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大新主 > 第42章 即将告别的田园时光

第42章 即将告别的田园时光


  剑,不止可以用来杀敌,还是饰品,更是一种身份地位的象征,在西周到春秋的时候,也只有贵族才可以拥有佩剑。

  到了汉代,这种模式渐渐平民化,但也不是普通百姓能拥有的,防身是其作用之一,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寄托。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王匡没有佩剑,他始终嫌弃身上带着一把剑会增加负重,更别说在武帝后,佩剑的尺寸有所增加,有的甚至超过三尺,这就更加不利于携带方便了。

  大兄王宇有佩剑,原身曾经见过,他当时很羡慕。

  现在,王匡坐在桌前,接着摇曳的烛光,欣赏先生赠送的赤芒。

  这是一把铜剑,身长不过两尺,用后世的测量单位看,也就六十多厘米,不到七十厘米,重量也就两斤半左右,将赤芒从剑鞘中拔出,能看到它的锋利。

  握在手中,他朝着空气里比划了两下,居然能听见响亮的破空声。

  “好剑!”

  好剑赠君子!

  这佩剑跟随邓锦几十年不离身,好不容易有了个弟子,便将这贵重之物赠送,不得不说,邓老对他很看重。

  “定不负先生教诲!”

  邓老白天的话语犹在耳边,可那七问却并没有明说,但确实问了他不少问题,这里面有什么因果深意,一时半会还说不清。

  王匡并不在意,他做事自在遵从本心,正如同白天讲得那样,只不过引用了张载那几句名言。

  “已经有三天没有去看山上的玉米幼苗了,宋山虽说涨势良好,但事关重大,每隔一时段还是自己看下比较放心,毕竟种子就那点,浪费掉了,除了去英吉利海峡,一时半会还真等不到……”把佩剑挂在墙上,王匡摇头笑道,每隔几日上山巡逻领地,不知不觉间成了他的日常。

  接着他从抽屉里拿出竹简,继续记录玉米的培养方法及自然这段时间的生长状况,以便实时的通过温泉水进行温度调节,为未来的大范围种植积累经验。

  “唉,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一点没错。”王匡叹了口气。

  大汉虽然已经有了粗糙的纸,但并不能用来书写,尽管他用了半年来适应大汉生活,包括用竹简记录东西,可相比于能书写的纸张,占地面积大不说,还容易散落。

  “等玉米到了成熟期,还差不多有两个多月,另外,先生说以后每十日检查一次我的功课,家里的事情可能顾不了太多了,必须好好安排下。”

  他现在慢慢在长安站稳脚跟了,但依然没有得到父亲的看重,或者在王莽的眼里,也只是引起注意了。

  初步目的已经达成,现在只要在长安,不离开这个国家的中枢,背靠安汉公这面大旗,可以做很多的事情。

  接下来的最重要目的,就是与长安权贵结成一个利益体,这样能保证自己接下来十几年的安稳,也算是铺路。

  毕竟,大新真的成立了,兄弟间的反目成仇,尔虞我诈是必然会存在,即便他是一个庶子,除非是一个真正的废人,否则,无论如何也逃脱不了这个怪圈,甚至会连累母亲与姐姐。

  王匡不喜欢把命运掌握在别人的手里,也从来不相信概率,他只相信实力。

  “做古人其实很累的。”

  也不知道前世哪里来的那么多想要穿越的?

  捋了捋思路,他这才从厨房打水,开始洗漱睡觉。

  家里本来安排了个丫头照顾他的起居,但被王匡拒绝了,可能是前世一个人宅惯了,说到底他还是不习惯被人伺候。

  在晨光里,随着老李头的指导锻炼了一下身体,默记了几段《尚书》后,王匡就一个人上了山。

  玉米幼苗长大了……

  这是他在进了暖棚后,第一时间发现的事情。

  眼前那两尺高绿油油的玉米苗,长得很是壮硕,这种感觉就像是亲眼看着自己的孩子长大一样,王匡心中有着说不出的满足。

  今天在山上值守的是老八,家里的少年们在前年结成了拜把子兄弟,本来王匡也想加入的,但看在十来个少年惶恐的眼神,只好作罢。

  地位决定高度,大汉人是很重视礼仪的,就连一起上桌吃饭这事,在他说了无数遍,但庄子的男男女女都不会做,在他们的眼中,小郎是庄子的主人。

  结拜是不可能结拜的,只能心里当兄弟。

  无论增母和阿姐,甚至徐徐都很认同大家的态度。

  在这个社会里,有了尊卑,才知廉耻。

  今年的春天要比往年来的早一些,天气回暖后,半山腰上的小河沟已经开始融化,旁边搭建的架子上,长了很多可以食用的蘑菇。

  王匡下山的时候,正见着老七他们在搭棚子,看来是真的准备养鱼。

  “鱼苗你们找到了没?记得等水暖了再放鱼苗,别冻成了冰棍。”他试着用小溪里融化的水洗了下手,感觉瘆得慌。

  这年代,人工养殖业还没发展开来,天下百姓基本都是靠天吃饭,但饭碗这东西,靠天有时候并不管用,他打算在庄子的人心中树立一个信念,人定胜天。

  就算连绵的干旱,只要用的合适的方法,每个人依然能吃得上饭,路上吃不到,可以吃水里,水里没了,不是还有远方的大海……

  而且,人工养殖可以放饲料,产量上提升的不是一点半点,庄子想要在除了种植外的渔业上发展,就要不断探索,等时机成熟,这种农牧业结合的方式完全可以推广到大汉。

  王家庄子从一穷二白,到现在的自给自足,也不知道长安城里的多少人都看着,之所以大半年官府都没有收租,是因为那些站在顶端,冷眼旁观的人担心庄子经营不下会夭折,这里面就包含自己的父亲……

  王匡的心里跟个明镜似的,既然要下棋,就下一盘大棋,让全天下看看。

  山脚下的锻造房里,虎子正在研究改良半月前的炼铜技术,他教的另一个学徒年仅十岁的老十一,虽然人小,但和虎子一样沉默且有耐心。

  王匡推门走了进去,一股热浪扑面而至。

  “冬天在里面很暖和,但到了夏天,能把人热的出痱子,到时候和宋山商量下,给房里引一条活水,实在不行,我想办法弄些冰给你们降降温。”朝前看了看锅里的铜水,王匡给火洞里搭了把火。

  “那成,对了,小郎你前日不是给我说用重要的事吗?”虎子笑嘻嘻的问道。

  每次小郎说的重要之事,肯定是很重要的大事。

  “你不说差点忘了,我想让你打造个东西,晚上先去我那那图纸,可以慢慢研究,到时候少不了你的一场富贵!”


  (https://www.xdzxsw.cc/book/157998/8671514.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