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我的邻居你惹不起 > 第81章 神农涧的休闲时光(续)

第81章 神农涧的休闲时光(续)


  戟,是戈和矛的合体,也就是在戈的头部再装一个矛尖。

  具有勾啄和刺击双重功能的格斗兵器,杀伤力比戈和矛都要强。

  戟很长,大部分国家的制式戟都要有两米半以上,这也是沙场兵器的一个特点,一寸长一寸强。

  戟在春秋时期多用于战车上,主要是用来直刺和横击,当战车冲入敌方的步兵方阵是,长戟就会变成一柄柄收割生命的死亡镰刀,只要刺穿了铠甲,就能够带走敌人的生命。

  步兵也会装备长戟,但步兵装备的更多的还是矛,戟对步兵而言,属于一种相对奢侈的兵器。

  也许是受限于青铜器的金属特性,这个时代很少用到刀。

  也不是没有,只是青铜刀太脆了,只能用来劈砍几次,如果没有命中敌人要害的话就会直接从中断裂,几乎等同于一次性兵器,相当于白给。

  所以一般国家的制式装备都是使用长戟、长枪或者长剑这种,进行直刺攻击。

  而且相对于青铜刀所用到的金属青铜,长戟长枪的戟头和枪头所用的消耗更少一点,戟杆和枪杆可以直接用木头。

  讲完了戟,孙武有从房间里拿出一个木制的弩。

  弩很新,似乎是才做出来的。

  传说最早的弩是由黄帝发明的,春秋时期的弩是一种极其常见的战略武器,孙武在他的《孙子兵法》中也提到过。

  春秋时期的弩能发射四百步左右,并且比起弓来说,更加容易上手,不需要太多的训练就能上战场,能够有效地克制步兵,对敌方的方阵产生巨大的士气打击。

  尤其是二段射、三段射。

  弩不像弓箭,拉弓开弦并不需要太过费力,普通士兵拉弓十次以上基本上就已经算是很了不起了,而弩的话,则可以连续上弦五十次,甚至更多。

  二段射、三段射能够让弩兵的攻击产生一种连绵不断的效果,矢箭仿佛狂风暴雨一般落下,场面异常震撼。

  剩下的就是盾剑这一类,一般属于将帅们的近卫,体力、爆发力、战斗技巧,都属于顶级的“特种士兵”。

  了解完兵种,以及主流的制式兵器之后,孙武正式开始教授兵法。

  值得一提的是,他依旧没有直接开始讲该怎么打仗。

  “兵者乃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

  这里的“道”,是指道理、道义,或者也可以解释为政治、舆论。

  只要在政治上正确,国家能够占领道德的制高点,就可以对敌人发动舆论攻击,让自己的百姓和士兵产生同仇敌忾的意志,为之效死力。

  这也就是所谓的师出有名。

  只要让人们相信自己的是正义的,那么战斗时的士气必定会异常高涨。

  这里的“舆论”一词很微妙。

  一方面你可以用大义来激发人们的情绪,比如日本袭击珍珠港,美国以此为契机,正式开始以军事干涉第二次世界大战。

  另一方面你还可以用利益诱导民众,刺激人们的战斗热情。比如美国主导的海湾战争,就是一场为了石油资源发起的“不义”战争。

  但是……所谓的“不义”战争,真的是“不义”的吗?

  “所以义与不义是如何界定的呢?”欧阳思索良久,提问道,“是按照世人的观点吗?那对自己国家的人们群众有利,但是伤害到别人的战争,能够算是‘义’吗?”

  “这就不是我思考的问题了。”孙武呵呵一笑,看向了走过来的李耳说道,“人之德道,国之德道,天地之德道,关于这些东西,你得去问问‘老子’。”

  李耳进了孙武的小院子,听到了两人的对话,有些奇怪的问道:“哦?欧阳你对德道有兴趣?”

  “唔……有点兴趣。”欧阳点了点头。

  “有兴趣的话,找时间可以讨论一下。”李耳笑着,看上去很是高兴,“不过现在还不行,长桑君回来了,他找你有些事情,是关于神农散的。而我正好找孙武也有些事情。”

  难道神农散的配药出现了一些问题?应该不会,不然李耳的表情不会这么开心。

  “嗯,那我先行告退了。”欧阳向孙武行了一礼,离开了小院。

  孙武看着欧阳进了长桑君的小院后,看向李耳:“说吧,你来找我做什么,为了范蠡?还是施夷光?”

  “当然不是。少伯他们俩马上就要离开神农涧,换地方隐居了。”李耳笑了笑,从怀里拿出了一个破破烂烂的乌龟壳。

  乌龟壳上布满了一道道刀痕,似乎是人为划开的,还有很多烧焦的地方,像是经过了火灼。

  “这个是……玄武?你占卜了?”孙武露出了震惊的神情,看向了李耳,“你疯了?!你还有多少阳寿可用?”

