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新明之冒牌皇帝 > 第十五章 救梅景正

第十五章 救梅景正


  徐辉祖谨遵圣意,果然正式纳花乙为妾,花乙后来生一子,名为徐天恩,她没有忘记朱明复用“大明国玺”做的强媒。

  徐辉祖也没有忘记朱老板这个媒人,花乙回来的第二天,徐辉祖就把侍女好己送入宫中。

  朱明复展开徐辉祖给他的回信,看到徐辉祖也向他要六百两彩礼,特别是他盖在信上的“徐花少之印”,不禁笑了。

  徐辉祖说的没错,好己似乎比花乙更好,花乙的相貌只能说是清秀,好己则绝对属于美人,好己的气质虽不如花乙恬静,但要更加活泼灵动,朱明复这人其实是很专注于事业的人,不愿意在男女之事要花太多精力,但面对这样一个才色俱佳的精品,他显然也没有拒绝的定力。

  何况,徐辉祖特地送来,如果不收,反而显得小家子气,也会寒了这位美人的心。但是初次见面,什么都不了解,还是慢慢培养感情再说吧。

  “啊,叫好己是吧,朕宫中一直缺一位琴师,你以后就留在宫中教宫女们弹琴吧,朕现在就封你为六品尚宫。”

  “奴婢谢皇上恩典,皇上,我家老爷有一个小盒子要奴婢交给您。”好己没有任何羞怯,落落大方得说。

  “好,朕知道了,待会我会让王真给你安排住处的,你以后在宫中有什么需要可以找他。”

  “奴婢告退。”

  朱明复望着她的背影,感叹:“美人就是美人啊,背影也是这么窈窕多姿!”

  朱明复擦擦口水,打开徐辉祖给他的盒子,只见盒子里放着两块印石,一块是青石,一块是鸡血石。

  他先拿起青石,青石的印面刻着的都是一行行小字,都是好己的身份信息,同样也有一行“宠幸记录:无”,朱明复不觉笑出声来,他知道徐辉祖在调侃他。

  从青石上得知:好己是直隶人,十八岁,入徐府已三年。

  他再拿起那块鸡血石,上面刻着“朱老板之印”五个大字。

  朱明复再也忍不住,放声大笑,声震屋瓦。

  从此他和徐辉祖的联络,一方皆盖“徐花少之印”,一方则盖“朱老板之印”,外人绝对无法伪造,因为徐辉祖的篆刻技法曾师从高手,所刻之印与别人大有不同。

  遣嫁宫女这笔生意,朱明复给许多人带来了欢乐,独独一不小心让梅景正挨了一顿狠打,梅景正这时已经在床上躺了五天了,屁股上还是火辣辣得疼,梅殷治家如治军,从来是“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的,虽然梅景正也不是第一次领教,但这一次打得确实比较重。

  因为以前父亲让亲兵打他,亲兵们都是只求其声,不求其实的,只要“噼噼啪啪”够响亮就可以了,这次打他的人是锦衣卫,他们可不认识什么梅公子,接到梅殷命令后,他们很朴实得打了他一顿。

  今天宫里太监来传旨意,说皇帝表哥要见他,他十分不解,难道皇帝也知道他干的坏事了,要亲自责罚他吗?

  梅景正这人从小就和他哥不一样,整天东游西荡,哪里有好吃的,肯定逃不过他的嘴巴,哪里有好玩的,他第一个去尝试,淮安的歌楼妓馆对他来说,比家里还熟,正事几乎一件也没干过,梅殷调到南京时,最不放心的就是他了。

  这几天,梅殷从来没来看过他,对于父亲的严厉梅景正倒也习惯了,他最痛苦的事情是听管家梅福说,父亲再也不让他回淮安了,要把他留在南京管教,还要把他送到边塞去从军。

  梅景正自小常去军营玩,知道军队里的日子不是他这种人过的,他无比悔恨自己当时*攻心,一心往南京跑,忘了南京不仅有美女,还有自己的父亲在这坐镇呢。

  夜深了,偌大的梅府之中,现在只有两处还亮着灯。一处是梅景正在苦思脱身之策,另一处是梅殷和幕僚在灯下商议政务。

  自从内阁和大都督府成立以后,徐辉祖和梅殷这两位本来因朱棣靖难成功而埋没的人物,终于得到机会把自己的满腹才华尽情施展在历史的烟雨画卷上了。

  梅殷是个稳重的人,这三个月,他只做了三件事情。

  第一件是救济安抚被靖难之战波及地区的民众,今年中央对这些地区领导的考核目标改为以社会安定为主,不计算税赋收入。

  第二件是他派御史们巡查各省,主要是查访地方大吏、豪门大族有无不法情事。梅殷熟读经史,知道地方豪强欺压小民是历代动乱永恒的源泉。

  第三件是他把国子监的学生们都派到帝国各省的偏远府县去挂职,担任推事、县丞等小官,梅殷要为帝国未来培养大量熟知民情的官员。

  徐辉祖这几个月,似乎除了处理日常军务,整编扩大骑兵之外,整日就是弹琴作画,无所事事。

  花乙嫁给徐辉祖后,曾经问他:“老爷,我听说您和梅首辅是现在朝廷的两根柱子,可我听说人家梅首辅每天鸡鸣即起,子时才休,您怎么老是弹琴作诗,不为梅首辅分担点啊。”

  徐辉祖停下琴弦,笑着说:“做新妇没几天,就开始管起老夫了啊,花乙,你去把我书房里那三块镇石拿来,我再告诉你。”

  花乙拿来后,徐辉祖把镇石压纸的那面给她看,只见这三块镇石,分别写着“去朱熹”、“拓西域”、“都关中”。

  花乙花容大惊,“老爷,这三件事,每一件都是天大的难事,你竟要做三件,我看大明朝中啊,就你口气最大,如果你都做成了,那还了得!”

