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穿越农家慢慢爱 > 招生

招生


  这对学员们来说,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情。

  两个嬷嬷自是跟王妃婉拒一番。他们是王爷的手下,为王妃办事,自然是万死不辞,又怎么能跟王妃讲条件挣利益呢。

  两个嬷嬷,年龄其实并不大,只是叫嬷嬷叫的有些叫老了而已。都是四十岁左右的年纪。

  这样的年龄,搁在现代,说中年人,都会让人觉得说老了。说中青年更容易让人接受。

  古代人寿命短,四十岁确实是纯中年,甚至可以往老年说了。

  两个嬷嬷是之前刘妃娘娘的婢女,可也是成了亲生了子的人。她们当然也想给自己的后代留一笔银子,让他们衣食无忧了。

  李青竹拿这一点,很快就说服了嬷嬷接受这个利益分配。

  王府势力大,不缺人手,女学的装修很快就按李青竹的设计图纸装修完毕。

  女学的六个项目里,每个项目有两名先生坐镇,每个项目招收十到二十名女学员。

  李青竹开办女学,虽然类似于现代的技校,来这里就是奔着找工作来的。可是,她却不打算只教些手艺,而是一半的时间用来学习文化课。

  文化课,说白了就是读书习字。

  女子不用考秀才做官,学的自然也不是男子要科考的四书五经。

  但是不管读什么书,都是需要先认字的。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些浅显易懂的书本,是最适合初级学员学的。

  人的脑子是上午最活跃,就用来学习文化课。

  下午的时间短,人容易疲惫,就学主要技能,动手操作更容易让人注意力集中。

  至于每个项目的学时,则根据难易程度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最简单的应该就是酿酒和糕点制作了,要达到可以用工的标准,简直几天就可以上手。当然,李青竹开这样的班,还专门请自认为相当好的师傅,可不是打算就让她们学个皮毛。

  要是真想在各种竞争中生存下来,并且的生存的好,自然是要学的精细一些。

  要是最难的,莫过于刺绣和会计了。这两样都需要打好扎实的基础。

  刺绣不用说,靠的就是手熟。“无他,唯手熟尔。”也是越老越吃香的项目。

  会计,对现代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人来说,不难。

  可是对于古代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的女子来说,太难。

  李青竹虽然只是培养比较简单初级的财务管理人员,就算不用什么函数微积分勾股定理类的,可是就是加减乘除能运算自如的,也要学好长一段时间。

  现在的孩子,学完加减乘除四则运算,都要到四年级左右。若是真实的应用起来,可能至少要到初中。

  现在女校不可能也来个九年义务教育,给她们细致讲解。而且年龄大些,接受的要快,应该一年就差不多了。

  学校前期的投入还是挺大的,六个项目,至少需要相应的六个教室。

  每间教室要根据所学项目的不同,设计上也是差别很大的。

  比如,学刺绣的和学厨艺的,肯定设备上完全是不一样的。

  女校还是需要取个响亮点的名字的。高端大气上档次,低调奢华有内涵。要想同时满足这两样,可真是费劲心思呢。

  李青竹也不费那些劲了,自己办女学的初衷只是为了让人们明白,女子也可以作为家庭的顶梁柱,而不只是男人的依附。

  既然如此,还不如取个通俗易懂又很霸气的名字的。那些婉约派的就算了。

  最终,“半边天女子学院”正式挂名了。

  这个招牌一挂到女子学院的大门上,就引来众说纷纭。

  不过,这是王妃开办的女校,京城里人人皆知,可没有人敢在女校门前乱嚼舌根的,都是背地里说的多。

  只要不说到李青竹脸上,李青竹通通装作没听到。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现在就等着女孩子们报名了。

  布告就挂在女校的大门上,加上这一个月里京城里人们的口耳相传,可以说是早就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力了。

  很多读书人,尤其是老学究们,是相当不服气的。他们嘴上不敢说王妃坏话,可是此时却也来到现场看热闹。

  他们笃定,这个女校肯定是白折腾了,哪个人家会让自己的女儿出来抛头露面学这些上不得台面的东西?

  听说女学生们,一天中还要抽出半天的时间来认字,这简直笑掉了那些学究们的大牙了。

  他们就等着来看王妃笑话了。

  到时候,一个女学生也招不到,岂不是天大的笑话。

  有些对安王朱启恒本来有些好感的官员们,此刻觉得,安王能让自己的王妃这么闹腾,也绝对不会有什么大志向的。他们甚至在考虑自己到底还要不要投入安王的阵营。

  在这些大臣里面,疑虑最大也是抗议的最厉害的,自然是自认为最正统的读书人的内阁首辅宋远桥了。

  在女子学院开始的第一天,他一下早朝,就迫不及待的来到女校。

  他怕被别人认出来自己的身份,还是专门乔装打扮一番,去了官府官帽,穿起来平民书生的长袍。

  若不细看,别人定也认不出这个平平无奇的老汉,便是权倾朝野的内阁首辅宋远桥。

  早饭过后,李青竹便早早让人把布告贴在了大门上。可是现在都已经是上午十点钟的样子,连一个报名的人都没来。

  李青竹在女校门口摆了个几个长条凳和书桌,还有几个负责教学的先生,分别坐在桌子前,等待着自己学生的到来。

  教糕点制作的是大海和海棠两口子。两人一直对李青竹忠心耿耿。海棠现在已经是所有加盟店的负责人了,大海也作为整个稻花香新口味的研发者。

  这小两口在李青竹的糕点业务中,都已经做到了顶层。收入自然是水涨船高,比他们单独出来开几家店要省心的多,赚的也不少。

  刺绣方面,自然是两位严肃的技艺高超的嬷嬷。

  厨艺,是由朱启恒从宫里借调来的两个御厨。他们平时只需要轮流过来给学生们上课就好。每天下午一个时辰,两人轮流即可。。

  也就是两天里,每个御厨只需要各自分出一个时辰就好。


  (https://www.xdzxsw.cc/book/157199/8350855.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