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宋末三国 > 第159章 撤军 下

第159章 撤军 下


  童贯听得此话,便沉吟起来。

  王叶赶紧上前低声开口道:“宣帅,依下官之意,此事未必不妥!”

  童贯闻言便抬起头来,开口道:“承旨此语又是何意?”

  王叶便压低声音开口道:“下官说句不该说的话,朝廷此次复燕之举,实为仓促。撤兵之事,更为仓促。军国大事尚且如此轻易反复,谁又知他日之事当如何?”

  听得此语,童贯隐隐觉得捉摸到了什么,赶紧开口道:“还请承旨明言!”

  这货竟然客气了!

  王叶便开口道:“此次复燕失利,自是辽国势力犹在,尚未可图。唯有我朝日兴,辽人日衰。此消彼长之间,我军今日不能胜辽人,谁敢言他日便不能胜辽人?若辽国再生变故,乃至又得时机,再次复燕之事可期!且不如将军中辎重、粮草厚馈耶律大石,使得同萧干尚有一战之力,留其于此地以为后手。”

  引耶律大石回朝于童贯无益,留其于此地反而说不定能派上大用处。此次正要千里行军解两州之急,许多辎重自是不便携带。且朝廷富庶,些许辎重又算得甚事?

  童贯点了点头,便要答应下来。

  唯有旁边蔡攸见得二人将自己招降之功抛于一边,只顾着商议自己的利益,心下大为不满,便开口喝道:“若果耶律大石不肯归朝,则本官招降之功又做何说法?”

  此事王叶早有对策,见得蔡攸发问,王叶复凑近前来,开口道:“相公勿忧!如今耶律大石自不肯南下,若是迫之过急,恐事有反复!既是如此,莫如让耶律大石亲拟谢表一份,且劳动宣帅将耶律大石留此用意并为书写,相公凭之于官家面前交差。如此说来,便并非耶律大石未降,亦非耶律大石不肯南下,实则大人留之此地另有用意。”

  耶律大石铁心不肯南下,难道自己要内讧一场?无奈之下,如此也不失为一良策。蔡攸便也只能点头答应下来。

  众人商议已定,王叶又朝着童贯开口道:“敢问宣帅,大军何日出发?下官这便去收拾行装。”

  如今耶律大石不肯南下,自己又将赠与许多辎重,童贯又岂肯不派人于耶律大石军中为监军?何人可用?唯有王承旨一人而已。

  故此童贯便开口道:“本官自欲携承旨南下。唯有如今耶律大石留军于彼,若不行制衡之道,恐事起反复!说不得只能劳动承旨一番,留于耶律大石军中以为监军?”

  王叶心下自是大喜,表面上却装出不情不愿的样子,开口道:“宣帅,下官乃宋人!”

  童贯自以为王叶留于此地,必是凶险无比。若要让人提着脑袋替自己卖命,又岂可无奖赏。当下便同蔡攸耳语了一番,这才开口道:“若果王承旨肯担此重任,我等做主,当下便任尔为枢密院承旨。若得将来复燕事成,大宋数十军州,王承旨必有一席之地。”

  王叶沉吟了半晌,这才无可奈何的答应了下来。

  朝廷诏令又岂是儿戏?且河北西路、永兴军路日日告急,到得第二日,童贯便命人将辎重搬于城外,待耶律大石自己前来搬运。又留下二千敢战士为守,自领大军朝河北西路扑来。

  这几日种照容已经获悉老种无罪获释,归隐家园之事,且西军亦已尽去,便再无留下的借口。唯有同王叶又是一夜抵死缠绵,这才依依惜别。

  至于种照容沿途安危倒是不用担心,种师中早已命得数十名亲卫沿途护卫。

  却说萧干听得宋人撤军之事,心下自是大喜,却也不急着回头找耶律大石、郭药师等人算账,反而领着大军直冲西军而来。

  实因宋辽两国已经百余年未见刀兵,萧干正要称量一番宋人西军精锐的斤两。且前次耶律大石诈传以二千殘卒破得十万宋人精锐,如今自己若能将童贯击溃,自能分得耶律大石声势。

  这一日两军相交,萧干自使马队纵横冲突,西军却将不多的骑兵藏于阵后,乃使步兵结叠阵以自守。

  萧干见状大喜,宋人竟敢以步卒阻挡骑兵?便催动骑兵迎头冲来,欲仗战马蹂躏之。

  谁若料得西军正归心似箭,正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之时!

  辽人这才冲到数百步外,西军迎头便是连着几波神臂弩,眨眼间便对面便倒下一大片。

  萧干犹自未曾慌乱,只催动骑兵继续前来,只要到得宋人跟前,弓箭自是无用,马队又岂惧步卒?

  谁料得对面的宋人竟然没一个怕死的,前面数排宋人一个挨一个,排得密密麻麻,只将长矛一端顶于地上,一端斜斜上指,排出枪阵来。

  待到骑兵冲入枪阵,长枪便刺入马腹,且将马背上骑兵串在一起。而枪阵之中的宋人士卒亦纷纷为奔马所撞,直飞去数十步,眼见着便不得活了。

  虽则如此,宋人犹自未曾胆怯,枪阵缺得一块,便有悍不畏死的宋人士卒举枪填入。

  且宋人弓箭手犹自未曾停歇,也不管误伤不误伤,只拼命将弓箭往前射来。

  过得半晌,见得对方骑兵为枪阵所阻,马速渐渐放得下来。便有阵后虎视眈眈的刀兵往前冲来。

  骑兵冲阵全仗马速,一旦马速降得下来,便与普通士卒无异。

  萧干于阵前见得西军悍不畏死若此,已知西军深浅,此辈实为劲敌。又见得阵后刀兵冲上前来,便赶紧命人鸣金收兵。

  阵前辽军同西军拼杀得一阵,眼见自己为骑兵,对方为步卒,仍然几乎便是一条性命换一条性命,已是胆寒。

  闻听得阵后锣声响起,如释重负,便纷纷拨转马头,往阵后逃来。

  这才稍稍乱得一阵,待到脱离宋人弓箭,便有将官大声呼喝,将队列整齐起来。

  西军骑兵原本欲要追杀,眼见着对方败而不乱,再有自己人少,便也不敢前来,悻悻的退了回去。

  郭药师麾下的常胜军地位较低,多为步卒,少有马匹,故此倒是逃得此劫,未曾上阵交战。唯有于阵后见得今日交战情形,复想起宋人既有国士献谋,如此虎贲用命,想来正是天命所归,归宋之心又涨了几分。

  当初自己发觉萧干杀意已决,便献计诱得萧干西来,复使刘舜仁前去结交宋军,原本便是欲要让宋人趁虚北上,待到萧干领军回击,两军交战之时,自己再领军于阵后偷袭。如此萧干一战可平,析津府唾手可得。自己逃得性命之余,尚且能借此功劳于宋国立足。

  谁料得萧干竟然觑破了自己心思,一战而破西路军,连累得宣帅不得不班师。

  只宋人既去,萧干老贼必会继续对自己下手,如此又当如何逃得性命?郭药师实在苦恼!

  前面几天每天搬十几个小时砖头,脑子混乱了。今日稍稍清闲一些,已经将147章往后修订了一番,且劳动大家再看一下。若有瑕疵,待到过几日再空闲一点,自会细细订正。


  (https://www.xdzxsw.cc/book/104769/5549801.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