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新明之冒牌皇帝 > 第二十四章 降龙伏虎

第二十四章 降龙伏虎


  朱明复选择在奉天殿接见裘明德,朱明复自己也仅仅是第二次来这里,因为这是举行大庆典和讨论特别重大事件的地方。

  收复南京时,徐辉祖组织的庆祝大典就在奉天殿里举行的,朱明复曾在这里迈开了他的“职业生涯”的第一步,那天朱明复急中生智,在这里向群臣宣布了成立王伦卫的消息。

  现在他要为他亲手缔造的王伦卫拜将,选这里做“拜将台”自然是最适宜的。

  另外,裘明德这个人除去他的缺点外,也是值得皇帝隆重接待的,最后朱明复想在这个大明最神圣的庙堂里彻底改造裘明德。

  这一年多来,朱明复的心智迅速成长。

  这首先得益与他于徐辉祖、姚广孝、朱棣、戒圆等超一流高手的接触,这些人身上顺便掉下一点皮毛都重过一般人一世的聪明。

  第二得益于他在御书房的自学,朱明复以前就有自学的习惯,在这里他阅读了很多朱元璋留下的工作笔记,以及许多外人所不知的深度秘密。

  第三得益于朝中大臣。朱明复五日一小朝,半月一大朝,虽然他通常都只是说“徐越公说的很好,就这么办吧”,“梅首辅说得很好,正合朕心意”,但他听多了帝国精英们的论政,自然也慢慢听懂了政治的韵律。

  第四得益于那群翰林考霸。他们轮流给他上课,作用也是有的,考霸们差点的也至少熟读经史,有些翰林超越了考霸范畴,确实属于全面发展的人才,朱明复对后者都记下了他们的名字,准备以后有机会就重用。

  朱明复根据朱元璋工作笔记中“遇悍将必严”的心得,制定了对裘明德的接待方案,还本着“知己知彼”的道理,认真详细查阅了裘明德的档案履历。

  裘明德不知道自己怎么会被小林子带到奉天殿来,他对这个不合常规的做法产生了一丝不安。

  他跨进殿们,看到皇帝已端坐在御座上等他了,身边只有一个小太监,似乎皇帝今天大开奉天殿,竟然只是为他一个人。

  裘明德怕皇上不会又听从了梅殷的意见,要在这里把他明正典刑吧。

  “死就死吧,省得活着受气!”裘明德心一沉,大步走上前,跪拜并三呼万岁。

  “裘明德,你知道朕为什么赦免你吗?”朱明复威严问道。

  “天恩高厚,臣感激涕零;天心高远,臣不敢妄测。”

  朱明复听了他得体的回答心中一喜,妈的,这家伙原来不全是粗莽之人啊,还读过书。

  “裘明德,你告诉朕你几岁从军,打过什么战,立过什么功,担任何官职,你一一给朕详细道来,不许漏到一件。”

  “臣遵旨。臣十七岁从军,那时**还叫吴王,臣父亲任中山王麾下游击将军,**特将臣选为锦衣卫,厚待有加,洪武三年,**命臣随中山王出征定西,臣在此战中前后共斩首八十九人,俘获敌将一员,被升为百户,记为大功,回南京后**钦赐我锦袍,夸我是裘家好儿郎,还说我年轻,前程远大,将来可以辅助新皇帝····”

  一生骄傲的裘明德在因桃色事件沦为人们笑柄之后,今天是他第一次详细回忆起了他过去的光辉岁月,想起了朱元璋、徐达还有自己父亲曾经对他的期望,不禁悲从心来,泪从眼出,他说道“前程远大”时已经哽咽着说不出话来。

  “皇上,你处死臣吧,我对不起**皇帝和万岁啊。”裘明德实在无法说下去了,他自己也无法接受前后两个裘明德的巨大反差。

  “裘明德,死都你不怕,你还怕说你的往事吗,你再告诉朕,你父亲裘振,何时从军,立过什么功,身上有几处伤?”

  “是,是皇上。家父因被恶霸所逼,在濠州就投奔了**,参加过滁州、和州、太平等战役,后又随中山王徐公征讨张士诚,一路打到大都···,家父身上有十五处伤痕···”

  “裘明德,你说的话朕都记下了,朕希望你自己也记下,不过你还有一件大功你没说,朕替你说,建文四年,朱棣打下扬州时,朕让锦衣卫肃清城内间谍,刘忠暗通朱棣,处处敷衍,只有你和洪鹏忠心办事,不存二心,你的这件功劳一直记在朕心里。”

  “皇上记得臣微末功劳,臣万分羞愧,臣愧对皇上恩德,臣该死啊,皇上”。

  裘明德忍不住,竟伏地大哭起来,他声音又超级威猛,整个奉天殿似乎都在颤抖。

  朱明复在御座上也不禁湿润了眼眶,良久等他哭完,朱明复缓缓下座,走到他面前。

  “裘将军请起,你刚才说的这些就是朕赦免你的原因,朕让你说这些是让你知道你们裘家两代人是对我大明有大功的,朕不会忘记。”

  “臣谢陛下大恩,臣粉身碎骨不能报万一啊。”

  “裘将军,朕永远不会忘记建文四年的围城之耻,所以决心建设一支新的军队,你也不要忘记这次的屈辱,替朕好好打理王伦卫吧,让我们君臣二人共同雪耻吧!”

