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现代逃荒记[末日] > 第3章 第3章

第3章 第3章


这事儿一下子就在网上炸开锅了,前一条微博还是某某女明星被家暴的热搜,下一秒“黄色圆圈”“土地病化”等等关键词就刷爆了网络。

        根据网上披露的情况,许多地区的土地出现这种症状,各种谣言喧嚣尘上,主流说法有三种:一是末日论,这个凡事出现一点征兆(像是2012玛雅语言,太阳黑子,地球磁场巨变等等),就被拉出来溜一圈的论调格外吃香,除了陈述今天发生的怪异事件之外,簇拥者还在补充了不少的‘常识’,比如什么频发的地震洪水等自然灾难,宇宙时间缩短,疑似丧尸的照片,用尽一切手段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当然,这种耸人听闻的言论遭到了官方限流删贴的遏制,而且大多数人都不太相信,毕竟二十一世纪的人已经听到太多狼来了的末日。而且大多数的人也瞅了身边的土地,百分之八十的人都在网上说没问题。

        二是污染论,网传是因为国外的科研机构发生重大污染源泄露事件,而且是好几个月之前发生的,然后经由地球生态系统中水循环,空气循环,传播到世界各地。其中夹杂着各种半真半假的传言,下面的评论区也是打的不可开交。反正,就像国外有什么病毒都是华国的锅一样,两个大高个互丢臭鸡蛋。

        第三是官方发布的土地病化论,这种由权威机构背书的言论今早发布,受到广大网友的支持。先是有某某专家出来用一大堆让人听个半懂的专业术语解释成因,接着说明这个‘土地雨滴沙漠病化’的现象影响不大,只要积极的按照国家给的解决方案来,一定可以根治病根,如同医治得黄叶病的绿植一样。最后呼吁大家不信谣不传谣。

        至于解决方案是什么,暂时还没有明确的说法。

        陈景大致了解网上的情况后就退出来了,他征求两位室友的意见后,把那个多肉暂时移到了自己的桌上。接着他翻箱倒柜的找出一直留着的一个水杯和一个饭碗。等人散了,就去出去窗外的那片土地上弄了一碗纯褐色的泥土,和一杯黄沙化的土壤。把这盆长得格外好,发芽的叶片移栽到两个容器里,形成三个对照组。

        在给黄色沙土组浇水时,他的思绪回到了昨天的怪异情况,中暑会让人体内的水分流失这么多吗?而且,昏倒前他还觉得又热又渴,怎么突然就恢复了呢。

        “诶,你们咋们要不要去囤些吃的?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刘波一遍刷着微博,一遍说道。越看,他越觉得不太对劲,网上有一个土地病化地名收集贴,他去翻,已经有好几页了,而且翻墙出去,发现国外也有不少。他把这事儿说了。

        李文华也在刷微博,抽空回答道,“不至于,最坏的猜想就是土地病变,种不出粮食来。但你看全球多少耕地面积,总不能全部都变成黄沙吧,要是真有这种情况也不用着急,国家每年都有储备有战略应急粮食,够吃好几年。你也别小看中科院,也许在人家眼中解决这种问题只是小儿科。”

        “再说了,如果真的是世界末日了,屯着也没用,不过是早死和晚死的区别。”

        刘波一听也对,囤也囤不了多少。

        “不过,要是能晚死两天,说不定就能等到希望。”陈景收回思绪说了一句。

        这是陈景为数不多的插话之一,刘波想想也是,这下真的左右为难。

        “算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要不咋们就去小铁门外超市逛两圈,万一人人都在抢货,那我们岂不是比大多数人都早死。”刘波一拍脑袋,下了个定论。

        李文华看着比平时人流量多一些的超市,走进去随便挑了两样零食,陈景进去买了几袋泡面,结账的时候,刘波左看看右看看,就没有一个人在疯狂囤货的,也去随便提了一箱牛奶,他家也不富裕,要是买了其他的,这个月的生活费又该缩减了。

        刘波一直在排队时,碎碎念,怎么就没人买呢?难道是没看新闻?

        陈景看着夕阳下熙熙攘攘,来来往往的人群有几分不安,这场景像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夜幕笼盖前的微光。

        他看着手里拿着的几袋泡面,计算了下自己的进出账后,便没有了多余的动作,买多了他就经济危机了,风险太高。

        回去的路上,他低头仔细观察路上草丛中裸露出来的泥土,从小铁门到寝室的一路上都没有再出现这种情况。

        下午只有一节选修课。

        偌大的阶梯教室里,稀稀拉拉了的坐着不少学生,空调的冷气呼呼的向下吹着,驱赶走了夏日的燥热。到了教室,陈景和刘波,李文华三人坐在中间靠后的位置。听着前面的同学先聊了两句病化土地,感叹现在的土地污染以后,把话题移向下午一班的联谊会,虽然她们不是一班的,但也讨论得津津有味。

        一班有个赵锐翰早在开学的时候就传开了。先是传言今年新区一夜拔地而起的图书馆是他家捐的,后面又有谣言说,他是某某省长的儿子,过一久又成了有钱的富二代,总之是非富即贵。

