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东鲁传 > 425章 鼙鼓乍作

425章 鼙鼓乍作


  离开府学后,若萤一行来到了莱哲的小教堂,并在这里一直待到傍晚时分。

  期间,参观教堂内外。教堂不大,却极为讲究。看得出,捐建此处建筑的齐鲁商会很是用了心。

  教堂风格属于哥特式。外观上看,又瘦又高,很多竹笋状的装饰,充满了向上的冲力,让人感受到一种蓬勃的生机。

  内部的拱顶也呈橄榄型,四下里使用了很多的玻璃,玻璃上彩绘着极富神秘意味的《圣经》故事。

  别的且不说,单这些玻璃,就足够让人叹为观止的了。

  因为就连中户之家,都未必会舍得花钱购买使用这么多的玻璃。

  不得不说,齐鲁商会在这座小小的教堂上,真的是下了本钱,也赚够了眼珠。

  参观完了教堂,众人又听莱哲讲了一会儿教义,听了一些异国的人情风俗,都觉得很新鲜、很有趣。

  莱哲插空还告诉了若萤一件事,说他现在每个月都有一两银子的生活费,是齐鲁商会给的。

  正是因为这些缘故,他对若萤、对徐图贵的态度,与别人又有些不同寻常的信任与亲近。

  他能有这么个好结果,若萤打心里高兴。

  她不认为自己有多么的伟大,在帮助莱哲的时候,她并非毫无私心。

  最起码,她对莱哲心里的那个遥远国度充满了好奇与向往。

  与自由不羁的思想相比,这是个通信迟滞、交通不便的世界。

  要满足自己的渴望,她必须要借助他人的心眼,看到更远、更高的地方。

  莱哲给了她一个崭新而广阔的世界,也教会她不少的异国的语言与文字。

  莱哲于她而言,是朋友,是手足,亦是良师。关键时刻能够援手,危难关头能够施救,这种人,值得交往。

  她收下了莱哲的感激,同时,更希望他能够泰然地面对这一切,挺胸抬头做人。

  “还说要替你在我们那儿介绍个好姑娘呢。看眼下这情形,你大概是舍不得跟我走了。”

  若萤故作遗憾之叹。

  莱哲摸着鼻子,嘿嘿笑着,吞吞吐吐道:“人家若是愿意来,我也不好撵人家走……”

  这便是有决心要扎根于此的意思了。

  若萤的感慨半真半假:“你能安心下来,固然可喜可贺。只是我一直向往着与你飘洋过海、游历四方,这个愿望,怕是实现不了。”

  “四郎之才,经天纬地,只该拿来治国安邦,这才是正途。我若是带了四郎远走高飞,等于是弃这里的百姓于不顾。这不符合我们基督教的教义。而我,也会变成一个自私的罪人。”

  “先生如此抬举,若萤敢不勉力进取!”

  “四郎不必过谦。这些勇气和希望,都是四郎你给的。现在不过是借花献佛、完璧归赵,四郎不要笑话我笨才好。”

  “不笑,不笑。就冲着你出口成章,学堂里的老先生都会夸你的。”

  “跟四郎比,我还差得远哪。每次和四郎在一起,都会觉得世间再无艰难。”

  “每次和先生在一起,都会觉得世界很大、很美好。”若萤正色道,“君子之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是读书人的本分,不值得大张旗鼓地宣扬表彰。先生自身的优点多不胜数,只不过自己察觉不到罢了。别的不说,先生的医术起码在山东道上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国家有句古话,叫做‘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不知先生听说过没有?”

  “那不是造反的口号么?”莱哲搔头道。

  “先生是教士,信奉的是众生平等,应该从这句话中看得到‘平等’二字才对。西方不是很早以前就流传着这样的话吗?平等是美德。平等造就了友谊,人类应该尊重平等,它使朋友相亲,城市相连,四方结盟;失去平等,弱者就会忌恨强者的力量,人们间的敌意便会与日俱增,一天不停;平等赋予人们力量与品格,赋予人们才智与能力。

  斯多葛派则要求人们将奴隶作为精神平等的伙伴和朋友来劝待。对外邦人也不再歧视。因为所有的人,不论是本邦人还是外邦人,都有相同的理性和内在的自由精神,因而都应该是平等的。人类应是一个情同手足的整体,一个世界性的国家,在这个世界里,人人平等。……”

