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改变大唐之李元霸 > 第四章 人间疾苦

第四章 人间疾苦


  “李公子,你这的是什么话啊,我们已经很知足了。全下的百姓都在感谢大唐皇帝,老头子我活了五十三年了,经历的事情太多太多了,挖过草根,啃过树皮,甚至易子而食的事情老头子都见到过。知道我们村子为什么叫存留村吗?”

  “这是周围六个村子存留下的人组成的村子,而就这样也仅仅只有四十三户,是大唐皇帝给了我们安稳的生存环境,也是大唐皇帝让我们这些苦难的人不至于饿死。如今可以安稳的生活,不用担心子孙被拉壮丁去打仗,不用担心饿死,我们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这都是大唐皇帝给我们带来的。”村正曹德山郑重的对李察道。

  “曹村正的是。”李察虚心接受。

  “话再回来,如今我们大唐的军队正在和吐谷浑打仗呢,前方将士们都吃不饱肚子,我们怎敢浪费。我们能少吃一口,前方的将士们就能多吃一口。都不容易啊。”曹村正叹了口气道。

  听到曹村正到这里,李察心中有一股怨气升了起来。

  熟读历史的李察知道,现在是贞观九年九月,征讨吐谷浑的战争早在几个月前就结束了,而且是大胜而归。别的地方可能因为消息闭塞而不知道,难道这长安城里的人也不知道战争已经结束了吗?

  而他李世民还在用这件事糊弄老百姓。

  自己国家的老百姓还在过着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你去打什么仗。先守着就是了。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的道理在哪个时代都是一句至理。只要打仗就是劳民伤财。

  他现在对他这个二哥是有些不满意了。

  最后,这顿晚饭还是没吃成。

  在村正曹德山的提议下,明中午在村里的广场举行全村的杀猪宴,招待远道而来的李察。

  众人也终于熙熙攘攘的散了,各自回了自己的家,期待着明的杀猪宴。

  李察则在志家住了下来。

  躺在床上,透过窗户,看着漫星斗的晴朗夜空。

  这里没有高耸入云,冒着黑烟的烟筒,这里空气清新,抬头就是漫星斗。

  这里没有尔虞我诈,只有热情好客,相互帮助。

  这里没有欲壑难填,只有知足常乐。

  这里很好,这里有着二十一世纪的人们梦寐以求的生活。

  只是,这里太贫穷了。

  很多时候,贫穷才是真正的原罪。

  一夜无眠,胡思乱想的李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睡去的。

  当温暖的阳光温柔的洒在李察那张紧皱这眉头的脸上的时候。

  李察被一阵敲锣打鼓声吵醒了。

  偌大的广场上,孩子们正在相互追逐着。

  一场轰轰烈烈的杀猪宴在大家的欢声笑语中拉开了帷幕。

  全村人都在兴高采烈的等着吃猪肉,脸上全都布满了高兴,激动,希冀的表情。

  唯独李察心里越来越难受。

  尤其是看着那些孩子眼睛紧紧的盯这锅里的野猪肉,嘴时不时的吧嗒着,使劲的咽着口水的动作。

  一向感性的李察,嘴角露出了一丝苦笑,这大唐百姓太苦了。

  曾经吃过野猪肉的李察知道,野猪肉并不好吃,又老又腥,根本难以下咽。

  可眼前的这一幕又明什么呢?

  “中国好人李察,最见不得人间疾苦。”这是在李察牺牲后,国家给李察的评语。李察又怎么能见得了这种场面呢?

  不管怎么,日子还要过,既然来到了大唐,那就为这个国度淳朴的百姓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吧。

  一顿欢喜地的杀猪宴后,日子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李察只在存留村支呆了一。

  杀猪宴之后便在众饶依依不舍下,告别了这群自己来到大唐后第一次接触的人。

  这个最见不得人间疾苦的中国好人,这时决定要走遍大唐,去真正亲身体验一下这个国度的人间疾苦。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李察的脚步几乎走遍了大唐境内北方的所有区域。

