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沪荒缘 > 第74章 儿配阴婚

第74章 儿配阴婚


“佚名”这个孩子,突然的死亡。很快就传遍了整个丹顶鹤屯子,人们都为孩子的小小年纪惋惜和遗憾。
  大家弄不明白的是,“佚名”这个孩子是乔阿蒹在火车站捡来的,为什么还要关丽花和高燕三个人来收养呢?
  后来大家弄明白了,她们是轮流寄养,都能弄点孤儿的福利费。
  实际上,“佚名”这个孩子的亲生父母也是上海知青,爸爸叫王凯德,妈妈叫林巧玲。
  两个人,都是上海的普通家庭的子女。王凯德的爷爷是破落d主,他父亲从山东逃到上海,摇身一变成了市民,在上海做起了小买卖,生活上虽然算不上大富大贵,却是吃喝不愁。
  林巧玲父亲是知识分子,在上海某中学老师,生活条件都比王凯德家好一点。
  两人青梅竹马,又是同班同学,一起响应毛主席的伟大号召,来到了北大荒插队落户,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对于,常年生活在上海的知青来说,北大荒的一切都显得格格不入,简陋的生活条件、繁重的农活,都令她们痛苦不已。
  可是,王凯德争强好胜,在知青点里是个响当当的人物。他不仅长相英俊潇洒还有点学问,无论是青年点里的女知青还是屯子里的姑娘们,没有几个不动心的。
  青年点里的男知青都羡慕的说:“如果,要是有这么多女生追求我,该多好啊……多幸福呀……”
  王凯德对大家的议论是充耳不闻,他只是想一心一意的干活,好好的学习,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为当兵创造条件,尽快的离开这个地方。
  好多女孩子都追求无果,慢慢的都放弃了,只有一个女孩子始终坚持着,锲而不舍。
  她就是“佚名”的妈妈林巧玲,她是青年点有名的虎妞,男女知青们都不敢惹她。她敢恨敢爱,恐怕女孩子从她手中把王凯德夺走,就主动的把第一次的青春献给了王凯德。可是,没有采取任何避孕措施,不长时间林巧玲就怀孕了。
  这个时候,王凯德真的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应征入伍去了南方,撇下了林巧玲。这让她倍感寂寞,她还不敢把怀孕的事告诉王凯德,怕他在部队上思想有波动,影响他的仕途。
  很快,她就感觉到身体异样,总是会出现呕吐、腹胀等现象。
  未婚先孕,这对一名知青来讲无疑是“宣布死刑”,仅是流言蜚语,就能令她无法抬起头来做人。
  当地的医疗条件十分落后,林巧玲也不敢跟领导说,她眼看着自己的肚子越来越大,想要将孩子打掉,几乎是不可能了。
  这可愁坏了她,无奈之下,她只好去找榆树屯子的马兰香。
  马兰香,是和她在一起修河堤时认识的,两人因性格相投、爱好一致,成为无话不谈的好姐妹。
  可是,马兰香远嫁给榆树屯子的赵家,离这里大约有三十多里地。林巧玲用一天的时间,徒步来到榆树屯子的赵家。
  马兰香面对着林巧玲怀孕的紧急情况,便跟丈夫商量给林巧玲提供生产场地,并愿意为其帮助抚养孩子。
  随后,马兰香和丈夫把房山的偏房收拾一下,供林巧玲做产房和居住。
  有马兰香夫妇的鼎力支持,让林巧玲感动不已,在马兰香的悉心照料下,林巧玲腹中的胎儿逐渐成型了。
  然而,马兰香的老婆婆受到封建迷信的影响,把她们两个人的计划打乱了。
  一天,  婆婆来到儿媳妇的家,看见一个陌生女子腆着大肚子正在院子里踱步呢,这才知道这个女人叫林巧玲,要在儿媳妇家里生孩子。
  这可气坏了婆婆,在她看来,林巧玲未婚先孕,孩子的父亲不知是何人,这是典型的伤风败俗。
  如果,儿媳妇马兰香将收留林巧玲在赵家偷偷的生孩子,势必会引起街坊四邻的非议,甚至会影响到儿媳妇和儿子之间的感情?婆婆不同意的说:“儿媳妇呀,这样不太好吧!一个不明不白的女人……来咱们赵家生孩子,成何体统……”
  就在马兰香婆婆的百般阻挠下,林巧玲不得不搬出马兰香的家。
  可是,林巧玲已经怀胎十月,即将到达生产日期。
  心地善良的马兰香,哀求的跟婆婆说:“妈妈呀,她太难了……就可怜、可怜她吧?”
