平安。

        叶清幺在扛不住这悲喜交织,放声大哭,眼前一黑,便昏了过去。

        刘嬷嬷从下人的嘴里才得知,娘娘在宫中里受了许多苦,身上被人下了毒,此毒根深蒂固,难以根除,中毒者寿命最长不过一年之久了。

        主仆两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

        小主子,这天下奴才们便为你斗胆搏一搏吧!

        宣政殿。

        叶长列领了旨意,谢过恩,神情却有些犹豫。

        江连祈抬了抬眸,看着叶长列开了口:“将军可是有话说?”

        “陛下,臣女恐难当此大任。”叶长列跪地,神情凝重的说道;

        江连祈回想了一下叶长安最近倒是挺开心的模样,说道:“朕瞧着长安倒是乐在其中。”

        叶长列猛地抬头,江连祈已走到他面前,将他扶了起来。

        “跟朕走走。”

        江连祈说罢便走在前头,叶长列跟在他身后。

        出了大殿,江连祈开口问道:“将军可是担心朕会对长安不利?”

        叶长列惶恐,说道:“臣不敢。”

        江连祈淡淡道:“不敢和没有是两回事。”

        还未等叶长列出声,江连祈又道:“将军自可放心,你日日都可以与长安相见,朕自是不会阻止。”顿了顿又道:“每逢佳节,朕也允她出宫,可好?”

        叶长列应道:“谢陛下。”

        他心里也知道,这已经是江连祈最大的让步。走了有些时间,正疑虑着陛下为何走到这里时,就瞧见一妙龄女子,身形窈窕,声音清脆犹如铃铛摇荡。

        江连祈转了身道:“将军莫要忘了宫禁。”说罢,便离去了。

        叶长列作辑,心中感激。

        翌日,大明宫内。

        一众官员拜了礼后,叶长列抬头,便瞧见了昨日的小丫头。叶长安也对上了她阿爹的目光,她眨巴眨巴眼睛,嘴角憋着笑。

        小福在不远处只看见,叶姑娘似是在对朝堂上的青年才俊挤眉弄眼。心下一惊,殿下不会生气吧……

        “陛下,臣有本启奏。”

        “王尚书请讲。”

        王尚书行礼后,便大声道:“陛下春秋鼎盛,多子多孙是国家之福,社稷之福。臣认为,陛下应进行采选。”

        江连祈玩味道:“是王尚书一人想法,还是众爱卿想法?”

        江连祈狠狠的将奏折扔了下去,一众官员大呼“陛下息怒”,江连祈冷冷的看向底下的一众官员,心里恼火,朕才上位多久,倒是等不及往这后宫塞自家人了。

        这时,丞相府陈大人站出来道:“陛下息怒,往年先帝都是九月择秀女,老臣们也是习惯了。”

        江连祈看了看丞相,道:“那就依着往年的日子。”

        大殿里回响着:“殿下圣明。”

        角落里的叶长安将头低了下去,这么快便选秀了吗?那他们那一夜算什么呢?只是主仆吧,他那样好的身份,怎么能被自己轻贱了。

        这一日里,叶长安都强撑着笑意才熬到了晚上。叶长安觉得自己长进了,将阿爹都骗了去。

        她坐在自己院子里的池塘边,又想,这就是长大吗?长大真不好,真讨人厌。要是小时候摔倒了,就可以躲在阿爹怀里哭了。

        手里捧了一壶桃花酿,仰头又喝了一口。不觉想起那日,江连祈吻的她呼吸不过来,她央求他让她歇息下,江连祈不肯,手上也不安分游走在她身上。

        想着想着,叶长安就哭了起来,靠在树干,迷迷糊糊睡了去。

        梦里,有人将她从池塘边抱进了屋内。轻拂她脸颊上的泪水,又亲了亲她的眼睛,还宠溺的说了一句:“小哭包。”

        江连祈在她床边坐了许久,握着她的手,轻声安抚着:“再等等他们就不敢往这宫里塞人了,清理干净了就让你做大王。”

        是说给她听呢,还是说给自己听呢?


  (https://www.xdzxsw.cc/book/46413408/31575908.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