  莱哲睁大眼睛,连呼上帝,除了一句“四郎博学”,便再也想不出更恰当的钦佩之辞了。

  四郎要他学会“平等”,平等地看待这里的人和故乡的人,平等心看待自己与这里的人,其实是鼓励他活得更自强,不要自卑、更不要失去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其实他自己何尝不知,世间哪里存在有什么“平等”?四郎此说,实在是激励他积极向上,勿要自暴自弃。

  就算所有人都不理解他,不要紧,至少还有四郎在。四郎理解他的情怀,明白他的心思,也能够同他交流故乡他乡的古往今来。

  有四郎作伴,他便不会孤单。

  在这个陌生的国度,他并非一无所有。

  这才是四郎所要传递给他的真正贺礼。

  “四郎的心,我明白。”

  就像是明知道她其实是个女孩子,他要将和她的每一次的交流,都当成是一个秘密,紧紧地锁闭在心里,永世不宣于众。

  离开教堂的时候,已是华灯初上。

  若萤一众相约来到了“钟意饭庄”。

  老四和钟若荃父子两个隆重地在门首相迎。

  两相寒暄后,若萤仔细地打量了一下这座簇新的门面。

  借着“金谷粮行”的开张大吉,老四趁热打铁,终究还是在济南城中开设了自己的分店,实现了自己多年以来的一个梦想。

  同左右一样的房屋构造,钟意饭庄分为上下两层,一层大排档,二层包房。两边设有上下楼梯。

  饭庄上下用了四个伙计负责酒水传菜。门口一个专司迎来送往、牵马问答。

  厨房里则由老四亲自掌厨。

  直到这时,若萤才知道,她的这位四叔居然是个烹饪高手。

  以往在家的时候,十指不沾阳春水,还道是个只会卖弄嘴皮子的,不想竟然有两把板斧!

  这会儿她便想起了孔夫子被困陈蔡之间的那段经历了。

  今日之事,诚如圣人教训的那般,“目犹不可信,心犹不足恃”。

  老四今天相当高兴。眼前的这一群少年,在他眼里好比是塑了金身的财神爷,那是花钱都未必能请得来的主儿。

  他笑眯眯地看着每一个人,尤其是自小看着长大的若萤,一种前所未有的亲切与感激,满溢于言表,以至于张口闭口,全都是好言好语。

  附着在喧哗与热闹之上的若萤,始终陪着温和倾听着。

  要不是包间里频频相呼,看那架势,她当真能当一壶茶、一碟豆,听老四爷儿俩说上几天几夜呢。

  并不是“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的情怀作用,一旁的腊月最清楚她的用意。

  任何时候,四爷都不允许自己耳聋眼瞎。虽然久未回乡,但家中的一切动静,四爷时刻记挂在心。

  但他仍不忘从旁提醒小主人,不要尽相信四老爷的话:“小的相信,四老爷没什么恶毒的心思。但四爷平日里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四老爷跟大爷走得那么近,说明在某些方面,他们看法一致。再说了,他们之间有利益牵扯,真要是动到钱了,怕是会翻脸不认人。四老爷贪财爱财,可不是一天两天了……”

  若萤好笑地看着他,提醒道:“腊月,你再操心下去,脑门上的皱纹都要多几根。”

  见他面现不忿,只得点头称是:“好,知道了。你怕我会给别人的好话蒙蔽了心?且不说四爷我是否真有这么愚笨,你那是不知道?四爷我素来小肚鸡肠,八百年前的恩怨都记得一清二楚。想要捐弃前嫌可不是一时心软就能办到的。”

  听了这话,腊月松了口气:“既然四爷心里有数,小的刚才算是多嘴了。”

  若萤瞥他一眼,不无警告之意道:“你这副模样,往后人前少显。四叔也好,大爷也好,你以为你摆出个井水不犯河水的模样来,彼此就真的毫不相干了?”

  血脉相连,注定一生一世牵连不断。

  腊月垂头丧气,十分地郁闷:“大爷他们就这么规规矩矩地,开店赚钱就对了,还想撮弄什么事儿?好事儿咱不眼馋,坏事儿嘛——有骨气的话,一人做事一人当,别再来带累咱们就好。”

  若萤嘴角微抽:“大爷要能这么体恤人,就真的天下大同了。”

  腊月顿时紧张起来,因为他听出了小主人这句话的未竟之意。

  “大爷想干什么?”

