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东鲁传 > 370章 携手漫步

370章 携手漫步


  从朱孝处出来,直至那小小的院落完全消失在视线中,直到站在了悠长三夹道中,若萤都没再说话。

  漫天无际漂浮着鸳鸯藤的清香。

  禁断人行的夹道两边,业已覆上了薄薄的一层深粉浅红,不知是何处院宇中的凤仙或是长春花,随风迷失在此。

  不远处的墙头上,两只喜鹊扎扎叫得正欢。

  天白云淡,好不闲适,但福橘却完全感受不到舒惬的意味,一颗心都系在了身后。

  四郎在想心事,这不是她应该操心的,可是她却没办法不担心。

  她看不出四郎的喜怒,先是世子妃,然后是亲姑姑,都不是什么很愉快的经历,四郎应该不会感到太高兴的。

  都说是一日之计在于晨,这一大早就不痛快,会否预示着,这一整天都不会太顺利?

  而她,只希望四郎能够像这个年纪的孩子那样,快乐多过忧虑。

  但这种话,她一个外人有实在不便说出口。

  一旦认定四郎不开心,岂不是承认了世子妃她们的做法欠妥?

  说朱孝家的不好么?那可是四郎的家人啊,好不好,四郎心里自有一杆秤,哪里轮得到她置喙?

  但是,但事实上,她们确实做的过了。

  福橘不觉叹了口气。

  身后的若萤忽然淡淡地开了口,就好像眼睛能够透视,看到了她的心思似的。

  “才刚,让姐姐担心了……”

  福橘怔了怔。

  她原本以为,四郎会有些尴尬呢。

  怎么说呢?

  一家子面和心不和,世子妃又那么地兴师动众吓唬人,四郎兴许会为这些实在称不上体面的事情、为对方感到惋惜。

  毕竟,四郎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但是,好像是她多虑了。

  四郎这话,倒像是很对不住她似的?

  福橘倒不好意思了,感觉被一个孩子操心,很是罪过:“四郎行事,奴家信得过。”

  若萤点点头:“你既是跟着我的,我自是要护你周全。”

  她说的甚为平淡,但却听得福橘心下热潮涌动。

  她毫不怀疑这话的真实度。

  老早她就已经看出来了,这虽是个孩子,却胸怀博大、肩负重责。不会因恶小而故意为之,也不会因善小而不为。认为好的事情,不会等待、也不会犹豫,会以自己的方式付诸行动。

  有着一颗勇敢而深沉的心,也有着寻常人难及的眼光和目标,所说的话、所做的事,只有真正的有心人,方能领悟到其中的良苦与真诚。

  一次看似随意的闲聊,却能破解当事者的心结;

  一声随和近乎无意的招呼,却能让失迷者重新确定自己的存在与意义。

  素日里,四郎的话不多,更多时候,只是倾听。

  倾听所有人,无分贵贱、高下。你肯说,她就肯听。

  她的沉静,就如墙壁、大树,不会泄露任何的秘密,让人放心又安心。

  即使是再木讷谨慎的人,也能在四郎面前慢慢打开心扉,以自己的深藏的忧惧、回报四郎的体谅与宽容。

  没有什么事能难住四郎,无论什么疑难杂症,只要找上四郎,就会有所收获。

  苦恼的人,会得到释然;

  困惑的人,会获得开朗;

  俏皮的人,会有风趣呼应;

  吊儿郎当的人,会意识到责任;

  ……

  在闲话家常的氛围中,心防不知不觉地就会放下。四郎便会悄然进驻到每个人的心中,成为每个人不期然的信任与爱戴。

  四郎说,李二郎就像是阳光,但是,福橘觉得,四郎才是太阳,让李二郎这样明艳的葵花、陈公子那样的苍苔、柳公子那样的幽兰以及敏公子那种藤萝似的的人,全都无法抗拒地围着她转。

  这是一种说不出的心仪,无须严厉,却能让人心甘情愿地折腰、屈膝。

  若萤拱手为礼。

  这一福一揖中,福橘忽然生出个奇怪的念头来。直觉的这场景实在是有几分,嗯,暧昧。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

