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纵横帝国之忠信天下 > 第二十七章 鼎新风暴(一)

第二十七章 鼎新风暴(一)


  临安皇宫勤政殿之中,各种奏章、圣旨落满了一地,尚书省、门下省、户部大小官员伺立在了一旁,噤若寒蝉,大气都不敢出一口。

  “昏庸、无能,怠惰因循,迁延顾望,误我大事。”赵忠信将一份份圣旨狠狠的掼在地上咆哮道。

  自赵忠信登基以来,众臣很少见赵忠信发怒,再大的事情,赵忠信均能平心静气,就连宋金战事最紧张的时候,赵忠信虽心中焦急,当也没有迁怒他人,均能平静处理,很少失态。

  赵忠信拿起一份圣旨怒道:“百姓们都快饿死了,百姓们都到了鬻妻卖子的地步了,赈济灾民的诏书居然还在你们手上?你们到底想怎样?若是边关战事之事,如此延误,岂不是贻误战机?”

  “官家息怒。”颜夏木捡起一份奏章苦笑道:“三个月旨意能到各路府州就算是快的了。。。”

  元丰改制后,宋神宗照搬“唐六典”,复三省六部制。

  凡内降旨意、文书、各处所所上奏章、申状首先到中书省、门下省,其后皆送至尚书省,尚书省审阅后再下至六部,六部再交各案勘会,审阅文书,询问相关事项,各案根据文书所涉及的地域,近则向京城之内到各寺、监勘会,远则至各路府州,待一切齐备,明确相关事理后,再申报尚书省,于是又回到了尚书省,尚书省再送转中书省取旨。

  中书省得旨后,再转送门下省复奏,皇帝朱笔画可后,然后再下达尚书省,尚书省复议后再下达六部,六部接到尚书省旨意或文书后,再进行复议,其后才至各路府州。。。

  如此,旨意的下达或各处所奏报,自然手续繁琐,旨意或奏章来回绕好几圈,时间就耽搁在路上或堪会之上了,于是少则三个月,多则一年以上旨意、内文等才能到达各处所。

  此还是三省六部官员办事干练,不拖拉,若遇到办事拖拉或故意刁难,那么时间就会拖的更久了,甚至石沉大海、不知去向。

  赵忠信了解后,怎不异常愤怒?

  赵忠信知道目前朝廷各部办事拖拉,可万万没想到会到了如此地步,简直是昏庸无能、腐朽不堪,朝中各部叠床架屋,官吏之间相互扯皮、互相推诿,令人愤慨。

  此时与赵忠信在广南之时不一样,广南是新建,一切都是全新的,挑选官吏也是较为严格的,同时各部设置也是极为简便、效率的。

  而此时宋朝廷看似是一座华美无比的宫殿,金碧辉煌,巍峨高大,其实内部已经腐朽不堪了,但却是朽而不倒,修修补补,勉强维持。

  看似经济繁荣,商业发达,百姓生活富足,但富足只是少部分人,特别是占大多数人口的农户日子过的并不是很富余。

  朝廷也是百弊丛生,就算能坚持一些年,但最后必将落入夷狄之手。

  大宋已经生病了,且病的还不轻,就如李椿年所说的,乃是沉屙宿疾,积贫积弱、积重难返。

  既然生病了。那就必须治病,但沉屙宿疾用一般的温和汤药是几乎没用的,必须下猛药,必须有壮士断腕的决心,用猛药治之,其后再辅之以温和汤药慢慢调理。

  不过下猛药的凶险之处就在于猛字,一不小心就会摧毁病体,摧毁大宋,大宋也将陷于一片混乱之中。

  赵忠信脸色阴晴不定,心中上上下下翻腾不已。

  “官家,变革祖宗之法已经迫在眉睫,必须马上施行了。”尚书右仆射韩世袭忽然开口奏道。

  韩世袭此言一出,顿时将众臣惊了个目瞪口呆,均是呆呆的看着赵忠信。

  韩世袭跟随赵忠信的时间太久了,怎能不明白赵忠信的想法。

  赵忠信自登基以来,一直想变革,一直在寻找机会,不过是因为当时宋金战事未了,为了稳定朝局,因此就对大宋的各个条法并未做大的变动。

  赵忠信与韩世袭两人此时心中不约而同的同时意识到了,秀州之事就是一个契机。

  “官家”韩世袭接着说道:“元丰官制变革后新官制基本上延续至今,没有大的变动,元丰官制确实是改变了不少宋初以来官位、官名混乱的局面,精简了各部衙门,改变了以往纷繁复杂的官制。

