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重回高考那一年 > 第136章 136 五一假期

第136章 136 五一假期


第一百三十六章

        曾泰然费劲九牛二虎之力把书包塞进桌肚里,  刚塞完他就发现自己英语书没拿,又把书包拽出来,震得课桌摇摇晃晃。

        他朝纪时那半边看了一眼,  发现纪时正在做题。

        做的不是他们最近发的试卷,  好像是在门口复印店打印的那种材料,一张纸上密密麻麻的全是数学题,看着还挺厚。

        “你在写什么?”曾泰然好奇道。

        纪时却伸手拦住了他,  一句话也没说,依旧在疯狂做题。

        曾泰然懂了,  选择闭上嘴巴。

        他看英语的时候,  纪时在做数学题,他看化学的时候,纪时在做数学题,  等他在做数学了,  纪时居然还在做数学题。

        而且特别特别专注!

        曾泰然注意到,  纪时的状态也平时练习的状态截然不同,他视线紧紧盯着试卷,  解题的速度超级快,一点不像平时那么松散。

        他听纪时提过想加快解题速度的事,估计这会对方是在练习呢。

        差不多等了一个小时,  他才发现纪时把资料收好,对照答案一丝不苟地改着,纪时数学的正确率一般不需要太操心,  曾泰然没看到他打红叉,几乎所有题都做对了。

        “你在练数学?”曾泰然问。

        纪时点点头:“找点题做做,  怕后面考试题目还是做不完。”

        “那我声音小点,  下次你做数学的时候和我说一声,  我尽量不影响你。”

        “谢谢。”纪时冲他微微一笑。

        他这是复印的套题,题量很大,练习的主要目的就是加快速度,纪时想试试看,在平时的练习里以最快速度去做题,他究竟能达到什么样的效率。

        所以每一次,纪时都安排至少一个小时的时间,在这个小时里不分心不走神不看答案也不看别的科目,只专做数学题,通过刷题来提升自己应对难题的能力。

        “感觉如何?”曾泰然问。

        “除了累,其他都挺好的。”纪时指着自己练习的试卷,“而且工作量有点大。”

        “那你得加油了。”曾泰然冲他一笑,“你绝对没问题的。”

        他对自己都没有这样的自信,但对上纪时,他自信心简直爆棚了,感觉纪时做什么都没问题,纪时做什么都可以是第一。

        对曾泰然这种快乐学习至上的人而言,他是绝对做不到纪时这样逼迫自己去学习的,但他同样佩服纪时的毅力,那是他所缺乏的东西。

        纪时也不知道增加刷题量这种做法能不能奏效,不过就目前来说,多多少少能让他以最快速度进入考试状态,对难题的思维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拓展。

        纪时并不期待刷题能让自己一下子拿满分或者年级第一,但他觉得,至少要让他摆脱在考场上生死时速的状态,更合理地分配考试时间。

        吃了点东西补充能量,纪时又开始进行第二次练习。

        这次曾泰然没打扰他,前后左右也没有人讲话,教室里安安静静的,纪时对着草稿纸埋头苦思,一点点地把一张材料填充满了。

        等到这一份材料做完,他才趴在桌上好好休息了会。

        累是真的累,疲惫感不断侵袭,纪时连着打了几个哈欠,可他还是坚持把试卷写完,对答案的同时想着能不能有更节省时间的思路。

        毕竟条条大路通罗马,数学题一般不会只有唯一一种思路。

        教室里,四周大家都在忙着自己的事情,就连曾泰然也一脸专注地翻着数学参考书,纪时坐在椅子上放了会空,回过神之后继续看自己的物理和化学。

        他还是没有松懈对物理和化学两科的复习,生怕这两科什么时候给自己一个下马威,不断地学习、巩固,他才能保持目前已有的分数,还能期待在下次考试中考出更高的分数。

        他们班的学习氛围也越来越强烈了,晚自习的走廊上也安安静静的,不仅他们班没什么人,隔壁两个教室走廊上也是空的。

        不夸张地说,现在已经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了。

        月考之后,各科老师带他们回顾了一下知识的薄弱点,把该拓展的内容又拓展了一遍,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尽量帮他们在高考里多拿几分,数学老师最近就在课堂上讲了不少有难度的题,常常让纪时思考好一会儿,不过让他高兴的是,他倒没有处在两眼一抹黑的状态,数学老师出的题他基本都有思路,依他判断,这些题目在高考考场上应该都是有难度的大题。

