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新明之冒牌皇帝 > 第三十三章 南征安南

第三十三章 南征安南


  大明帝国在经历了两年安详无事后,他庞大的国家机器这次又凶猛得运转起来。

  沈孝成却对是个猛人,他连当今第一权臣徐辉祖都敢倒,这天下从此就没有什么他不敢干的事情了。

  他说服梅殷后,又给朱明复提了一个超级大胆的建议。

  “皇上,现在各地失地的流民已经渐增,如果一味整治豪强又怕他们造反,单纯的救济财力又不够,不如趁这次安南之战,学当年秦始皇移民岭南做法,大力移民安南。”

  “这不是后来英国的殖民政策吗?这家伙竟然还有世界眼光!”朱明复心想。但他考虑现在是不是还时候未到,“孝成,这个意见蛮好,但是是不是等安南平复以后再做?”

  “皇上,这种事就是要乘乱做,一般百姓多有恋乡情绪,绝难搬迁,趁现在举国动员的热火下,把上阵杀敌与分田分地结合起来,把国内的贫民流民弄到安南区,这世上任何力量都无法抵挡一群想土地的穷人!”

  听到这段,朱明复不禁想起了近代史上的土改,缺乏武器,缺乏训练,乃至缺衣少食都没关系,只要心中有那块土地,土地就是财富,土地就是未来,土地就是梦想。

  “孝成,你是说动员全国的百姓去安南吗?”

  “皇上,北方人恐怕不适合那里的气候,只要长江以南省份就够了。”

  “好,朕准了,你去干吧。”朱明复是个用人不疑的人。

  皇帝向所有南方省份发出《参军可以分地,安南梦想无尽》的动员令,同时任命沈孝成兼任兵部侍郎,主管此次征兵工作。

  沈孝成为了让参军的人无后顾之忧,还添了一条“可以带家属”。

  感谢土豪们的胡作非为,当那些无地无望的穷人从城墙上、官吏和亲朋口中得知这个消息时,怀着对皇帝的信任,都成群结队涌向官府,抱着到安南寻宝的愿望在报名表上按下自己满是老茧的手印。

  “四十万!还有六十万家属!”。

  栖霞阁上,朱明复愤怒得把报名汇总表扔给沈孝成。

  “你怎么回事啊,给朕弄来这么多人,哪里去找养活他们的口粮啊?你以为朕有聚宝盆啊”。

  “皇上,人越多力量越大啊,移出去的人越多,国内就越稳固,安南也就越快融合为中华的版图。”

  “越你个头,既然你主张‘越’的道理,我看不如改名叫越南算了,可这还是安南啊,这么快地方住得下这么多人吗,迟早会变成危南的。”

  “皇上,臣日后愿意去安南任职,保证陛下打下的安南永为我大明所有。”

  “好,等战打完,我就认命你为安南巡抚,”。

  “皇上,本朝好像并无巡抚之职”。

  “恩,这是朕新设的,为了便于管理越南,位置在三司之上”朱明复想起这时明朝还没有巡抚,省一级政权的权力被分给了布政司、按察司、都指挥司三个部门。

  ·········································

  被沈孝成这个狂人一搅合,朱明复只能拼命为这近百万的人员筹集银饷。

  朱明复发现沈孝成这个人实在太可怕了,智谋不去评说他,就这份胆子实在是太巨大了。

  沈孝成把征集的百万军民安置在各省的移民营,面对这些吃白饭的嘴,各省早已叫苦连连。

  朱明复让梅殷拨了二百万两,自己又从戒圆的宝藏中拿出四十万两。

  但这只是前期费用,这些人还要走到安南呢,光是路费就是一笔天价啊。

  朱明复狗急跳墙,又琢磨起了字画的主意。

  他让齐一仙指示文山,重操旧业,以百倍的工作热情投入到造假的光辉事业中去。

  文山这个人,自己画画是很慢的,要是画起别人的画来,简直就像打印机,他一天可以画两百张。

  根据朱明复的指示,齐一仙把这些画都卖给了外商,主要是高丽、倭国、琉球等仰慕中国文化的国家。

  还有梅景正同志主动为皇上分忧,他接管了淮安的陈家酒厂,并更名为皇家大炮酒业,新研制出的“皇家大炮”酒迅速打开了市场,不仅赚取了大量军费,还源源不断供应军队后勤仓库。

  钱有了,兵也有了,就是护国卫还少一位将才,那些宗室老爷可不是好管教的。

  但矮子里选长子,裘明德已经从主动报名的人中选了一批预备军官,当朱明复看到一个叫戚成龙的履历表时吓了一跳,“山东登州戚家”,这不是威震九州的倭人克星戚继光的祖上嘛!