  “臣就算豁出这条老命,也要练好王伦卫,请陛下放心,臣今日就去王伦卫报道。”裘明德内心已是无比感奋。

  “不,你先不去王伦卫,朕要你去栖霞寺,方丈明智法师是戒圆大师的嫡传弟子,你在他那里会很有教益的,朕要你成为中山王一样文武双全的人。”

  “臣遵旨。”裘明德虽然对这个安排不很理解,但他现在对朱明复已经无比信服。

  “还有,裘明德,君子好色不丢人,但要取之有道,你到王伦卫后朕就会赐你一个宫女,你以后把王伦卫弄好了,你要多少朕给你多少。”朱明复笑道。

  “臣不敢要,皇上。”裘明德嗫嚅道,他现在似乎对这个过敏。

  “好了,先不说这个,你明日就去栖霞寺。”

  “是,皇上!”

  裘明德走出奉天殿时,似乎感到自己又回到了二十岁那个意气风发的年代。

  朱明复先把裘明德推入谷底,再把他拉起来,又在奉天殿打碎他的“旧心”,激发他年轻时的雄心壮志和雪耻之念,最后一道程序是把他放在栖霞寺彻底打磨成型,然后再到王伦卫包装上市。

  应该说朱明复已经有了一点帝王风范了。

  ································

  当天洪鹏就向徐辉祖汇报了朱明复将裘明德拉进王伦卫的消息,徐辉祖听了说:“大鹏,你看朱明复把他削职为民的用意就在这里啊,这个小鬼头不简单啊,你我为大明选了一个好皇上啊哈哈。”

  “辉祖,要不要采取措施啊,不然以后不好控制。”洪鹏听了很是忧心。

  “别急,人有千算,天只一算,听天意吧。”徐辉祖永远那么淡定。

  王真随后又向徐辉祖密报朱明复在奉天殿接见裘明德,并让裘去栖霞寺的消息。

  徐辉祖看完对身边的花乙笑道:“花乙,老夫看你不如好己有福气啊,皇上把老夫的本事都学去了,还用得很好呢!”

  花乙对他嗔道:“老不正经,各有各缘分,我就喜欢自己那份。”

  朱明复确实从花乙培训宫女中学到了东西,听说这些宫女在经历速成培训后,做起官太太来都很有范,把他们的老公管得服服帖帖,虽然他还不很理解其中的奥秘,但他知道一个人要上进要做大事,必须有淡定的修养功夫。

  何况他从徐辉祖、戒圆乃至花乙、好己身上都看到了这种淡定的功夫的神效。

  从裘明德开始,朱明复规定以后王伦卫的高级军官在提拔时都必须到栖霞寺进修三个月。以至于禁军中把王伦卫戏称为“和尚卫”。

  拜将裘明德后,齐一仙的卖画款也顺利送到朱明复手里了,一共有十一万五千两,朱明复给了齐一仙五千两回扣,做老大要有老大的风范,不能让马仔白忙活啊。

  其实齐一仙就算不收这五千两,他这趟苏杭名画之旅都赚了几万两,齐胖子貌似猪八戒,却长着一颗孙猴子的心,他利用手里这批珍惜名画引起的市场轰动,顺便把他手里其他二三流字画都卖了好价钱,尚宝堂一时名声大振,也大幅提升了他的珠宝销售业绩。

  朱明复一下子给金胜淮拨了半年的**六万两,并补赏了邓林等招兵有功的人员,朱明复是按招来一个人五两银子的价格发的,所以邓林一个人就拿了两千多两。

  邓林利用这笔钱买了市中心的房子,还娶了一个富商之女,这个富商看出邓林是个潜力股,就趁还处于低位时果断买入了。像邓林这样的幸运儿,第三团里还有很多。

  邓林他们不会忘记是皇帝赦免了他们,是皇帝给了他们工作,是皇帝给了他房子和老婆。

  如果说第一团和第二团还是用了大都督府的军饷的话,那第三团则完全是朱明复的私人武装了,在第三团里,负责人是他郎舅,兵员是他郎舅招来的,**是他自己掏腰包的。因此朱明复对这个团自然格外珍惜和重视。

  朱明复的事业已经小有成就了,徐辉祖和梅殷也按照各自的理想做了很多事情。

  徐辉祖继续他的事业,他让朱友季去原籍江西饶州开办了“先儒书院”,宣传徐辉祖版的儒学,大力反对朱熹版的儒学(理学)。同时朱友季那本反朱熹的著作也得到了大力推广。

  徐辉祖版的儒学其实是师承南宋陈亮的,陈亮是“永康学派”的**,这个学派提倡“实事实功”,并对把朱熹等空谈“尽心知性”的理学家讥讽为“皆风痹不知痛痒之人”。

  朱明复这个冒牌皇帝虽没有决策权,但对朝廷的一切施政行为还是知晓的,他也很赞赏徐辉祖的“去朱熹”做法,因为清朝时明朝遗老曾批评明末的士大夫只会“平时静坐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不屑干实事,严重脱离群众,从而导致满清入主中原。。

  打个比方,读书人如果朱熹化以后,就像现在那些“砖家”一样,说得都似乎很对,做起来统统惨不忍睹。

  朱明复本想利用他穿越的优势,为徐辉祖的“去朱熹”事业贡献一点“思想资源”,但因为忙于生意和王伦卫的事,就迟迟没有付诸行动。

  如果说徐辉祖做他的三件大事(去朱熹、拓西域、都关中)是按照先易后难的顺利的话,那么梅殷则按照先难后易的顺序来干的,他干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整肃豪强。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https://www.xdzxsw.cc/book/123980/7109735.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