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新明之冒牌皇帝 > 第四十章 西进中亚

第四十章 西进中亚


  建文十三年,奥斯曼使者在吴国辉的陪同下来到南京,奥方在意大利战役中失利,他们痛定思痛,想起明军在火器上的优势,所以他们这次是专门来采购火器的。

  经过几轮协商,朱明复将三连发的“明复枪”一万枝,五层大海船十艘(带远程火炮一百门)卖给他们,还派了一个军事顾问团帮助他们训练使用火枪炮,当然他不会那么好心的,顾问团中有一半是东厂的人。

  出口武器的价格自然是极其坑人的,朱明复不仅坑奥斯曼国的,连大使私人的钱都被坑光了。

  负责接待的鸿胪寺汇报,奥斯曼大使要求去秦淮河,请问皇上,去不去?

  “去,怎么不去,等等,他带钱了吗?”

  “皇上,据他说他是皇室亲戚,此次特地带了很多钱来饱览异国风光的。”

  “好,这件事,你让东厂安排吧,一定要让友邦大使尽兴。”

  秦淮河上,奥使左拥右抱醉醺醺。

  东厂安排的美女娇滴滴得要求和他小赌一下,奥使欣然同意,结果到了天亮,奥使连路费都输光了,外加一张五万两的欠条。

  奥使无奈之下,打起了公家的主意,他和大都督府军械司官员商议,能否把武器的价格抬高,然后把抬高的部分双方五五分账,明军军官严词拒绝了这种损公肥私的行为,并花了三个时辰教育他作为臣子应该精忠报国,死而后已,有利归公,有害归己,奥使汗颜擦汗而去。

  当夜,一穿着高丽军服的军官带着翻译找到了奥使,其人直接道来意,他想买枪。

  奥使大喜,赶紧倒酒欢迎,双方洽谈至深夜。

  就这样三千支新枪又回到了朱明复这,价格只有原价的三分之一。

  后来朱明复对别国的国际大宗采购大都这么干,屡试不爽。

  他在国内做生意一向童叟无欺,但仅仅局限于国内而已,奸商欺骗的恶习一直潜伏在他内心,他见到非我族类的就忍不住发出来了。

  朱明复当然不会把最新的武器卖给人家,军事研究所最近在皇帝陛下重金悬赏下,已经研制出来*的火枪和更精良的火炮,所以卖给奥方的已经算是二线武器了。

  何况,杀人工具不论一线二线,一向是最最暴利的,甚至可以说凡是暴利的都是杀人工具,比如产业化的某某业,甚至某某业。

  不知道天价墓地算不算杀人工具,对死人也可以再杀一次吗?

  一个人钱多了不是买房子,就是造房子,皇帝也是这样,同年沈孝成被任命为陕甘总督,奉命在咸阳故地营建新都。

  建造新都的钱都来自奥方,包括上次王真载回来的一船珠宝和这次卖军火的收入。

  “好男儿就是要赚外国人的钱,比如皇上,只会坑国人再有钱也不过是大偷而已,比如鄙人”(钱宾感叹语)

  但是迁都的计划朱明复并没有公开,他只是告诉文官他准备在关中建一座军事要塞而已,何况沈孝成此人在文官中本来就名誉不佳,甚至被认为是文官集团的败类,所以他此去关中,文官们想当然认为是失宠的缘故,纷纷弹冠相庆,也就没有多想他此行的真实目的。

  但任何秘密和怀孕一样,时间久了总是瞒不住的,这件事情总是要解决的。

  朝中文武大臣,徐辉祖是死硬的迁都派,从建文七年他离开京城起,他就和朱明复约定十年之后迁都关中,如今形势一片顺利,才六年,新都就开始打桩了,他为此在西风猎猎中流下了激动的眼泪,感叹“天佑大明,此生不虚”。

  徐辉祖执政时,曾定下三个目标,分别是“去朱熹”、“扩西域”、“都关中”,如今第一件已经完成,第二件大部分完成,现在就剩第三件也快完成了,大丈夫在世,就是要实现抱负,他怎能不激动呢。