  他亲自召见了这位英雄的祖先。

  “戚成龙,你的祖上是不是叫戚祥?”

  戚成龙是偷偷从家里跑出来的,他不知道皇帝怎会知道,只好说:“是,臣的祖上确名祥,曾为太祖亲兵,后在云南战役殉国。”

  朱明复一阵狂喜,不禁说道:“好啊,太好了,果然是戚继光家的!”

  “皇上,戚继光?臣家中并无此人。”

  “哦,戚成龙,这,这是朕赐给你的新名字,你是烈士之后,是忠臣之后,你要继承先辈的光荣,继续光大祖上的功绩,从现在起,你就叫戚继光了!”。

  朱明复心想既然无法和他解释清楚,就这样弄巧成拙吧,戚继光的名字听起来就是让人提精神!

  战神的名字太吉利了,此战必胜!

  朱明复立即任命“戚继光”为护国卫指挥使,已经和他父亲世袭的爵位平级了。还赐给他尚方宝剑,对王爷以下都可以先斩后奏。

  就这样匆匆忙忙、乱七八糟三个月后,大明帝国皇帝带着十万梅家军和王伦卫还有宗室子弟浩浩荡荡出发了。

  这次大军的最高指挥官就是皇帝,实际指挥官是征夷将军裘明德,云南的部队指挥为镇国将军沐晟。

  梅家军走在最前列,威武雄壮就像解放军,王伦卫中间,队伍夹杂了大量新兵,就像游击队,至于护国卫的队伍,哎只好说像伪军了,但是他们的年轻的指挥使却很是气度不凡,很有大将气度。

  大军沿途不断汇合各省的新兵及其家属,朱明复还带了王真做后勤总管。

  王真前几天已经认清了形势,想朱明复投诚了,并提供了大量徐辉祖的情报作为投名状。

  朱明复认为这样实实务的人是一定要用的,何况一个连自己的命根子都可以舍弃的人,再舍弃徐辉祖自然不过的事情。

  朱明复在军中设立了抚军使的机构,行使政治监控的权力,由长期监控他本人。经验丰的王真担任抚军使,下面的人都是王真的手下,尽管皇帝是假的,但明代太监干预军务的历史轨迹终究还是没变化。

  此时的徐辉祖全然不知此次征安南的内幕,因为皇宫中的耳目王真已经叛变了。

  他了解朱明复,认为他只是贪玩,只是想和自己一样立点战功玩玩而已,但他漏算了沈孝成,虽然他也很欣赏他,上次在淮安纵火还是徐辉祖派锦衣卫救了他。

  一个月后,朱明复到达广西安南边境,此时云南的沐晟也带领十万大军到了云南和安南的边境。

  在这一个月里,朱明复总算学会了骑马,刚开始他是做马车,后来觉得领导人不能追求享受,让王真找了一匹最温顺的马来骑,但朱明复还是经常摔下来。

  还是戚继光到底是军人世家出身,他别出心裁得在皇上的马上装了一个类似汽车里的婴儿椅一样的东西,朱明复从此走得特别稳特别爽。

  朱明复毫不在乎士兵们的异样的眼光,就这样一路走了一个多月,走了一千多里,直到闻到安南的空气。

  胡理元自知理亏,为了防止覆灭的命运,只好调动大军和大明硬拼,他希望奇迹能够出现。

  此时三位王爷的军队已经到赶到凉山下,广东福建的水师也已经整装待发,准备搞一次抢滩登陆。云南的军队也已经各就各位。

  一时,谅山前的气氛特别安静,空气似乎已经冻结,十余万先锋部队已经刀出鞘,箭上弓,火統上弹,只等主帅的一声号令,这时能听见的只有人和战马的喘气声。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https://www.xdzxsw.cc/book/123980/7109744.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