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宋末三国 > 第165章 若能招降得郭药师,复燕可期

第165章 若能招降得郭药师,复燕可期


  当下童贯便开口道:“仲亮之言有理。此人似于助得耶律大石之余,亦有暗中相助我军之意。”

  停得一停,童贯复开口道:“只方才仲亮曾言,我军不妨拖延得数日,此事当有变故。此言又是何意?”

  赵良嗣便开口道:”若是下官猜测不差,则耶律大石必定对此人有恩。我军北上复燕,耶律大石南下以御,于彼言之,自是报恩为上,故此不得不助耶律大石。以下官观来,此人只有助耶律大石之意,并无相助辽国之心,若非如此,我等五万大军又何能遂返?萧严麾下大军又何以遂灭?”

  童贯点了点头,开口道:“当是如此。”

  赵良嗣便站起身来,走动得数步,然后开口道:“如此说来,我辈若要复燕,只不去惊扰得耶律大石,彼自不会出手。当日我军自河北东路以攻,耶律大石遂于新城为阻,不破耶律大石则我军不得北上。如今我军到得河北西路,若从此地出发,便可沿相州、涿州之地进攻得析津府,无需惊扰到耶律大石。”

  童贯稍一沉吟,便开口道:“虽则绕开得新城,此人必不出手。奈何犹自有萧干在?若是当日,我军凭十五万精锐,尚且能同萧干一争短长。如今西军思乡心切,只怕难以为用。”

  赵良嗣便开口道:”不然,我军尚有强援在彼,正可一试。”

  童贯便开口道:“强援何在?”

  赵良嗣便开口道:“正为此人!此人既然铁心相助得耶律大石,宣帅的复燕之事便当着落在此人身上。”

  童贯听得此话,反倒是满头雾水,方才不是说避开了耶律大石,此人便不会出手了么?于是童贯便开口道:“还请仲亮明言!”

  赵良嗣便开口道:“此人既然提心相助耶律大石,故此谁于耶律大石为敌,彼自当出手算计谁!唯有如今萧干正欲图谋耶律大石,故此人必出手算计之。有得此人出手,则萧干已不足为虑。”

  听完这话,童贯再稍一沉吟,心头立马活泛起来。此人铁心相助耶律大石,当初自己同耶律大石为敌,便为其所算计。

  如今自己势力弱了下去,西军大多欲要返乡。自己手下唯一可用的,便是刘延庆这八千叛出种师道门下的西军,彼辈如今无路可退,自会继续听自己招呼。

  凭着八千残破西军,自不是萧干对手。

  谁料萧干这货不知死活,走自己的老路,去招惹耶律大石呢?

  若果此人能将萧干算计得去,没了萧干前来纠缠,自己又能避开耶律大石大军,则辽地并无兵马可防守。如此自己凭借着八千西军残卒,尚且有偷袭析津府的成算。

  于是童贯点了点头,开口道:“奈何我等不知此人为何人,又怎知其将如何算计得萧干?”

  赵良嗣呵呵笑了数声,开口道:“我等自不知此人为谁,此人却知我等在此,自当遣人前来联络。此人既有暗中相助之心,只要我等不去犯其忌讳,说不得还会暗中襄助我军成事。故此,下官的建议便是我军不妨在此拖延的数日。”

  复燕封王乃是童贯终生的梦想。听得赵良嗣此语,童贯也唯有死马当活马医了。好在如今军中粮草颇多,好在朝廷没有规定自己的归期。

  当下童贯便将种师道麾下那帮西军打发了回去,只留下刘延庆的八千残破西军于此地等候。

  这才过得一日,便有亲卫来报,耶律大石麾下处王叶王大人遣密使前来求见。

  听得此消息,童贯同赵良嗣相视了一眼,精神同时为之一振,想来便是那话儿来了。

  当下将众人赶了出去,只留下童贯、赵良嗣二人,复赶紧命人将密使召入。

  韩德本为辽地汉人,对宋人高官并不感冒,加之天性便是粗爽的汉子。

  待到见得童贯、赵良嗣二人,韩德也是拱拱手便当行礼了。

  童贯二人正对其满怀期待,又岂肯同其计较这个,到是和颜悦色的很。

  当下童贯便开口道:“王大人使尔前来何事?”对方既是辽人,童贯便不欲将王叶在宋人这边的身份官职透露。

  韩德听得此话,便从怀中掏出一封密信来,开口道:”我家大人使某家前来奉上书信一封。”

