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东鲁传 > 205章 畅享生活

205章 畅享生活


  她知道杜先生不是当地口音,而是京中的官话。

  她这辈子没出过山东,不曾听闻过京话官话是个什么腔调,所以,对这件事并不敢确信。

  也不敢问。腊月、小芒乃至于大显和定慧,面上都是游兵散勇,实际上,全都是钟四郎的人。照顾她、关心她、看护她也监视她,都是为了四郎。

  跟他们打听事情,怎么可能期望他们会吐露真相?

  杜先生那边,更加不用想了。那老头子的一个眼神、一个冷脸就能杀得家徒四壁一个虫子老鼠都没有。

  那样的气场,那样的骄傲,那样的挑三拣四,可不是寻常刁民的气质。凭这些异常,她隐约察觉到了杜先生的不平凡来历。

  没想到,杜先生还真是京城来的。

  “你听静言说话,偶尔还带着京城的口音。柳医生祖籍山东,生前就没怎么去过北京。但是杜夫人久居京中,一时半会儿难以改变口音,久而久之,静言自然就要受到影响。”

  红蓝点点头:“要不是四爷说,这些事儿,奴家还真不知道。太爷和大舅他们从没说过。”

  “往事不堪,说出来徒惹人笑话。”

  红蓝没敢追问,只是陪着小心问:“照四爷说的,他们既然欺负了咱们,理当不好意思才对,怎么反倒有点趾高气昂的?”

  为什么?

  这就是问题的关键。

  什么事,能让受欺者忍气吞声不敢抗辩而让欺人者仿佛占了天理一样?

  什么事,让一个老人家甘居贫寒、偏隅一角多年而不言辛苦无所抱怨?

  什么事,让一个少女也敢于明嘲暗讽落井下石?

  这些事,母亲应该是知道的,外祖知道,杜夫人知道,静言知道,连郑依依都知道。

  但是大舅二舅未必知道,父亲未必知道。

  她,也只能靠猜。

  “四爷我给人小瞧了……”若萤喃喃自语。

  郑依依刻意隐藏着的那点小心思,令她恼火。

  对方没有给予她足够的尊重,而是把她当成踏板和浮桥一样使用,通过她,伤害她的亲人,在未曾痊愈的伤口上,再撒上一把盐。

  她敢于这么做,不会是出于她的自以为是。她没有那么蠢,一个能够把自己掩饰成济南城人人称赞的贤良淑德的女孩子,断然不会傻到主动去冒犯一个初次见面的人,无端替自己招揽些仇恨与谤言。

  有人背后撑腰、主使。当进退都无所顾虑,自然地,也就敢于做一个勇者。

  人世如池塘,平静不会永远。总有些时候会给别有用心的人,搅得渣滓泛起、不见日月。

  人与人之间的隔阂,真不是靠诚意就能破除的。

  很无奈。

  无计可施的情况下,是不是只有顺从呢?

  层层叠叠的花树后、人潮中,忽然哗声大作,依稀听得见有谁在扯着喉咙喊四郎。

  “四爷,真是叫你呢。”红蓝翘首观望,“好像是徐公子。”

  “你也来看看热闹吧。”若萤举步往前。

  红蓝心中一喜,赶忙端手蹑足跟上去。

  四爷的世界很大,人很多,是她一直都很向往的五彩缤纷精彩绝伦。

  难得有这样的机会对四爷亦步亦趋,回去的话,在腊月他们跟前可不是就有了炫耀的资本了?

  若萤再没想到,自己相见的人,竟会在这个时候出现。

  刚才儒生们的欢腾,敢情是这么回事。

  美酒对美景,才子配佳人,如此才算得上绝妙。

  世上总会有些时候,不是很确定自己的存在的意义;总会有些人,会给予及时的鼓舞与肯定。

  四目相对,彼此的眼睛里,发现自己乃是对方最期待的美丽。

  “四郎?”

  “锦绣。”

  “是。”

  “是奴家。”

  平平一揖,款款一福,引起四下里促狭的哄笑、口哨声,如雷轰顶。

  场中二人,占尽风流,风华无匹。

  “莫笑吾家苍壁小,棱层势欲摩空。君看当日仲尼穷。从人贤子贡,自欲学周公。”

  如同花前月下邂逅心上檀郎,锦绣的眉眼里满满的都是深情蜜意。

  看得座中的少年们面现不忿、颇多羡妒。投向若萤的目光里,渐渐有了同仇敌忾的意图。

  听得锦绣这几句话,若萤登时了解了很多事。

  她参与曲水流觞的事情看来已经传开了,当时集句所作的那首词,也已经流传开了。

  但是不能不说,锦绣是个很聪明的人。活学活用的本事,高人一等。

  不但如此,对于她钟四郎的出身、来历也是有所了解的。知道她家境清贫,却赋予了她凌云之志、大贤之德。以仲尼、周公作比,这是对她至高无上的赞誉。

  随口择取的半阙词,恰好又是她曲水流觞所采用的其中一句的出处。

  不可谓不恰当、不微妙。

  锦绣啊,不枉她渴慕那么久,这位晴雨轩的当家花魁果然有一副锦绣心肠。

  面对美人的曲意奉承、大度抬举,若萤欣然笑纳,不慌不忙地予以了回敬。

  依旧用了《临江仙》的词谱,用了同一个韵部,倾诉的却是另一种风情。

  “摘索枝头何处玉?吹来万里春风。清谈隽语与香浓。太平欢意远,人在玉壶中。”

