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深夜的阴谋 > 第0065章 折花残谱

第0065章 折花残谱


  (第二更)

  我拨通孙凡的电话,果然处于关机状态。

  车子很快到了千曜山下的那片竹林。姚依悦挂档熄火,跳下车走到乌黑的老式木门前,扣了扣门环。

  桔黄色的路灯下,青砖砌就的院落给人一种浑朴谧然的感觉,宛如里面的那位耄耋老者。不多时,门开了。我紧跟着姚依悦走了进去,微笑着与前来开门的小刘打了招呼。

  “老爷子在书房。”小刘对姚依悦说。

  姚依悦点点头,领着我径直走进了院子西面平房的一个房间里。

  老人的书房是名副其实的书房,房间一共四面墙,每面墙上都摆着一个大书架,书架上是满满当当地书。上次在东面的卧室为老人治疗时,我就发现里面的书架上全都是书,以为这应该是老人的全部藏书了,不想书房里却更多。

  古人用“汗牛充栋”形容一个人藏书极多,这个词用在老人身上再贴切不过。

  书房正中摆着一张八仙桌,上面本有一些笔墨纸砚和书籍,此刻全被收拾到两侧,中间被一张棋盘所占据,棋盘上有不少黑白棋子。

  老人向门而坐,在他对面的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正好背对着我和姚依悦,看不清模样。

  老人神情专注,正与花白头发的老者手谈。对我和姚依悦走进房间,二人丝毫没有察觉。

  “爷爷,周医生来了。”姚依悦轻轻地叫了声。

  老人这才如梦方醒,抬头朝门口看了过来。

  “哦,周医生来啦,快请坐。”老人笑眯眯地指了指八仙桌一侧的椅子。

  花白头发的老者也转过头来。一看面容,我不由得一愣,原来老者正是滨大校长洛枫峦。

  洛枫峦是国内生物化学方面的泰斗,担任滨大校长多年,一向以治学严谨著称。当初女儿考入滨大时,我还特地上网了解过他的相关情况。

  当时女儿还笑着说,这位校长的父母肯定都是文化人,你看看,洛水之滨峰峦叠嶂,枫香叶红,多有诗意!

  《百家姓》里并无洛这个姓,此姓可上溯至春秋时期,当时有个赤狄族,该族有人以皋落氏为姓,后来省为洛氏。

  “洛校长,您也在这。”我上前一步,欣喜地握住洛枫峦的手。

  洛枫峦面色温和,嘴角露出笑意,看看我,又瞧瞧坐在对面的老人,问道:“这位是?”

  老人站起身,爽朗地笑着介绍道:“这位是滨州九院的周庆安医生,特地过来为我看病的。”

  老人停了停,指了指洛枫峦对我说道:“这位我就不用介绍了吧,你女儿还是他的学生呢。”

  洛枫峦轻轻地“哦”了一声,有些不解其意,面露询问之色。

  “我女儿在滨大读的本科,硕士研究生被美国的学校录取了。”我连忙解释说,“今天刚刚回来,说是参加了一个学术考察团,要在滨大进行一周的交流。”

  “是有这么回事。”洛枫峦点点头,笑着说,“所以我才到葛老这躲清闲来了。”

  老人用食指点了点洛枫峦,爽朗地笑道:“你啊你,当了这么多年的校长,还是不习惯行政工作。”

  洛枫峦也笑了:“这些繁杂的事务,多一件不如少一件,还是让年轻人多做些,我这个糟老头子就算了。”

  两人对视而笑。

  笑过后,老人似乎想起了什么,转而对姚依悦说:“周医生女儿今天刚回来,理应让他们一家好好团聚下,不该去请他的。”

  姚依悦有些愕然,对我说道:“没听你提起过么。”

  “不要紧,正好我女儿跟她妈去逛街了,一个人回去也没什么事。见你也没多少次,一直没机会说。”我前半句是对老人说,后半句则是跟姚依悦说。这两天见到她,不是在讯问室接受讯问,就是聊案情,哪有心思聊家长里短。

  老人和姚依悦点点头。

  “咱们先去吃饭,等会再给爷爷针灸。”姚依悦。

  “不了。女儿上午刚回来,中午难得一家人聚在一起,一高兴,吃得有点多,到现在胃还难受。”我说,“你去吃好了。”

  “周医生,在我这,可别太见外。”老人朗声道,声若洪钟。

  这倒真不是客气。老婆厨艺本就不错,再加女儿孝顺,殷殷作劝,一不留神,确实吃撑着了。

  “那成,你先坐会。”说完,姚依悦又跟洛枫峦打了个招呼,转身走出去。

  “周医生,你看,是不是现在就去针灸?”

  老人问是问,可身子坐在椅子上并没动,手里拈着一颗白子正轻轻敲击着桌面。

  我不觉好笑。有棋瘾的人,对弈正酣时,就是九头牛来拖,怕是也拖不走。

  “稍微等等好了,坐了一个多小时的车,有些累了,我想歇会,正好也看看二位的局势如何。”

  老人面色一喜,随即凝神观棋,不再说话。

  我也坐下来,细看棋盘上的局势。洛枫峦执黑,老人执白,二色正是纠缠之势,但相较而言,黑子略占上风。

  老人沉吟片刻,选择在对向的右上角落子。我心里暗暗称妙,纵观全局,黑子虽略有优势,却也有不足,右上角正是它的薄弱之处。白子这一飞,既有震慑右上八颗黑子,又可回护己方,使中腹的势愈加厚重。

  洛枫峦不像老人那样沉思良久,应手很快,他选择了靠。老人再尖出,洛枫峦则长。二人你来我往,盘面上似乎琴谐曲和,实则杀机阵阵。

  最后白提一子,黑从底部兜打,大势已定。

  老人微吁出声,投子认负。

  “老弟,你整天做学问,怎么棋艺一直精进不退。”老人笑着说,“像我一个闲人,有的是时间复盘打谱,还是败于你手。”

  洛枫峦哈哈一笑:“整天做学问,总也有休息的时候。”

  我看着局势很眼熟,却不敢确定,便试探地问道:“这是周览予和过百龄的‘折花残谱‘么?”

  话刚说出口,只见洛枫峦和老人面有异色。两人转过脸看着,齐声问话。

  老人问的是你也懂围棋?

  洛枫峦问的却是你也知道“折花残谱”?

  我们三个人不觉笑了起来。

  周览予是明末清初人,自幼受家庭熏陶学会围棋,年少时即纵横乡里,盖无敌手。后来与过百龄相遇,两人分先对局共十次,周览予多胜,这就是闻名于世的“过周十局”。

  当时过百龄已年逾古稀,享大名数十年,被天下奉为国手,而周览予只不过是藉藉不名的年轻人。两人对弈时,观者如墙。十局过后,两人惺惺相惜,结成忘年交,约定独处一室再弈一局。不料对弈到一半,周览予书童匆匆来催,说是故乡有人来报家中发生重大变故,须立即赶回。没办法,两人只好中断棋局,洒泪相别。

  临别时,过百龄手书陆凯的“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赠与周览予,这也是“折花残谱”名字的由来。

  “有一段时间了然无趣,对这个残谱作过研究。”我说。

  老人和洛枫峦对视了一眼,脸上满是意味昂然之色。

  ;


  (https://www.xdzxsw.cc/book/117838/6459092.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