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新明之冒牌皇帝 > 第十九章 谁敢动我生意

第十九章 谁敢动我生意


  金胜淮查账回来,报告朱明复栖霞寺茅棚之下的宝库中,金子堆有八个,银子堆有三个,根据金银的比价,折成银子的话相当于八十万两,按照骑兵一人二十四两的饷银的话,可以供应三万精锐骑兵一年的**。

  这真的是很大一笔钱,这还没算上戒圆关房下面十大木箱的珠宝古玩和字画。

  朱明复通知副堂主明智和尚,一切照旧,平常干什么就干什么,等候他的命令。

  经过这段时间琴声下的思考,朱明复认为,钱好对付,人难对付,他要先重整崇友堂。

  他看了崇友堂的名册,四十年前的千余人败兵,经过四十年的地底下发展,已扩至八千多人了。因为他们带来了大量金银,崇友堂的人多以商人身份掩护,所以崇友堂现在在直隶、湖广一带的商界颇有势力,当然大商人人不多,只有三百多人,其余的主要是小商人和手艺人,还有一些人是做无本钱生意的,就是窃贼和强盗。

  朱明复以前就缺少和他们打交道的经验,因为苏州的治安很好,开地板店不需要考虑这些。

  朱明复认为唯一的办法就是把他们编入王伦卫,也就是“招安”,让他们成为政府的人,有勇力的来当兵吃粮,其余的人作为外围情报人员。除非把他们全杀了,不然除了招安,没有办法消除这个隐患。

  但问题是朱明复现在找不到一个可以镇住他们的人,一个比他们更凶的人。

  ····················

  “玉龙阁”的开业是静悄悄的,但是有时候越静越引起人们的好奇,单是它那金碧辉煌的外观就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

  梅景正花了南京最高的价钱请了最好的大厨,最帅的店小二,加上这里超级豪华的装修和外人从未听闻的宫廷菜,和奇特的蒙古烤羊,“玉龙阁”没打什么广告,就一下子火了。

  一时之间,高官富商塞满了这里每一个包间,大厅也是人满为患。“玉龙阁”出面的老板是乌林,梅景正居幕后,但在幕后数钱的感觉往往更带劲,梅景正感到“创业”原来是这么带劲和好玩。

  生意做大了,麻烦往往也紧接着来了。

  “玉龙阁”开业没几天,来收保护费的已经来了七八茬了,因为“玉龙阁”开业前没有按照江湖规矩给他们孝敬,他们便认为这是一个外地富商开的没有后台的场子,七八批流氓都把这当肥羊。

  其中以一个叫陆三爷带的人最多,有七八十人,似乎势力最大,但陆三爷只是让他们限期交保护费,否则后果自负;另外一帮自称金牛帮的,竟然一来就砸东西,还打伤了好几个人,然后挟暴力之威,再张开要钱。

  梅景正当然不怕他们,当年他在淮安可是横着走的,但由于自己现在显然不方便动用官府的力量,因为这样就暴露了自己的身份,会给父亲惹来**烦的。

  梅景正现在考虑问题已经开始顾全大局了。

  朱明复知道了这个情况后,很快和他最近脑海里出现最多的三个字“崇友堂”挂上了钩。这两个问题单独出现的时候,都是棘手的问题,但当两个问题一起出现的时候,就立马和谐了。

  在医学上,有一招叫以毒攻毒。

  朱明复让明智处理好此事。

  于是,很快江湖上的朋友就知道了这间新开的豪华酒楼原来是南京珠宝界大亨“尚宝堂”老板齐一仙的产业。

  那位陆三爷恰好正是崇友堂龙口镇的头头,他知道“**”后立即去找同为崇友堂兄弟的齐老板。

  “老齐,你新开了一家酒楼怎么也不和兄弟们招呼一声,难道怕兄弟们不仗义吗?”陆三爷认为他很不给自己面子,自己地头蛇的地位没有被他认可。

  “哪里话啊,谁不知道你陆三爷是龙口镇第一把交椅的爷啊,这件事啊,其实是犬子偷着我开的,我也是后来才知道的,年轻人不懂规矩,过两天我让他跟你登门赔罪。”齐一仙胖嘟嘟的猪头脸上始终挂满了笑容。

  “原来是侄子的店啊,没啥说的,我陆三肯定会照看的。”挣回了面子的陆三爷很心满意足得走了。齐一仙送他五十两酒资,权当上次七八十人的出场费。

  这个问题的顺利解决给了朱明复很大的启发,他毕竟只有二十五岁,以前只是个小老板,对商界的很多潜规则知之不多。

  看来,做生意不仅仅要懂生意,还要懂江湖,懂政治啊,没有一个强有力的背景,你赚了钱也会被人抢走。

  他想起自己的父亲和当地的**走得很近,而另外几个企业家则和书记走得很近,他好几次陪父亲参加官员的红白喜事时,每次还都碰到了镇上的几个混混头子。

  原来世上并没有单一色谱的物质,都是黑白红绿黄混杂在一起的大杂烩。

  看来古今都是一个道理,永恒不变的不仅是黄金,还有人性!