  以“春风”形容美人的出场,应该是恰如其分。

  一句“文字红裙”,一个才貌双全的妙女子形象跃然在目。

  因为她的存在,这太平之象方得以体现,观者的欢喜之情方能久远。

  同样的,这半阙词中,也有一句被若萤摘取了出来,作了曲水流觞的应景之作。

  两人相视而笑,各归各位,继续面对面地互相端详、揣测、赏鉴。

  座中的“击鼓传花”游戏已经开始好一会儿了。

  伴着蒙眼小童随心所欲的击鼓声,一束红花韭莲在席间依序快速地传递着。

  鼓声乍停,花落谁手,谁认罚。要求不限,或歌、或舞、或吟诗、或作对……

  不过是各逞其能,博个欢心、图个热闹而已。

  实在拙计憋不出来的,可以认领花酒一大杯。

  一圈轮下来,很是有几个人中了招。

  吟诗作对对于书生们来说,根本就是小菜一碟,殊无新意。但若是擅口技学鸟鸣鸡啼犬吠,就不是等闲人能做到的。

  对于这种特技,大家给予的掌声格外热烈。

  轮到李祥廷的时候,他献出了一段武术。一根长棍耍得虎虎生风。一棍下去,地皮凹下去那么深一条沟。

  近旁的观众吓得脸都白了,纷纷后退。

  即使书生们再怎么轻视武学,见状也不由得对那份力与美、柔与刚钦佩得五体投地。

  退下场来的时候,李祥廷已经鬓边流汗、面色绯红了。

  若萤笑眯眯地拿了手帕子帮他擦脸,以此表达自己的敬意。

  “四郎想学?回头哥哥教你。就凭你那份毅力,坚持个三年五年,别处不敢说,打遍山东无敌手应该没什么问题。”

  李祥廷就这么把她大包大揽了过来。

  另一边,静言落杯的声音就有点大。

  李祥廷浑然不觉。

  若萤看得憋笑不已。

  这时候,旁边负责烹饪的书童伴读们呈上了刚弄好的美味:整只的烤羊,选取的是梁山一岁青山羊,在家时候就已经剥洗干净,腔腹中塞满了各种香料。需要时,只消用钢叉叉了,架到火堆上烧烤即可;

  同时烤好的还有猪肉串串。猪肉选取的是章丘地儿的特产,熏烤的木柴必须是果木枝,如此熏烤出来的肉,带有果木的清香,再无一丝腥膻。

  吃肉得配酒菜。

  章丘除了猪肉特别,所出产的大葱也堪称一绝。粗如儿臂,脆甜如果。蘸上晾晒超过百日的黄豆所制成的甜面酱,再卷上薄如蝉翼的鸡蛋面饼,一手执肉,一手持饼,左右开弓,那才是不折不扣的大快朵颐。

  葱蒜都是有味道的食物,搁在平日,这些出言斯文的人是不敢吃的。吃了也不敢不刷牙就出门。

  但是今天不同,一伙人都吃,说话间都是一个味道,也就谈不上谁尴尬、谁难堪了。

  对比之下,那满桌子的红豆糕、板栗饼、平阴玫瑰糕、龙山小米煎饼、各种馅儿的包子、肉锅贴素锅贴、明水香稻紫菜卷……

  简直太秀气、太斯文!

  李祥廷卷起衣袖,去近旁的水边洗干净双手,又将随身携带的匕首擦洗了一下,回到座位上开始整治烤肉。

  先切了羊腿上的一大片肉,放到若萤面前的小盘子里,三下两下帮忙切成小块。

  听若萤道谢,他抬起眼皮冲她笑了笑,转头又切了一大块下来,同样划作很多小块,而后,将装满肉块的大盘子往桌子中间一放,示意其他人自取。

  朴时敏嫌弃羊肉的喂到,躲得老远不说,还拿袖子蒙着口鼻。

  “很好吃的,朴兄尝尝。”李祥廷半真半假地逗他。

  朴时敏警觉地瞪着他,生怕他会来个霸王硬上弓似的。

  若萤拽了拽李祥廷的衣衫,对北斗说道:“那个靠烤肉串不错。你挑几根不要太肥的,拿筷子撸下来,让你家公子尝尝。太腻的话,多喝两盅清茶。不要喝那个菊花茶,没有搁枸杞,太凉了对脾胃不好。吃点热乎的,那些糕点少吃点没什么的。”

  说完,扭头问静言:“是这样吧?”

  静言点点头。

  得了令的北斗很高兴。


  (https://www.xdzxsw.cc/book/10202/6043473.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