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大汉皇帝 > 二百一十九章 回长安

二百一十九章 回长安


  数人狂奔而去,到了黄昏之时,这数个士卒总算是到了甘泉宫。


  而之后不过半个时辰,整个甘泉宫,上至天子、皇后,下至朝臣皆是知道了这一消息,太子生母栗姬死了…………


  虽然栗姬是与刘荣不对付,且栗姬更是几乎事事都与刘荣做对,但刘荣可是从未想过要如何栗姬。


  在这个无比崇尚孝道的时代,刘荣也不敢有什么别的想法,最多也就是在决意要与薄皇后拉扯上关系后,想方设法的将栗姬安置在宫中“颐养天年”,不让其干涉朝政。


  却不想,这才刚刚离开长安几日,栗姬竟然会就此暴毙。


  就在数日前离开长安之时,刘荣还曾到栗姬的宫中向其辞行。


  栗姬更是又趁此将刘荣训斥了一番。


  前几日还生龙活虎的在宫中训斥自己,这便突然而亡,一切似乎来的太快了。


  难道是有人所为??


  刘荣是在心中盘算,后宫之中,天子妃嫔,暗害其余的妃嫔,的确不是什么新鲜事。


  但有谁会有心思去害一个不得天子所宠,更是与自己儿子有仇的妃嫔。


  刘荣第一个想起来的,便是薄皇后,若栗姬死了,想要将太子过继到她自己的名下,定会少去很多的阻力,且更是不用担心,将刘荣过继之后,栗姬会有什么出格的举动。


  不过刘荣随即便两这个想法抛之脑后,以薄皇后的性情,应是做不出这样狠辣之事的。


  且任谁都知道,出了这样的事,谁人获利最大,谁便是最有嫌疑之人。


  若是给刘荣知道了,乃是薄皇后害死了栗姬,不管是刘荣外想要嫡长子的身份,也再不可能与薄皇后有什么拉扯,定会与其决裂…………


  这样的想法,在刘荣的脑海中一闪烁。


  而刘荣立即便是开始了自己的表演,先是震惊,后是哀伤。


  是在寝宫之中,哭的是泣不可仰,然站在一侧的王声与其余之侍从,是无一人敢劝之。


  过了好一阵,刘荣用衣袖擦了擦脸上的泪水,猛的一起身,便是狂奔出了寝宫。


  王仡等人见太子殿下跑了出去,反应过来之后,立即便是随着刘荣到了出去。


  到了殿门前,却是见到殿下的鞋还放在门前未穿。


  当即,王声一把拿起刘荣的鞋,便往天子的寝宫而去。


  虽是已是看不到殿下到何处去了,但王仡也不是傻子,殿下此时去地方,只能是去见天子了。


  而当王声气喘如牛的跑到天子寝宫之前时,却是为见到刘荣,而是见到了殿外王仡。


  “王……王公,可见到殿下来此?”。


  “殿下已入殿去见陛下了,你来此作何!”,王仡是望着抱着一双鞋的王声问道。


  王声是忙道:“殿下从寝宫出来,却是未穿鞋”。


  如此,王仡这才想起,刚才殿下好像真的是光着脚跑进去的。


  然,此时大殿之中,光着脚的刘荣一见到老爹,噗通一声便跪在了地上,泪如泉涌,泣不成声的抽噎道:“父皇,母亲……母亲………………”。


  刘荣是话不出来了,只是不停地向老爹叩头。


  天子刘启,自然明白,刘荣是想要说什么。


  当即便是准刘荣回长安去。


  不过天子刘启,还特意嘱咐道刘荣,回长安去不可骑马,而要乘车而去。


  有言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百金之子不骑衡”,当初,天子刘启的四弟,梁怀王刘参便是坠马而亡,以刘荣如今的


  精神状态,的确是不适合骑马而去。


  “诺!”,朝老爹一行礼,刘荣立即便转身出殿。


  ………………………………………………………………


  命王声去通禀薄皇后,令其代为照顾陈阿娇之后,刘荣便立即乘车驾而去。


  一路之上,刘荣一直是想,到底是何人做的此事。


  刘荣心中是认定,栗姬绝不会是因病而暴毙的。


  或许是自己的老爹所做的!!


  今日见到老爹之时,刘荣便觉得老爹似乎是太过于平静了。


  栗姬虽然是不得老爹所宠,但其再怎么说,也是老爹的妃嫔,太子之生母。


  老爹却是表现出了一副似乎事不关己的样子来,这不免便会令人心有疑虑。


  不过,任何人,也不敢将这种事,算在天子的头上。


  刘荣可是很清楚,刘家的光荣传统的,刘荣的曾祖父,高皇帝刘邦,彭城之战大败时,项羽是指挥大军围之三层,准备生擒这位汉王。如果不是当时忽起狂风,刘邦几乎难以逃得性命。