        很快,纪时他们迎来了高三这一年的最后一个假期,五一劳动节。

        放假之前,他们书包里塞满了试卷,但各科老师都说,等五一结束后,学校就会想办法给他们减压了,不会再布置这么多的试卷给他们做,让他们且做且珍惜。

        4月30这天,黑板上“距离高考还有37天”的字样清晰无比,等五一假期结束后,这个数字又会再一次缩减,在一次次考试中,从两位数变成一位数。

        倒计时的感觉是很难熬的,每天早上起床想的第一件事就是“还有多少天高考?”,有时候做题做着做着就把这事给忘了,可恍然一抬头看黑板,就会发现时间比自己想象中过得快太多。

        “要不要打会球再回家?”曾泰然和周伟乐提议,“明天就放假了。”

        “不行,我爸晚上等我一起回去。”纪时道,“反正你们会发q/q找我的吧?”

        这倒也是,不发q/q也一定会发短信骚扰纪时的,短信费太贵,有了q/q之后就方便太多了,不管问题目还是聊八卦都能第一时间得到回复。

        “那我俩去打球吧。”周伟乐勾上曾泰然的脖子,“明天再联系。”

        “嗯。”

        纪爸已经在出租屋等着纪时了,这学期他来县里的次数不多,因为上半年家里的活儿更忙,可放假他就必须来了,因为纪时晕车厉害,他也不想让纪时受折腾,最近天气暖,坐摩托车反而舒服。

        纪妈昨天就先回去了,纪爸才到不久。

        纪时没有什么需要收拾的东西,书包一背,脚踩在摩托车的蹬脚上就上去了,纪爸怕他冷,让他把围巾给裹上,纪时摇了摇头:“现在天已经不冷了。”

        五月份正是z县气候最宜人的时候,不热不冷,空气里干干的,风吹着特别舒服,不过纪家的西瓜要到端午节左右才上市,但这个时候已经有早瓜上了,小兰瓜比较小一点,有红瓤也有黄瓤的,黄瓤的瓜脆甜脆甜的,皮又薄瓜种又小,除了贵之外没有任何缺点。

        他们镇是学着隔壁镇种西瓜的,z县是市内乃至省内的农业大县,但z县农业的精华都在他们隔壁镇。

        以前纪爸纪妈都是种粮的,县里有人收蚕他们就种桑葚养蚕,有人收薄荷油他们就种薄荷熬油,一直到隔壁镇大规模种植甜叶菊和西瓜,他们才跟着种,到现在他们镇上绝大多数人家都种经济作物,这也是和隔壁镇学的。

        小兰瓜也叫特小凤,一般只有隔壁镇的西瓜大户才会种,上市也早,但他们找人买也好买,而且价格要比在外面便宜得多。城市人经常抱怨西瓜贵,西瓜贵是贵,但城市里一个卖288一斤的8424西瓜,从他们田里运出去的时候只有1块钱一斤,一个西瓜十几斤,差价就能有至少十几块钱,毕竟中间要经过西瓜中介、收购老板、批发市场和超市几道程序。

        纪时一到家就看到了他爸给他买的西瓜,他俩自己是舍不得吃的,可想到纪时他们就舍得。

        事实上,买瓜的也不止他们一家,二姑也给表姐买了,还有西边的邻居,大家一起买价格能更便宜点。

        纪妈已经把饭菜做好了,纪时一回来就端上桌,正好开吃。

        纪妈看纪时眼睛有些黑,不由提醒他:“你学习归学习,在家就多睡会,好好休息,别让自己太累。”

        在她看来,放假也是纪时能放松自己的时间。

        弦该上的时候要上,该松的时候也要松,她在家听了不少谁谁谁家小孩高考压力大崩溃的例子,总担心纪时也承受不住压力。

        纪时觉得他妈完全是想多了,可看着纪妈认真的模样,他也只能跟着点头,反正他不能让他妈太操心。

        可该做的题纪时也是不可能不写的,气温上来了,纪时做题的时间反而比寒假里更长,他以考试的状态来做各科的练习卷,连语文作文都没瞎编,而是深思熟虑之后再动笔。

        月考是锻炼,平时的练习卷同样是锻炼。

        不过他妈和他爸倒是经常来他房间,看电视看累了就来他房间转一圈,也不说话,就是来看看他,或者在家里翻找零食,有什么好吃的好喝的也给他拿过来。

        纪时知道,他爸他妈见他回来挺高兴的。

        不仅是现在,他成年以后也是一样,早晨他们从田里忙完回家,第一件事是看纪时起床没,晚上忙到天黑回来,也是第一时间去推纪时的房门,哪怕田里收成不好,他们看到纪时都是笑眯眯的。

