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东鲁传 > 346章福橘见闻手札番三

346章福橘见闻手札番三


  在侍寝一事上,小侯爷固执己见,而王世子则寸步不让。

  为了能达成目的,小侯爷竟破天荒地作出了让步,声称只要能陪伴在四郎身边,他不介意跟朱昭葵同床共枕。但被朱昭葵以有洁癖为由,断然拒绝了。

  消息传到侯府老太君那里,老太君叫了亲孙子去,道理、利弊讲了不少,甚至都不惜出言威胁,但统不管用。

  没人能约束得了小侯爷,论任性,山东道上没人敢跟小侯爷相比。

  都没有那个底气与特权。

  就福橘个人而言,十分清楚自家主子的心思。倘若让小侯爷守夜,相信只要一宿就能发现四郎的女儿身。

  一旦这个事实被揭穿,可想而知,王府和侯府又将面临一场大乱。

  四郎想冒充男子,知情的世子要帮她圆谎打掩护,双方到底打的什么主意?福橘想得头疼都想不通。

  不过还好,侍寝这事儿很快就给四郎解决了。她容许小侯爷守夜陪床,但却有个条件。

  她要小侯爷读书给她听,但是阅读的内容却没有小侯爷想的那么有趣。

  四郎要听的,是四书五经之类的书籍。

  小侯爷就说四郎这是在故意整他,但福橘却不这么认为。她钦佩四郎的言行,更从四郎的行事中,汲取到源源不绝的信心和力量。

  每当茫然或者是抑郁的时候,想一想四郎,立马就会精神振奋。

  是啊,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呢?比起白手起家的四郎,她的运气还不够好?起码,从小到大不曾挨过饿、受过冻、干过艰苦的农活儿;想读书,想弹琴,想打扮,想游戏……

  几乎是没有什么难以实现的。

  生来是王府的人,受到王爷王妃的看重,又分在世子身边伺候,要体面有体面,要名分有名分,走到哪里,都有人行礼问好。只要把分内的事情做好,这辈子的安逸荣华基本上就能确定了。

  不像四郎,什么都要自己去争取。

  说起四郎爱读书、扮男儿,福橘隐隐有所预感,四郎莫不是想要走科举?

  只是,这种伪装能坚持多久呢?

  听到的赞誉越多,福橘就越是替四郎担心。

  越少人知道四郎的身份,就越是有利于四郎的行走。但同时,替她作掩护的世子岂不是就成了同案犯?将来东窗事发,世子岂不是要跟着受侮?

  欺君罔上……

  这罪名可不小呢,弄不好连王府都要牵连进来。

  天子对鲁王虽然极尽恩宠,但就怕架不住朝中那帮大臣的七嘴八舌。

  那群动动嘴皮子就能颠倒黑白的老家伙,又岂是好惹的?万一哪根筋不对了,平庸了一辈子,临致仕前想要博个流芳千古的好名声,难保不会“擒贼先擒王”,拿鲁王府做一篇大文章。

  说起做文章——

  王府里的几位教授清谈,对四郎可是赞不绝口,称她“孺子可教”、“非池中物”。

  仪宾那么老实的一个人,在说起四郎的时候,都会连连点头,满面赞许。但凡过府来,必定要过来看望四郎,问她的功课,谈论些典故,讨论下学问。赶上手痒,还会为四郎抚上一曲以安神清心。

  在此之前,福橘一直以为,四郎就是个乡野出来的刻苦用功的孩子。说她知识渊博,是因为她勤奋读书;说她箭术不错,是因为她素日里不辍锻炼;说她精于计算,是因为有种菇养鱼的经验;

  ……

  但是,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生员,必须要熟练掌握礼、乐、射、御、书、数这六项技能。

  就算四郎能够在礼、射、御、书、数这些方面高人一等,但是,乐呢?

  福橘甚至怀疑,当六乐奏响,四郎是否辨识得出哪是“云门”、哪是“大夏”?是否能够感应到乐曲当中所包含的意蕴?

