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大秦:从弃婴到千古一帝 > 第二百二十六章 一人一戟,兵不血刃,河西走廊归秦也!

第二百二十六章 一人一戟,兵不血刃,河西走廊归秦也!


蒙恬很大方的给了支屠王一天的时间考虑。

        不是大秦缺一个匈奴归降的王。

        实在是嘉峪关实在险要,用人命去堆未尝堆不下来,可是耗费实在太大,整个嘉峪关再怎么说也有几万人马呢。

        而且匈奴大军最多两三个月就会赶到,匈奴就算存粮不多也不可能坚持不了一两个月。

        古代攻城还讲究围三缺一……

        不管怎么说,给支屠王留一条活路,支屠王的防守意识也就没有那么强烈。

        若真是嚷嚷着不接受投降,势必屠杀干净,就算对方人单力薄,也是从上到下死战而已。

        支屠王的犹豫是很明显的,尤其是对于皋兰山五王而言……

        他们被支屠王监视了,他们也很快就弄明白了支屠王到底在想些什么!

        皋兰山五王和支屠王可不一样!

        他们的部族被赵彻屠杀了个干净,方圆数里一地焦土,包括他们的女人父母孩子无一例外……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怎么可能同意支屠王投降?

        只要守着嘉峪关撑到王庭大军到来,秦人必将付出血的代价!

        就算那三十万秦军暂时妄动不得,也能够将堵在河西走廊里的赵彻以及一万秦军覆灭干净!

        只不过,支屠王拒绝和他们见面,并且在察觉到皋兰山五王可能察觉到自己有了降意以后,支屠王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利落的软禁了皋兰山五王。

        支屠王并没有下定决心,毕竟他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时候。

        04但是凡事都有个万一不是?

        这皋兰山五王部族亲人被赵彻屠戮干净,和秦国的那个杀神赵彻可以说是不共戴天,真要是投降了刚好把这皋兰山五个王宰了当礼物,还能顺便吞并他们遗留在河西走廊的兵马。

        开玩笑,支屠王怎么可能恨赵彻?

        杀的又不是支屠王的妈……

        “今天匈奴换防倒是不勤快……”王离看着嘉峪关之上的匈奴士卒开口说道。

        “如果不出意外,恐怕是上将军劝降了!”赵彻笑了一下。

        蒙恬会劝降是合情合理的事情,蒙恬要是想着硬啃这块骨头才是脑子被驴踢了。

        “那小稚奴你说这支屠王会不会降?”王离说道。

        “要是降了也好,这地方真是险峻,匈奴要是死守,不死个几万人怕是拿不下来。”王离沉吟了一会说道。

        “会不会降不好说,不过不妨问一问!”赵彻笑着说道。

        其实平心而论支屠王不是没有几率投降,而且这个几率还很大。

        毕竟整个河西走廊就剩个嘉峪关在手里,外面还有几十万秦军,支屠王不慌那是不可能的。

        至于节操忠贞就更不用说了……

        游牧民族的忠贞节操向来都是一件十分玄幻的事情!

        “且随我叫阵去!”

        赵彻这些天一直按兵不动,倒也闲的没事干。

        面前就是嘉峪关了,不等到蒙恬大军发起大规模进攻赵彻傻了才主动进攻。

        一万人马在天下第一关面前属实不够。

        赵彻拍了拍王离,翻身上马,背一五石之弓,手持长戟长戈,和王离二人二马来到关前。

        匈奴守军注意到赵彻等人上前,立刻持弓相对,不过赵彻也不以为然。

        这个距离,非三石弓不可至,匈奴要是能够射到自己才有鬼了。

        不过再往前可就危险了,赵彻自衬武艺高强,便不再让王离前进,而是孤身打马上前!

        匈奴人的弓箭如期而至,不过都软趴趴的,直接成了人体描边大师。

        弓箭射活靶,哪怕是居高临下也是很考验射术的一件事情。

        赵彻甚至有闲心一边抵挡弓箭,一边叫嚷着让王离给自己弄个翻译过来。

        之前秦军俘获了数十万匈奴,还是搞到一些匈奴人才的。

        有的擅长养马,有的会双语,虽然说的不咋样,但是确实难能可贵。

        一个匈奴翻译穿着全甲来到旁边,赵彻注意到嘉峪关之上有人弓箭对准翻译,当即挽弓搭箭,连射九失!

        九个匈奴依次倒下!

        开玩笑,赵彻整个队伍里面就三个翻译,之前还死了一个,赵彻可不会说匈奴话。

        因为赵彻的精准打击,以至于匈奴的弓箭手人人自危,躲在箭垛一时之间不敢露头。

        赵彻也不在意,单手持戟,拍马再次往前,催动逐日发起冲锋!

        逐日的高速加持之下,赵彻做出了标准的投掷标枪的动作,然后再众目睽睽之下长戟如白虹贯日一般脱手而出,狠狠地钉在峭壁之上!

        长戟直接没入峭壁将近两米,周围满是裂痕!

        上头匈奴瞧了不明就里,但是不妨碍他们心惊胆战!

        这一下子若是穿人,够活生生穿过去十几个了!

