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大隋暴君传奇 > 第五十四章 促进文治

第五十四章 促进文治


  *******************************************************

  晚上争取再发一章。\\www。qb5、c0М//同时强烈地呼唤收藏与票票……

  *******************************************************

  隋文帝杨坚眼前一亮,知道这一着看起来力度很大,其实朝廷花费不多,却对促进文治十分有益,尤其能显示朝廷对文治之重视,令天下读书人归心于朝廷,非常划算。他自篡周登基以来,一直千方百计想令天下各方归心,比如佛教一事便是如此。当时佛教兴盛,各地寺院众多,占据大量土地人口,对朝廷管制造成不小麻烦,因此北周期间曾大张旗鼓地“禁佛”,严厉压制佛教发展。但隋文帝登基之后,便取消了“禁佛”令,这固然跟他和独孤皇后都信奉佛教有关,但更重要的便是想借此获得信佛之人的支持。

  此时听到杨广提了这么好一个想法,隋文帝杨坚龙心大悦,连声叫好,道:“广儿这一着极妙,朕明日便下诏在全国各地购求散逸书籍,每献书一卷,赏缣一匹。如此一来,各种典籍定能大量汇集,而天下读书人亦会得益匪浅。好!”

  杨广笑道:“这其实还只是第一步,待各类书籍收集之后,便可借助儿臣在并州晋商坊活字印刷之力——活字印刷成本较低,速度又快,可以将数量稀少的书籍大量印刷,发放各处书坊出售。朝廷亦可以在各地兴建图书馆,收藏各类图书,并将一些容易获得的图书对民众开放,让天下读书人免费借阅。这样一来,才能真正使这些图书发挥教化之用,逐步开发民智……”

  隋文帝杨坚眼睛更亮,若是在其他大臣面前可能还要故作姿,态掩饰一下自己的喜悦之情,但在家人面前却没有这个必要,再次拍手叫好,连连点头道:“活字印刷,图书馆,好!”

  独孤皇后却想得细一些,取笑杨广道:“此事很好。但广儿似乎还有帮你那并州晋商坊拉生意的意思吧?这么许多书拿去印刷,晋商坊想不做大都难了!”

  杨广正色道:“母后明鉴。这自然也是儿臣考虑之事。儿臣当日在并州提固农本、兴工商、强兵马,若要兴旺工商,还须扶大一批工坊,做出些榜样来,方能带动形成风气。而且并州的技艺研究府亦是晋商坊之大股东,他日晋商坊做得大了,朝廷收的利税亦多。而且目前仅有晋商坊才有活字印刷之技术……”

  “行了行了……”独孤皇后失笑道,“母后只是随口笑你一句罢了,无需这般长篇大论地辩解。此乃好事,母后亦很支持,只管放心便是。”

  “兴旺工商固然能有些利税,但亦容易使人人逐利而行,使社会风气败坏,广儿还须谨慎些好。”隋文帝杨坚随口点醒了一句。杨广知道此乃事实,默默点头。古人以农为本,压制工商,其实还是有些道理在里头的。

  隋文帝杨坚只是随口说说,并无与杨广探讨工商之意,接着便道:“广儿适才所言征集典籍,广为印刷,在各地兴建图书馆,这应该只是第一件事情罢?还有第二件事情却又是什么?快说来听听!”他听杨广说第一个方面乃是小事,第二个方面才是十分重要,做得好足以奠定千秋万代之业。没想到听了第一件事情便觉得十分重要,那么第二件事情又会是什么?心中已迫不及待想听个明白。

  “儿臣正准备说起。”晋王杨广肃容道,“这第二件事情乃是关于人才之选拔。人才乃是朝廷之根本,治理朝政、治理地方均需要大量人才。自古以来,选才之制历经世卿世禄制、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如今实行的仍是九品中正制。这九品中正制虽然亦为朝廷选拔了士族当中的不少优秀之才,然而其世袭制度使得官宦家族势力强大,便是朝廷亦要忍让三丰。犯上作乱乃至割据分裂,弊端由此而起。”

  “而且豪门世族垄断政权,平民百姓便是再有才干,也难以出仕为官,这对朝廷而言,无疑是一种损失。同时社会阶层之分化亦十分明显,出生于官宦士族之家,便注定一生荣华富贵;若是出生于贫困之家,则注定一生困苦。很难有什么改变。”

  隋文帝杨坚默默点头。这番话可谓是说到了他心坎之中。尽管他亦是豪门世族出身,并由此登上皇位。但登基之后,想法便完全不同了,对那些豪门世族十分忌惮,生怕有一日亦有人篡自己的位。因此想尽办法削弱豪门势力。但是这些豪门大族势力根深蒂固,岂是能随意撼动的?

  他没想到晋王杨广年纪轻轻,竟然已经有这等见识,看到了这么深邃的问题,心中颇为高兴,但却怀疑杨广能提出什么有效的建议来,叹了口气道:“广儿能看到这些,颇为难得。只是豪门世族根基雄厚,却不是一时半刻便可以动摇其地位的……”

  杨广笑道:“直接去撼动豪门世族的根基,非但吃力不讨好,而且必然引起反弹,弄不好四下战乱纷起。就如儿臣日前所提裁撤乡兵一般,很是困难。不过乡兵一事迫在眉睫,儿臣才狠心推进,可谓是不得已而为之。”

  “但直接撼动不易,却可以从其根本上去撼动。豪门世族之所以势力日益强大,无非是因为官位爵位世袭,其根子在九品中正制。只需废除九品中正制,换另外一种法子取士,使得好学有才者则庶民之子为公卿,不好学者则公卿之子为庶民,便可从根本上改变眼前这等局面。”

  “使得好学有才者则庶民之子为公卿,不好学者则公卿之子为庶民!”隋文帝杨坚眼前又是一亮,将这句话低声反复念了几遍,语气迫切地道:“愿闻其详!”

  他以皇帝和父亲的身份,说出“愿闻其详”四个字,充分显示出他对杨广这个建议的看重程度。独孤皇后和萧玉儿亦听得入神,三双眼睛定定地盯着杨广,等着杨广作下一步的详细说明。

  最新全本:、、、、、、、、、、


  (https://www.xdzxsw.cc/book/13272/7260174.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