  四郎不会弹琴。

  但是四郎却听得懂琴声。

  她听得懂《酒狂》的混沌、朦胧,也为《□□水云》的烟雾缭绕、惓惓之意深深感染、不能自已。

  仪宾说,四郎是解意知音。

  要知道,郡主于这方面,着意了了。据说,仪宾自跟郡主成亲以来,家里的古琴就没响过。

  倒是四郎来了之后,不光是仪宾,连带着世子都多了几分闲情雅致。

  仪宾的琴是极好的,世子的管乐也是一绝。一旦二人联手合奏,那就是可遇不可求的、极其奢侈的视听盛筵。

  当此时,小侯爷会难得地安静下来,如一幅名家字画,美不胜收。

  当此时,四郎就会呈现出难得一见的舒惬之态。

  福橘知道,那一场火灾对她的打击不小。身上多处烧伤,要不是王府、世子府的良医、良药培着,能不能活下来,都还是个问题呢。

  起初的半个月里,剧烈的疼痛使得她成宿成宿地不得安睡。每隔半个时辰,就要翻一次身。然后,清创、涂药、包扎。

  每当这个时候,四郎都会咬住被子,死命地忍着不发出声音来。

  但是,因疼痛而产生的颤抖,却让围观者不忍目睹。

  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倘若是自己不幸遭遇到这种事儿,不知道会怎样呢?

  福橘不敢想象。但是她很肯定,自己绝对做不到四郎这么坚强。

  四郎的忍耐力,绝非等闲之人所能具备的。

  四郎比她们所有人,都强。所以,无论四郎走得有多远、站的有多高,都是理所当然的。因为她的付出足以让她获得这些相应的回报。

  身上的痛楚能够忍得,失明的结果却成了四郎的不能承受之重。

  良医所的给不出明确的诊断结果,那双眼睛到底治得好、治不好,目前还只能做“进一步的观察”。

  对四郎而言,这绝对不是什么好消息。为此,她连续有三天都不肯吃东西,包括汤药。

  所有人都明白,她受挫严重。

  但是,她的反应却有点不同寻常。

  她没有因震惊而哭闹,也没有一蹶不振,她只是异常平静地说了句“让我静静”,就以枯木之姿屏蔽了外围的一切。

  不吃不喝,自我放逐,如此,身上的伤如何能痊愈?

  正当众人一筹莫展之际,小侯爷果断出手了。

  世子紧随其后。

  在福橘的记忆中,这是两位贵人的生平首次合作。

  唯一的一次,默契而统一,就像是事前早就商量好了似的。

  小侯爷端着汤碗,含了苦药,一口口地哺给了四郎。

  为阻止她挣扎反抗,世子在旁按住了她的手脚。

  四郎忍不住大骂,什么“混蛋”“强盗”“天杀的”,全都冒出来了。

  边上的人,全都傻了眼儿。

  那个情景,诡异得叫人说不出话来。那情形,惨烈激烈而悲壮得令人心惊胆战却又束手无措。

  两个大男人欺压一个小孩子,这事儿谁见过?

  四郎固然可怜,可是不吃药的四郎似乎当真有些可恶呢。

  所以,归根到底总而言之一句话:这一次,小侯爷倒真真地办了件大好事儿!

  喂完药的小侯爷面似桃花、春风得意。

  福橘怕他嫌口苦,特意呈上了金橘蜜饯,但却给谢绝了。

  侯爷说,他要跟四郎“同甘共苦”。

  迥异于他的表现,世子却阴郁得仿佛下一刻就要电闪雷鸣。几乎一整天,都没怎么说话。

  也不看书、不作画,只管坐在轩窗下,瞅着庭院中的某处出神,状若泥塑。

  世子胸中有不平之气,这一点,福橘感受真切。若是放在以前,福橘会认为世子这是在吃小侯爷的醋,因为侯爷吃了四郎的豆腐。

  但眼下却不是这个原因。

  世子担心的是四郎的眼睛。每次良医所的过来换药,世子都要询问这个问题。

  倘若四郎看不见了,会怎样呢?