  朱明复觉得必须正视这个问题,崇友堂的力量一定要争取过来,这对自己今后在商界的开拓至关重要。

  他让洪鹏给他找来京城地面上江湖力量的情报。锦衣卫一直存有这方面的档案,洪鹏把给朱明复的资料记下号码后就送进宫了。

  根据**的资料,京城的地面上主要有三大帮派势力,依照实力排名分别为明教、崇友堂、金牛帮。

  明教是老牌帮派,是全国性组织,朱元璋当年起家就靠明教,现在势力仍然很大,三百六十行都有明教的人,人数比较集中的几个领域是镖局、码头、客栈。

  崇友堂在南京的力量仅次于明教,崇友堂发展方向一直是侧重商界,所以它在南京商界是最有势力的,好几个头面商人都是他们的人,其他一般会众多为小商人、货郎和手艺人。

  金牛帮则是最邪恶的,他盘踞的领域主要是酒楼妓馆和其他违法勾当,虽人数只有三四千,但皆以手段凶残、人性泯灭著称。

  朱明复在栖霞阁里独自想了很久,他突然发现他遇到事情的时候竟然没有一个人可以交流。

  他身边的王真和好己都曾是徐辉祖的人,很多秘密也不方便告诉梅景正,他这时才明白古人说的“人生得一知己,死而无憾”的真意。

  朱明复突然很怀念戒圆,也许他是真正了解自己的人,也是把自己一生对错难分的事业托给自己的人。

  朱明复决定去找明智,于是皇帝又上山进香了。

  朱明复这次先参加了栖霞寺举行的超度阵亡将士的大法会,然后在密室中和明智法师会面。

  “明智法师,进来安好?”朱明复笑容可掬。

  “属下托堂主洪福,还算康健。”明智谦恭答道。

  朱明复心想戒圆安排的这个明智确实是个合适人选,他的气质属于浑厚又聪慧那一类,啊对,和梅殷很接近,看来雄才大略的人往往会选择这种人接班,朱元璋和戒圆都是雄才满满的人,只不过一个是“成王”,一个是“败寇”而已。

  “明智法师,你替朕从宝藏里拿出一万银子,一半用来给庙里翻修一下,一半用来散给日子紧的兄弟。”

  “属下遵命,属下替兄弟们谢堂主恩德。”

  “对了,明智,南京是不是明教、崇友堂、金牛堂三家势力最大。”

  “堂主明鉴,确实如此。”

  “那我们和明教、金牛堂的人有没有冲突。”这句话才是朱明复今天来找他的用意。

  “堂主,老堂主早年也是明教的人,所以对明教还有香火情,崇友堂也是仿明教而建,所以和明教一直各守各守篱笆,互不侵犯。金牛堂则是近十年才崛起的,以无地的流民为主,行事不讲规矩,堂上兄弟常和他们打斗,双方每年都要死几十人。”明智对金牛堂的人也很痛恨。

  “哼,欺人太甚,朕一定会给兄弟们出这口气的!”朱明复狠狠拍了拍桌面。

  “明智,你去让兄弟们做好准备,朕回去调动锦衣卫和禁军,三天之后我再通知你,这次我们一定要灭了这群人渣,为民除害!”

  朱明复动了他生平第二次杀机!

  朱明复迅速把京城的治安问题通报了徐辉祖和梅殷,梅殷对正义的事情从来不会反对,徐辉祖在密信中只问了一句:“皇上有把握否?”,朱明复也只回了一句:“朕定教其逃死无门!”

  徐辉祖的担心不无道理,对付这种帮派势力,无论中外,用军事或政治手段都无法肃清,这一点在港台黑帮片和《教父》等外片里也可以看出大概。

  但这次不是朝廷要灭他们,也不是皇上灭他们,这次是崇友堂在灭他们,是崇友堂堂主、受害者“玉龙阁”老板朱明复要灭他们。

  三天后,明智已经查清金牛堂所有头目“今宵酒醒何处”了,只要朝廷军队扼守水路关口,今夜金牛堂的大多数人将有幸实践他们对同事“不求同日生,但求同日死”的诺言。

  夜色如洗,街面无声,人迹全无,唯有后面深巷里“宵红楼”上金牛帮帮主崇威峰还在左楼右抱,饮酒调笑,忽然看似忙碌的他竟听到一阵异样的声音。

  “小六,你出去看看!”崇威峰对身旁的一个矮胖子下令。

  矮胖子不舍得推开手中的娘们,嘟囔了一句:“大哥,你娘们抱多了,也和娘们一样疑神疑鬼的,有什么好看的啊。”

  这是他此生说的最后一句话。

  他刚推开门就仰面倒地了,三五支长箭笔直插在他胸口。

  几乎同时,门外和窗外同时飘进一阵阵密集箭雨,雨停后,崇友堂的人冲进来补杀,崇威峰竟然还没死。

  他左肩右肩和小腹各中了一箭,血染红了衣裤,但手中扔拿着惯使的长刀挺立着。

  “你们崇友堂的人不讲江湖规矩,勾结朝廷算什么英雄好汉!”崇威峰输的不甘心,他纵横江湖十几年,没见过用攻城的箭雨消灭对手的做法的,他可怜的心灵绝对无法接受。

  “崇威峰,今天让你死个明白,我们崇友堂一开始就是朝廷的人,朝廷的用心岂是你这种草包看得懂的。”说这句很有政治高度话的人是崇友堂城北分堂堂主钱宾。

  “烧,给我烧死他!”

  钱宾是个很会算账的人,崇威峰武艺极高,上前动手的话,恐怕难免死伤兄弟。

  像钱宾这样既懂政治又有经济头脑的人,朱老板肯定会喜欢的。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https://www.xdzxsw.cc/book/123980/7109730.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