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新明之冒牌皇帝 > 第四十六章 兵戎相见

第四十六章 兵戎相见


  朱明复回去后立即点燃了“倒徐”的导火线,他接连给徐辉祖下了两道圣旨。

  第一道圣旨是封徐辉祖为齐王。

  第二道圣旨是命令徐辉祖二十万大军十万驻守山东济南,另外十万大军驻守淮安,填补梅家军驻守京城后的防务空白。

  为应付最坏的情况,朱明复砸开大都督府仓库,给梅家军和自己亲征安南时招募的二十几万新军补足了粮草弹药,并下令他们立即进入一级战斗状态。

  朱明复命令梅景正的圆社监视所有亲近徐辉祖的文武官员,命令钱宾发动崇友堂的弟兄搜集徐辉祖亲信们的情报,也不反对他们半夜去官员家里逛逛,看有没有和徐辉祖联络的资料,并在全城各水路码头、茶馆、酒楼、妓院广布耳目,有什么异常随时汇报。

  梅景正提议让禁军的将领们全体去紫金山疗养,朱明复大赞好主意,然后钱宾自告奋勇愿意开放所有崇友堂的酒楼搞一个拥军活动,免费请禁军的中下级军官们喝酒,朱明复也热情夸奖了他。

  朱明复是想通过给徐辉祖封王来安抚他,希望他拿了好处后从此知足常乐,朱明复拿走了他十万大军,给他留下十万大军,自认为做的恰到好处,让徐辉祖既可以自卫和防御朱棣,又不至于对自己形成威胁。

  但在老奸巨猾的徐辉祖眼里,这些不过是小孩子过家家的玩意。

  “郑雄,看来皇上是想杯酒释兵权啊。”徐辉祖把玩着手中的白玉酒杯,指着案上的两道黄绫圣旨对身边的郑雄说道。

  郑雄建文四年被派去寻找一个“很像建文帝的人”,两年来他乔装打扮,以货郎、郎中身份辗转数省,吃苦无数,却始终一无所获,这次徐辉祖中毒,特地把他叫了回来,做他亲兵队长。

  郑雄感觉到徐辉祖想做一件大事,不然不会让他亲自来护卫他的,小时候徐辉祖打架一般都是拉洪鹏去,可如果和三品以上官员的子女打架,只叫郑雄去的,因为郑雄有个姑妈是朱元璋的妃子,还有个表弟就是现在的长沙王朱植。

  “辉祖,你再给皇上上封奏折解释下,可别乱来啊!”郑雄放下手中的酒杯,担心得说道。

  他怕徐辉祖一气之下和皇帝兵戎相见,他可不知道朱明复是假冒的。

  “没事,皇上和我开玩笑而已,我可没当真。”徐辉祖吃了林三娘的丹药后,身体迅速复原了,他知道这段时间朱明复做了很多事情,现在该轮到他反击了。

  这段时间徐辉祖大军一直驻守河北,可把朱棣吓坏了,他以为徐辉祖想趁机攻击他,立即让朱高煦从辽宁带兵到北平,共同防御徐辉祖可能的攻击。

  本来朱棣是准备全力消化新吞并的蒙古地盘的,可由于兵力抽调北平,他被迫收缩了战线,把消灭的目标从两个减为一个,剩下的消灭目标就是东蒙古鞑靼势力,而张家所在的西蒙古瓦剌则逆转成了他和谈的目标。

  朱棣不仅主动和瓦剌部谈和,还很有诚意得归还了部分缴获物资,从而使瓦剌部能收拢余部,恢复生机,瓦剌喘过气来后,还趁火打劫夺走了鞑靼很多人口、牲畜。

  狡猾的徐辉祖得知朱棣的误会后,索性假戏真做,他本来还怕朱棣趁机进攻他呢,现在他以攻为守,下令部队进入临战状态,并派出小股部队不断袭扰朱棣,还大搞要进攻北平的舆论攻势。

  朱棣派出的细作汇报,徐军士兵们在军营中天天说“等打下北平,大家一起吃涮羊肉”“听说燕王后宫美女很多”,“北平是原来的元大都,风景很好吧”之类的话,搞的朱棣血压升高很多,还对涮羊肉产生了过敏反映。

  朱徐二人的对峙最大的得利者就是张丹枫父子。

  张丹枫回蒙古后,向张宗周汇报自己虽没刺杀徐辉祖,却意外得知皇帝想解除徐辉祖兵权,于是他潜入皇宫和皇帝达成协议,皇帝郑重表态他是个和平主义者,和徐辉祖这种战争狂绝对不一样,并且支持张家在蒙古掌权,乐见明蒙双方和平相处、互不侵犯、互惠发展。