  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是的,这正是四郎给人的真实感觉,其言语作为,会让人忘记她还只是个孩子,且还是个如假包换的少女。

  可惜了……

  倘若是个哥儿,就凭这相貌、这修为,将来还不知道要迷倒多少女孩子呢……

  比起来,小侯爷似乎都稍逊三分,到底失于轻薄了……

  世子则输在了情性上,懒怠与人亲近,自然就会给人以高不可攀的错觉。而真相却是,世子太好说话、太好欺负了……

  “福橘。”清清凉凉的一声,就如花瓣擦过面颊。

  福橘猝不及防地吓了一跳,暗中却不由得发笑。

  真是“说曹操,曹操到”呢。

  前方的侧门外,倒覆着大片苍绿的院墙下,朱昭葵负手而立,一只手中拈着一串青红相映的枸杞子。

  朱诚陪侍在侧,朱诚身后跟着俩尾巴似的的小侍。

  东方依旧神龙见尾不见首,整个人隐在青藤后,只一条长腿、一爿黑色的衣摆显露在外。

  见到主子,福橘赶忙向前行礼。

  跟随着她的两个小婢却迟疑了一下,瞅了瞅面前的若萤,记得使命在身,要守护四郎安全,因此便没敢挪窝,只是遥遥地朝着自家主子福了一福。

  若萤没有反应,静静等候。

  福橘倒跟王世子说了好一会儿话,两个人不时地往这边投眼。

  若萤就知道,他们一定是在说她的事。

  自她受伤住进来,不但小侯爷名正言顺地开始以“我家的”来宣布对她的所有权,王世子这边也暗中不甘示弱,凡事都要亲力亲为。一天到头围着她转悠,举凡吃喝拉撒,他全都关心。

  让她觉得自己像是三岁小儿似的。

  可是,这种事又不好说的。

  说什么?请他高抬贵手?她只是身上有伤,脑袋还是好的,直到冷暖酸甜,也具备最基本的是非好恶的辨别能力?

  如此一来的话,蝠园里的人就该说她不识好歹了。

  能得到世子的青睐,这是何等的荣幸啊!

  做人要识趣。

  工夫不大,就见福橘叉手退至一边,而朱昭葵则扬声叫她:“四郎,来。”

  若萤只得走上前。

  福橘此时便弯下腰去,道:“既如此,我就先回去了。”

  “嗯。”

  朱昭葵未在意,只管打量着若萤:“天气不错,不累的话,走走?”

  若萤能说什么?

  他却伸过来一只手。

  若萤犹记得这只手的温度与触感,如春风和煦,叫人不忍拒绝。

  她别无选择,就只为了顾全他的面子,为了应付四下里注视,也不由她任性说不。

  妃红的道袍成为身边最美的风景。

  这个人尤其喜欢穿这些色彩明丽的衣裳,衬得自身更如白玉般娇贵。

  却又不喜欢繁琐。这种天气,想小侯爷早就扇不离手了,而他据说即使是三伏天里,也是难得揣把扇子出门的。

  当然了,下人们的也不能当真。尊贵如他,哪里就能冷着、热着呢?

  天冷了,有狐裘暖炉簇拥;天热了,有冰箱团扇伺候。

  凡事都要自己动手,府里头的下人们岂不是都该打发了?

  一路上,两个人都没说话,似乎是想要融入进周围的静谧与温暖中。

  不紧不慢的脚步,似乎有要走到天涯海角的意思,但若萤却不相信,那会是毫无头绪、毫无目的的闲逛。

  他什么也不问,是因为已从福橘那里获悉了一切吗?

  不知道他会作何感想?

  就算不关心她和所谓的“亲人们”的谈话内容,也该关心一下世子妃那边吧?喜怒哀乐,总该有个明确的表示吧?

  可她什么也察觉不出来。

  他心情貌似不错,就像是日常作画的时候,胸中有丘壑、落笔自从容。

  也许,当真是为她着想,趁此机会带她散步、解闷来的?

  是否已经看出她的不快了?