  也不用从外面叫入亲卫动手,为保密起见,赵良嗣便亲自走进前来,从韩德手中接过书信。

  唯恐对付于书信中下毒,平日里自有亲卫验毒。

  唯有今日情形不同,且王叶亦为宋国官员,自是无需如此小心。

  虽说如此,赵良嗣为了一表忠心,便拆开书信,先自观看起来。

  看得半晌,赵良嗣不由得击节长叹,果然妙计!

  却也不先将书信转给童贯,反而对着韩德开口道:“此信乃你家大人所做?”

  来之前王叶便有嘱咐,故此韩德自是按照王叶的意思开口道:“非也!此乃有人将此信交于王大人,托王大人转交于宋人大官。王大人尚且未曾拆看,便命得某家前来。”

  听得此话,赵良嗣这才放下心来。就是嘛!如此高明之士,自当阅历无数,想来至少也是花甲之年。反观这王承旨,如今不过十七八岁而已,即便有此心机,又岂会有此阅历。

  这也是时代的局限性,谁又能料到后世的信息大爆炸,你要是看上一年的花边新闻,各种稀奇古怪的事情都有,绝对能顶上古人一辈子的阅历。

  当下赵良嗣便朝童贯点头示意。

  童贯回意,便命人奉上珠宝,厚赏了韩德,打发了其回来。

  韩德犹自满头雾水,就送了一封信,回答了两句慕名奇妙的话,便有如许赏赐。跟着王大人,果然是升官发财,步步高升。

  却说韩德既去,赵良嗣犹自等得一等,过了半个时辰犹自未曾发觉自己有中毒的迹象,这才将书信转交给了童贯。

  童贯接过书信一看,照样是目瞪口呆。

  但见得信上只言对方于耶律大石父辈有旧,曾受其活命之恩。前次见得宋人大军北上,恐故人之子为宋人所屠戮,对方便不得不北上为助,以抗朝廷大军。

  虽则如此,对方身为宋人,到底是败坏了朝廷的复燕大计,便当另设一策以补偿之。

  如今圈套已经设下,朝廷大军只需如此如此,复燕之事可成。

  只要朝廷不去招惹耶律大石,对方自于一边旁观,绝不出手。

  书信末尾又言自己乃修道之人,见不得屠城。若果朝廷大军袭占得析津府,切切不可屠城。

  看完此信,一个住山洞的白胡子老爷爷形象便浮现在二人眼前!果然是高人啊!

  原本见得耶律大石曾相欺于自己,童贯尚且有几份痛恨之意。

  如今见得此信,得知耶律大石果然有高人为助,且这高人还给自己补偿了这么大已分厚礼。童贯的痛恨之心立马便消失的无影无踪。

  再去招惹耶律大石?打死也不去招惹了!若有机会,倒是不妨多讨好讨好耶律大石。若能同耶律大石相交,危难之时说不定还能求得此人出手。

  当下赵良嗣便兴奋的开口道:“宣帅,天赐良机啊!如今既然郭药师同萧干互有加害之意,此人又设下计策,让郭药师率军叛逃,驻扎于涿州。如此涿州有郭药师在此,新城有耶律大石在彼,而萧干居于二者之间。正所谓攻首则尾应,攻尾则首应,萧干虽势大,犹自只能两头奔波,疲劳奔命,此贼如今已经不足为惧。若是能招降的郭药师,待到萧干既疲劳,抑或全力南下攻打耶律大石,我军便可由相州入侵,再经由涿州,联手郭药师偷袭得析津府。

  且郭药师既去,萧干麾下凭空便少了上万人马。再有萧干既然欲要攻杀耶律大石,则此人必定出手。只怕我军占据得析津府之日,彼处耶律大石已取萧干首级矣。”

  童贯闻言也自大喜,良久之后这才担心的开口道:“只不知这郭药师又肯不肯降?”

