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大隋暴君传奇 > 第十六章 均田输籍

第十六章 均田输籍


  外面举城欢庆的时候,晋王杨广却躲入了书房,独自发起了呆。\\Www。qВ5、COm\\

  他原本只打算静悄悄得成立一个“技艺研究府”便罢,没想搞得如此夸张的。后来一想,这种鼓励发明创造的做法,关键还是要形成一种社会风气。若是像如今那样,对匠户存着歧视之心理,始终难以成事。念及于此,他便干脆往大里搞,越是轰轰烈烈,越是能见成效。起码经过这么一闹,普通百姓也知道有了发明的话只要往官府一送便会有奖励了吧。

  此时门外进来一人,却是小匠儿。两日前造纸坊已经造成了一批草纸,福伯便送了来晋王府,同时也将小匠儿送了过来。经过一番开导,小匠儿当然明白到晋王府当书童好过留在造纸坊许多,过来之后又经过管家杨令等人反复教以礼仪,已经不敢再肆无忌惮,见杨广进了书房,便轻手轻脚地跟着进来,看有什么需要打打下手。

  谁知杨广却靠在椅子上,若有所思,一声不吭。过了许久仍是如此。小匠儿终于按耐不住,大着胆子假装咳嗽了几下,试探着问道:“殿……殿下,您在想什么?”

  “噢,是小匠儿啊。”杨广惊醒过来,“怎么没跟着出去外面逛逛?现在城里可热闹得很。”

  小匠儿嘻嘻一笑道:“已经去过了。平时过年都没这么好玩!我看也就殿下您才会记着我们这些匠户了。估计那些儿工匠们做梦都没想过会如此风光呢。这样一来,我们以后干活肯定更有劲了。”他一时半会根本无法适应身份的转变,说起话来还是一口一个“我们这些匠户”。

  杨广倒没想到小匠儿居然能看到这一点,心中颇有些惊喜,忍不住便长叹道:“是啊,寻常百姓看轻匠户,却不想没了这些匠户,他们哪来的房子住?哪来的衣服穿?哪来的纸写诗作画?不过还有一件事情却更加重要,就是要有饭吃。我自己提了九个字,说要固农本、兴工商、强兵马。这兴工商已经开了个头,强兵马也即将开始府兵制改革,只是这如何发展农业,始终没有很好的思路。你问我想什么,便是这些了。”

  他心中反反复复想的便是这些,苦于无法与人沟通,此时忍不住一番诉说。转头见小匠儿一脸茫然,不禁哑然失笑道:“这些道理你迟些多读点书便懂了。我这里没什么事情,你先出去罢。”

  小匠儿却不走,迟疑着道:“我看有些东西读了书也未必就懂的。我以前也见过一些先生,读的书不少,但哪里有殿下您懂的道理多呢?其实殿下刚才说的我也有些儿明白,就是要多种些粮食,大伙儿才有饭吃。但是怎样才能多种粮食,我就不懂了,依我说还得问问那些种田的农夫才好。”

  “问问种田的农夫?”杨广眼前一亮,长笑起身道:“说得好。小匠儿,你有没有兴趣陪我出去走走?”

  他这一走,竟去了半月有余。简直吓坏了晋王府上上下下,急坏了王韶等一众大小官员。幸好杨广还留了一封书信给王韶,说明了外出的缘故。王韶等人知道杨广除了带着小匠儿,还带了史万岁作为侍卫,这才略感心安。否则估计要大肆搜寻,将并州翻个遍才肯罢休。

  这一日傍晚,晋王杨广带着史万岁、小匠儿,终于回到了王府。杨广晒黑了一些,一双眼睛却显得更加有神。他一回来,除了让史万岁回去军营,便马上叫人请王韶过来。

  王韶听到晋王已回,心中放下了一块大石,急忙赶到晋王府。杨广早已在言教厅内等候,他知道按照王韶的性格,自己若不抢先发话,必定会有一席苦口婆心的教诲。因此双双见礼之后,杨广便抢着笑道:“王公,今日匆匆忙忙请王公过来,实有要事相商,失礼之处,王公莫怪。”

  果然王韶被他用话套住,毫不犹豫地说道:“殿下请说,臣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杨广理了理思路,沉吟着道:“自古以来,农业皆为立国之本。孤王将并州特区的大政概述为‘固农本、兴工商、强兵马’,固农本放在第一,便是此意。其他两者虽然与之并列,然而农业不兴,终究是空中楼阁,无法实现。”

  这一番话极得王韶之意,听得他频频点头,忍不住接口道:“晋王这番话说得极好!臣深以为然。农为百业之首。兴工商固然也是富国之道,然而国家之人口乃是定数,民众从商者多,从农者必然减少,长此以往,很有可能动摇国本……”

  他虽然表面赞同晋王的九字大政,心底深处终究认为将兴工商与固农本并列,并不妥当,因此趁机便说了一通,本还担心会打击这个少年王爷的信心,没想到杨广却深表同意,长叹一声道:“王公所言极是。孤王前些日子反复思量的便是这个。前些日子出去,也就是为了到乡间村里走走……”

  王韶被杨广这一提醒才想起晋王的荒唐行为来——竟然私自离宅半月有余,不知去向!当下连坐也坐不住了,起身一脸严肃地道:“殿下,臣正要说起此事。殿下贵为皇子,封晋王、上柱国,担任着并州特区总管、河北道行台尚书的重任,怎么妄自行动,行踪难觅达半月之久?……就算是了解社情民意,亦可向臣等询问,哪有自己偷偷跑出去的道理?”

