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将君赋 > 第一千七百七十章:队伍

第一千七百七十章:队伍


  尤其是近期,战乱将起。

  那些邪道虽然会被清理掉一些,但难保不会有人从千里之外,千里迢迢赶来,想要伺机浑水摸鱼。

  毕竟有句老话说的好,

  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

  邪道虽然会被清理,但清理掉的那些,多半也只是小鱼小虾,算不上是什么大鱼。

  因为大鱼一般都有自己的保命本事,能从小鱼小虾蜕变成大鱼,自身的本事,自也是极其过人的。

  想要将这些彻底拔除,至少,这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

  “这一次出使秦国的目的,还真是有趣,竟然是借着战时,过去交流交流感情的,啧啧。”

  一辆马车内,身着深蓝色赤鸟袍服的中年男子,掀开帘帐,朝外看了一眼,语气有些怪异的开口。

  整个队伍就只有两辆马车,里面坐着两国来使,其他的,全是浩浩荡荡的队伍,以及夸张的阵仗。

  除了马车内的两国来使之外,余下的人,全都是将士,而且清一色都是高阶练气,还有不少筑基,作为什人长,百夫长的存在。

  更是有四名金丹压阵。

  不得不说,这阵容比起当时去秦国,为老皇帝贺寿时,都还要隆重几分。

  当时。

  虽两国也有派人过去贺寿,里子面子也算都给秦国做齐了,阵容自然也不会太过敷衍。

  当时的秦国虽已显露颓态,日渐衰微,但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该给的面子还是应该给的。

  那时候,两国也各派了一名金丹,已经十数名巅峰筑基,过去为使节护翼左右。

  说是为使节护翼左右,护其安全,不如说是过去招摇过市,彰显自身的存在。

  毕竟这阵仗,其实已经算得上是招摇了。

  现在,走访秦国边陲的使节阵容,似乎更加夸张。

  两国使节也就各来了一个,以及带了些随身打杂伺候的人,当然,不多,也就两三个。

  余下的基本上全都是带修为的。

  这阵容要说两国是怀揣善意而来,怕是都没人信。

  之所以如此郑重其事,之所以如此声势浩荡,主要还是因为之前在秦国边陲这里吃过亏。

  两国回去怎么想都觉得难受。

  这笔账,是肯定要讨回来的,只不过他们之前没有爆发,无非也就是在等。

  所以两国一思量,便直接一拍即合,向秦国递了文书,也不等对方回应,便大张旗鼓的过来了。

  既然暗地里不行。

  且人似乎还没到南境,就直接在关外之地被人给截杀了,那么……他们明着过来,还光明正大的带了好几个金丹过来!

  两国就不相信,秦国这边还能给一起杀了不成?

  真要如此,那么秦国就等着被周边各国口诛笔伐,等着被周边各国联合讨伐吧!

  两国的小算盘也是打的啪啪作响。

  这次,他们要把之前的帐也给一起讨回来,把之前丢的面子,也给一起收回来!

  这来访的两国使节,其实小将离若是见了,毕然会大为惊讶,大感熟悉。

  因为这两人就是之前出使秦国,为老皇帝贺寿之人。

  只不过之后,因为夺嫡之争事变,各国使节被迫延期逗留秦国王都一阵,参加新帝继任大典。

  然后宁远山上。

  两国使节又被小将离拦着,威逼利诱了一番……

  说实话,不禁两国使节心底憋屈,其他各国使节心底都憋屈的很。

  可奈何小将离这些年的声名,也足够震慑一些宵小,震慑一些扯着虎皮大旗,耀武扬威之辈。

  这些使节说好听点,他们是各大王朝的外交使节,说不好听点,大家都是给人当狗,当走狗的存在。

  而且……

  他们这些使节更是扯着虎皮大旗,在外耀武扬威之辈,但凡自身的国力雄厚,比之各国强盛,那么这些使节,必然也不是什么好相与之辈。

  咄咄逼人的事情,那都是时常有。

  只不过有秦国这么一个存在被针对,所以周边各国相处起来,倒也显得相安无事。

  当然,这相安无事也只是暂时的。

  如果秦国这一存在被抹去,那么周边各国肯定也会打起来,这份安宁持续不了太久。

  毕竟乱世,并不适合所谓的细水长流,更不适合什么所谓的怡然自得,悠享田园。

  这种事如果放在盛世,必然也是极其惹人向往的。

  放在乱世,这是奢望。

  甚至这所谓的田园,很快便会被战火打破,被战火波及,一切都在这乱世之中烟消云散,不复存在。

  倘若是盛世,也许一切皆有可能。

  但乱世之中,想要独善其身,太难。

  如果躲在深山老林里,也许还可以侥幸躲过一劫,但如果是入了世,那么想要摆脱这一束缚,就有些不太现实。

  一辆车上挂有云字令牌的马车内,同样有人掀开了车帘,朝外看了一眼。

  “这地方还真是一如既往的阴森,惹人厌弃。”

  关外之地因为有战乱的滋养,树木草植显得异常的繁盛,异常的茂密葱茏,不比那些深山老林差多少。

  毕竟这可都是用鲜血浇灌出来的。

  行于其上,却总让人莫名有种阴森之感,莫名的有些慌乱,心绪莫名烦躁,寒凉,总感觉有什么东西存在,在暗中窥觑着他们。

  这使得两国使节隐隐有些不安。

  正常时候,他们都是走官道,并不是走关外之地。

  官道更安全些。

  虽路途较远,但也可以避开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但此次,他们造访的不是秦国王都,而是秦国南境边陲,如此,这关外之地,是无论如何都躲不过去的。

  因为走官道的话,他们最先到的,就不是秦国南境边陲了,届时还要绕道,才能到这边。

  怎么想,都觉得有些不太对劲儿。

  他们的目的很直接,就是造访南境边陲。

  这要是绕路的话,反而有些奇怪。

  放着关外之地的捷径不走,反倒是绕路走官道,怎么想都感觉不太对劲,更何况……

  走官道的过程太过繁琐。

  他们也只是象征性的给秦国这边递了个文书,可没有拿到允许,如果走官道被拦下来的话,届时还得回去,想想也是丢人。

  他们当然可以硬闯,但没必要。

  他们可不想本身是来造访秦国南境边陲的,最后却因为硬闯,变成了要逃避来自于秦国的通缉与追杀。

  走官道还得走他个十天半个月,才能绕到南境。

  如果横跨关外之地,也许快点,半天便足以,如果是慢点的话,两三天也足够他们在路上拖延。。

  “可不是嘛,这里的土壤都是用血肉浇灌,铸成的,每次走这条道赶路,我都觉得浑身不自在。”


  (https://www.xdzxsw.cc/book/126965/7738484.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