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祖奶奶曾风华绝代 > 第22章 :探索新的工艺

第22章 :探索新的工艺


赵淳这个时候来找她,多半是为了固筋丸。
宁如谙快步走到大堂,果然看到了正低头喝茶,好不悠闲自在的赵淳。
“我现在可没有固筋丸了……”为了尽早打发赵淳,宁如谙直接开门见山,“如今一品堂可直接预定固筋丸,你直接去一品堂吧。”
“现在去一品堂,不仅要等,还要付钱,我家少爷可不是冤大头。”立冬话糙理不糙。
“你家少爷缺这点钱吗?”
“不缺钱自然也不能浪费钱。”搁下茶盏,赵淳轻笑道,“冤有头债有主,我自然得找承诺要将我治好之人,别人我可信不过。”
“别说药材,我现在连买药材的钱都没有。”这话宁如谙可没说错,她一个长辈,也不好意思去诸葛家讨钱。
“少爷贴心,都给宁姑娘准备好了。”立冬从身后拿出一个木箱,满满一箱子珍贵药材琳琅满目,都把宁如谙的眼睛看花了。
“这么多?”她岂不是可以偷偷自留几颗?
“这里是十份药材,十日后,一颗也不能少。”似乎是看穿了宁如谙心中所想,赵淳态度非常坚决。
“赵公子,你这要求可就苛刻了,自古炼药就没有百分百能成功的,万一受点“天时地利人和”的影响,我可不能保证你这些药材能让我炼完十颗。”即便是宁如谙炼药的巅峰时刻,她也不能完全保证。
“你说的不错。”赵淳想了想道,“既然如此,那不够的药材你就自己掏钱买吧。”
“什么!”精明惯了的宁如谙可无法答应,连连摆手道,“这可不行。”
赵淳将一本账本递给宁如谙道:“宁小姐,你该知道,我是一个生意人,生意人最无法接受的便是亏本的买卖。”
账本是宁氏染坊的这几日的明细……
赵淳看到宁如谙逐渐铁青的面孔,缓缓开口道:“宁氏染坊再如此亏空下去,我怕有一天我赵家也要倒了……”
宁如谙没有说话,她目不转睛地盯着账本一页一页鲜红刺目的“赤”字。
她知道宁家仅剩的染坊一直入不敷出,却没想到亏损竟然如此巨大,这也难怪宁不凡急急忙忙想要出手。
“不过曹记布行的曹老板有意向我收购宁氏染坊……”
“不行……”赵淳的话还没说完,宁如谙便跳了起来,“你不能卖给他!”
此前赵淳有一句话没说错,一旦宁氏染坊被其他人买去,那它就再也不属于宁家了……
“给我三个月……”宁如谙神色认真地看着赵淳,“三个月,我定让宁氏染坊改变亏损的现状。”
“好。”达到此行目的后,赵淳带着立冬回他的宅子了。
第二日,一辆马车早早就停在了宁府大门。
宁夫人得知是诸葛葛派人来接宁如谙去诸葛家当学徒,昨日的戾气即可散去,对宁如谙的态度都变得和颜悦色起来。
“如谙,你问问诸葛少东家,还缺不缺学徒,若是缺,可以把你姐姐也带上。”
“娘,我可是大家闺秀,才不是乡下来的野孩子,学什么医术!”宁如瑜可看不上卖药的。
宁如谙无奈地摇了摇头,然后头也不回地坐上了马车。
在宁如谙的安排下,三十余名刺客都有了去处,他们的家人也都安置在了药田做农活。至于固筋丸的炼制方法,宁如谙也传授给了诸葛葛。
正如诸葛云所说,诸葛葛的医学天赋极佳。
宁如谙只演示了一遍,他便完全掌握。
直到三日后,第一颗药丸从丹炉内出炉,宁如谙看了眼品质,满意地点了点头,才将赵淳交给自己的那一箱子草药放心地交给了诸葛葛。
只要最后的品质一模一样,她相信赵淳是看不出,是不是她亲自炼制的。
毕竟比起炼制固筋丸,她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诸葛云的病情不能再耽搁了,这几日,她将自己锁在炼丹炉里,三天三夜这才炼制出了一颗十全大补丸。