  赵良嗣哈哈大笑,开口道:”若是他人,下官不敢保证。唯有郭药师,其性情下官倒是清楚的很。此人颇为骑墙,且不说如今彼已入困境,即便是平日,若见得辽国日衰,宣帅只需一封书信前去,彼自当欣然来降。”

  童贯更是大喜,又同赵良嗣细细的商议了一番,便命使者潜往辽境,前来招降郭药师。

  却说当日刘舜仁辞别得耶律大石,便连夜往辽军中赶来。

  待到甫一相见,郭药师便开口道:“甫仁此次前去耶律大石营中,未知彼等果有良策?”

  刘舜仁便开口道:“郭帅大喜!彼等实有良策。老贼大军东来,待到得涿州之时,郭帅不妨领兵叛逃,据涿州自守。”

  郭药师闻言大怒,便开口道:”此何良策?即便本官据涿州以守,便当老贼攻不下涿州?”

  刘舜仁便开口道:”若果老贼北上攻打涿州,耶律大石自愿领军出老贼之后,以为策应。”

  郭药师开口道:“彼等才五千余人,又岂敢前来救援?即便前来救援,又顶得甚事?此计十死无生。若是如此,倒不如我领大军前往,双方合兵一处,尚且是九死一生的局面。”

  刘舜仁开口道:“非也!耶律大石处近日颇有大军前往投靠,如今彼等已有五万大军。”

  郭药师明显不信,开口道:“此事汝所亲见?”

  刘舜仁开口道:“实乃末将所亲见。虽未细数的人数,但以营盘、旗帜来看,虽不敢说五万人,至少三万肯定不止。”

  刘舜仁此人郭药师还是信得过的,且此次刘舜仁突兀前去,对方事前并不知情,故此不可能事先假扮。

  郭药师正在沉吟间,刘舜仁便开口道:”郭帅此语说得甚是,分兵两地,犹自弄险。若果领兵前去同耶律大石汇合,自是万无一失。”

  当日郭药师自度能领万人出逃,而耶律大石处不过五千人而已。如此两军汇合,自己犹自占优势,不惧耶律大石吞并之余,尚且有机会吞并得耶律大石所部。

  如今见得耶律大石手下已经远超自己,郭药师便不肯前去。

  唯有一南一北,分驻两城互为策应之事,郭药师犹自在犹豫。

  刘舜仁见状自是苦劝。

  所谓傻子眼里周围人全是傻子,骗子眼里周围人全是骗子。

  见得刘舜仁一味苦劝,郭药师也难得的说了一回心里话:“此事尚有不妥。本官曾与耶律大石有所龃龉。若是我等率军出逃,待到老贼来攻,彼等食言不来相救,又当如何?”

  刘舜仁便开口道:”若是我军既灭,于彼等也未曾有好处。耶律大石又岂肯如此?”

  郭药师摇了摇头,开口道:”唯有耶律大石早已经投诚得宋人,即便老贼灭得我军,复南下攻击于彼,彼犹自能退回雄州,借宋人之力自保。”

  停得一停,郭药师又开口道:“且若是本官领兵叛逃,驻扎于涿州。此时自是我等势弱,耶律大石彼处势强,故此老贼必先攻涿州。如此便是我等拼命,而耶律大石必定旁观。即便彼肯出兵策应,亦必定待到我军既尽之时。到得那时,即便能破得萧干,本官亦只能俯首于耶律大石之前。与他人做嫁衣裳之事,本官又岂肯轻为。”

  刘舜仁便开口道:“既是如此,只老贼加害之心日浓。我等又当如何?”

  郭药师便开口道:”萧干正要领我等同耶律大石互斗,以损耗双方兵力。耶律大石一日未灭,老贼便一日不肯对我等下手。如今尚且未到最后关头,且不妨等等再看。如今老贼同耶律大石势力相当,依本官之意,自是坐看老贼同耶律大石拼得双方死伤殆尽,本官再出面收拾残局。”

  停得一停,郭药师又开口道:”只当日同宋人联手之事未成,奈何如今宋人已去。若当日果能投诚得宋人,本官自当占涿州自守,即便老贼来攻,耶律大石食言不救,本官犹得西去,逃入宋国。”


  (https://www.xdzxsw.cc/book/104769/5549807.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