  婆婆说:“败坏了家风!你可怜了她,谁来可怜咱们赵家呀?她怀的是个野种……连孩子的爸爸是谁,她都不知道……”
  “妈妈,她是有男朋友的呀?刚刚应征入伍。如果,把她的男朋友说出来……那他当兵就走不成了,会影响人家前途的啊!”
  就在马兰香跟婆婆苦口婆心的说着,林巧玲走过来就给她的婆婆跪下了,经过两个人的苦苦哀求,打动了婆婆的心,并答应对此保密。
  可是,正当林巧玲刚要起来的时候。只听“咕咚”一声她便摔倒在地上,随着就是“疼死我了!”林巧玲的惨叫声,只见鲜血淋漓从她裤腿角流了出来。
  “不好了,妈妈……林巧玲她流产了!”

  马兰香的老婆婆是个刀子嘴豆腐心,嘴硬心软,又是个很有接生经验的老太太。她便赶紧安排人去烧开水,亲自动手来帮助林巧玲生产。
  在老太太的大力协助下,林巧玲顺利的生下来个男婴。大家发现是个男孩子,都非常高兴。
  可是,林巧玲是知青,是来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她却莫名其妙的生下了孩子,流言蜚语和唾沫星子都能将林巧玲淹死。
  那段时间,林巧玲的青年点里和生产队的人,也都听到了的风声,猜到了她这么长时间不见人影,一定是找地方生孩子去了。
  青年点和生产队的干部们,安排人到处寻找林巧玲的下落,恐怕她一时的想不开出什么意外,还分头派人到别的公社去找她。
  为了不让别人知道,林巧玲整天躲在屋里不敢出门,几乎靠着马兰香给她送饭度日。
  长此以往也不是个办法,为此马兰香的婆婆也愿意帮忙,给孩子找一个可靠的人家收养。
  可是,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她们也没有给孩子找到合适的人家。
  一天,她听说国家对知青有了新的政策,只要没有在农村结婚、没有孩子的知青就有返回上海的机会。
  这个好消息,却让她哭了一个晚上。经过反复的思想斗争之后,她擦干了眼泪,做出一个重大的决定:她要把这个孩子抛弃,回生产队争取回城的名额。
  林巧玲连夜把孩子包裹好,拿出一张信纸,写下了孩子出生时辰的证明信,又放在信封里五十元钱。
  第二天一大早,林巧玲跟马兰香不辞而别,便坐上了开往城里的第一班汽车。
  林巧玲在火车站,为了给孩子找到合适的人选,竟然在这里迂回的转悠了一个多星期。
  终于,想象中的人物出现了!乔阿蒹出现在她的视线里,发现乔阿蒹长的慈眉善目,两只凸起的乳房高高耸立,正是给孩子哺乳期的女人……
  “……”
  林巧玲和丈夫王凯德从上海回到北大荒,下了火车第一站就是车站派出所,请求警方帮助寻找八年前遗弃这里的孩子。
  这一天,正好是女警察李丽在值班,在接待室里,她接待了林巧玲和王凯德夫妇二人,并接受了帮助寻找孩子的请求。与此同时,李丽开始回忆起八年前的事情。
  心想,她们要找的孩子,正是乔阿蒹捡到那个叫“佚名”的孩子。
  林巧玲和王凯德听说孩子有下落了,高兴的不得了。得知孩子是被一名上海知青捡到的,林巧玲多少还能回忆起当时乔阿蒹的模样。便高兴的说:“太好了,她也是上海知青……那就好办了!”
