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溯魂纪 > 有感而发,不得不发 1 :如果鲁迅还活着

有感而发,不得不发 1 :如果鲁迅还活着


  1936年10月,鲁迅因积劳成疾于上海病逝。他的离去不仅是中国文坛的损失,更是整个民主自由运动的转折点。鲁迅之后再无鲁迅,鲁迅之后已少有呐喊!

  从大局上来看,鲁迅的死的确是个损失;但事有两面,鲁迅的死对他自己而言恐怕未尝不是件坏事。为什么这么说?请容我慢慢道来。

  首先,死去元知万事空,说白了死了也就一了百了什么事也不用管了。无论这个世界多么的清净或者多么的污浊都和你无关,鲁迅先生也不用撕心竭力的呐喊,算是永远的省下那份心了。当然这绝不是他所希望的。

  假如,1936年后鲁迅还活着呢?他会依旧奋战在民主自由的最前线,继续燃烧着自己的生命去引导仍然遮蔽在障霾中的平民,为他们点亮眼前的道路。直到解放。事实上,鲁迅先生是个眼里容不下沙子的人,说的不好听的——此人不安分。我不认为新中国的成立能让鲁迅先生“闭嘴”,而以他的性格,我觉得他绝对活不过那动荡的十年,恐怕会消失的更早。不可否认鲁迅的一生绝大多数时间都在扮演着“一柄利刃”的角色,可他恐怕没有想过,这把利刃的手柄到底握在谁手里。“利刃”在特殊的时期,为了拯救“无辜”而诞生。但毕竟武器的好坏取决于用他的人,鲁迅毕生的宗旨是为了人民,为了让那些身处在水生火热的百万生命得到清醒。然而这只是“利刃”的初衷,而非真正“持有者”的意志。既然这个“持有者”不行,那就换一个,以上一个“持有者”的名义。所以鲁迅一生之艰难可想而知。被救的浑然不知,施救的有心无力,结果只能不了了之,一切随时间而定。乱世之中,原有的“持有者”不待见,又莫名其妙的来回被他人当枪使,这就是那把“利刃”在混乱年代的“礼遇”。

  天下太平了,自然要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利刃”就应该收回刀鞘。如果不愿意,如果还时不时的出来“划伤”主人,那对不起,你这把“利刃”还是趁早废了的好。事实上,在太平年代,鲁迅只要管住自己的嘴,做一个如美国队长那样的标志性英雄,那么他的日子会很好过。可这样就不是鲁迅了,不是吗?

  鲁迅的一生伴随他当初的选择就不可能平平稳稳,性格使然、目标使然、责任使然。命运使然!如今当年他为之拯救,奋斗的那群人却渐渐开始将其遗忘。越来越少的谈论,越来越少的提及,以及教科书中那越来越少的经典篇章。所有人都可以一摊手,美其名曰:看不懂!难懂!可我们上千年的古文都能读下来,轮到近代鲁迅的文章却说读不懂了?是真读不懂还是根本就不希望人们去读懂!?诸位,我们在一点点的失去我们的“国魂”,而你们却浑然不知!你们知不知道中国有多少的优良传统,出色构想都已经流传到了日本和韩国?难道你们想要看着鲁迅也要靠两个屁股大点的国家来替我们保存吗?

  鲁迅还是死了的好,让他老人家也少操操心,否则他可真是“人不命绝,死不休”了。总结一点,鲁迅先生本就不是太平盛世的产物,他永远是一把闪耀在乱世的利剑。生于战火,死于尘埃,这就是鲁迅先生应有的结局。要是让他在太平年间?我不想多做解释,去看看李敖吧。


  (https://www.xdzxsw.cc/book/45990/2917943.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