  整顿了旧制名实不符,官事分职的紊乱局面,元丰改制之后,官吏循名责实,各司其职。

  此为元丰改制之益处,但其也有不妥之处,那就是三省之弊,本是一省可办之事,偏偏分作三处,此为元丰照搬唐六典之弊。

  在三省制中,门下省只管省审封驳,尚书省只管奉行,而中书省掌管机要、发布政令,目前门下省与中书省虽合并为中书门下省,但仍是各行其是,三省各司其职,另外还有左右宰相分班奏事,于是虽看起来是职责分明,互相协同处理军政之事,可实际是却是相互推诿、互相扯皮之时甚多,以至于政令不通,效率极为低下。”

  申世袭顿了一顿继续说道:“金废帝完颜亮虽虽淫暴自强,然锐有大志,定官制、律令,其将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合为一省,名曰尚书省,由三省六部制变成了一省六部制,不设平章政事官,设尚书令一人,总领纪纲,尚书令之下为尚书左丞相、尚书右丞相,掌丞天子,平章万机,为宰相,其下为尚书左丞、尚书右丞等等。

  如此官署精简、效率倍增、协同共事、互为制约。

  金帝完颜雍虽此时将废帝完颜亮贬为了海陵王,但仍是在延用完颜亮所制,由此,微臣以为我圣朝亦可如此,废中书、门下两省,施行一省六部制。”

  申世袭说罢,众臣纷纷交头接耳,低声议论不已。

  赵忠信有些明白了韩世袭的意思了,汉实行丞相制度,丞相有决策权、行政权与执行权,权利过大已经威胁到了皇权了,王莽篡位就是佐证,于是到了李唐就实行三省六部制,将相权一分为三,分而治之,皇帝就能牢牢的掌握皇权,而制衡相权,到了目前,赵构更是将宰执之权一分为二,分左右仆射,皇帝就能左右逢源,以免皇权旁落。

  无论施行什么制度,其实就是皇权与相权之争,是皇帝与百官之间的勾心斗角。

  韩世袭此时提出撤除中书门下省,三省合一,明面上看是为了今后办事不会互相推脱、相互推诿,其实质乃是将权利集中。

  而申世袭深知赵忠信的志向,那就是一统寰宇,而一统寰宇的必要条件也是首要条件,就是权利集中,如此才会政令通达,如臂使指。

  赵忠信目前需要如此,需要一言九鼎,而不像以往皇帝若决策错误,宰相或其他臣属可以拒绝执行,如完颜亮南侵之时,陈康伯烧毁赵构的诏书一事。

  但同时赵忠信不明白的是,韩世袭随后又提出了在尚书省设置尚书令之事,要知道有宋以来,宋从来没有将尚书令授于任何人,原因就是制衡相权,使皇权高高在上。

  尚书令之位在左右丞相之上,如此岂不是又将宰执之权又合三为一了?

  若真如此,那么尚书令就非韩世袭所属了,难道韩世袭不满意目前右相一职吗?非要独相?

  尚书令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

  赵忠信当然相信韩世袭,相信他不会如其他权相一样,把持朝政,而架空皇权,他也没这个本事将赵忠信架空。

  但他到底是何意?赵忠信苦苦思索。

  “官家”户部侍郎钟世明出班奏道:“三省六部制乃是祖制,一省六部制乃是夷狄之制,我圣朝仿效夷狄之制,岂不是笑柄?”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云书海出班奏道:“夷狄之技也不是都是一无是处,如其养马、驭马之术,还有其马政,均可为我圣朝借鉴,官家,臣以为韩相公之言可行。”

  “祖宗之法不可废。”陈康伯出班奏道:“官家,汉高祖、汉宣帝等三代之君常守禹、汤、文、武之法,而禹、汤、文、武之法,虽到了目前仍是可行,汉之武帝、元帝改孝宣之法,穷兵黩武,百姓兵役繁重,苛取于民,而民陷于水火之中,挥霍无度,耗费巨万,其国势衰弊,海内虚耗。

  由此,臣伏乞陛下万不可擅改祖制。”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韩世袭、云书海等人之言几乎就是赵忠信的意思了,如此,赵忠信行变法之事就势在必行了,而变法之事太过凶险,元丰之祸就是佐证。

  最关键的是韩世袭、云书海等人均是广南旧吏,是赵忠信的旧部,若此次撤除中书门下省,那么其后肯定就是变法了,而变法赵忠信必然会重用韩世袭、云书海等人,这么以来,朝廷岂不是就被广南派系完全把持住了?

  因此陈康伯反对此事。

  变法成功当然是好事,若失败肯定会让宋失去目前的大好局面,目前应该稳定是最主要的,因此陈康伯反对变法。


  (https://www.xdzxsw.cc/book/132243/6886833.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