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大秦:从弃婴到千古一帝 > 第三百零五章 我的儿子比我更适合做皇帝!

第三百零五章 我的儿子比我更适合做皇帝!


今日之局面,扶苏早有预料,只是这结果,比他预料的要顺利许多。

        他对自己的认知,同样无比清楚,以往他经营起来的势力,可谓庞大。

        虽说他心有自己的坚持,因而不惜与始皇帝对着干。

        他不服输,始皇帝更不可能让步,最后结果就是他被流放到陇西。

        虽说结果如此,但是扶苏旧部势力之大,也不是说简单就能瓦解。

        再者扶苏自己心里清楚,他虽说自藏于陇西,但是从来也没有明确表示过自己的态度。

        扶苏此举,给他的旧部势力,留下了太多幻想的空间。

        那些自开始以来就一直追随他的人,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被他人格魅力所折服。

        还有部分虽说有着自己的私心,但他们所求,同样也只有扶苏能给。

        这群人选定立场,只要乾坤未定,他们断然不会再轻易改变自己选择。

        这是扶苏的自信,也是他之能为。

        但也正因如此,只要他一日不表明心意,那这些人,就是不稳定因素。

        他蛰伏陇西,一来是坚持自己的信念,始终不肯低头。

        二来也是想要等待时机,一旦天下有变,他也断然不会坐而视之。

        可如今看来,似乎时机到了

        虽然这个时机,跟他所预料的,有些不同。

        “终究是要有一个了断的。”扶苏看着咸阳的方向,目光逐渐坚定了起来。

        扶苏决定之事,一定会去做,并且,无人可让他更改。

        当年便是如此,他以公子身份,便敢拂逆始皇帝,非是扶苏不知道如此行事的后果。

        而是即便知道了后果,他也要去一争。

        这一点,跟始皇帝又何尝不是一样,最终父子二人坚定各自的立场,其结果,就是这样。

        而今经年,扶苏还在陇西,就说明,始皇帝没有改变,扶苏也没有改变。

        但这一次,他做下的决定,不一样了。

        蒙恬欣喜,退出大帐之后良久才平复心情。

        无疑他就是最希望扶苏能重回咸阳的那一类人,不是为了自己的地位,而是为了,自己信服的这个人,能完场他的大业。

        心情平复之后,他才想到自己刚刚直接就离开了大帐,这倒是坏了礼数了,于是赶忙再次回去。

        回来之后,蒙恬晒然一笑,稍微有点尴尬。

        扶苏对此也并无不快,看到蒙恬回来之后,他只是淡然道,“用不了,朝中必有人上书提议要我回去,而父皇,一定也会同意提议。”

        蒙恬并为搭话,只是站在一旁陪着扶苏。

        他很清楚,扶苏不需要他的附和。

        扶苏自己心中更是了然,始皇帝一定会同意召回自己的上书提议,那大多数是赵彻之因。

        但同样,说到底,始皇帝对扶苏,也始终一丝亲情未泯。

        扶苏到底也是始皇帝儿子,对于他的性子,始皇帝焉能不清楚。

        早在当年扶苏做出决定,违抗始皇帝的时候,他们父子二人,都清楚日后的局面。

        始皇帝又何尝是真的想过放弃扶苏,对胡亥种种,实际上也不过是想要以此,逼迫扶苏改换心意。

        因为始皇帝知道扶苏是聪明人,懂得不管有多少的抱负和信念,如果手中没有力量,都不可能实现。

        所以他要逼扶苏回来,逼扶苏为了心中的信念,回到咸阳。

        而始皇帝也坚信,只要扶苏到了他的位置上,他终究会懂他为何如此。

        而扶苏,也明白个中之因,但他不肯权宜,不肯低头,哪怕自己一腔抱负就此东流。

        但而今,时局不同了,对于他而言,放下,不过一转面。

        “这天下,又何须一定是我。”

        蒙恬静静看着扶苏,默然良久才说道,“多年前公子没有放弃,这些年来公子没有放弃,何以今日?”

