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大新主 > 第268章 看一眼大汉最后的天空

第268章 看一眼大汉最后的天空


  石凳前的气氛有些古怪,短暂的静默后,王匡忽而一笑。

  “田兄何意?”

  田仁抬起头,转过身子,手动煽动的鹅毛扇刹那停止,目光直视王匡,面色肃穆:“小郎莫不是真的不在乎?”

  “在乎什么?”王匡好整以暇的反问道,露出了一嘴白牙。

  “在乎这储君之位!”田仁的身体前倾,声调不自觉的拔高了一些。

  嗅着花圃里的花香,倾听着不远处小院里王令仪的叫喊声,还有增母的唠叨,再举头眺望了一番偌大的王家庄园。

  王匡没有第一时间回答田仁的问题。

  储君之位,谁不想得到呢?

  只是大新的储君之位,真的那么容易坐吗?

  实际上,从历史,还要现实这两方面看,大新之储君并不好做。

  父亲王莽尚在强盛之年纪,从元始元年的一些列朝中政策来看,他是个极其强势的权利控。而储君不过是个权势极小的“傀儡”,每日还要担惊受怕,被无数人盯着,说不定那一日就会大祸临头。

  且目前对他自己来说,两次救得父亲于危难之际,又有朝中军政两方大佬的关系,足够他安稳的度过接下来的数十年。

  故而,他并不缺少这个很可能引来祸患的“储君名号”。

  如他一直思考的那样,他更想蓄势,化作时代的幕后黑手,推动整个时代的进步……

  但现实很骨感,真这么置身事外,非是上策。所以他只能装作一个“正常人”,去做该做的事情。

  “田兄说的储君之位,匡会争,也不会争!”王匡长吐一口气道。

  “小郎此言大善!”田仁大笑,他轻轻的扇了扇鹅毛扇,拍走了几只飞来的蚊子:“树欲静而风不止,有时候人越是装作不在乎,越是会引来人的妒忌和怀疑,一如小郎前段时间说的人性……”

  见王匡已有定计,田仁心中感慨,他一人摇着木轮椅,向田家居住的小院行进,天上的骄阳,将他的背影拉到很长很长。

  阳光把长乐宫的屋脊拉的也很长,元后直愣愣的看着屋脊下跪着的几名王氏族人。

  “这一天还是来了……朕王政君乃刘汉罪人。”她额头有些红肿,眼角流下了两行泪水,又转头望向一旁侍女怀里瞪着无辜大眼睛的刘婴,惨笑道:“刘婴何辜?抢了这天下的位子,还要将元帝一脉尽数‘除尽’,朕的好侄儿!朕的好亲族!

  而属父子宗族,蒙汉家力,富贵天下,今不顾恩义,意图改朝换代,猪狗不如也!”

  向天下下了诏书后,今日,王氏亲族,以王舜王邑为首纷纷抵达长乐宫,拜见元后,并请她出面,以承认王莽继位后的正统。

  元后当然不允,她怒而骂之,并亲自用椅凳将王舜等人赶出宫门。待王舜等人跪在地上,她一因怒极攻心,心有死意,撞向了门框,幸好贴身宫女阻止的集市,否则可能早就一命呜呼。

  “太皇太后,若您真的有个三长两短,奴婢不活了!”

  “奴婢也是!”

  ……

  宫房内,一直跟着元后的老人,统统跪在地上,向着地面拼命的磕头,刘婴小小年纪,自是被眼前的一切,吓得大哭。

  王政君扶着座椅的扶手站起,拂过刘婴的脸,又看向跪在地上的宫女侍卫。

  几十年的风和雨,平静之后,她终究没有再做出什么冲动之事。

  “起来吧!朕相通了,现在还不会死!

  朕会好好活着,等着复汉的那一天!

  朕也会用这条老命,护着元帝之后,让他们活下去!

  去把王舜他们叫进来……,不,让我那‘好侄儿’亲自来一趟长乐宫!

  他要这天下,那就要有坐上去坐稳的能力……”

  元后王政君如今虽被软禁宫内,大权旁落,但她的身份和地位依然摆在那里,尤其在这个重名分和孝道的时代里,注定了王党不敢将元后逼得太猛,王政君自己很清楚她的这种“优势”。

  得了宫内的通传,且知晓姑母王政君态度缓和的消息后,王莽大喜。

  在左右的护卫下,连夜驶入了长乐宫内,恭敬的拜见元后,作揖行礼,似乎没有管元后那张冷若寒冰的脸。

  “姑母能识得大局,看清形势,侄儿心中甚慰。其实,侄儿亦是不想走到这一步,奈何天降符诏,还有臣民之心。孺子年幼,以臣匡扶天下……请姑母谅解!”王莽抚了抚眼角的眼泪,半真半假道。

  “你真的这样想?”元后站了起来,她的额头已被包扎,俯视着地上的王莽,语气有些咄咄逼人。

  面对姑母王政君之问,王莽未曾慌乱,而是叩首道:“事关天下兴亡,又有群臣百姓请愿,侄儿……是真的迫不得已。”

  元后轻呵一声,将心底的愤怒按下:“既按照这‘民心’,那朕就不再赘言。但白日王舜之建言,如将刘婴隔绝于世,元帝子嗣亦如此监督,朕不许!

  还有……”

  元后足足说了十八条,王莽最后经过妥协,只答应了其中的八条。

  这八条中,也是元后死死咬住不放的一些条款,如将继续亲自抚养刘婴至长年,太后王嬿之自由等。

  元后亦是无奈,她知道,这是王莽面对她的最大让步。

  “今起,再无汉室!”

  就在这么一个普通的夜晚,很少人知道,在长乐宫内,大汉辈分最高名望最长者,与大汉权势最大者声望最高者,私下里达成了一份秘密的协议。

  转眼间,摄公王莽取代刘汉,成为天下之主,在下诏后,已从呼声变为了现实。

  十月过后,十一月初,未央宫传出消息。

  “既已受刘婴禅位,摄公将于十二月元首日举行登基仪式,以迎传国玺,并正式昭告天下!”

  此事传出,长安及三辅之地,全都张灯结彩,以迎新帝!

  就在王莽登基大典的半月前,群臣受邀于摄公内举行大宴,且多为新朝廷内的或将册封的文武大臣,全都难掩喜色。

  王匡亦在邀请之列,这一次,侍卫将他的位置排在前面,与几位嫡兄长坐在一起。

  这一处小细节的变化,因为所有人都知道,王氏子用不了多久,也将变成皇氏子。

  人多趋炎附势之辈,见王氏大势已成,与王莽几子间敬酒者,络绎不绝。

  尤其三兄王安面前,停留的人数最多。


  (https://www.xdzxsw.cc/book/157998/8671740.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