  也是,当此时,她并不需要任何人的安慰,不希望耳边吵吵嚷嚷,这样,就好。

  安静地漫步,不受打扰地思想,兴尽而返,就好。

  青砖漫地,飞花如雪。两侧粉壁渐渐变高,脚下的路也似乎正在变宽。

  若萤并不熟悉这些,但却毫不担心去往何处。

  这种放心的感觉,只有静言能够给她,尽管他并不是最强的。

  她相信静言,不仅仅是相信他会用生命去保护她,也是因为她愿意、愿意让这个人来看顾,愿意为他弯下腰、垂下眼。

  而此时,她居然再度感受到了这种心情……

  果然是习惯了吗?当被一个人呵护久了,心理上就会形成依赖、就会难以割舍?

  难道不是因为还债?

  倘若是她,害得别人差点送命,大概也会这么小心翼翼地维护吧?

  不但要照料饮食起居,还要兼顾照应对方的心情。

  这是无可厚非的,也是毋庸置疑的。

  若萤暗中笑了笑,怀疑自己的想入非非是受到了这漫天飞花的干扰。

  再次穿过一道大门,若萤终于有了异样的感觉。

  自才刚的几道门开始,门口的护卫,无论是从着装、还是神态,都有些特殊。

  严格说来,是更加训练有素了。行礼时,一丝不苟、干净利索。

  站在那里,身板笔挺倒像是出征前的士兵,仅仅是对上一眼,那严肃凝重的表情,就足以叫人心生畏惧了。

  若萤不觉朝其中一人多瞅了一眼。

  “怎么了?”朱昭葵问。

  “没。”

  “嗯。”

  进到门里,眼前豁然开朗。

  院宇深邃,璧槛华廊,高高下下天成景,密密疏疏自在花。

  细看处,五步一楼,十步一阁。飞檐画角、斗拱脊兽以无需演说的傲然姿态,道出了此间的非同等闲。

  若萤觉得,她似乎知道些什么了。

  PS:名词解释

  1、鸳鸯藤:金银花,又名忍冬。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能宣散风热,清解血毒,用于各种热性病,如身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等。

  《神农本草经》载:“金银花性寒味甘,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化淤之功效,主治外感风热、瘟病初起、疮疡疔毒、红肿热痛、便脓血”等。

  《本草纲目》中金银花具有“久服轻身、延年益寿”的功效。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为金银花的主产区,种植面积最大,野生品种居多,历史悠久,约有50万亩。

  其次,封丘金银花有1500多年的种植历史,梁代著名医学家陶弘景所著《名医别录》中有明确记载。

  2、长春花:又名月月红、月月花、长春花、四季花、胜春。原产于中国,有二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汉时宫廷花园中已大量栽培,唐朝时更为普遍。

  宋代宋祁《益都方物略记》记载:“此花即东方所谓四季花者,翠蔓红花,属少霜雪,此花得终岁,十二月辄一开。”

  明代刘侗《帝京景物略》中也写了“长春花”,当时北京丰台草桥一带也种月季,供宫廷摆设。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有药用用途的记载。

  中国记载栽培月季的文献最早为王象晋的《群芳谱》,他在著作中写到“月季一名‘长春花’,一名‘月月红’,一名斗雪红,一名‘胜红’,一名‘瘦客’。灌生,处处有,人家多栽插之。青茎长蔓,叶小于蔷薇,茎与叶都有刺。花有红、白及淡红三色,逐月开放,四时不绝。花千叶厚瓣,亦蔷薇类也。”

  3、冰箱:《周礼》中有一种用来储存食物的“冰鉴”。这可能是人类使用最早的冰箱。

  《吴越春秋》上曾记载:“勾践之出游也,休息食宿于冰厨。”这里所说的“冰厨”,就是古代人们专门用来储存食物的一间房子,是夏季供应饮食的地方。

  明朝时,北京城的皇公贵族已把冰箱做为重要的祛暑器具,那是一种用天然冰块降温的箱子,以黄花梨木或红木制成。


  (https://www.xdzxsw.cc/book/10202/6043638.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