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重回高考那一年 > 第38章 038 语文语文

第38章 038 语文语文


第三十八章

        月考到的日子,  睡眠似乎也比平时浅一些,不过和平时相反,月考反而是睡眠时间最充足的时候,  只要在9点考试前提前10分钟到达考位就行。

        学校里很安静,  向来吵闹的高一和高二都没发出什么声音,看来是提前得到了通知。

        身处12考场这个“上位圈”的考场,纪时能强烈体会到它和29号考场的不同。

        在29号考场,纪时属于到的早的那一批,隔壁30号考场往后有人是踩着点进教室的,  甚至有人在开考之后10分钟才到。

        但12考场就大不同了,  纪时到的时候,作为考场的那间教室门还关着,大家都等在走廊上,手捧着书,  有背课文的,  有看作文的,不止12号考场这样,  他一路经过的10考场和11考场都是这样。

        ——能在z中进入360名已经是很厉害的学生了,平摊到理科班里,  也是前三分之一的学生,  z中的二本上线率常年保持在80上下,  在后来高考没有三本,  也就是三本和二本录取批次合并之后,  z中的喜报可是敢贴出二本上线率100这种话的。

        纪时无法核实事情的真实性,  不过就算有水分应该也差不了太多。

        纪时也站到12考场的走廊上,  捧着书,  看昨晚的重点名句。

        名句主要还是看积累,  还要注意错别字,相对来说,名句已经不算是纪时的弱项了,它毕竟考察的是背诵能力,只要肯花功夫,分数必然不会低的。

        所以这一部分也是几乎每个语文老师痛心疾首的部分,谁在这里扣了分简直十恶不赦。

        相对来说,对阅读理解和诗词鉴赏语文老师反而都不那么苛刻,只要求大家尽量从出卷人的角度出发,认真把一篇文章读下来,多读几回,品味出卷人隐藏在文章中的深意。

        但深意这种东西谁也说不准,让语文老师自己去做都有可能出纰漏。

        纪时想的办法是从网上找阅读理解的原文,哪怕作者本人也未必清楚自己写这篇文章时候的想法,但纪时觉得读全文总归比读一个片段更容易理解。

        当然,他用的方法也未必对,但这是他的尝试,终究不能什么也不做。

        在一片读书的氛围中,考场门终于开了。

        第一场考试依旧是语文。

        不夸张地说,上次语文考试纪时觉得自己就是个便秘的人,写什么都靠憋,这次……至少能比上次好一点?

        不过纪时也不敢贸然把目标定在122分以上,因为语文这种东西真的说不准,他上次感觉那么糟还是上了120,谁知道他这次感觉可以会考出什么分数?

        何况他还没见着考卷,考前的感觉根本就不作数。

        ……

        身处12号考场中,周围的学生中确实弥漫着一股好学上进的氛围,这种氛围具体难以形容,却让身处这种环境的纪时不自觉紧张起来。

        考卷到手的一瞬间,他下意识去看默写题。

        有《论语》和《史记》的内容,这次也终于考了《出师表》的句子,从“苟全性命……”那句开始,这次还考了龚自珍的《己亥杂诗》,清代诗词里最常考的就是龚自珍和林则徐,也会有伟人“坐地日行八万里”、“金猴奋起千钧棒”这样的诗句。

        他们理科比文科好一点的是,文科的附加分40题考了不少名著的选段,像《红楼梦》《雷雨》这类作品就出一道题,但是附加题就要求学生把这些书都读透了。

        其实《红楼梦》纪时还可以理解,他觉得最惨的就是学郭沫若的诗词,那么多首,表达的思想还不尽相同,真的很让人崩溃。

        看过默写题,纪时长舒了一口气,还好,没有他不会的,只要答题的时候细心一点就行了。

        他下意识地翻到最后一页去看作文,这次的作文居然是道命题作文,题目叫《以爱之名》。

        看到作文名的一瞬间,纪时居然想到了曾泰然——这次曾泰然又有东西写了,这是纪时脑子里晃过的想法。

        但——他应该也有东西写的。

        纪时脑海中瞬间闪过自己的高中、大学乃至毕业后的人生,他从父母那里汲取到的爱实在太多太多,他只要不掺虚假地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能写的话其实有很多很多。

        纪时心里已经有了大概的想法,这才重新把试卷翻到第一面,开始做第一道题。

        纪时做题的时候是很细心的,尤其是文科的科目,他做题的时候比理科还要细心,因为他觉得文科处处是坑,错别字,拼音,理解题……一不注意就很容易进沟里去。

        当然,更重要的点是,文科的选择题排除起来很麻烦,每道题都不是那么容易得分,但拿不到分又很可惜。

        一张160分的试卷,每一题的分值都不低,对比之下,大概只有默写题的分值才是最低的,一道题就1分,所以有时候写不出来大家也觉得无所谓,反正就1分。

        纪时这次考试还和上次一样,照样从古诗词鉴赏这里开始卡。

        这次考的鉴赏古诗词是李贺的《雁门太守行》,边塞诗向来属于诗词鉴赏里的热门,因为诗人的情感容易理解,古诗词鉴赏一般也不会选那些太偏的诗词,基本都是学生时代有所了解的诗人。

        纪时思考的时间长,写字的速度倒是不慢,他做题的时候视线往两侧偏了偏,发现自己左右两边的学生都翻到下一页了。

        他恐怕是这个考场里答题最慢的那个。

        纪时看了眼墙上的钟,时间还够。

        他并不喜欢在语文考试留太多时间,写完作文还剩5分钟是最好的状态,因为语文让他觉得纠结的部分基本是在阅读理解和诗词鉴赏这两块,要写的字数又多又长,哪怕留的时间够,他也没法轻易动这两部分,至少他想拿足卷面分。

        其他部分也没什么可检查的,剩下的时间越多越煎熬。

        数学和英语要好一些,改起来也容易,数学卷子是没有卷面分这个概念的,一道题写到最后全盘推翻的大有人在。

        ……

        这次阅读理解题还是一道散文,比上次还夸张,因为这居然是一篇写景的散文,用词和说明文有些接近,作者极力描写一座山是多么的绿,多么的陡峭,溪水是多么的清澈,他是多么的爱。

        纪时:“……呵。”

        不好意思,这个风景区他去过,真没这作者说的那么好。

        第一问是,作者分别从哪几个角度描述这处风景的?