  飞沙走石之际,天色大黑。古人迷信,楚兵纷纷慌乱走避,队形大乱。至此,刘邦才勉强率数十骑,从楚军空隙间逃遁出去,脱离了主战场。


  逃亡途中,刘邦途经沛县,就想派人接妻儿老小一起跑路了。但项羽早已派人到沛县去拘捕刘邦家人,所以那一大家子皆逃亡一空。


  半路上,刘邦遇到了长子刘盈和长女,就让他们也坐上自己车子一起逃。


  然却不想,楚军追兵赶来,马蹄的的,杀声阵天。刘邦自然恐惧,深恐自己被俘或者被杀,老流氓竟是将自己的一双儿女从车子上踹下去好几次,唯恐两个小孩拖累马车奔行。


  幸亏,当时为刘邦赶车护卫的夏侯婴,再三把两孩子重新拉上马车,好说歹说,也不放弃这两个“龙种”。当时,夏侯婴的举止,恨得刘邦牙根直痒痒。


  如此,汉家第二任皇帝,惠帝刘盈的小命才算是保了下来。


  刘邦信奉的便只有一条,当有杀妻灭子之心,才能成大事。


  毫无疑问,信奉如此准则的刘邦最终成功了。


  如此,汉家之天子,便是遵循着这位开国天子的信念,世代相传,到了刘彘之时,更是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为了令幼子能在顾命大臣的辅佐之下,安全平稳的度过成长期,便是搞出来了一套,杀母保子的政策来。


  然这套政策,更是在后来的数个朝代中,被奉为真理…………


  如此,有这样的前车之鉴,天子刘启做出这样的事倒也是不意外。


  而栗姬悲哀便悲哀在,其不懂天子,又不懂自己的儿子,更是不懂政治。


  其若是一个列候之妻,或许会过得很幸福。


  但其却是天子的姬妾,却还是个喜欢争风吃醋的姬妾,更想要天子独宠自己一人,天子怎会喜欢这样的女子。


  且其是与刘荣几乎是事事对着干,动辄便是训斥辱骂。


  在刘荣做了太子之后,亦是如此。


  太子乃是国之储君,即便是天子也不会无缘无故的训斥太子。


  俨然,栗姬已然成了刘荣的一大绊脚石,更是成了天子刘启的眼中钉,肉中刺。


  历史之上,栗姬便是因为其的这种性格秉性,彻彻底底的输给了善于演戏的王娡,更是坑死了刘荣。


  然如今,栗姬还是因为此重原因而亡,且还都是死在天子刘启的手中……


  ………………………


  ………………………………………………


  一路疾行,虽是夜晚,刘荣却是无任何的睡意……


  一直到了翌日正午,刘荣的车驾,总算是到了长安城外。


  太子生母暴毙,这样的消息,早已是在长安城中传开了。


  但太子的生母只是天子一姬妾,而非是皇后,固其影响力,也并不太大。


  望着长安城门外,刘荣是发觉,来来回回的人,似乎并没有什么异样。


  然早在甘泉回长安之时,刘荣便是身着一身孝袍。


  固此,御者正要驱车入长安之时,刘荣便是令御者停下了马车,自己披麻戴孝的从车驾上下来。


  哭哭啼啼的便要步行入长安而去。


  刘荣如此一身打扮,身旁还有身着甲胄的士卒守卫,自然是异常引人注目。


  来来回回路过之人,皆是侧目,这披麻戴孝的是何人?


  然路过的人中,倒也是有人听闻宫中栗美人暴毙之事,这才说到,这披麻戴孝之人,乃是太子殿下。


  而刘荣刚刚进入长安城,却是遇到了早已在此等候的栗家人。


  起初,因栗宗与栗奔之事,整个栗家对刘荣皆是敬而远之,怕这个皇长子殿下,什么时候再来个大义灭亲,灭到自己的头上。


  但自从刘荣愈发得天子青睐之后,这些人,就已经开始有些松动,想要往刘荣身旁凑。


  刘荣可是清楚的很,栗家的人,都是些怎么样的货色,就拿刘荣的那几个舅舅而言,皆是些只会斗鸡遛狗的蠢货。


  若是令其去给自己办点什么事,说不得还要惹出什么祸事来。


  而刘荣的心中,更是不直一次的感慨过,自己遇到个不智得母亲就算了,却还要遇到一群蠢猪一般的外戚亲族。


  这样比起来,老爹当真是好命,窦氏外戚中,还是有人才在的,且还都是对天子十分忠心之人。


  最让刘荣忍不了的,还要是这些人做事不成,却还会惹事,人家薄氏外戚,虽是无甚人才,但人家是老老实实本本分分的做自己的外戚。


  而栗家在栗宗死后,却无人吸取教训,还是有人与他人相交之时,以皇长子舅父,或皇长子表兄弟的身份自居。


  固此,其往自己身边凑,而刘荣则是像当初他们对自己一般敬而远之。


  见自己的热脸,连刘荣的冷屁股都贴不上去,他们倒也是安分了一阵。


  不过,到了刘荣册封太子之后,便戛然而止。


  此后,栗家家族中的长辈,还曾在一起谈论过,孝文皇帝登基之时,薄家出了个万户侯,枳侯薄昭,之后,窦家又先后出了个章武侯、南皮侯。


  到了当今天子之时,窦家还又多了个魏其侯。


  我栗家虽比不过窦家,但比起薄家来,还要要强的多的。


  固此,等到太子登基之时,我栗家怎么也要有两位列候。


  他们的这个“美好的愿望”,传到刘荣的耳朵里之够,刘荣是恨不得让公孙贺领兵去灭了这群蠢猪。


  薄昭当初能得封万户侯,乃是因其在文帝继位之时立下了大功。


  窦广国与窦长君二人,能封侯,不仅仅时因为其有窦太后这个姊妹。


  而是这二人,皆是有才还有德行之人。


  窦婴更不用说了,虽是外戚,但其能封侯,乃是因其有平定吴楚叛乱的军功在身,任谁也不可磨灭之。


  栗家人会什么……


  除了吹牛扯皮,做白日梦外,似乎什么也不会了。


  (https://www.xdzxsw.cc/book/162894/8464996.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