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新明之冒牌皇帝 > 第五十三章 平倭之战(一)

第五十三章 平倭之战(一)


  至此,朱明复像一个清洁工一样有效清理了明朝建国前三股主要残余政治势力。

  陈友谅残余势力崇友堂见机最早,归顺最早,对自己的帮助也最大,实现了成功转型。

  张士诚残余势力和北元混在一起,此次也得到了有效清理。

  大明帝国而今非常明净,就像酒店里的马桶一样,刚刚被朱明复这个清洁工打扫过,搞政治的就像扫厕所的,总是在清扫人心中产生的秽物啊。

  这件事唯一的副作用就是收了一个花痴妹妹。

  朱明复让谈恵明在临走前演了一处戏,谈恵明告诉谈镜明,她其实是朝廷某王爷的女儿,当年被父亲偷出来的,谈镜明先哭泣,然后心中暗自窃喜,原来我也算是一位公主啊。

  谈恵明编造了谈仲元去南洋收欠款去了,自己也将去海外发展之类的屁话……

  对于花痴女而言,谎言不需要精雕细琢,只要是一个谎言就够了,再蹩脚的谎言都有人信,就像最花痴的女人都有人娶一样。

  此时江南造船厂已经完成了他的阶段性任务,暂时停工整修一段时间。

  由于要清理谈家余孽,大批临时工被解散,“爱江南”的姑娘也因此大批回去,琴儿被柳隐安排来到了苏州。

  到苏州的第一天,她来到了小时候的家,甜酒巷李家铺子。

  那里正展现一幅奇特的景象。

  几百个近卫军正在热火朝天拆房子。

  军人干活比较生猛,他们不考虑建筑材料的再运用,直接用大圆木如攻城般把墙撞倒,然后再把废物拉走,周围群众都在看热闹。

  一个仙风道骨的老太太正拉着一个目光痴呆的人说:“李翠啊,这里拆好,咱们就在这里把你的家照原样重建一个,那时你的病也就该好了……”

  琴儿顿时痴了,泪花飞溅,然后飞奔了过去……

  李家铺子重新开业了,朱明复让他承销自己的香烟生意,还免了他五十年的商税,其实朱明复并不小气。

  琴儿却不愿离开本行,经林三娘的说情,朱明复责令钟奇作为苏州的地方官负责此事,一定要挽救好失足妇女,并声言如果教育不好,就让罚钟奇娶她为妾。

  这本来是朱明复对钟奇的恶作剧,但后来不知怎的琴儿还真的看上了钟奇,声言除非嫁给钟奇,否则绝不从良,在征得李和风的同意后,朱明复下旨命令钟奇娶琴儿为妾,为此钟奇哭了三天。

  但琴儿自入钟府后,却完全变了一个人,变得如李和风般贤良淑德,琴儿带过来大批资产,加上把李家铺子经验得很好,钟奇从此过上了富裕安康的好日子。

  林三娘不愿意回南京,从此就和谈镜明一起住在了行宫,谈镜明后嫁给了吴慈新,吴慈新不在意女人的智力,他只看中她的身份,这对双方来说都是桩不错的生意。

  洪蛟被任命为锦衣卫苏州负责人,专职保护林三娘安全。

  在张丹枫开始西迁后,朱明复就开始布置平倭之战。

  这段时间倭寇的人已经带着龙万云的钱财收买了大批倭国官员,他们的细作也大量渗透尽了幕府各要害部门,一休和尚和新佑卫门成功在京都是拉拢了一批南朝残余势力。

  只等大明军队一出现,他们就会立即动手。

  上海浦东江南造船厂。

  二十艘大海船齐齐排成一排,大都督府、工部、直隶省、青浦县各级领导参加了海船下水仪式,几个肥胖的家伙发表了激动人心的讲话,并现场表彰了一批优秀工匠,然后是礼炮齐鸣,万众喝彩,五万士兵在大家的关注下整齐登船,威武起航……