  丈夫王凯德也吹哒哒的说:“只要她们愿意把孩子还给我们……她要多少钱,我都愿意给……”
  是啊!林巧玲和王凯德在上海结婚后,这几年发达了,在上海有了自己的产业。特别是,她的丈夫王凯德,在部队时当上了连长。转业后,国家没给分配,部队给了他不少钱,作为安家费。夫妻俩用这些钱,开了一家贸易公司,钱挣得是盆满钵满。
  她们有钱了,也就有了烦心事,媳妇林巧玲迟迟的怀不上孩子,都八年多了,她的肚子还是一点动静也没有。
  急得婆婆天天在家里转,并嘟囔着:“我什么时候……才能抱上大孙子啊?”
  同时,婆婆还催她们俩回北大荒,把遗弃在火车站的孩子找回来吧!
  一时间,弄得林巧玲和王凯德没了主意,为了老太太能早点看见孙子,便踏上了开往北大荒的火车。
  林巧玲和王凯德的经济条件,今非昔比了。
  跟八年前在北大荒当知青的时候,真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
  那个时候,男女知青是不能同居的,王凯德和林巧玲控制不住干柴和烈火的激情,便偷吃了禁果。为了一时性生活的快乐,没做任何避孕措施,结果她怀孕了。
  到后来,林巧玲被迫远走他乡,来到榆树屯子生孩子去了。
  孩子生下来都不敢告诉王凯德,恐怕影响他当兵之后官运的仕途,自己却默默的承受着一切,遭遇了非人般的折磨……
  今天,林巧玲和王凯德来到北大荒,在民警李丽的帮助下,终于的找到了孩子的下落。
  在民警李丽带领下,她们俩口子顺利的来到了丹顶鹤屯子。
  就在林巧玲和丈夫王凯德满心欢喜的时刻,谁曾想,却传来一个惊雷般的不幸的消息。她们俩要找的那个孩子叫“佚名”,突然死亡了!
  突如其来的不幸消息,林巧玲和王凯德如晴天霹雳。满怀希望变成了绝望,她们俩悲痛欲绝,难以接受这个事实。
  林巧玲和王凯德夫妇俩,觉得对孩子亏欠太多了,不宜停尸时间过长,就亲自把孩子“佚名”埋葬了。
  这天,乔阿蒹做东请他们夫妻俩吃顿饭。说话中,王凯德知道“魏大白话”会算命,也看出他象个阴阳先生便说道:“魏先生,孩子死了……我们这样的埋葬法对吗?”
  “魏大白话”闻听,知道施展自己的才华到了,他说:“大千世界,各有不同。十二岁以下的孩子……民间则认为是“诓人的鬼”投的胎,专门来阳间哄人的。埋葬之后,惯用一筐土扣在坟头上……”
  “噢……在扣上一筐土!那么,怎么样……才能让孩子进入祖坟呢?”
  “一般来说,穷人的孩子死后是不入祖坟的。不过古代贵族和有钱人,孩子死后依然要入祖坟或皇陵的。比如,曹操就给他的孩子曹冲举办冥婚,进入祖坟的记载……”
  王凯德听罢,眼前一亮高兴的说:“魏先生,我不差钱,就拜托您了……帮我儿子寻找亡女来配阴婚,名正言顺的进入我家祖坟?”
  “魏大白话”便补充一句说:“孩子在哪边有了家庭,不孤独了……自然而然的就不会托梦,找你们的麻烦了。”
  未完待续  (七十四)


  (https://www.xdzxsw.cc/book/11417321/36365987.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