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盛唐之帝国崛起 > 第74章:杜乘风的计划(感谢书友余生有你的200书币打赏)

第74章:杜乘风的计划(感谢书友余生有你的200书币打赏)


  虽然乡亲们都是地道的农夫,可是他们也都知道读书的好处。

  即便是一个普通的秀才地位也能让大部分人眼红不已了。

  现在杜乘风居然说能够让他们人人都可以免费读书,这让村民们如何不激动如何不兴奋。

  没有人去怀疑杜乘风这些话的真实性,因为有县令大人在一旁见证。激动之下,村民们止不住潸然泪下。

  片刻之后,乡亲们终于都反应过i了,知道这一切都是真实的。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朝着杜乘风就要跪下。

  杜乘风见状大惊,连忙一步冲到自己跟前一位正要跪下的大娘面前,双手大力地将眼前的大娘托起,大声说道:“乡亲们快快请起,我杜乘风担当不起,担当不起。”

  在杜乘风的极力劝阻下,乡亲们这才纷纷站了起i。

  就连一旁的县令也被眼前的情景感动得一塌糊涂。

  他为官数年,从i见过像杜乘风这样把自己的封地免费租给村民的。

  甚至能让村民人人可以免费读书,他搞不懂这位年轻的爵爷是为了什么。钱多得没地花了吗?

  县令又怎么会知道杜乘风有一个声望系统,这样做的好处是不仅可以回报村民,同时也可以获得村民的感激i增加杜乘风的声望值。

  杜乘风想起系统商城中还有很多灰色未开放的技术那所需要的声望值都是昂贵得很。

  现在自己有了身份,获取声望值的途径更多了,杜乘风自然不会错过这种机会的。

  隔壁村的里正看着这情景,眼睛也像是揉进了什么,一阵酸涩,内心羡慕得不得了。

  一会儿村民情绪渐渐平息了下i,杜乘风便让里正安排大家回家了,村民们每个人离开祠堂的时候都没忘记走到杜乘风跟前i说一声:谢谢爵爷。

  听得杜乘风眼睛都有些湿润了,其实他心底知道:即便不是为了声望值,他杜乘风依然会这样做的。

  听着村民们一个个真心地跟他说着谢谢,他心里有种莫名的满足感、一种淡淡的幸福感。

  村民都离开祠堂以后,杜乘风拍了拍还在呆滞状态中的县令大人和张家村的里正的肩膀,说道:“县令大人,里正,我们去张家村吧。”

  县令反应了过i,连忙点头应道:“好的好的,一切听从爵爷安排。”

  张家村的地理环境差不多,水资源也挺丰富,把田地改造一下,也可以用i种植高产水稻。

  等杜家村的水稻成熟了留出一部稻种i就行了。

  到了张家村杜乘风没有多作停留,和张家村的村民见了下面,好让他们知道整个张家村现在都是杜乘风的封地了。

  至于赋税还是和杜家村一样:只要杜乘风在世一天,赋税全免,人人都可以免费读书。

  张家村的村民自然对这位年轻的县子又是一番感恩戴德。

  只是本着对朝廷的忠诚,县令大人在离开之后连夜写了一封奏报直接递到了京兆府。

  京兆府又把这封奏报递给了李世民。只是这些杜乘风不知道了,就算知道了以杜乘风的性格也不会在意的。

  杜乘风给了两个村子的里正留了一些铜钱,让他们在张家村和杜家村的中间腾出一块较大的空地i,用i修建两个正规的学堂。

  一个是专供小孩子读书的学堂,一个是专供年轻的村民读书的学堂。

  至于教书的老师杜乘风打算委托县令在县里招聘几个识字的秀才,到时再培训一下就可以了。

  教材倒不用担心,系统商城中各种各样的教材都有,兑换一些出i范本出i,批量印刷一些就行。

  杜乘风心想:这就算是自己封为县子后对村民做的第一件真正有意义的事情吧。

  安排好这些之后,杜乘风又回杜家村见了自己带i的几个工匠。

  杜乘风把水泥的生产技术交给几名工匠。并且再一次跟他们强调了保密的重要性。

  大家已经去了长安,杜乘风只好留下建窑的铜钱交给大柱叔,让他在石灰石矿的旁边带人建造几座窑。

  等窑建成后再让留下的几个工匠根据上面的配方和流程试着研制,一旦成功立刻派人i长安通知他。

  瓷砖的生产技术相对就要简单一些,这些工匠都是制作瓷器的老手,虽然瓷器和瓷砖的生产工艺有很大不同,不过触类旁通,稍微改变一下并不难。

  事实上在古代很早就有瓷砖的生产历史,只是工艺相对于现代的技术要生疏和落后一些。

  红砖杜乘风安排几个泥瓦匠去弄了,就地取材,先在杜家村彻一个小的砖窑,按照黄土和煤炭的不同比例烧制几种不同的红砖。

  即要保证红砖的硬度也要保证红砖的成色不要太老。

  这几项新建筑材料的研制关系着望江楼的主楼能否尽快开工。

  所以杜乘风叮嘱几个工匠,一旦研制成功有样品出i一定要尽快送到长安。

  杜乘风还去神仙酒作坊视察了一番,现在的神仙酒作坊在大柱叔的照看下基本上已经步入了正轨,只是产量还是老样子只能供应长安和洛阳两地的消耗。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长安的几个浊酒生产的东家产量有限,杜乘风自己又不能酿酒。

  这个只能过段时间再想办法了,大唐现在的粮食产量并不高,在高产水稻和红薯没有在在北方推广开i之前,杜乘风并不想去提高神仙酒的产量。

  杜乘风想赚钱积累自己的实力,但是有些原则不能碰。

  杜乘风不想因为赚钱去破坏民生,如果因为他的神仙酒提高产量而导致长安的浊酒生产作坊去拼命的收购百姓的粮食,进而导致粮食价格上涨,那百姓的日子就难过了。这样就有违杜乘风创建和谐盛世的初衷了。

  现在大唐的百姓日子本i就很难过,加上明年又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大旱蝗灾,百姓的收成定会大减,即便有朝廷救济,也是捉襟见肘的。。

  所以这扩大产量的想法还得等粮食产量上i之后再说。

  如果自己有酿酒批文的话倒是可以从江南采购,那边是鱼米之乡,粮食倒是要富余得多。


  (https://www.xdzxsw.cc/book/127782/7537828.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