  此次大明水师的统帅是戚继光,朱明复觉得他最合适去折腾倭人。

  船队行至舟山停靠,和明教的七十余艘海船汇合,百余艘船运了五万名士兵,一万名明教武士,驶向对马岛,开始了伟大的殖民征程。

  根据事先安排,船到了对马岛后,所有船只统一挂上一面写着“拥立一休殿下即位”字样的旗帜。

  朱明复想告诉倭国人民:这次军事行动,是应贵国一休王子的要求才出兵的,纯粹是尽国际义务,保护贵国人权而已,绝无其他目的,明倭友谊千秋万代,万代千秋……

  ………………………………

  一个无家可归的人是可怕的,一群无家可归的人联合在一起是很可怕的。

  一群没有家产、没有户口、没有未来的无家可归者,但他们却带着武器的人就是无比可怕的。

  陷入朱明复诡计中的朱高焰归国无门,有家难回,内心悲愤不已,一咬牙他决定在倭国杀出一片天地。

  那些十五六岁的小倭寇和他的想法高度一致,因为大家都是相似境遇啊,一群穷棒子是很有共同语言的。

  当年某元帅两把菜刀就能闹革命,何况他们有五百多把长倭刀。

  虽然我们来自不同的国度,但我们都为了一个目的而来——打倒幕府分财产。

  在朱明复在苏州平反发财的同时,他表弟朱高焰却日日和小倭寇们苦练杀敌本领,迎着朝日,或迎着晚霞,没有休息,没有懈怠,于黑暗中寻觅希望,在肉体的痛苦中忘记精神痛苦……

  如斯半年后,终于他们得知大明气壮山河的远征船队到了对马岛,即将开始进攻倭国本土。

  朱高焰和明臣秀吉兴冲冲找到三平东剑表示希望将他们编成一支独立部队参加伟大的倒幕战争,并要求担任前锋。

  三平东剑头初则惊讶,次则摇头道:“孩子们在岛上看家,不要参和大人的事情!”

  二人只好去找明军讲道理。

  但戚继光和龙万云的表态更加生硬无情,直斥他们胡闹。

  小倭寇们意兴阑珊得聚在海边的大石头旁开会。

  “主人,我们不能白炼半年啊,我们一定要作战。”秀吉气愤得嚷道。

  小倭寇们纷纷举刀赞同。甚至有人表示如果不能参战宁愿破腹自杀。

  作为一个武士,没杀过人是很可耻的事情,对突破这关键的一步秀吉已经期盼了很多年了,何况他就要马上去要找菊子呢,他要是菊子问你你当了这么多年倭寇,杀过几个人啊,秀吉不知该如何回答,所以这是关乎一个男人尊严的问题,一定要争。

  没有功劳就没有地位,这个道理很浅显,孩子们都很懂。

  朱高焰明白他是一个多余的人,以后估计也要在异国闲一辈子了,但他是个爱热闹的人,听秀吉说在倭国手下有五百人的话,就可以成为一个管辖一个县的“小名”了。

  做不了王子,这个小名就再也不能错过了,一降到底太难接受了。

  经过和孩子们磋商,他们准备提前行动,分批潜入内陆。

  但潜伏之后去哪里呢?没人知道。

  “去我家京都!”秀吉喊道。

  “然后呢?”朱高焰不解五百人去京都能干嘛。

  “攻占京都,我在那有几个朋友”秀吉说出了答案。

  这是个充满了孩子气的主意,同时也是个疯狂的主意,疯狂在人的十六七岁时表现得特别蓬勃。

  但事实上应该说这是明中后期后世典型的倭寇打法,几百人就敢进攻一个大城市。

  倭寇中流传着一个伟大的传说,据说十年前他们几十人就一路从沿海攻到镇江,然后只折损两人就全身而退。

  但朱高焰不是倭寇,他无法理解这种荒诞透顶的思维。

  但人生地不熟,他实在不知道不去京都,应该去哪里,而京都至少有一休在,明臣秀吉也熟悉,这五百人攻城是妄想,但做个内应还是够的。

  山穷水尽的时候,你没有选择,甚至你只能选择疯狂,有时候历史就是这些疯狂的少年创造出来的,比如五四运动的时候学生火烧赵家楼。

  朱高焰认为他已经没有权利去选择那些四平八稳的路了,只有这条陡峭得随时会掉下去的路可以一搏。

  就是死也要死在拼搏的路上。

  “秀吉,你小子说到我心里去了,就去京都,擒获足利义满!拯救天皇!”

  小倭寇们高举倭刀,欢呼雀跃,仿佛胜利已经在望,他们这个年纪眼里还看不到危险,他们只看到美好的未来。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https://www.xdzxsw.cc/book/123980/7109825.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