  他这倔脾气一上来,哪里管得了那么多,毫不留情地训斥了一大通。杨广跟他相处已有一定时日,知道他的性格,只好也站起身来,恭恭敬敬地一直听着,丝毫不敢打断,否则同样意思的话可能就要听多好几遍。就这样,王韶还是足足说了小半个时辰,只搞得杨广暗暗叫苦不已。

  好不容易才等到王韶停顿了片刻,杨广马上见缝插针,急忙说道:“王公,其实孤王已经知错了,今后也不会再犯。这找您过来,就是想向您讨教,看这固农本应做些什么,还望王公多多赐教!”他刚开始还想给王韶阐述一下“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道理,眼见形势如此“严峻”,哪里还敢出声,当即认错并马上转移话题。

  王韶火气仍然未消,又训斥了两句,这才道:“兴旺农业,无非是两种途径,一种乃是开荒垦粮,让更多的人丁去耕种更多土地,自然可以产出更多粮食。”

  “我朝刚刚颁下均田令不久,自诸王以下至正七品的都督,受永业田自一百顷递减至四十亩。普通百姓丁男一人受露田八十亩、永业田二十亩,妇人露田四十亩。并州乃是原齐之地,素多战乱,荒地甚多,只需均田下去,土地不再荒芜,农业自然便慢慢兴旺起来。不过这其中却有一个难处。”

  杨广这些日子一直零敲碎打地从农户口中掏了些东西,此时王韶相对系统地进行讲述,感受大不相同,正听得津津有味,赶紧问道:“有什么难处?”

  王韶苦笑道:“并州历来为各朝各代重视,豪强大户甚多,虽比不上京畿之地,却也势力庞大,盘根错节。这些豪强大户拥有大量土地,如今并州虽然荒地不少,但数量却远远无法与豪强大户手中的土地相比。而且这些豪强大户除了土地,还拥有大量奴婢下人,部曲、客女,佃家、佃客,他们受庇于豪门,或在服役年龄上弄虚作假,或者干脆隐瞒户口,以逃避税负。甚至有些田地刚刚分下去不久,便被巧取豪夺,兼并到大户人家中去了。朝廷于此虽然知情,却也无法可施。因此我才说这是一个难处。”

  原来隋代门阀士族的势力仍然十分强大,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强大的宗族乡里基础,并由此产生出巨大的政治能量,进可左右朝政,退可控御乡土。甚至皇族在很大程度上也只是门阀士族选出来统治国家的代表罢了。像隋文帝杨坚便属于赫赫有名的关陇集团。

  然而不可避免地,当隋文帝杨坚登上皇位之后,所考虑的必然是如何削弱门阀士族的力量,进一步巩固皇权。事实上,门阀士族的势力不消除,国家政令在很大程度上是难以实施的!不过王韶本身也是出自山东门阀大族,对这种情况不能不说,却又只能是语焉不详。

  杨广这些日子对情况已经有所了解,亦作了些思考,此时缓缓点头道:“这确实是一大难处。依我看,解决这个问题,须得三管齐下!”

  王韶素知晋王才智过人,听他说出这话,知道他必有良策,惊喜道:“愿闻其详!”

  杨广微微一笑,说道:“其一,自然是均田,将朝廷掌握的官田、无主地、荒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一部分农民。”

  “其二,必须实施‘输籍定样’之法,详细计算人户资产以定户等高低,以此确定赋役额度,大户多缴赋役,小户多减多免,既使输籍额及每户所承担的税赋公开,杜绝地方官吏营私舞弊之现象;又使得农户作为政府的均田户,所承担税赋远较作为豪室的隐户为轻。如此一来,豪强廕庇的私属必将重新被列为编户,农户数量必定大增,朝廷之赋役对象也将迅速扩大。均田之法亦可顺利推行了。”

  “其三,须实施‘大索貌阅’,派出官吏检括户口,令郡县对在籍编户之年龄、长相、身体特征等,详细记录在册,并定期进行验名正身。凡户口不实者,严厉处罚,里正、党长发配边远之地。如此将不敢再有官吏隐瞒户口或营私舞弊。”

  “此三策并行,王公以为如何?”

  最新全本:、、、、、、、、、、


  (https://www.xdzxsw.cc/book/13272/7260131.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