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大秦:从弃婴到千古一帝 > 第二百四十八章 赵彻的小心思,为万世开表率!

第二百四十八章 赵彻的小心思,为万世开表率!


对于匈奴使者来说,支屠王的五体投地无异于在打匈奴单于冒顿的脸。

        他们的臣属……支屠王,选择彻头彻尾的归附大秦!

        和冒顿的预估产生了巨大的出入。

        支屠王投降,选择依附大秦其实是冒顿早就预想的结果。

        毕竟支屠王的投降一定程度上的意味着支屠王将河西走廊拱手让于秦人。

        支屠王犯下了如此严重的罪责,在草原上是绝对没有立足之地的,想要活下去必须要臣服于大秦。

        毕竟支屠王的部族仅仅只有十万人马!

        甚至于冒顿都已经做好了支屠王成为大秦的触手的准备。

        但是他绝对没想到支屠王当真是一点脸都不要了,选择彻头彻尾的背弃长生天,背弃自己的祖宗,背弃自己作为匈奴人的身份,去选择成为大秦的臣子!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支屠王的十万匈奴,将会成为大秦的一分子。

        哪怕支屠王夷狄的身份不可避免的会遭受到秦人的歧视以及很长一段时间的审核和不认可。

        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支屠王算得上是大秦的自己人了,而不是大秦的合作伙伴亦或者一条狗。

        是真正意义上的秦人!

        而363支屠王……

        他原本是匈奴的王!

        他还有十万部族!

        这意味着大秦顷刻之间得到了十万对于草原近乎于了若指掌的人口……

        如今大秦手握河西走廊,再加上支屠王的直截了当的加入……

        对于草原,对于整个匈奴来说,都是一个大大的坏消息。

        如今的匈奴本就刚刚建立,王庭的影响力和底蕴压根不足够。

        再加上冒顿是鸣镝弑父继位,登基本来就不够正当,匈奴又遭受大败,并且失去了最为丰韵的土地。

        匈奴的草场大规模减少,而如今冬天接近,冒顿想要维持匈奴度过艰难的日子必然要牺牲掉一些人的利益。

        在这种情况下,支屠王的丰厚待遇和臣服以后获得殊荣无疑就是一面旗帜。

        谁他妈的说匈奴喜欢放牧的?

        谁他妈说匈奴喜欢自由的?

        相比较于性命攸关的问题,这些都是十分容易动摇的东西。

        一切核心皆归于利益!

        诸夏自周天子立国,人口堪堪几百万,领土不足如今的三分之一!

        到了现在建立烊烊诸夏文明,本就是在不断吞并和融合。

        秦于西戎之地起家,现在关中老秦人近乎于三分之一的人口往前追溯都有西戎血脉。

        楚国更不用说,能够直截了当的说出我蛮夷也就可见一斑。

        这也是蛮夷为核心血脉的国度。

        诸夏,从不意味着血统!

        这是文化的一脉相承,当真正意义上的相互融合以后,就可以说一句自古以来!

        不稳定的放牧生活,哪怕是匈奴人自己都不喜欢。

        可想而知,支屠王彻底臣服大秦在这个时间节点对匈奴的影响力有多大?

        最要命的是大秦刚刚得到了雍凉之地……

        他们是有足够的地盘和空间来容纳大量人口的。

        大秦不可能往雍凉之地迁移几百万百姓,那太过于兴师动众……

        大秦只需要迁移一部分人口,吸收一部分人口,放逐一部分刑徒,然后再让奉常去施以王化律法……

        一百年都用不了,五十年之内这群人自己都他妈的得忘了什么叫放牧,什么叫游牧民族。

        甚至于你说他是夷狄,他大概率是要跟你急眼的。

        赵彻无比清楚诸夏最为强大的利器是什么。

        毫无疑问,是文化!

        是源远流长的文化!

        这源远流长的文化足以对周边国家造成致命打击。

        甚至于哪怕后世蛮人窃国,也无法对诸夏进行文化入侵,反而自己会被诸夏文化吸纳。

        金,辽,蒙,清乃至于南匈奴,西夏……

        他们的结局无一例外都是被同化。

        而赵彻只需要在此基础上保持中央文化的确定性!

        大秦就可以不断的进行吞并,融合,吞并,融合!

        战争,只是达成目的的手段。

        说句不好听的,南越,匈奴,再加上一些蛮夷,总人口加起来恐怕上千万……

        大秦就算杀麻了都杀不完这么多多人。

        摧毁其孱弱的文化,在文化上降维打击,然后辅助以攻伐,才是大秦最应该走的道路。

        不可过柔,不可过刚!

        过柔易反复,过刚易折!

        大秦必须要拿捏好其中分寸!

        而恰好,始皇帝很清楚该如何拿捏其中分寸。

        而恰好,赵彻亲眼见过诸夏文化几千年的走向,他更加清楚什么是文化入侵。

        因为支屠王的珠玉在前,以至于匈奴使者的献礼多少有点让大秦文武百官看不上。

        最能够让大秦高看一眼的,也无非匈奴拿出来了几千匹优秀种马。

        但是也仅仅是高看一眼。

        因为大秦本就是为周天子养马起家,大秦也并不是十分缺少战马。

        以至于,匈奴使者并没有得到始皇帝的具体答复,也并没有和匈奴签订任何的契约。

        而始皇帝也只是模棱两可的说了一句,予不触秦,秦不修兵戈!

        至于什么是触秦?

        秦国大动干戈的底线是什么?

        自己琢磨去吧……

        赵彻更是早在之前就知会过始皇帝不要进行什么回礼。

        这个所谓的传统必须在这个时候来他娘一手自古以来。

        赵彻就是要借助始皇帝的威仪树立一个规矩。

        大秦未来必然要于世界接轨,好大喜功,自衬中原天国,大肆封赏,让对方大肆打秋风,用土特产吸血的行径,必须在这个时候彻底堵死。

        毕竟……

        始皇帝身为诸夏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

        而且这个时代的大秦也不会二世而亡,会建立更伟大的辉煌。

        所以某种意义上来说,始皇帝的所有行为举动,都是在为后世的每一个帝皇来立规矩。

        始皇帝作为开天下之先河的人物,更是会成为后世所有皇帝的借鉴对象。

        祖制!

        自古以来!

        将会成为未来所有帝皇的表率!

        而始皇帝,作为万古一帝皇!

        将为万世而开表率!

        甚至于赵彻自己,也都有一些自己的小算盘。

        某些不良行为,最好趁着这个时候把路子给赌死。

        制度或许需要因为时间和环境而改变……

        但是……一些小小的习惯,是可以适用千年的。

        譬如从现在开始,制止诸夏自衬天朝上国不重视技术和财富的流失而打肿脸充胖子的习惯。


  (https://www.xdzxsw.cc/book/24536508/32630328.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