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大新主 > 第63章 李少君生乎?

第63章 李少君生乎?


  身份是个好东西,有时候,关系也是个好东西。

  当老吏拿着王匡的奏书步入后书房,交由上一级后,王匡就知道这事情成功了一半。

  “去安怀巷,然后再去邓府。”

  马车从大司马府再次启辰,转折半圈驶向了安怀巷,不知道在历史上的大汉,安怀巷是做什么的,但此时它确实整个长安的胡商聚集体。

  公元前一百三十八年,武帝刘彻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十多年后,公元前一百一十九年,武帝再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古丝绸之路慢慢成形,西域诸国的香料,水果,名马等进入华夏,而在华夏的丝绸等物则被高价贩卖道西域各国。

  说起来,现在很多人大汉人能吃到葱蒜,黄瓜等蔬菜,也是接了张骞的西风。、

  王匡此次前来,是打算给自己的老师挑选点礼物,虽然上次见面在十天前,但这次是有事情请教,正是事关农业。

  不出所料的话,在他上书后,很可能这几日就会被拿到朝会上进行论证,再依照杜闲的表态,自己的父亲这一派说不定会大家支持,连他也要进行自辩,一些准备自然需要的。

  且,自己的老师邓锦正在前天被正式授予五经博士,这也是昨晚景丹那里得到的消息,此次授予博士的共有十三人,大都会入驻太学执教。

  王匡作为弟子,少说也要恭喜一番。

  “卖胡瓜了!”

  “新鲜出炉的蚕豆……”

  ……

  刚刚进入安怀巷,便有不绝于耳的叫卖声,大部分都是外国面孔,但因为在大汉生活时间上,他们说的汉语虽有些,但大体的意思的还是能听懂。

  胡瓜是黄瓜,王家庄子自春季入暖以来,已经专门找了一大块地进行种植,那一千亩地当然不能荒废,该利用的价值还是要利用的。

  至于蚕豆,这些胡商早就学会炒着吃了,王匡层买过,但因为食盐太过贵重,并没有放盐巴,吃起了淡淡无味,和后世比起来差别不小。

  “给母亲还有姐姐他们再捎点香料,顺带给嫡母也买些,家里的关系怎说也要维持好。”王匡下了马车后,向几家香料店走去。

  货比三家,王匡选择了性价比最高的那一家,把买好的物品拿回马车,让狗子看好,他有亲自去了葡萄酒的商人那里,买了一小罐的葡萄酒。

  等他抵达邓府的时候,正好是午饭时间。

  邓家这两日的气氛很温馨,邓锦的妻子连带着她的儿媳都从南阳赶来,虽然邓锦很喜欢带孙子,但因为太学开学任教之事,会经常不回家,便由家中的女眷继续照料。

  “弟子拜见师母。”王匡向师母请了安后,便坐在了邓锦的身边。

  弟子和先生两人喝着葡萄酒,聊了聊长安城中的事,师母是个很和善的妇人,期间不断给王匡夹菜,到是另一边那位嫂嫂怀中的邓禹有些不听话,一直动来动去的,还爬到了王匡身边,要求抱抱,小家伙虽然才两岁,已经能够识人,甚至说话都咬字清晰。

  吃完饭,陪着先生在花园里散了会步,王匡把他上书之事说了出来。

  只见邓锦点了点头,脸上多有欣慰:“你能关心民生,将所学融会贯通,吾心甚慰,但能否实行,不在太皇太后,不在文武百官。你自少聪慧,想必猜到了,但若你今日前去问询,说不得会百忙一场,只需耐心等待即可,我书房有关于大汉近年的农事资料,你可带回去多看看……”

  安汉公府,灯火通明。

  今日,有私宴。

  当王匡让家里的仆人,把手里的礼品送至主母处时,只听那宴会大厅里,偶尔传出的酒令声。

  “还真被先生的乌鸦嘴说中了,今日可能见不着父亲了。”

  王匡心生感慨,倒也没太多失望。

  夜色渐浓,领着庄子此次御马的狗子见了管事,让其找寻了个住处,王匡打算洗洗便睡。

  他有预感,明日的朝议,说不定就会讨论他今日上书之事,说不得自己也将应召入宫,今夜住在长安,也少了麻烦。

  “实不相瞒,主人正在宴请宾客,刚命人差小郎一同临宴。”福叔万年不表的脸上,难得露出了一丝笑。

  此次群宴,连大郎等人都没有资格入场,小郎能进去,这是来自主人的认可。

  这里面,王匡能有些影响的就是陈崇,还有角落里的杜闲,以及坐在王莽左手第一位,前些年祭祖时见过的叔父王舜。

  毫不意外,能待在王莽家宴上面的,都是他的心腹!

  正面的主座上,王莽毫不掩饰的审视,迎着这几人的目光,王匡坦然面对!

  不过那叔父王舜的眼光怎么怪怪的?

  王匡不知,他口中的叔父王舜此时心里五味俱全,王匡的上书他白日看过,里面将大汉的农业弊政抨击的体无完肤,却也提出了新的农业试种之法,甚至于一种名曰“水车”的物件,让他兴趣大增。

  至于另一封关于黄河移道之事,虽然入了元始四年,灾情不再,但这劳役之征,恐是一大难事。

  但偏偏地,他下午向自己的堂兄说道后,只听得一句“明日朝议”,难道此子的奏书,是堂兄授意?

  明日的朝堂,或许会变得有趣许多。

  由于王匡的半路加入,宴席里的气氛又变得诡异,却是陈崇很会做人,咳嗽了一声,把注意力都吸引了过去。

  “下吏为安汉公明日加封宰衡,当为此事贺!”

  “下吏甄邯亦为宰衡贺!”

  宴席上,恭贺声不止,甚至许多人都已经开始开口。

  宰衡,位在诸侯及王公之上。

  历史上,正是在元始四年加封的。

  王莽谦虚再三,然后众人一同饮胜。

  坐在末尾,那个新添加的案几上,喝着小酒,王匡心里清楚,安汉公府如今差不多已是满家权贵,父王莽即将加号宰衡,大兄王宇,以及其他几位嫡兄也将封侯。

  当然,除了他那个不争气的庶兄长,还有他这个不经常在长安走动的六子。

  整个过程中,王匡并不多话,在这些朝廷重臣中,他只是个菜鸟,也可以说,如果说不是王莽突发奇想,连同坐共饮的资格都没有。

  但有了这两次一首惜农诗的流传,在熟悉之人的介绍下,倒也有意无意的引来了些许好奇的目光。

  酒过三巡,在侍女又填满后,王莽带着微醉,眯着眼看向自己的小儿子,问道:

  “李少君生当真生乎?”


  (https://www.xdzxsw.cc/book/157998/8671535.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