“小猪,你太爷爷的病情,想必你也很清楚,我虽不能治好他,但这颗十全大补药,可以延长他的寿命,你定要亲眼看着他服下去。”嘱咐完诸葛葛后,宁如谙这才放心地回了宁家。
睡过一觉,精神充足后,她才去了宁氏染坊。
宁不凡志不在此,得知宁如谙有心打理宁氏染坊,也没有阻止。
如今的宁氏染坊,生意凋零,员工懈怠也是常有的事情,宁如谙看了眼库房堆积的成年旧货……眉头紧皱,居高不下……
“丑……真丑……”
时代与时俱进,老百姓的审美也在提高。
别说京城里这些丰衣足食的城中百姓,就连她这个本该活在一百年前的土包子,都看不上这些土得掉渣的布匹。
找到宁氏染坊骨子里的烂根后,宁如谙本未急着处理,而是来到了大街上,逛了几家生意不错的成衣铺子。
得知成衣铺子里的布料都来自于曹记布行后,宁如谙才隐隐察觉到曹老板为何执着于他们宁氏染坊了……
原来是急着扩大商业版图,好早早实现对京城的布匹生意的垄断。
不过他也确实有这个实力,曹记染出来的布匹颜色鲜艳有光泽,不仅有纯色的料子,还有拼色的三色料子。
宁如谙也不知道这曹记是如何染出来的,但看着倒是很漂亮。
他们宁氏染坊要想在染布行业里分一杯羹,主要关键还在这染布工艺上,新式样的花样,必须得赶紧研究出来。
宁如谙边走边想……
不知不觉间她走到了溪水河畔附近。
现在已是傍晚时分,可她却看到一个妇人在河边洗衣服。
出于好奇,她走了过去。
妇人木盆中只有一块方方正正的帕子,但原本洁白无暇的帕子上却染上了黑色的染料,像是一圈圈水晕慢慢展开……
虽是污渍,却别有一番滋味。
宁如谙看她搓洗了半天,都洗不掉上面的染料,便好奇地询问道:“大婶,我能问下,这帕子上的图案是怎么染上去的吗?”
“都怪我那不争气的儿子,让他好好练字,他倒好,把我的头巾扔进了墨水里,这泡了几天就变成这幅模样,怎么洗也洗不干净。”一肚子火气的妇人正好借此机会吐了个痛快。
“这图案好生别致,若是洗不干净,没准晒干了也很好看。”
“真的?”妇人有些不信。
“真的,我家就是开染坊的。”宁如谙指了指不远处的染坊道,“若是大婶不信,我这就和你回去。”
妇人细细打量了一下宁如谙……
只犹豫了片刻,就把宁如谙带回了家。
不消片刻,头巾就被晒干了,灰白色的帕子上,一圈一圈的墨迹……像是石子扔进湖水惊起的层层涟漪,生动,自然。
“还真怪好看的。”完全没意料到的妇人瞬间心花怒放了,将头巾绑回了发髻上。
“大婶,我能问问,这头巾上的图案是怎么染出来的吗?”乘着妇人心情好,宁如谙连忙追问道。
“我也不知道,我就是给它叠的四四方方的,搁在桌子上,也不知怎的,就跑到墨汁里去了,拿出来的时候,也还是四四方方的。后来才知道,是我那混球儿子……”
大婶后头还说了几句,宁如谙顾不得细听,和大婶告完别后,便匆匆忙忙地回了宁氏染坊。
在宁氏染坊,她挑了一块素净的白色染布,对折了几次后,放进了染缸里,等到第二天才取出来,晾干后,果真如同妇人所说,染布上有了不一样的图案,但和妇人的那块像水晕的图案不一样。
宁如谙怀疑是自己的折叠方法导致的。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她又取了几块染布,分别用不同的折叠方法,把他们叠了起来,为了防止染布自己松开,取来棉线将它们捆了起来……


  (https://www.xdzxsw.cc/book/21247673/36366039.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