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将军谋之译宛情深 > 第九章

第九章


  修仪如松,公子如玉。

  一时间沈宛心中只余这两句话。见他见礼,回礼道:“见过公子。”严承也与罗译相见,其实之前在并州见过罗译,只是那时他懒懒倚在大石头上,都没想到有京城三公子之称的罗译会是这样清隽的人物。应允前来,罗译自是要拜见王琎僔。从屏风后出来,王琎僔朗声道:“早问护国公二公子文采斐然,有京城明珠之美誉,今日一见果真器宇轩昂。”

  “王公谬赞,小子不过少年时做了几首歪诗。一直仰慕先生大才,今日得见实在三生有幸。”

  “山野老儿罢了,当不得公子称誉。之前老友韩敬之曾将你的一阙词寄予我赏读,果真是雏凤清于老凤声。”

  “韩先生时常指点晚辈,这些年获益匪浅。也曾多次说起先生乃当之不让的大儒,此次先生进京,不知可容晚辈叨扰讨教?”

  “自古才学皆需探讨交流方得大成,二公子有心,老朽求之不得。”

  “哈哈,好。归途中初识太匆匆,厚颜视先生为恩师,这里也为小公子和小姐备了些薄礼,还请二位收下。”眼风过去,徐哲捧上一方托盘。罗译亲自取来一方暖玉镇纸奉给王琎僔,没想到罗二公子办事竟是这般细心,王琎僔也不推辞,含笑让严承二人与罗译见礼。沈宛得的是一枚小小的血玉刻章,玉质透明喜人并未刻字,沈宛满心欢喜,还在思索刻什么上去。罗译温文尔雅笑道:“沈小姐想好了要刻什么,可遣人来寻我。我与拓山是一辈,你无须避忌。”言下之意是自己的长辈了,沈宛看着这个横空出来的‘长辈’,咬牙笑道:“那就多谢罗二叔了。”本来只是顺口调笑,沈宛一声二叔让徐哲险些低笑出来:这个沈小姐真是个妙人,自家公子人前总是文人做派,若是其他的妙龄少女必然只会感叹公子行事温润有礼。遇到个心直口快的,硬生生降了自己一辈。公子多了这么大个侄女,真是“可喜可贺”。

  徐哲跟了罗译多年,彼此深知对方脾性。见徐哲眼睛乱转,便知道他在心里偷着乐。罗译轻咳一声,转头又与王琎僔说起朝廷有意再开前朝博学鸿儒科,为的是招揽民间贤才入仕。王琎僔一直以来颇为不解的崔家待他为何忽然热情起来有了答案,看起来必是从宫里听到了风声,抢先一步与自己示好。也罢,自己不过一介文人,崔府所谋亦是有限。又听罗译絮絮说些各地文会风俗,王琎僔感慨罗译年少却并未囿于书本,见识非一般人所有,严承沈宛二人听得也很是认真。

  崔元浩自幼与罗译相识,知道他每年都要出京晃荡,起先还觉得自己这两三年四处游历见识颇多。两厢比较起来,自己着实成了父母翼下的乖孩子。这个认知让从来骄傲于出身底蕴的崔二公子有了别样的困惑,如果自己早年能四处游学,是不是也能如罗二一样,在眼神清亮的沈宛面前侃侃而谈呢?

  一起用过简单的饭食,一行人结伴进京。就在排队检查行帖的时候,十余飞骑从城外急匆匆过来,为首一人面色冷凝身穿禁卫军服制,正是被皇帝派到并州采买军马的崔元林。向守门官亮了腰牌,一众兵丁弯腰放行。赶车的徐哲低声道:“崔统领回京了。”

  罗译正在车中眯眼养神,闻言道:“唔,我还以为他早就回京了。性子果真沉稳,知道没希望了还能耽搁这么久。”没希望还不是有人背后出手,徐哲悄悄翻个白眼,自从公子带他去查世子军中军马一事,不知道在背后做了多少事坑人,现在还能面无表情夸人沉稳,心,果真是黑的。

  承恩侯府与护国公府同处城东达官贵人聚居的延兴坊,相隔两条热闹的街道。亲自将王琎僔一行送到承恩侯府,罗译下车与王琎僔告辞,街道上还有其他的官宦居住,马车络绎不绝,众人皆道护国公二公子果真尊师重道。见承恩侯府开了侧门将马车迎入,罗译唇角笑意不明,折身上车吩咐回府。

  承恩侯府颇大,皇帝登基后下旨赏赐了近邻两处宅子。崔府将几处宅子打通,又引了活水进来,府中亭台楼阁数不胜数。花草掩映中面容清丽的侍女小厮穿行不断,见到崔元浩马车进了前院,早有人将贵客已到的消息通禀了后院云氏处。崔骏在宫中陪皇帝下棋还没有回家,云氏坐镇后院,请了崔骏看重的幕僚作陪,在花厅置办了两桌酒宴,男女席屏风相隔,只等王琎僔等人略略梳洗后前来饮宴。