  请原谅他迟钝愚笨,时至今日,都没有看出大爷的“别有企图”。

  他只是隐约觉得整个事件不大对劲:照四爷目前的情况看,明显是已经把府城当成了第二个家。偏偏就有这么巧,大爷也来济南开了店。

  往后大家又要抬头不见低头见,四爷见了大爷免不了就要矮一头,而大爷那边,谁敢保证不会借机欺负四爷?

  苗头不是已经冒出来了吗?

  大爷这次出门,谁人不好带?为什么偏就带出来两个混账东西?那两个无赖能干什么?还不是只有装痴卖傻寻衅滋事?

  要说不是专门针对四爷而来的,他腊月这俩字倒着写!

  “这个事儿你心里知道就好,切莫打草惊蛇。”若萤言简意赅地吩咐道,“记住,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暂时的,钟若英不会有太大、太明显的动静。羽翼未丰就想着翱翔天际,可不是智者所为。

  她绝不相信,恨她入骨的钟若英会在一夕之间痛改前非,与她修好。

  回顾近期钟若英对她的态度,很能说明问题。

  自来府城,对方的态度转变很大。面上似乎和善了不少,就算是上次,领着汪大胖和碌碡围截她,钟若英也不曾表露出欲置她于死地的意思来。

  而实际上,她很清晰地感受到,钟若英并未忘记她的威胁,也从不曾放弃对她的监视与窥探。

  更何况,就目前形势的发展来看,与她对着干,显然很划不来。

  蝎虎断尾,为求自保;避役易色,以防天敌。

  同样善于利用各种机会的钟若英,一定不会轻易放弃她这块香饵。

  物尽其用,不光是她特有的处世之道。

  晚饭由若萤出资包办。

  包括谭麻子父子在内的十余人,足足坐满了两张桌子。

  鸡鸭鱼肉、时令蔬果如流水般上来,虽属家常,但胜在丰富新鲜。

  若萤让上了两大坛子米酒佐餐,取其清甜不醉之功。

  酒过三巡,袁氏兄妹自告奋勇,为众人弄曲助兴。

  席间少年荟萃,推杯换盏当中,各抒己见、直陈心迹,言笑晏晏、分外融洽。

  正当意兴酣畅,忽然听到大街上锣声大作,各处的火烛亦跟着爆亮。

  马蹄踏踏、人语哗然,瞬间就到了跟前。

  一队城防全副武装地通过大街,所经之处,行人纷纷避让,店铺相继落窗闭户,如临大敌一般。

  紧张不安的气氛眨眼间就席卷了整座城。各种惊疑、揣测甚嚣尘上。

  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很快的就有消息传来,说是府城边上的程家庄遭到了流寇的袭扰。

  程家庄距离城区不过十余里,这是否意味着,济南城已在贼寇的窥视之中?

  这种恐慌心理迅速蔓延,如无边的黑夜,笼罩在每个人的头上。

  受此影响,各处歌舞无心、饮食无味,各各去意深沉。

  李祥廷和陈艾清几个并未坐观其变,而是走上大街,协助城防安抚惊恐失措的众人,并将若萤等人一直护送到袁家。

  临别前,又将袁家里里外外检视了一番,直至确认并无异常,方才告辞。

  一夜草草。

  到次日,就有官府张榜出来,公开通缉昨夜参与扰民劫舍的嫌犯。

  于是,满城的人都知道了一个地名、一群匪徒。

  老鸦山。

  孟仙台。

  常识。

  这两个人,一个是老鸦山的当家,一个是老鸦山的军师。

  这是两个颇具神秘色彩的人物,长期以来,外界对他们是只闻其名、不识其容。

  至于他们长什么模样、什么岁数,更是没有人知道。

  根据官府的说法,这些山贼乔装成平民或者商贩,白天混迹在市井中踩点。一旦确定下目标,就会留下标记,以待夜里实施犯罪。

  ……

  PS:名词解释

  1、平等是美德:这是亚里斯多德的观点。

  2、陈蔡之间:出自《吕氏春秋》,原文:孔子穷乎陈、蔡之间,藜羹不斟,七日不尝粒,昼寝。颜回索米,得而焚之,几熟。孔子望见颜回攫取其甑中而食之。选间,食熟,谒孔子而进食。孔子佯为不见之。孔子起曰:“今者梦见先君,食洁而后馈。”颜回对曰:“不可。向者煤室入甑中,弃食不详,回攫而饭之。”孔子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


  (https://www.xdzxsw.cc/book/10202/6377033.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