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大新主 > 第359章 合适的人选

第359章 合适的人选


  面前是一张颇为端正的脸,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尤其两边的眉毛很能吸引人的目光。身形算不得多么清瘦,只是因为胡服贴在身上,略显单薄,又徒增了几分干练。

  “原来是哀家小郎。”王匡收起了打量的目光,点了点头。

  听得哀章介绍,他才知晓这位叫哀尚的少年,是其儿子。

  扫了眼发福的哀章,任谁第一眼看过去,都不会会认为这是一对亲父子,只能说基因突变的太厉害了。

  王匡忍不住腹诽道。

  “大王,白大尹和戚将军,胡大尉等人皆在五里亭相侯,哀某私做主张,携劣子于此地恭候,还请大王见谅!”

  哀章、哀尚同时作揖道。

  见父子俩如此卑谦作态,王匡心生感慨,昔日在常安显赫无比的四辅之一,如今竟落得如此模样。

  从根本上讲,还是他这个小小的蝴蝶,改变了自己命运的同时,也顺道改变了哀章的命运。使之更早的淡出了皇帝的视野,权势随之下滑。

  若非哀章在市舶司方面,进退有度,运作得力,且大新商号这两年也转了不少钱,恐怕他连市舶司使的官职都保不住。

  世间事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到头来,是福是祸,谁又能说得清呢?

  王匡将父子二人扶起,唏嘘道:“美新公于十里亭迎接本王,本王高兴都来不及呢!还来见谅之说?

  说起来,还是本王的过错,让美新公来到如此偏远之地。”

  哀章来的时候,坐的是马车,车就停在距离凉亭不远处的小树林里。

  为表亲近,也为了详细的了解下市舶司这一年来的运行情况,王匡索性让侍卫牵着马匹,而他也坐进了哀章的马车内。

  “市舶司这两年发展很是迅猛,按照大王的建议,哀某将出海的商贾一一登记在册。每次出海,只要商贾的人数够了,即会与涨海水军联系,由之护航。

  护航所需的费用,则是由商贾,还有一些商号联合承担。”

  一年多的磨合,市舶司、涨海水师、出海的商号商号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稳定的铁三角。

  “看起来海贸发展的不错啊!我大新百姓在海外之地的安全可有保障,那庇护所建立的如何?”王匡扶着车窗,看着大路上慢慢多起来的各色马车。

  刚才哀章说过,这些人中多是去合浦县洽谈合作者,亦或是去市舶司、水军府等官方机构办事的人。

  出海的人越多,复杂性也就越大,信任难免会受到各种排挤,甚至于生命受到威胁。

  王匡口中的庇护所,有点类似于后世的“大使馆”,可以紧急的协调新人与当地人的关系,并解决新人的困难。

  条件成熟时,还可在大使馆内增设安保力量。

  哀章神色轻松道:“庇护所到是不用担心,哀某昨日已和几位出海的大户,还有大新商号的负责人商议过,他们已在狮子国、百乘国,卡加林选址,只差和当地人的商议。

  说到贸易,自居摄年间,我们的丝绸、茶叶之物流传至此,便成为了当地人的奢侈品。而百乘等地的香料亦是被行商购买,运送到合浦之地的工坊,制成香粉……

  除此外,我国的行商,亦是与当地人合作开采金矿铜矿,自从年初的限制性律令办法后,私人行商的金铜多来源于此……

  大新与海外,可谓是互惠互利,对方巴不得我等大新行商去做生意。继而,除了极个别的地区有些特殊外,大部分都是友好的。”

  到了五里亭,两人的交谈才算结束。

  知道王匡接下来很是忙碌,哀章略微的提及了下明晚有个商贾召集的宴会,想邀请王匡去一趟。

  在得到王匡的准确答复后,哀章明显松了一口气。

  合浦郡大尹,还有合浦郡大尉,王匡并不陌生。这二人均参加过广信的培训班,于外地调入交州时,亦是与之一同赴宴过。

  涨海水军统领戚元,就更不陌生,二人相别不过两三天。

  还有合浦郡的主簿、杜邮等官吏,悉数出城迎接。

  看见王匡坐着哀章的马车出来,几人的脸色各有不同。但一看到王匡到了面前,脸上顿时全都堆满了笑。

  寒暄过后,在一大群人的簇拥下进了合浦县城。

  面前的合浦城经过数年来的扩建和修护,加上日渐增多的商肆,城内的繁华程度丝毫不下于广信。

  随行的人马在城南一处早就准备妥当的院落安顿好,临近日落时,王匡免不了出席当地官吏和乡绅举行的晚宴。

  晚宴上,在一片其乐融融的气氛中,王匡借机与合浦大尹聊了聊合浦郡接下来的发展,又倾听了官吏们对于农事和海贸的谏言。

  离开举行宴会的朝天楼时,已到了亥时。

  在侍女的伺候下,洗了个热水澡,换了件干净的衣服,原本笼罩于身的酒气烟消云散,全身上下都感觉到清爽无比。

  窗外传来雨滴打在屋檐的脆响,天又下雨了。

  王匡拿出闵泽打探到的合浦情报,在烛火下翻开了一会,对于内情了然于胸,他默默叹息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无论是哀章今日的示好,还是合浦郡大尹的态度变化,都说明合浦的水也很深,他手中的情报更加证明了这一点。

  尤其是哀章占着的肥差,铁定有不少人打着注意。以至于他的到来,引起了不少人心思的变化。

  若非他的到来,只怕用不了多久,哀章这市舶司使的职位在内外力的作用下,被迫退去。

  不过他今日的一些做法,如与哀章同行,还有晚宴时,接受哀章的提议,以其子作为他在合浦的向导,这种明示,想来某些人也会知难而退了。

  人的目光要放的长远。

  市舶司这样非常重要,且拥有无限潜力的地方,只要皇帝没有提出反对的声音,他一定会握在自己的手里,为此牺牲一部分利益也是值得的。

  至于市舶司的主吏市舶司使,当下来看,哀章无疑是最为合适的人选。

  第二日参观了市舶司府,并参与了哀章与商贾联合筹办的宴会,亲眼见到哀章手下的市舶司与商贾其乐融融,进退有度的样子后,王匡更加坚定了心里的想法。


  (https://www.xdzxsw.cc/book/157998/8671832.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