        其实高三他和爸妈接触的时间反而更长点,因为他从初中到高二都是住校,只有休息日才能回家,而且有时候放假了纪时也一门心思惦记着去县里玩,根本不会在家待多久时间。

        “时时,吃水果不?我给你削。”

        纪时冲他妈摆摆手:“妈,你忙你的,我要写作业。”

        “注意眼睛,你眼睛离试卷远点,别粘在上面。”纪妈出去了,纪时听见纪爸让她削皮,被她推着赶出去了。

        他家门口有块地,他爸妈也打了个棚子,一般用来移苗,西瓜苗和甜叶菊都是在这里忙的,纪时去厕所的时候看到大棚里还亮着灯,他爸妈爸手电筒挂在棚架上,到现在都在忙活。

        ……

        纪时本以为自己会度过一个平静做题的五一,谁知一大早邹勇和周婷璐两人就来他家写作业了,说是顺便有题目问问纪时,纪时倒不介意他们来,就是他房间桌子特别小,三人的作业根本铺不开,只能把平时家里待客用的大圆桌拿出来,三个人一起在大屋里做题。

        周婷璐和邹勇两人理科都很不错,主要问的纪时英语和语文题,英语纪时答的时候还挺顺畅的,可一做到语文,三个人一讨论,他就觉得这是三个臭皮匠,而且对比之下,纪时发现自己这个臭皮匠水平可能还是最高超的。

        不过没有关系,他有一位强有力的外援!

        这个年头的手机打字是真的慢,不过这也足够让纪时从黄雅琼那边问到这次语文试卷的思路了,三人一边等着纪时的q/q跳起来,一边自己琢磨着阅读理解题。

        “好难。”周婷璐头都快埋到试卷底下去了,“理科生考什么语文啊。”

        “是啊,理科生考什么语文?”

        纪时叹了口气:“我也不想学生物啊。”

        他的生物比地理还是好一点的,小四门里他学得最差的就是地理,看着那些线和图案他脑袋直发蒙,明明初中那会他的大综合还是最好的。

        所以苏省的高考模式对纪时是非常友好的,按其他省份那样理科包括物化生的话,他不占优势的科目就会变成三门,而且他是去年暑假才回来的,一年的时间他可以把自己的物理和化学拼到一个相当不错的分数,可加上生物纪时就没法保证了。

        至少绝对不会是现在这样。

        他在一个最正确、最合适的时间点回来了,可以利用最完整的时间来完成最高效的学习,这也让他弥补遗憾的想法成为了可能。

        “纪时你语文试卷借我看看。”

        “等我把黄雅琼答案研究完了。”

        放假和平时复习没什么区别,理科这方面有姚蒙和周伟乐两个专家在,英语有纪时,语文有黄雅琼和曾泰然,想讨论什么题目都有专家在,而且根本不担心那几个人不会。

        实在不行……几人也会去问老驴和张老师他们。

        老师们对班里成绩好的学生都是很优待的,就算假期手机不在手边,可一旦看到问题老师们都会给他们一个解答。

        在z中,并非每个班的老师都能做到这一点,做不到的老师多了去了,像周婷璐和邹勇就说,他们有几个老师一下课就不见人,讲课就像完成任务似的。

        像纪时他们享受的,更像是老师们给予的额外福利。

        “纪时你理科试卷都写完了吗?”邹勇问,“咱们来看看化学和物理最后几道题呗。”

        一提到理科的题目,他们都来了劲,周婷璐和邹勇是因为自己比较擅长,而纪时是因为自己完全不擅长,越是不擅长的科目纪时越喜欢讨论,这是他对人菜瘾大的另一种诠释。

        但不得不说,物理和化学上来之后,纪时的菜只是相对姚蒙和周伟乐而言——这两人的物化在年级上都是顶尖水平,可和周婷璐邹勇他们讨论,纪时发现自己两科的知识挺丰富的,思路也挺明晰的,讲题的时候也能讲出一二三四点来,就……离纪时对自己的认知挺远的感觉。

        邹勇和周婷璐都傻乎乎地盯着他:“你说你物理和化学差?这叫差?”

        噢,他们忘了纪时其他几科都是年级第一第二的水平。

        考不到年级第一=差,懂了。

        他俩突然后悔了,今天不该来的,可惜早上刚吃过早饭就被爸妈给拽过来了,毕竟纪时现在成绩有点夸张,他俩爸妈都觉得和纪时一起写作业一定能有收获。

        结果……他们只感觉到了降维式的打击。

        纪时已经不是以前那个他们熟悉的纪时了。


  (https://www.xdzxsw.cc/book/177847/33842541.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