        这次联谊会是赵锐翰一个在华大的朋友想追她们系的系花姚以欣,参加的班级一共有三个,系花在的三班,赵锐翰在的四班,以及赵锐翰朋友的班级。

        “听说是赵锐翰的朋友在一家奶茶店见了正在兼职的系花,想追,请赵锐翰帮忙拉线的。”

        “我怎么听说是系花捡着了那个朋友的手机,所以遇着的呢。”

        李文华和刘波在后座听得津津有味,有的传闻就像是她们在身在现场一样,经过艺术的加工之后,不亚于一部正在热播的狗血八点档。上课铃声响起依旧没有打断她们的畅想,这小声的叽叽喳喳的声音,旁边刘波和李文华讨论的说话声,混着教室外面空调机嗡嗡作响。

        台上的教授正照着ppt一字一句对着空气念叨,又拿着粉笔在黑板上轻轻的画出两个符号。陈景满耳朵都是蚊子一样的嗡嗡声,他伏在笔记本上,拿着中性笔,竭力的想听清台上的教授在讲什么。

        倏然间,教授沙哑的声音在陈景耳边想起,“我们要抓住一个社会文化发展线索,希腊和罗马文化历史……”

        黑色的瞳孔猛地放大,陈景不可思议的抬头,黑板上粉笔轻飘飘的划出两个英文单词,greecerome清晰的印在眼帘。他快速闭眼后又睁开,声音渐渐远去,眼前又像是蒙了一层毛玻璃。看看四周,也是如此。

        下课后,刘波催着刘波和李文华两个人赶紧走,“诶,我说你们怎么不急呢。”

        李文华无所谓耸耸肩膀,“去了也是背景板,急不起来。”

        “背景板就背景板,反正我们就是奔着见识见识去的,对吧,陈景?”

        陈景脸色微微发白,他不知道自己的身体出了什么毛病,物既反常必有妖。这时,听见刘波叫他的名字,就下意识的嗯了一声。

        半晌过后,才想起自己原先不打算去的。

        下午未落的太阳照在玻璃上,让这一栋一百二十层的建筑熠熠生辉,走在楼底下仰头看不到顶,这是z市标志建筑群之一,不少网红的必备打卡地,也是陈景见过的最高的建筑。以前,他见过最高的楼房是读高中时县城中一栋十六层的烟草大厦。接着,是出火车站对面的瑞白酒店,三十二层。

        他眼睛微眯,抬头,修长的脖子往后仰着看这栋建筑的顶端,察觉到他们班的人陆陆续续的到了,陈景收回视线。

        他们一班二十人打车分五批先后到,都在三三两两的聚在门口,或是小声说话,紧张的检查自己的妆容,或是拿出手机拍照。班长郑聪正站在远处打电话联系赵锐翰。

        不一会儿,就从门那里出来一个穿着西装的侍者,他边拿着对讲机讲话,边朝这边快步走来。

        “请问,是赵先生的同学吗?”

        班长收起手机,从旁边走过来,“嗯,是的,你是?”

        “我姓李,您叫我小李就好,请跟我来,赵先生他们都在顶楼等着您们。”

        这人彬彬有礼,远处走来像是来消费娱乐的公司经理,而不是来服务别人的大厅经理。郑聪可叫不出小李这称呼,只好含糊的请他带路。

        进了旋转门,一路大理石地板和红毯铺到前台,大厅中华丽的灯投下众人沉默的影子,自从进了大门大家都没有开口,一路上只有他小心的提示语,请小心脚下,请往这边走。

        陈景看着电梯门慢慢打开,只见过一两面的赵锐翰就靠在电梯门口,他穿着白衬衫,长相斯文,手里单手拿着个漫不经心的手机打字,看见电梯来了,眼睛巡视一圈,找到一直和他联系的赵聪,笑着打招呼道:“班长你们终于来了,可让我好等。走走走,三班的和华大的都在饭厅了。”

        赵聪边跟上赵锐翰的脚步一边回应,“路上有些堵车,就晚了些。”

        一路上,赵睿翰林自然和他同寝室的搭话,“文华,波子,”他卡顿了一下,看了在角落的陈景一眼,含糊的接着说,“好久不见,你们三。”

        李文华搭腔,“好久不见,最近都在忙什么呢?”

        “小项目,不值一提。”

        其他的同学陆陆续续从几部电梯里出来,陈景脚步一顿,落后半拍,和其他同学像背景板一样跟着他们几个走。

        兰格华庭里面设施齐全,恒温泳池旁边摆着一排沙滩椅,往外一看,高楼大厦,火树银花。另外,也有各种娱乐健身设施,棋牌室,保龄球、高尔夫球室等。

        饭厅里摆着六七个圆桌,桌上还没有上菜,大家都在自己的座位上悄悄说话,眼睛偶尔瞟一眼靠窗的那一桌。


  (https://www.xdzxsw.cc/book/20025143/33304727.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