  “向死求生,这是唯一的生机。”李耳摆摆手,表示自己毫不在意。

  “嘁。”孙武撇撇嘴,将长戟和弩收了起来,问道,“所以呢?这次又看到了什么?”

  李耳用手指敲了敲龟壳,又指了指头顶说道:“生的希望,来自于天外。”

  孙武顺着他的手指看去,看到了一片万里无云的碧蓝晴空。

  ………………………………

  长桑君这次的外出运气很好,加上范蠡带过来的材料,一共完成了两份神农散。

  一份给了施夷光,也就是西施,另一份给了欧阳。

  在用针灸治好了西施的心绞痛后,范蠡便没有再留在神农涧,带着西施不知道要去哪里隐居。

  神农散真的就是一包粉状的散,用冷的“蒸馏水”泡开,然后直接喝下去。

  当欧阳看到长桑君屋子的“蒸馏瓶”时,他差点以为长桑君也是穿越过来的人。

  “服下神农散后,每天早上取被第一缕阳光照到朝露服下,坚持三十天,就可以完全消化掉神农散。”长桑君为欧阳解释道。

  欧阳喝下神农散后,闭上眼睛感受了一下,发觉自己什么变化都没有,只是朦朦胧胧之间,似乎感受到了什么。

  但是过于模糊,这种朦胧的感觉等于没有,仿佛只是心理作用罢了。

  “三十天以后就能知道长生之谜了?”欧阳忍不住开口问道。

  这可是长生啊,虽然只有八十年,但是这代表着欧阳迈出了最重要的第一步。

  “唔,看人的吧?”长桑君不确定的说道,“有些人能够自然而然地就知道,有些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缺少一些必备条件,就是看不到长生之谜。”

  “什么意思?”欧阳挠挠脑袋,“有些人注定不能长生?”

  “也不是这么说。长生只是个概念,说白了就是解除枷锁,然后平白多了这么多年的阳寿而已。但是有的人天生就没有枷锁,他们只要不主动求死,就一般不会早早过世。

  还有的一些人,需要一些特定环境来刺激才能看到自己的枷锁,从而知道怎么解除,获得长生。但是这些特定环境太过于随机了。”长桑君解释道。

  “原来如此。”欧阳点点头,然后放下了身上的包袱说道,“这是我的衣服,现在它就是您的了。”

  范蠡在神农涧的这三天里,欧阳向他要了两件衣服,然后再自己用战术匕首略微改了改。

  不改不行,这么热的天,穿得还那么厚,真的太容易中暑了。

  长桑君点点头,将包袱收了起来。

  欧阳正打算和长桑君告辞之时,长桑君突然开口道:“你要不要学学针灸和草药?”

  “呃?”欧阳愣了三秒,然后用力地点点头,“学!”

  ………………………………

  不知道是不是身体属性面板极高的原因,欧阳的精力很足,而且记忆力惊人。

  每天学习黄老思想,孙子兵法,还有长桑医术,竟然一点也不觉得疲惫,甚至还略有余力,和薛烛学习怎么看石头。

  当然了,相石只是学了玩玩而已。

  但是不学不知道,一学吓一跳。

  相石竟然涉及到地质学、化学这些极其硬核的东西,你看石头,你得了解这块石头是哪里出产的吧?这块石头放在什么样的药水里会有什么反应,放在火里又是什么样的反应,放在水里又是什么样的反应,这些你得知道吧?

  甚至于还要了解一定的地理知识,你要知道哪里的土地盛产什么样的石头,哪里的天气又会对石头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所以这里面又包括了气象等零零碎碎的东西。

  所以薛烛才是整个神农涧学问最渊博的人?欧阳忍不住泛起了这么个古怪的念头。

  除此之外,劈柴砍柴,种地,捕鱼,放羊,以及和赵贞切磋,这些零零碎碎的日常生活工作,都在每天的计划日程里。

  这种惊人的工作量和学习效率让神农涧的一众老人们叹为观止,甚至于产生了一种“我是不是真的老了”的奇怪念头。

  毕竟就算是已经进入天人合一境界的赵贞,也没办法像欧阳那样,一口气学那么多知识。

  我们的“越女”更擅长琢磨怎么砍人,让她动脑子什么的,确实有些为难她了。

  当然,其实并非是欧阳学习能力强。

  事实上,在这没有网络没有电子产品的世代,学习和切磋就成为了唯一的娱乐。

  不然在这么个与世隔绝的地方还能干吗,天天发呆吗?

  那样的话真的会死的。


  (https://www.xdzxsw.cc/book/163806/8579024.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