  除了他和沈孝成外,其他大臣支持迁都的人加起来不足五个人,甚至连李炳秋的态度都很暧昧。

  朱棣当年迁都,以他杀人不眨眼的作风,都遭到了巨大的阻力,何况朱明复作风一向温和,群臣更加不怕他,没人会同意搬到这个蛮荒之地。

  这件事情,徐辉祖主张用强力手段,不惜用几个大臣的人头立威。

  朱明复笑了笑,他得意的是他手中有比这更高明的手腕。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感觉不是一般的好啊!

  这么多年的帝王生涯,这么多聪明才智的人士,这么乱七八糟的事情,把他锻炼得圆滑、狡诈、喜怒不形于色,施计无声无臭,动于九天之上,藏与九地之下,反正就是让你看不到他的手法。

  他准备分步实施,先造成既成事实,再设计让大臣们就范。

  建文十三年年末,朝廷宣布把关中设为大都督府西部警备区,派近卫军十个团驻防,派出大量劳工前往兴修水利,基础建设,这些劳工数量达五十万,其中一半是从燕国过来的倭国劳工。

  清除朱高煦后,朱明复让梅景正把原来朱棣势力的官商狠狠整治了一番,把他们家里的倭人奴仆全部充公,朱明复一直喜欢把两件事情节约成一件事情来干,然后把渣渣都吃干净,从不浪费。

  两年后,新都城市轮廓大体完成,这是一座不大但很坚固的城市,城墙参考了南京模式,格局参考了唐长安,朱明复还准备在其四周分别建造四个卫星城,作为军事防御,当然地下密道也是必不可少的。

  这座城市的名称叫做中京,因为关中为天下之中,中京城正处在帝国中轴线的中间。

  这个时候,文官们终于感受到了危险气氛

  他们向炸开了锅,纷纷反对,强烈抗议,要求皇帝保持冷静克制,不要做出伤害文官感情的不恰当事情。

  朱明复笑着回复:取个吉利名字而已,大家不要多想。

  那一年,徐辉祖在接受朱明复大笔资金后,静极思动,整军备战,这次理由真的找不到了,商旅一直很通畅,大明人在国境外很有有待,甚至犯了罪也不敢追究,最后朱明复提议他“保护环境”之名。

  “这是什么意思?”

  “人是活的,天地不会说话,你就说某个地方的水啊牧草啊,过度放牧啊被破坏了,你为了所有人,为了子孙后代,为了正义,决定出兵就好了,”

  “皇上,你太无耻了点,太牵强了点吧?”

  “你懂什么,这是最正当的理由,可惜现在不能用全球环境变暖这个借口。”

  最后徐辉祖用“保护牧草”之命长驱直入,驻军中亚撒马尔罕郊外,当地小国恐惧异常,向皇帝投诉,朱明复温言安慰了他们,并声明这是徐辉祖私人行为,事前他并不知道,不过保护牧草还是有道理的,大明作为国际领袖,在当地驻军是很有好处的,是有助于国际和平的,你们以后为了水源啊,为了地盘啊,为了历史恩怨起争端时可以向驻军要求调节嘛,大明一向是热衷于维护和平的。

  最后,他派了一个调查团妆模作样前往中亚调查环境和明军驻军的影响,调查团调查了半年,公布了一份认定徐辉祖驻军的行为属于“过分热心公益,引起了不必要的误会。”,中亚诸国不服,于是朱明复又派出了第二个调查团,最后连派了七个调查团。

  张丹枫见徐辉祖驻军,恐惧万分,留下老弱,帅精锐向西遁去罗刹国境内。

  勇猛无畏的西域第二名将张丹枫(第一自然是徐辉祖)怀着无比悲愤的心情,在罗刹大杀四方,夺得大块土地,迁都至伏尔加河流域。

  张氏西周从此在这里安顿下来,传承数百年,后因内部叛乱而分裂。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https://www.xdzxsw.cc/book/123980/7109870.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