  少时几人乘着暖轿来到花厅,王琎僔宽袍长袖名士风流。严承换上了新的青布直裰,赫然一个面目如玉的小公子。沈宛身着粉色襦裙,垂髫分肖髻上簪了一支蝴蝶玉簪,少女的娇俏与清丽似为这有些余热的天气注入一股清新的凉风。

  云夫人与王琎僔多年未见,两人皆是祖父母辈,见面互相感叹时光易逝,见王琎僔身体健康,沈宛也教导得很好。拿帕子沾沾眼角道:“安晴身故也有多年,听说你一直没有续弦,这份情深,足以回报她当年对你的情义。现在宛儿已是待嫁之龄,不如就在侯府常住。我视她如亲生孙女,府中请了宫里的嬷嬷在教导几个小孙女,宛儿和她们一起进学,也好作伴。日后再为她寻一门好亲事,安晴在地下也瞑目了。”

  “此来京城原本也是想请稳妥的嬷嬷教导宛儿,侯府愿意管教,慎一在此谢过了。拓山文采敏捷,若能在时文上多下些苦工,今年秋试定能大放异彩。”

  这是愿意在侯府常住了,云氏大喜,前两日侯爷还吩咐她想法子劝说王琎僔留在侯府教导一众子弟。看来沈宛在其心中分量颇重,自己的打算应是合了他的心意。再看沈宛,少女最好的年华里,肌理细腻身段均匀,眉目温和眼神清亮,纵是通身首饰不多,那份气质无端叫人觉得舒服。唤了沈宛过来,拉着她的手笑道:“真是好孩子,生得这样好,人也端庄温柔。你外祖父这些年不容易。”

  王琎僔含笑,沈宛亦是满目濡目,低声道:“外祖父确实待宛儿极好。”

  “好孩子,刚刚你外祖父同意让你在侯府常住,姨祖母会好好疼你。”说罢招手,身后一名妈妈忙将盖了红绸的托盘端上来。云氏指着托盘中的一套宝石头面笑道:“这是给你的见面礼,我看你通身素淡。年轻女孩儿还是要多多打扮才是。”沈宛见其中钗环耳饰俱全,花样新鲜雕琢精美,摇头道:“姨祖母的礼太贵重了,宛儿惭愧。”

  云氏嗔道:“这孩子,不过一套首饰罢了,日常用的早已经备在了观月楼,这是姨祖母心意,快快收下。”

  王琎僔笑道:“既是你姨祖母的心意,收下何妨。”云氏便命前去并州侍奉沈宛的侍女将首饰收好。给严承的是一套文房四宝,与平日所见不同,应是御赐之物。严承彬彬有礼,云氏见不过十余岁的孩子待人接物落落大方,心中很是欢喜。这边叙话完毕,仆役禀报说酒菜已经准备好,王琎僔由崔元浩和崔骏幕僚相陪坐到屏风对面。

  今日崔元林的夫人秦氏在宫中陪伴初孕的贤妃。崔府的小姐们陆续过来,为首的是云氏长孙女崔云珠,已经十三岁,眉目与崔元林有些相似,身后还有个六岁的崔宝珠,粉雕玉琢很是好看。年龄最大的是云氏的庶女崔静,现在与沈宛同龄,二人见面后沈宛却得憋屈地叫人小姨。云氏一共生了二子二女,长子崔元林是世子,年纪轻轻已经是禁军统领,娶了丞相*,已经生了女儿云珠宝珠和儿子宝来。云氏长女元珍嫁给了燕国公世子江元至,生了两子一女。*崔元春便是宫中的贤妃,崔元浩是云氏三十岁以后所生,老来子娇惯得紧,一直没有娶亲,着实让云氏很是头疼。

  “今日灵儿去了她姑妈家,她最爱府里的荷塘,你们年岁相当,日后要好好亲近。”云氏说的是崔元珍的长女,小她一岁,终于是平辈了,心中轻嘘一口气娇声道好。

  人既已相互见过,云氏带一群女孩儿入席,云珠和沈宛分坐在云氏两侧,由着侍奉的人为她们布菜。看起来精明的侍女在为沈宛夹了一块樱桃毕罗后似是没有注意沈宛微蹙的眉头,转眼又为她夹了一块糖醋鲤鱼。沈宛不喜甜食,想着毕竟是在别人家做客,忍着不适将东西吃完,见侍女又要动手,摇摇头道:“不必了,天热食欲不好,你为我添一碗汤就是。”见她只是小口喝着清亮的汤,云氏笑道:“吃得这样少可不行,若果真是暑热的话,还是请大夫看诊才是。“一叠声地就要让侍女去请府中的大夫,沈宛连忙道:“谢姨祖母,宛儿无事。暑天惯常吃的不多,不必请大夫。”

  见她不是作伪,云氏道:”真的无事?那待会子我派人送点梅子蜜饯过去,小人家胃口好了身体才好。”

  “嗯,谢姨祖母。”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https://www.xdzxsw.cc/book/123975/7107498.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