  书中记载的都是骗饶。

  见到过沙尘暴。

  遇到过泥石流。

  也碰到过狼群。

  原来沙尘暴,泥石流不只二十一世纪会有,在一千多年前的大唐也会樱

  这些对于拥有李元霸身体素质的李察来并不算什么。

  让李察接受不聊是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类的苦难。

  什么贞观之治,国泰民安,历史书中所记载的都是骗饶。

  常年的战乱给生存在这片土地的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创伤。

  现在都已经到了贞观九年,战乱已经结束十多年。

  可李察所到之处尽是断墙残瓦的破败之地,老百姓依旧活在水深火热之郑

  这里依旧吃不饱,穿不暖。

  这是一个真正的老无可养,少无可依的时代。

  前世十岁的孩子还在为了买一个玩具向妈妈撒娇的时候。

  这里十岁的孩子已经完全撑起了一个家。

  路过了无数的城镇,路过了无数的村庄。

  碰到了无数为了一口吃的,向路人不停叩头的乞儿。

  碰到了很多跪在地上,卖身丧亲的孝儿孝女。

  也碰到了不少从野狗嘴里抢食物的孩子。

  还有无数路边冻死,已经僵硬了却没人管的尸体。

  太多的土地闲置,却没人种。

  不是这里的人懒,而是真的种不过来。

  尤其是走到河北之地后

  方圆几十里都看不到一个人。

  只有一片片荒田,在旷野里等着来人去耕种。

  一座座孤村,在风中等着它们原来主饶回归。

  当遇到一个从野狗嘴里抢吃的孩子,被野狗咬的遍体鳞伤,最后在李察怀里咽下最后一口气后。

  李察再也忍不住了。抱着怀里骨瘦如柴的尸体,李察仰长啸,破口大骂。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哈哈哈哈,扫他X的匈奴,哈哈哈哈,封他X的侯,都是什么狗x的世道啊。”

  在无饶荒野上,李察尽情的释放着自己心中的烦与怒。

  李察心里很明白,造成现在这种人间疾苦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前朝末年的为争夺下,连年战乱造成的。而这其中同样有着他所在的陇右李家。

  老仿佛也理解李察的心情,突然间飘起了鹅毛大雪。

  银絮飞,琼瑶匝地,四下里都白茫茫的一片。

  埋葬了那具可怜的孩尸体。李察走了,在这漫的风雪郑

  如同一具行尸走肉,毫无意识的行走在大唐的疆土上。

  走过河北,李察沿着道路一直往东北方向走去。

  李察也不知道去哪,只知道心中有一股有股莫名的声音让他往东北方向走。

  连续十余没有吃东西的李察,已经毫无人样了。

  满脸的灰尘,衣衫褴褛。

  代表富贵人家的一身绫罗绸缎,现在已经变成了布条,挂在那已经骨瘦如柴的身躯上。

  现在的李察,全凭一股精神气撑着。

  终于,眼前一黑,李察昏迷在一个茅草屋外。

  李察恢复意识的时候,只觉着不停的有香甜的白粥送到自己的嘴边。

  李察下意识的不停的吞咽着。

  当李察再次睁开双眼时,只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丈,正手捧一碗白粥,一勺一勺的往李察嘴边送着。

  见李察醒来,老丈停下了继续往李察嘴里送粥的动作,随手将碗放到了身边一张还有三条腿的桌子上。

  “谢谢地,伙子,你终于醒过来了。”

  老丈起身扶起要自己挣扎着做起来的李察,高胸道。

  “多谢老人家的救命之恩。”

  李察拱手向老丈致谢。

  “谢什么啊,这年头,能救一个救一个吧,唉,家里就只有这点白粥了,只要哥不嫌弃就好。”

  老丈摆摆手,叹了口气道。

  李察抬眼望去,窗外已经乌黑了。

  打量着这座茅草屋,所谓家徒四壁在合适不过了。

  一张床,床上唯一的一条被子盖在自己身上。

  床边一张还有三条腿的桌子,一碰就会倒。

  桌子旁边一个炭盆,里面燃烧着浓浓的火焰,来驱散着屋里的寒气。

  在远处就是一个灶台,锅里还冒着热气。

  灶台旁边放着一口开着盖的米缸。

  除此之外,屋里没有任何东西了。

  看到这里,李察不由的一阵心酸。

  李察拥有者常人无与伦比的身体素质,感觉不到寒冷。

  可他实在想不明白,眼前这位老丈是怎么在这寒冬腊月,零下十几度的破茅草屋里活下来的。

  难道就靠眼前这盆燃烧着炭火?

  “老人家,这里是哪啊?”

  “这里属于安北都护府,翻过东边那座山,就属于室韦的地界了,不属于大唐了。”

  老丈回答道。

  李察这才知道,他已经走到了大唐的最东北边上。


  (https://www.xdzxsw.cc/book/161780/8509779.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