  瞎了眼的四郎或许很快就会淡出世人的视线,也会慢慢地退出世子和小侯爷的角斗场。

  看不见光明的四郎,终将裹足不前、终于户牖。

  然则,之前所做的一切,都将变得毫无意义。所做过的努力,一如太阿之柄倒持,都变成仇人们最具杀伤力的利器。

  这样的剧变,是不可想象的,也是致命的打击。

  福橘想,若换作是她,一定会活不下去的。

  况且,四郎是那么骄傲的一个人。

  世子舍不得四郎。

  但福橘更为担心的是:世子的担心若是给世子妃知道了,不知道会作何感想呢?

  一个是丈夫,一个是兄弟,他们的心意,岂能流落在别人身上?

  世子妃怎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府里头的奴婢们都说错了,能被世子和侯爷呵护宠爱着,这哪里是幸运、幸福?分明就是赶鸭上架、逼上梁山。

  世子也许是已经察觉到了这一点,故而沉默得不同于往昔。

  但小侯爷却依然故我,不但把这世子府当成了自己的地盘,更有将四郎据为己有的趋势。

  “你嫌弃我,就老实把人交出来。我这么成天恶心你、戳你的眼珠子,你也能忍得住!看看你,这才几天?都瘦了一大圈了。我姐没说心疼吗?老王叔和王妃不心疼吗?作为一个世人皆知的孝子,就不为自己着想,也得照顾一下他们的感受吧?……”

  说话间,梁从风拈着一根狗尾巴草,撩拨着金丝笼中的一对画眉,吓得两只鸟儿直扑楞。

  对着飞禽数落世子,是无意、是故意?敢说用意单纯?

  朱昭葵手执书卷,看得专心致志,对身边之人的挑衅鼓动,充耳不闻、视而不见。

  怕他再说出难听的话来,福橘趋前一步,轻声道:“医正说了,四郎没康复前,不宜搬动。早早养好了身子,官府那边还等着摆酒庆功呢。”

  梁从风乜了她一眼,似笑非笑:“怎么了,福橘?亏我那么喜欢你,你就这么拆我的台?”

  福橘不觉红了脸,飞快地朝自家主子瞟了一眼。

  主仆二人恰好对上了眼。

  世子的眼神再清楚不过了,这是要她保持阵线一致,别理会小侯爷呢。

  福橘心下直叹气:如果冷待管用,还好了呢。越是不出声,小侯爷的气势就越发高涨、就越是会得寸进尺。这样好吗?

  “再观察一阵子吧……现在这样儿,侯爷不也能天天看到吗?……”

  就算搬到瑶台仙境里,看不见、岂不是彼此伤心?

  梁从风浑不在乎道:“我会替他医治的。万不得已的时候,把爷的眼睛给他就是了。我听说,那个西洋传教士很擅长替人改头换面,是吗?”

  朱昭葵的冷笑中满含讥诮。

  梁从风眯起了眼睛:“你什么意思?有话明说!笑?你做不到吧?”

  朱昭葵慢条斯理道:“做得到、做不到,不过是个人的能力高下、一己之私而已。这种事,难道不该先问问当事人的意愿?”

  梁从风傲然笑道:“爷对他好,还要问他愿意不愿意?爷就是喜欢他,这颗心比针还真。爷就是要他明白这一点,怎么了?四郎什么人,我可是清楚得很。要他点头说声‘是’,还不定要等到猴年马月呢。你要等,你有耐心,你牛!那你就边上慢慢等着吧,顺便看看爷是怎么对他的。”

  说完,扬声大叫姜汁,当下就要把病人挪走。

  PS:名词解释

  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五礼:“吉”礼,用于祭祀;“凶"礼,用于丧葬;“军”礼,用于田猎和军事;“宾”礼,用于朝见或诸侯之间的往来;“嘉”礼,用于宴会和庆贺。

  六乐:“云门”、“大咸”、“大韶”、“大夏”、“大濩”、“大武”等古乐名。

  五射即: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

  五御:即驾车的技巧,包括“鸣和鸾”、“逐水曲”、“过君表”、“舞交衢”、“逐禽左”。

  六书:六种制造汉字的方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九数:即九九乘法表,古代学校的数学教材。在古代中国,数学和阴阳风水等活动一起,被归入术数类。它的主要功能除了解决日常的丈量土地、算账收税等实际问题,还包括计算天体,推演历法。


  (https://www.xdzxsw.cc/book/10202/6043614.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