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明朝权臣 > 第38章 口出狂言

第38章 口出狂言


  伍秉谦恨不得扑上去捂住杨承的嘴。看不出来啊,这个不声不响的小子,胆儿真肥,敢在两榜进士面前大言不惭。要是进考场便能高中,他们在场这些人,哪个用得着考到须发全白,还是一次次进考场,又一次次落榜而归?

  金陵人杰地灵不假,可在场这些人,除了杨爵,还真没有第二个两榜进士。

  会试高中的,早就踏上仕途,做官去了,哪会在这里风花雪月?有功名在身的,也就是说,只要能考中秀才;或是有了才名,便有了入士林的资格。只要人缘不太差,便能参加今天的诗会。在场大多数是举人,却无一例外,都是进过好几次考场,经历过落榜之人。

  待笑声稍低,杨承眨巴眨巴黑白分明白的大眼睛,道:“像那些平日只会交际应酬,没有把时间花在读书上的人,进多少次考场,自然落多少次榜。小子虽然年小,却一心苦读。有心人天不负,怎会不中?”

  现场静默三秒,随即大哗,愤怒的声浪快把屋顶掀了。

  这是讥讽他们,讥讽金陵士林吗?他们以文会友,互相探讨,在这小子眼里,就成了只会交际应酬,无心读书了?

  一个怒火大炽的青衫文士越众而出,气得胸前的胡子抖个不停,道:“黄口小儿,老夫出一联你对,要是对得出便罢,要是对不出,赶早与老夫滚出去。”

  这青衫文士连续参加二十多年乡试,全然不中,依然只是一介秀才。每次看榜,最恨别人能中了。杨承的话听在他耳中,完全就是讥笑他嘛,他要能忍,还是人吗?

  杨承道:“请说。”

  坐回原先角落的朱老秀才大急,想把杨承拉回来,众目睽睽之下,又不敢站起来。

  青衫文士冷笑一声,抑扬顿挫念道:“荷花茎藕蓬莲苔。”

  这是偏旁联,也是一出只有上联,没有下联的独字联。这上联流传不知多少年,历代文人骚客绞尽脑汁,就是不能对出既有偏旁,又对仗工整的下联。

  青衫文士吟罢,得意洋洋斜睨杨承,静等杨承被赶出去。只要杨承今日被赶出醉仙楼,来日纵然能青云得意,少不得有人会拿今日之事嘲讽于他。今日之事,将会成为杨承一生的污点。

  此联一出,整个醉仙楼都静了下来,不少人便露出笑容,皆因为明白了青衫文士的苦心。

  杨爵有心考校杨承,并不出言制止。

  杨承道:“小子便斗胆对上一对。”又向杨爵行了一礼,道:“请老大人指教。”

  杨爵笑吟吟颌首。

  青衫文士冷笑一声,道:“对得不好,也是要被赶出去的。”

  别以为随便吟七个字凑数,便能在这里混下去。

  杨承朗声道:“那是自然。”看了青衫文士一眼,吟道:“芙蓉芍药蕊芬芳。”

  啥?青衫文士睁大眼睛,不敢置信地道:“你说什么?”

  在场的人,不少人雇地一下站了起来。

  朱老秀才真怀疑自己听错了,这孩子,怎能对出这么精妙工整的下联?

  伍秉谦则完全石化了,这小子从哪抄来的?

  杨爵脸上的笑容更浓了,一双眼睛亮晶晶的,只是看着杨承笑。这孩子,果然灵气逼人。

  杨承慢条斯理又吟了一遍,末了,还问上一句:“听清了么?要不要写下来让你看明白?”

  这是有意羞辱!有意羞辱!青衫文士心中狂喊,气得胸前的胡子一翘一翘的,这听清了的话,无论如何是说不出的。

  他出的上联,是草字头,杨承对的下联,同样是草字头。以“芙蓉”对“荷花”,以“蕊”对“蓬”,“以芬芳”对“莲苔”。再没有比这个更工整的下联了。

  这可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啊,还说什么启蒙迟了,没有功名在身。他一个没有功名在身的少年,把自己一个老秀才给比下去了。还让不让人活了!

  眼看青衫文士下不来台,先前挤在杨爵身边那个方脸大耳文士走了出来,道:“某这里也有一出上联,你可对上一对。”

  这语气便比上一次好些了。

  杨承道:“请说。”

  方脸大耳的文士笑吟吟道:“一、二、三、四、五、六、七。”

  这也是一个流传很久而没有工整下联的,他话音未落,不少人笑出声来。

  杨承接着他的话音儿道:“孝、悌、忠、信、礼、义、廉。”

  方脸大耳的文士怔了怔,想明白后,怒道:“你怎能骂人?”

  杨承笑吟吟道:“哦?有吗?小子这是对的下联,怎能说是骂人。”

  要说骂人,也是你骂人在先。他出的上联,从一到七,偏偏没有八,即所谓忘八(王八)。杨承对的下联,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缺了一个耻字,是说他无耻。如此让人当众辱骂,他怎受得了?忍不住便要发作出来。

  就在这时,又一人站出来,只是这人还没有开口,杨爵便道:“好了好了,今天开的是诗会,尽出些对联做什么?”

  那人躬身道:“杨大人说得是。”再转向杨承,抬起下巴冷哼一声。

  杨爵道:“小本家,你过来。”

  让杨承坐在他身边。

  原先在杨爵身边那些人,嫉妒得发狂,由一人牵头,悄悄商议去了。

  朱老秀才欢喜得傻了,只是远远看着杨承傻笑。真是孺子可教啊,这孩子,聪慧过人,好好培养,以后一定能出人头地。他本来还有些拿不准,所以带杨承到金陵找伍秉谦,就是想让伍秉谦考一考杨承,看看自己有没有看走眼。说到底,不过是多年乡试落榜,对自己没有信心罢了。现在看来,他确实是捡到宝了,杨承实是未雕琢的璞玉。

  杨承在杨爵下首落座,并没有因为坐在史身边而战战兢兢,反而举手投足间落落大方。

  这时,有人站出来道:“杨大人,如今正是盛夏,百花盛开,我等议以‘花’为题,每人做诗一首。不知杨大人意下如何?”

  杨爵自无不可。

  于是,小二端上文房四宝,各人奋笔疾书起来。

  不远处,神色复杂的伍秉谦看着没有动笔的杨承,心里一会儿盘算着回去得好好巴结他,一会儿又后悔昨天不该把那两首菊花诗拿出来,不知这小子会不会偷了他的诗?

  PS:请兄弟们登陆再点击,可凡上第一个推荐,对以后能不能再获得推荐至关重要,救兄弟们支持一下,收藏、会员点、推荐票都要哦。可凡拜谢!

  ;


  (https://www.xdzxsw.cc/book/113092/6044498.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