  “不错,正因为难,所以老夫需要很长时间来造势,所以老父把政务交给梅驸马,他奉太祖遗诏辅政,为人又厚道,百官会服他,老夫掌权其实只为做这三件事。”

  正因为徐辉祖估计做这三件大事,起码需要二十年的稳定朝局,需要他牢牢掌控大权二十年,所以他没有让小皇子继位,要请朱明复来做冒牌皇帝,并为此不惜下跪。

  所以他为了让朱明复积极配合他这盘大棋局,他一直对朱明复很宽容仁厚。

  徐辉祖明面上,没有行动,暗地里他已经在筹划第一件事“去朱熹”了。

  他征集了一批学士正在写作批朱熹的著作,并让江西儒士朱友季组织编撰《建文大典》,朱友季之所以受重用,是因为他曾写了一本《先儒正义》的书,这本书专门批判朱熹,朱友季知道朝廷现在徐辉祖掌权,就来南京向徐辉祖献书,徐辉祖见之恨晚,立刻委以重任。

  徐辉祖那盘大棋的第一步就是树立新的更健康的意识形态,一扫南宋以来士林的陈腐之气,培养出一大批学以致用的人才。

  ····································

  梅景正可能由于天天游荡,运动量较大,体质较好,所以他的屁股十日后,已经大好了,但是他发现父亲派了两个锦衣卫天天跟着他,以至于他不能出门一步,他感到这几天是他人生中最黑暗的一段时光。

  他心里非常期待进宫觐见皇帝,他已打定主意,一定要求皇帝放自己回淮安,实在不行就求皇帝让自己做个贴身侍卫,那也被父亲安排充军强啊,他知道父亲的性格,肯定会把他送到一个最艰苦的地方去的。

  朱明复要找梅景正,是为了和他谈生意。

  朱明复曾策划过好几个生意,包括在皇宫中开工厂,但有一个问题,由于自己不能常出宫,他必须要找一个代理人,但问题是这个代理人很难找。

  所以当他听王真说起梅殷次子梅景正的故事时,他忽然觉得也许这个人是最合适的人选。因为:

  梅景正很有钱,他可以出一部分资金;

  梅景正是梅殷儿子,官面上的事情好处理;

  梅景正现在无业,很可能会接受朱明复的邀请;

  朱明复认为梅景正这人不读书、不上班,爱游荡,和他有点类似,这样的人只要加以适当管教,往往是经商的好料,只不过由于官宦人家的尊严,而没有发现他这种才能而已。

  进宫觐见的日子总算被梅景正盼来了,在被禁锢了多日后,梅景正轻松无比得走出了梅府,他看着有点阴晦的天气,竟然说了句:“真是晴空万里,舒畅人心啊!”

  跟随的锦衣卫笑道:“梅公子真是说笑,我怎么看这天是阴的啊!”

  “去,你们懂个鸟,皇上就是天,我去见的是皇上,怎么可能是阴天呢!”梅景正虽然从未见过他这个皇帝表哥,但就凭今天让他重见天日这点,他就觉得这位表哥皇帝真的是个救星啊!

  朱明复穿一身常服在御书房接见了梅景正。

  梅景正跪拜后,朱明复说:“景正请起,不必拘礼,你坐吧。”

  梅景正从来不是拘礼的人,就大大咧咧在椅子上坐下了。

  “身上好了吗?”朱明复笑吟吟问道。

  “皇上,已经好了,就是心里还是怕得慌,所以臣有一事要求皇上,请皇上一定恩准。”梅景正可怜巴巴得望着朱明复。

  “你是想让朕放你回淮安吧。”

  “皇上,您太英明了,简直料事如神啊,臣水土不服,在南京会没命的,陛下你要救我啊!”

  “景正,不是朕不帮你啊,梅首辅是朕姑丈,这个你们的家事,朕于情于理,不好插手啊!”

  “皇上表哥,只有你能救我啊,我爹把我关起来了,还要送我到边塞去充军,眼看我这条命就没了啊!”梅景正一听朱明复不帮,慌了神,赶紧下跪磕头。

  “景正,你不要谎,既然你这么说,朕肯定会想办法的,你先起来。”

  梅景正听朱明复的口气有所松动,脸色好了许多。

  “皇帝表哥,你英明神武,尧舜禹汤,办法最多了,快给为弟说说,好让我跳出来的心窝子又缩回去啊。”他边说边在自己的胸前比划。

  朱明复觉得梅景正这人无拘无束,反应也快,也会忽悠,应该是合适的代理人。

  “景正啊,你爹为什么关你啊,不就是因为你不干正事,整天游荡吗,朕要是授你一个官职,你说你爹还会关你吗?”

  “哎呀,皇上英明,对啊我要是做官了,我爹就不会关我了,不过,皇上,为弟我书没读好,不会做官,这样吧你留我在身边做个侍卫吧。”梅景正倒也有自知之明。

  “你放心,朕让你做的官啊,包你会做,你还会做的特别开心呢!”朱明复笑得很灿烂。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https://www.xdzxsw.cc/book/123980/7109726.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