        纪时只能把文段里的关键句子找出来,看卷子上留的空白,留了三道杠,只能写三行,他把要写的内容缩了缩,按编号往卷子上抄。

        阅读理解从某种程度上说万变不离其宗,作者表达的情感必然是要体现的。

        纪时虽然觉得煎熬,但他毕竟练过不少题了,写着写着也就习惯了。

        最后一个小时,纪时的视线完全停留在作文上——《以爱之名》。

        这个名字听起来更像是表达父母以爱之名囚禁子女,让子女随他们意愿行事、成为他们操纵的木偶的主题,这种情形确实是普遍存在,但纪时想写的内容却是反其道而行之。

        他写的是自己的人生经历,只不过省略了一些细节的内容,别人也不可能猜出他写的是自己。

        写自己真情实感的东西就不需要憋字数了,纪时写得很顺,甚至觉得试卷上800个字的格子不太够写,不过语文的字数要求向来是不少于800字,超出一点字数也没什么关系。

        他估摸着,这篇作文写出来会有两个结果,一是完全背离了出卷人想表达的主题,超低分,另一种就是能拿一个高分。

        纪时以自身的经验看,语文考试结束之后,作文是属于可以大概判断出结果的范畴,题目符不符合规范,内容有没有偏题,表达上情感够不够,其实只要四平八稳不出格,基础分基本也就拿到了。

        毕竟高考语文的目的也不是培养出大文学家,多数学生还是要给足基础分的。

        至少在纪时高考那一年,在数学平均分据说只有70多的情况下,他周围语文分数低于100的也是少数,退一步说,就算高考语文只考了90多分,那也是及格线以上的分数。

        “呼……”

        写完作文,纪时照旧出了一身汗。

        黑板上的时钟显示还有8分钟收卷,纪时把前面几道选择题看了一遍,重点看自己之前纠结过的那道病句题,看了半天他还是没改答案,坚持自己原来的判断。

        另外就是默写题,他在看自己有没有写错别字。

        至于其他答题内容超过一行的他全部都忽视了,就剩这几分钟了,再改毫无意义。

        趁着最后的时间,纪时在心里把作文读了一遍,他最近也练过几篇作文,从上次月考结束的一个多月里,今天这一篇是他写过最好的。

        语句通顺流畅,情感充沛,虽然他的用词很难和那种擅长写作的人相比,但纪时已经做到了自己的最佳水平。

        只要不被改卷老师判定为偏题,这篇作文的分数应该也不会特别低。

        如果他学着曾泰然写爷爷那样写父母对他的付出,这应该也算一种得分密码吧?

        不过纪时只是想想,并没有打算把它写成一个系列。

        慢慢来吧,努力就会有回报,哪怕暂时收获的回报很少,但一定会慢慢让他有所改变,纪时坚信着这一点。

        ……

        等他看完这篇作文,考场的铃声已经响了,监考老师从前往后收试卷,所有人都交了上去。

        其他班互相认识的学生都在讨论作文,纪时这次又是孤零零在一个考场,前后左右也都没有认识的人,和谁都讨论不起来。

        他竖着耳朵听人聊了几句,大家果然都在吐槽阅读理解和作文,纪时收好笔袋,感觉这次考试远没有上次月考那么痛苦。

        虽然写完作文都冒了一身汗,但上次的汗是憋得累的,这次的汗却是写嗨了冒出来的。

        等监考老师宣布可以解散,纪时却盯着考桌上他的准考证号看了一会,他的准考证号后面几位是12344,就是他的考场号和年级排名,他在12考场,年级排名344名。

        幸亏z中还没有变态到把排名升降情况附后,纪时暗自庆幸,不然他可能又要出一次名了。

        过于优秀这种事情果然是会令人苦恼的。

        在食堂吃饭的时候,纪时也听到同年级的不少学生在抱怨,说这次语文考试的难度比上次大了多。

        “写景的那篇阅读理解,我就想问作者有什么情感好表达的?”

        “大黄狗做错了什么,要给人家描述上100个字,狗听了都哭了好吗?”

        “作文才是真正的变态,居然是命题作文,我们都多久没写过命题作文了?高考一般也不会出命题作文吧?”

        “《以爱之名》……我只想到《以父之名》,仁慈的父我已坠入,然后我就用上了亚当和夏娃的例子,不要问我为什么。”

        纪时:“……”

        果然,一写作文就忍不住思维发散的不止他一个人。

        他得出了一个结论——作文和阅读理解的存在真的很影响食欲。

        这么多人在讨论语文考试,他觉得自己排队拿的鸡腿好像都不怎么香了。

        浪费粮食是可耻的,纪时啃了一口鸡腿,旁边那俩讨论亚当夏娃的已经进入了下一阶段。

        纪时默默把餐盘挪到了另一张桌子。

        不听不听王八念经。


  (https://www.xdzxsw.cc/book/177847/34337277.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