  张宗周也认为远山不如近水,占据中原的迷梦太遥远,不如眼前的蒙古容易下口,于是张家开始积极部署夺权行动。

  任何大行动之前都必须有舆论造势,张家父子熟读经史,对这些套路自然门清。

  张家趁利用瓦剌人吃了大败仗后的恐慌心理,大肆宣传汉人人种高贵、文明深厚、制度先进,并由此推导归纳出:汉人是不可战胜的。

  张家一帮人处处“挟汉自重”,和如今的“海龟”一样,一有机会就和蒙古贵族们谈论汉人文明的深远,种族基因的优越,所以汉人天生是统治者,而蒙古人则更适合做被统治者的角色。

  张家有一个门客叫巫良的,文思敏捷,发财心切,他不眠不休用了三天时间连续写了《草原之泪》、《丑陋的蒙古人》、《伟大的黄色文明》三本伟大著作,张丹枫看了兴奋得折断了三把宝剑,大赞“三册薄书胜过三万雄兵!”,并立即赏给他黄金五百两。

  何裳书中大肆宣传“蒙古人游牧民族不利于文化的积累,汉人农耕民族才是文明的王者”、“草原上到处流窜的蓝色文明比不上黄土地耐心耕种的黄色文明”,“蒙古人具有贪婪、狭隘、暴虐等重大缺点,急需汉人先进文明的改造”等观点。

  一时间,不明真相的瓦剌上层纷纷思想瓦解,陷入自卑自责的状态,而来自先进汉人国的张家势力则如东升朝日,被万众敬仰,被趋之若鹜,被门庭若市,很多牧民群众遇到困难不找大汗,直接奔张府而去。

  年轻帅气,又去过中原的张丹枫更是出尽了风头,成为蒙古草原的第一公子,人们纷纷传言他受到过大明皇帝的接见,是皇帝的好友,他那位曾割据一方的祖父张士诚也给他增加了高贵成色,一时之间上流社会交际的开场白常常是“我的朋友张丹枫如何如何”。

  瓦剌右丞相鲁哈木看清风向,立即将女儿鲁不花嫁给了张丹枫,鲁不花美貌聪慧,自小就有“蒙古最美羔羊”之称,且从小仰慕汉人文化,对张丹枫也是倾心已久,二人结合后倒一直过得很幸福,张丹枫虽然宣传汉人优秀,但内心却是很喜欢鲁不花的质朴娇憨,如果不算上她天天喊着要去中原留学这个毛病的话。

  身重剧毒、生命垂危的徐辉祖躺在床上就巨大得改变了朱棣和蒙古人的生活,朱棣被他折腾得够呛却不知道折腾他的人如此虚弱,张丹枫也不知道帮助他的就是被他刺杀而导致毒气发作的徐辉祖。

  不管怎么说,徐辉祖在驻扎河北四十五天后总算离开了,这二十万大军的洪流直奔朱明复而去。

  听闻此好消息,朱棣的胃口又变好了,那种一两银子一粒的崇友堂降压药也不用吃了。

  经过这次事件,朱棣加快了他搬家沈阳的进程,他让世子朱高炽去沈阳催促新燕王宫加紧完工,而能打的朱高煦则驻守北平。

  徐辉祖没有理会朱明复圣旨的要求去济南就任齐王,他是照原路返回的。

  南京城内朱明复紧张得组织城防工作,到处都是士兵调动,到处都是刀枪剑戟,百姓纷纷闭门避祸,他们还以为朱棣又打过来了,沈孝成指挥民众加紧修缮城墙,并组织了多次城防演习。

  明教直隶分舵、崇友堂、梅景正的圆社也开足马力,组织人员收集情报、监视官员。

  明教派来的三十名顶尖高手也入住皇宫日夜保卫朱明复。

  朱明复不明白徐辉祖为何会采取如此粗暴的直接冲突方式,徐辉祖应该知道朱明复手里有三十几万军队,虽然二十几万都是新军,但是凭借坚固的南京城墙,徐辉祖没有一年绝对攻不下来。

  徐辉祖到底想干什么?朱明复无法猜到,如果他和徐辉祖真的爆发战争的话,只能让朱棣渔翁得利,而沈孝成竟然提议联合朱棣夹击徐辉祖,被朱明复一口拒绝,他宁愿死在徐辉祖手里,也不愿意引那匹来自北方的狼入室。

  梅景正建议派人烧掉长江所有的船只,朱明复说“景正啊,古人说‘千里长江皆渡马’,何必多次一举呢,烧船不过拖延时间而已,徐辉祖要来,就让他早点来吧。”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https://www.xdzxsw.cc/book/123980/7109757.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