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大新主 > 第67章 庭议(四)

第67章 庭议(四)


  “既如此,便令大司农先定出政策,而后再长安实行,若真无大弊,可在天下实行,并修以《厩律》。“

  大殿上,传出元后不带丝毫感情的话语,关于农业问题的奏事算是被定调了,菜市场重回秩序。

  这样的结果,是令王匡满意的,他也没想到元后这么果断,但也太容易了吧?

  可今日自己,也算是得罪了一群人,甚至被彻底划到王莽这边了。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是故,王匡也没太大起伏。

  外朝议结束后,那些重臣纷纷进入后殿,进行内朝议。

  不知是托了王莽的福,还是他今日太过锋芒毕露,元后竟然派遣宫人令他共同参与。

  元后不怕王匡有才,只论地位,这天下除了皇帝,就数她最大。

  在这个儒学盛行,父为子纲,君为臣纲的时代里,一言一行都可定人生死。

  先前,之所以不计较王匡的言行,不单单是他知道对方是自己的左膀右臂王莽的儿子,更重要的是,她被这天下的饥荒吓怕了。

  若再来一场如元始二年的旱灾,说不定大汉就彻底亡了,现在只要有一丝改变的机会,便不能放过。

  待群臣坐下后,她又拿起了案几上王匡的奏书:“朕见你这奏书,里里外外还透露着其他想法,再说说吧!”

  王匡依旧没有座位,站了三个多时辰,依旧在最后面站着,眼巴巴看着前面十几个大佬坐着,只好强打起精神:“启禀太皇太后,下吏以为,规模性的畜牧养殖业,当以不破坏作物生产为向导,继而可开发农庄。

  长安恰有一地,适合此业发展。”

  见参见内朝议的大佬,包括上座两位天下最尊贵的人看向自己,王匡底气十足的答道:“正是长陵,内有上林宛,外有山丘与河流……”

  天时地利人和,下吏愿为天下先,在此试验!”

  “大司农,汝看如何?”

  “臣无异议,定会全力支持农监长之行为。”大司农年近六十,算是三朝元老,他为人一向随和,不争权夺势。

  至此,两封奏书之事,对于王匡而言,才算是真正告一段落。

  但内朝议并没有告一段落,接下来几位重臣又与太皇太后讨论了西南战事,从他们口中得知,大汉军队此时几乎完全平叛,少数族之乱终于结束,但接下来的治理,还需大司马府拿出一个章程。

  王莽则进言到,可移居中原之流民于西南偏僻之地,充实人口,再设置以诸县分而治之。

  正如孔子所说,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

  作为儒士,王莽同样认可这句话。

  “可,等夷狄之乱彻底平息,便准备迁居之事,至于设县,及县令和县尉之任免,由大司徒负责,县城至建造,民生之迁徙,由大司空负责。”

  “臣等遵命。”坐在最前面的两人站了起来,躬身一礼道。

  之后,大司空王舜又谈了西域大秦之事,原是大秦派遣了使者前来,再有两三日便会抵达长安,这次同行的,居然有一个王子。

  “据西域都护府来信,此次派遣来的王子,名曰皮娜。”

  皮娜?

  大阿格里皮娜?

  等等!

  若真的西方中的那位名人,那可真的有趣了。

  大阿格里皮娜,全名尤利娅·维普萨尼亚·阿格里皮娜,乃是屋大维的外甥女,大秦(罗马帝国)统帅阿格里帕与尤利娅的女儿,当然,关于大阿格里皮娜的不止这些,最著名的当属她的儿子,那位被“誉为”暴君的儿子—卡里古拉。

  但大阿格里皮娜明明是个女子,生于公元前十三年,比王匡大三岁,而来自西域都护府的消息,是位王子。

  王匡不敢乱加猜测,他心中默默记下皮娜这个人,等她来到长安打探一下便可知晓,另外,对方还要进太学……

  王匡思考着其他事,一直站在最后看着地面,直到内朝议结束,朝臣纷纷离开,他将视野才带了回来。

  抬头发现父亲给了自己一个眼神,这是示意他留下来,莫非还有其他事情?

  等朝臣都离开了,转眼议事房中只剩下刘衎,还有元后,以及王莽父子俩。

  侍从将案几撤下,只听前方的元后笑着道:“来,走近些,让姑祖母瞧瞧!”

  王匡无奈走近,被元后看的有些不自在,按理说他现在也不知该怎么叫了,还是王莽踹了他一脚:“还不快见过你姑祖母?”

  这力道之大,出乎王匡的预料,他顺势往前一趴,叩首道:“侄孙见过姑祖母!”

  “好好好!”元后连说三个好,态度愈加和蔼。

  又问王匡庄子之事,接着就听一直沉默的刘衎说道:“祖母,朕与表兄许久未见,想聊会天。”

  刘衎低着头,他似乎对这个祖母很是惧怕,至少在说着话的时候,双手微微有些颤栗。

  元后深深看了眼刘衎,然后点了点头。

  “既然皇帝有令,汝且去吧!”

  “诺。”

  王匡小步跟着刘衎离开。

  后殿内,等侍从重新摆上了瓜果,元后伸了个懒腰,打趣道:“巨君当真藏拙,你这六子可不如传言那般不堪,为何不早点为朝廷所用。”

  “姑母说笑了,犬子之改变,侄儿也是近日才发现,不过还是继承了之前的莽撞性子,做事毫有些毛手毛脚,但总归……长大了!”王莽又想起了李少君之事,捋了捋美须,他面有异色道。

  当无外臣时,两人以姑侄相称。

  “哦?”

  ……

  离开未央宫的议事殿,刘衎整个人如同活了一般,不在那么惶恐和死板。

  转了两个弯,前面有个花园,屏蔽左右,只剩下亲信太监跟着。

  “呵,朕以为这某人眼中没了我这个皇帝。”刘衎嘴角微微上扬,想学着尚书令的口气呵斥王匡,却端端的少了那份威严。

  见王匡不甚在意,他自讨了个没趣,刘衎便继续道:“不过,你能让朕在于嫣儿成亲前相见一面,姑且不论你的罪过了。话说,你今日之所为,可与平日的蛰伏大为不同啊!”

  却见王匡一字一板道:“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

  刘衎眨了眨眼,狐狸也有讲君子仁义的时候?我信你才怪咧!

  “说人话!”

  “不瞒陛下,这就是人话。”

  “那我且问你,我刘氏还有救吗?”


  (https://www.xdzxsw.cc/book/157998/8671539.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