        “且告诉支屠王!若他能命人拔出我的长戟,我拍马就走,这河西走廊不要也罢,若匈奴无人,如何挡我夺下河西走廊?不能拔戟,还不投降,待我攻破河西走廊,便是屠灭匈奴之时!”

        身边的翻译扯着喉咙将赵彻的话原原本本飞复述,赵彻也不在多看,转身拍马便走。

        蒙恬肯定做了劝降之举止了兵戈,赵彻不介意给匈奴加一份猛料。

        要么投降,要么死。

        真想打但支撑不住再投降,那是做梦。

        消息……很快传到了支屠王的耳朵当中。

        “他当真将长戟钉进了峭壁之中?”支屠王满脸愕然。

        尽管已经高估了赵彻,但是很显然赵彻再次刷新了支屠王的认知。

        空手过近百步,将长戟钉入峭壁将近七尺!

        那可是峭壁,都是石头,不是泥巴糊出来的!

        “可有人能拔的出来?”支屠王再问!

        “那秦人走后便有儿郎去拔,只是纹丝不动,又使数十人,也如同天生嵌在石头,长在峭壁,动也不动,着实牢固。”

        支屠王听完单手扶住额头。

        “真真是个天上下来的人物……你说这般人物说话做不得做的数,我能不能信得过他?”支屠王本就有降意,只不过之前支屠王还想负偶顽抗,等等王庭大军。

        如今又听闻冒顿篡位,而赵彻又再次威逼,只说不投降嘉峪关破就屠光所有匈奴,那长戟钉进岩壁之中,无人能拔,前面是三十万大军,后面虽然只有一万,却有一个天神一般的人物,支屠王也也觉得脑袋疼得厉害。

        “这……属下不知……只是这赵彻百烧杀了皋兰山十万部族……怕也是个杀性大的,倘若不降……”

        支屠王愣了一下,恍惚之间意识到了什么。

        “那不如……降了?”支屠王试探性的问到。

        新的单于能不能保证自己的利益不好说,自己的命也是危在旦夕,这种情况下,支屠王哪还有甚么节操。

        “想来我也守了一个多月,也算是尽了全力……”支屠王敲了敲桌上的弯刀。

        “绑了浑邪王等……代我传书!”

        蒙恬那边就给了一天思考时间,既然有了心思,那就赶紧传信。

        支屠王不敢怠慢蒙恬,也不敢怠慢后面的赵彻,但是也想要再继续征求一下自己的权益。

        譬如自己投降以后能不能得到什么好处之类……这玩意都是要敲敲打打的。

        谈肯定是得现在谈,等到嘉峪关拱手让人以后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那个时候谈条件可不好谈了。

        蒙恬和赵彻的态度十分一致……

        都没有代表始皇帝给出支屠王任何承诺,毕竟始皇帝也确实没给他们这方面的权利。

        不过赵彻多回复了支屠王一句。

        赵彻答应支屠王,支屠王投降以后,可以带支屠王去咸阳面见始皇帝。

        河西走廊若是拿下,秦军肯定要经营雍凉之地。

        但是北面的匈奴也不能因为有了河473西走廊天险而放任不管。

        不过大秦肯定要经营雍凉之地抽不出来什么人手,这种情况下,倒不如主动扶持支屠王把他放进草原,背靠河西走廊和头曼狗咬狗。

        支屠王知道自己不能奢求太多,唯独在赵彻答应带他觐见始皇帝这件事保持了犹豫。

        万一去了咸阳,这秦人皇帝把自己给宰了怎么办?

        去了咸阳可就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了。

        不过蒙恬赵彻态度坚决,没办法讨价还价,说不上来实际好处,支屠王又实在不甘心。

        挨打的是他,投降的是他,别到时候献出了河西走廊又把自己一脚踢开。

        冒顿敢杀头曼,那也肯定敢杀自己!

        怀着种种忐忑不安的心情……支屠王最终还是选择了投降。

        不过赵彻答应带他去见始皇帝,支屠王估摸出赵彻可能在秦往那里更有恩宠,所以选择了投降赵彻。

        在投降之前,支屠王还特意去看了赵彻射戟之地!

        长戟依旧稳稳的钉在峭壁之中。

        支屠王尝试了几下,发现确实纹丝不动!

        “此天意也……”支屠王叹了一口气。

        冒顿在这个时候篡位,是压倒支屠王的最后一根稻草。

        支屠王,最终还是走下了嘉峪关,走向了赵彻!

        至此!兵不血刃,而秦兵下河西走廊也!

        (本来是有其他剧情设计的,但是以当时匈奴情况,冒顿鸣镝弑父,支屠王投降更加合理,再加上我写打仗场面实在拉胯,赶紧回咸阳去当太子去。开搞开搞。大家马马虎虎看吧,陇西这写的确实拉胯,我自己都写的头疼。抱歉了各位。实在不太会写打仗,大家估计也看出来了。不过人物人设感觉还是立的住的,包括主角这个戏剧性的一人一戟,兵不血刃下嘉峪关,背后也是种种因素在。当然,bug还是有,主要我写战争实在垃圾。


  (https://www.xdzxsw.cc/book/24536508/32632626.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