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大新主 > 第319章 大春试

第319章 大春试


  世界上每天都会有人逝去,也会有新人降生。

  如同日升日落、月生月落一样,生老病死,人潮迁徙,再正常不过。

  对于所有人来说,生活总要继续。

  阳春三月末之时,常安及三辅各地迎来了短暂的人潮高峰。且多是外地来的寒门士子,来三辅准备参与即将开始的大春试。

  大春试每年一次,在三月的最末一天开考。从前汉居摄年,时任居摄王莽的律令下达后,此类考核已是延续了整整五年。

  今岁,恰是第五个年头。

  经过五年的发展,大春试从秋试变成春试,人数也从最初的百人报名,变成了几千人报名的大型考试。考试地点,也从最初的常安一处之所,发展成为了三辅之地,共五处场所。

  根据大司徒府的最新统计,到了始建国三年,也就是明年,前来三辅的考生,很可能会突破万人。

  聚天下之才,而后挑选用之于各府寺,在当朝皇帝的强烈推行下,大春试已是成为除过察举制和征辟制外,最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

  士林间,称之为“科考制”。考试的科目分为极为基础的六经,以及论策。

  受限于长期以来世家门阀,通过察觉而对于主要官职的垄断,几乎所有通过科考进入官寺的士子,皆要从最底层的小吏做起。

  好在当朝皇帝非常重视科考选拔出来的士子,与之在政令上行了不少方便。只要其能在本来官职上有所作为,再得主吏推荐,即可升职。

  “陛下圣明。”

  许多黔首之子,因其家境贫寒,本是继承祖辈之贱业。现在有了改变命运的机会。

  故而,皆有此感触,也算是最为支持皇帝的一群人。

  兴武孙哲,就是这些人中的一份子。

  他于前两年,刻苦学习的同时,不忘积攒了不少的财务,如成为那培训班的先生,抄书赚钱。即是为了能顺利到三辅参加科考,毕竟路上和考试地的衣食住行,对于像他这样的人来说,本就是一笔不小的花销。

  “第十三考场,甲列十二排。”

  三辅的五个考点,以县为单位,每个县城内有若干个考场。用以考试的考场,多为临时征辟的学舍。

  所有的与试者,需要在开考前三日,于各考点的官寺办理登记,届时要准时参加考试,过期不候。

  孙哲是在长陵的县寺办理的登记,总的来说,长陵的食宿相对比较便宜。像他住的客舍,每日仅需要十五钱。

  讲起来,这里面还有个小插曲。

  三日前,孙哲初至长陵,寻到此客舍时,入住者本已快满,只剩下一个房间,但争抢者甚多。却只有孙哲一人能拿出新币,以交易。

  店主由此将房舍的钥匙交于他。

  数月的时间,新币早已成为各地场所,争相运用的币货。由于限兑令的缘故,放眼全大新,能拿出新币者,其实并不多。孙哲也是兴武早在试验区时,便将家中的所有积蓄用以兑换,这才抢得了先机。

  报过名后,孙哲的生活就单调了不少,每日都窝在房舍内温习功课,吃饭时会去客舍对面的小巷子内买些熟食带回来。

  客舍内,食物本有买卖,奈何价钱太贵,孙哲精打细算过,选择了这么一个比较划算的法子。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距离开考尚有一日,孙哲坐在客舍的小窗前,默背着《春秋》中的名句。

  明日的科考,上午是为“基础科试”,主要考验的是对于六经的理解和背诵,用时为两个时辰。

  下午才是策论考试,前几年都是大司徒出题,今年听说是皇帝亲自出的题目。

  “也不知今岁,会挑选几百名之前的士子加以录用?”孙哲满是担忧叹道。

  随着参与科考人数的增多,竞争压力亦是同步变大。

  “想那么多作甚,我孙哲做了如此多的准备。今年要是未能进入录取名单,来年再来过就是!”孙哲一扫抑郁,又拿起了旁边的一本书卷翻开。

  封面上写着明晃晃的四个大字—“策论汇总”,也不知是哪个人才想出来的,竟也有太学博士的分析。

  光是这一本《策论汇总》,足足花费了孙哲五十钱,相当于前一段时间的一百五铢钱,里面且只有短短的数十页文字。

  时间从不缺乏聪明人,科考的兴起,很多人都寻到了商机。比如层出不穷的试题,就在市面上流行,且大多数都是那些商贾自己搞出来的。

  当然,孙哲手里的这本《策论汇总》除外,却是大司徒府自己偷偷放出来的,里面的题目,且多为对外之事,如像匈奴作战等。

  这也是皇帝那日于宫中,听了绣衣使的汇报,下令让大司徒做出来的,他想进一步的了解民意。也想看看,他这些年来在六子王匡的谏言下,辛辛苦苦做起来的科考,能否真正的选举出为他出谋划策的良才。

  次日一大早,包括常安,长陵在内的五大考点,各个考场,皆能看到士子们拿着木板,向所在考场进发。

  考场外,有县寺的官吏加以验证传符,检查是否携带有左臂的纸条之内。一经发现,是要遭受徒刑的。

  科考的纪律方面,可谓是非常之严格。且监考的官吏,若有与考生私通者,罢免官职不说,还会与作弊者同样的处罚。

  孙哲特意提前了小半个时辰,拿着传符和木制考牌,来到了他在长陵的考场。

  通过验传,来到作答的室内,能看到周围的桌椅上,已是坐着不少的考生。

  考场是明令禁止喧哗交谈的,其中的约束法令早在考场外的大木板上就贴有。

  于是,来的早的人,均是正襟危坐,等待着上半天考试时间的到来。有好奇者,眼睛会四处打量。

  孙哲坐好在他的位置上,也在打量附近的考生。发现除了像他一样的年少者,还有不少年长近五六十的人。

  他心中感叹,科考无年龄阶层之分,还真的是公平啊!

  “时间到,未按时到达者,论自动放弃。下面由考吏分发试题!”一长着络腮胡子的男子站在考场最前方,朗声道。

  很快,就有军士押送着试题进入考场。

  由此宣布着,始建国二年的大春试,正式拉开了序幕。


  (https://www.xdzxsw.cc/book/157998/8671792.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