        扶苏一笑,他缓步轻踏,淡然道,“这不叫放弃,赵彻能为,自是不差,甚至可说,哪些做为,举世皆惊,这是我儿子,而始皇帝是我父亲啊。”

        扶苏这些年虽然一直未回朝堂,但是关于咸阳,关于赵彻的消息,他都有掌握。

        尤其是赵彻所为之事,他更是重点关注。

        这么些年来,赵彻所为之事,确实每每都能出乎他之预料。

        不是赵彻做得不好,而是太好,每一件事都挑不出什么问题。

        思虑周全,执行果敢,心计和手段,无一不是上乘。

        这都还不是重点,而是透过这些事情,扶苏看出了一些其他的东西。

        赵彻所为,虽然看不出他是主张何种国制,但是他之德行和理念,却好似已经超越了这些。

        郡县制也好,分封制也好,说到底,其根本出发点,无非都是想要这天下更太平,黎民百姓更幸福。

        而赵彻所为之事,那一项,不是在向着这个最终的终点而去。

        扶苏这些年来看着赵彻所为,心中执着,也在慢慢放下。

        他自己没有能找到的答案,赵彻这些年来,用实际行动告诉了他。

        而且,这答案,他很满意。

        信件之中,自然也有关于始皇帝令赵彻负责科举之事,关于科举制度的详细报告,扶苏也看到了

        这是赵彻,是他儿子提出来的制度,这一制度,甚至可说,超越了他所坚持的分封之制。

        而赵彻今年,还不满二十。

        他坚信,把这一切交给赵彻,他能够做的更好。

        把天下交托给赵彻,比在他手中,更加稳妥。

        所以这一刻,扶苏释然了,他不想在跟父亲较劲,不想再继续留在此地,不想在让朝堂晦明不定。

        再说这么些年来,虽然扶苏流放在外,但是始皇帝依旧没有别的动作。

        不曾剪除他在朝中的羽翼,也不曾大力削弱扶苏力量,就像寻常父亲把儿子赶出家门,没有将他的行李扔出来。

        为的,只是让这个儿子能够冷静,能够清醒。

        哪怕这个儿子很久很久都没能冷静,没能清醒,没能回心转意,但也还是儿子。

        只要他想回来,就能回来。

        在扶苏心里,这父亲的情谊,他铭记不可忘。

        如今时机到了,他要回去,把这一切了结。

        “这些年来,不管对我儿子还是父亲,都亏欠太多,这一次回去,我只做一个父亲,和一个儿子,该为之事。”

        蒙恬不知该如何答复,只能默然以应。

        他知道扶苏已经做下了决定,想要再次更改,难如登天。

        但是蒙恬还不想放弃,他追随扶苏,相信扶苏能让这天下更好,他只想帮助扶苏,登上天子之位。

        不能是别人,只能是扶苏,即便赵彻所为够好,即便赵彻是扶苏的儿子。

        但这对于蒙恬来说,没有意义,赵彻不是扶苏,蒙恬只认扶苏。

        扶34苏与蒙恬相交多年,自然能一眼看出蒙恬心思。

        他并为着急说什么,因为足够的了解,所以他知道,想让蒙恬释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

        扶苏做出了决定,马上开始着手准备回咸阳事宜。

        同时,他也在计划,回到咸阳之后的行动。

        因为他清楚,之后要做之事,将会危及到很多人的利益,而那些人,不可能坐视不理。

        他要行之事,定然会遭受莫大的阻力,而他终究离开咸阳太久了,很多事情,他知道可能已经不在自己掌控之中。

        所以这一次回去,要有万全之策,要不再留下遗憾。

        做下此决定之后,扶苏似乎感觉自己的肩膀,从来没有如此轻松过。

        当然,扶苏要回咸阳之事,尚无定论,此事在陇西也没有传开,仅仅只在扶苏与蒙恬之间确认。

        至于外界所传,即便再有理有据,那终究只能是谣言和猜测。


  (https://www.xdzxsw.cc/book/24536508/32522999.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