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东鲁传 > 165章 再次试探

165章 再次试探


  腊月跟着朝病人看了一眼,道:“四爷说过,因为有价值,才会给利用。比方说小的从前那样子,谁都用不上,过街老鼠似的,活着有什么劲儿?何况——”

  他顿了一下:“何况,这并不是四爷的真心话。”

  若萤微微挑眉:“哦,怎么说?”

  “四爷你这可考不倒我。四爷说过,一个人的性情,跟很多因素有关。比方说家庭背景、读书受教育的水平、生活环境、年纪、经历等等。刚出生的小娃娃,差不多都一个模样。但在经历过很多事情之后,就有了千人千面的结果。”

  “有点意思。”若萤顿了一下笔,做出意兴盎然的样子,同时又往熟睡中的人瞟了一眼。

  腊月稍稍提高了语调。

  “有的人笑纹很深,有的人嘴角下垂;有的人和善可亲,有的人凶神恶煞。过去和未来,全写在人的脸上。通过五官,甚至是眉毛的长短、形状、疏密,以及头发的粗细和颜色,都能大概了解一个人的脾性。这些就不说了。刚才四爷说话时,眉峰微挑,嘴角上翘,握笔的手停都没停,这就是明显得言不由衷。何况,小的以为,只有那种蠢笨至极的家伙,才会觉得利用自己的人很可恶。真正有自知之明的,才不会动不动怨天尤人呢。有本事你去利用别人啊,不就是因为自己脑子不够用、心眼儿不够多,才给人当了靶子吗?不怪别人阴,只怪自己渣。”

  “孺子可教。”若萤停笔,将才写好的一张字帖递过去,“有这种意识,更要有改变的意识。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比方说你想认识一座山,可是山不会走过来。怎么办呢?自然是要亲自走过去。”

  腊月接过字帖,只看了两眼,便惊讶地叫起来:“四爷这字儿变了呢。”

  “变丑还是变好看了?”若萤随口问。

  “都好看。”腊月老老实实道,“先前的像糖棋子,这些字像辛夷花,完全不同呢。”

  “这是瘦金体,也叫赵体。”若萤问,“当真不同吗?爷要听实话。”

  “就跟两个人写的似的。”腊月笃定地猛点头。

  若萤便笑得有些高深莫测:“那就好。”

  腊月咂摸出点滋味了:“四爷这是故意的?”

  为什么呢?

  为什么?

  “狡兔有三窟,只为能保命。世上的事儿,哪里能说得清楚。一夕大意,一朝就有可能万劫不复。若不懂得变通,不给自己预留一条活路,万一哪天再来一出‘焚书坑儒’,爷小命堪忧。所谓‘刀笔吏’‘刀笔吏’,墨能黥面,笔如锋刃,使得好能自卫,使不好,反会成为夺命的凶器。”

  “四爷说的,总归是有道理的。只是小的觉得,有点吓人了。哪里就能这么倒霉,遇上这样的事儿呢?”腊月打个哈欠,很是不以为然。

  若萤未作详解,淡然一笑,道:“不早了,去帮我重沏一壶茶来,就歇着吧。”

  “小的不困。小的守着杜先生,四爷快别熬夜了。三娘嘱咐过,不许四爷太用眼。”

  若萤抬起眼皮,神色间俨然有威严毋庸置喙:“去吧。”

  腊月便不敢再逞强,即刻照办。

  泡了茶来的同时,又端来一盘子的桃酥。然后检点了一下脚炉里的炭火,添了两根木炭。

  又将若萤暖手的汤婆子里重新注了热水,套上布套子。

  最后,走到炕边,伸手在杜先生的额头试了一下,回头告诉若萤:“出汗了,四爷,冷清清地。”

  若萤嗯了一声。

  腊月便又在被窝里摸了两把,觉得温度还成,遂放下心来。

  转身离开前,又拾起小剪子,将书案上的灯芯挑高了一些。

  室内的光线瞬间明亮起来。

  看到若萤微微点了下头,腊月这才安心地退出去。

  若萤凝神听着门外的脚步声去远,听见腊月开门关门声,然后,隐约又听见那小子发出的惬意的叹息声。

  她拾起茶壶,给自己斟了一碗茶。

  水声沥沥,有荷叶清香袅袅逸出。

  “躺那么久,累不累?渴不渴?饿不饿?要不要解手?”

  幽静的昏暗中,轻笑声透露出浓浓的促狭之意。

  一声冷哼自炕头传来。声音依然虚弱,但已有了筋骨。

  “你老想要茶壶、夜壶?”

  若萤好整以暇。

  那个装睡装得腰酸背疼的人,终于激动起来了:“你个女孩子,能不这么粗俗不?”

  “那该怎么说?”若萤抱了汤婆子,慢慢踱过去,“又不是貔貅,只进不出。”

  “你——”

  杜先生瞪着她,腮帮子跟□□鼓肚一般。

  这孩子远比他想象的还要精明复杂。明知道他醒了,却不避他,跟腊月东拉西扯说了那么多隐秘的事情。言谈之中,毫不避讳自己的狡猾、冷漠与多疑。

  那些话,根本就是对他说的!

  她的目的很明确:她不是什么正人君子,必要时候,什么手段都使得出来。他既给她制造了这么多的负担,就该做好悔悟与回报的心理准备。

  也许,还有别的用意,只是连他这个老江湖都想不到,不得不说,这孩子的心眼儿太多,一点都不天真,没法叫人心生喜爱。

  正当他胡思乱想之际,若萤幽幽地开口了:“怎么回事?我可不相信,他们不给你烧炕、不给你被子盖,害你着凉了。说罢,要走了,不舍得是不是?”

  轻飘飘的一句话,却差点让杜先生从炕上蹦起来。

  他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地望着炕边的人,无法理解的是:她怎么就能如此地肯定呢?

  “除了感染风寒,还有郁气中结。你老一向不肯吃亏,属于掉进井里都能找到干地儿的。听说你前阵子总爱走神,动不动就耷拉着脸,跟人欠了你钱似的。要说没心事,鬼才信呢。”

  沉默。

  沉默的另一种含义就是默认。

  “世子想搬你走吧?按照常理来说,若无挂碍,尽可挥手自兹去,马鸣风萧萧。迟迟不决,只因为此地尚有羁绊难断。我可以帮你,对吗?”

  杜先生直勾勾地看着她,森森道:“大和尚说,寺庙里有黄鼠狼。从夏天到冬天,我从来就不曾看到过一只。你说实话,你是不是给附体了?”

  若萤勾唇轻笑:“如果这个结果能够让你心里踏实,我不介意被妖魔化。”

  杜先生再次沉默了。

  “你老今年高寿了?”若萤忽然问道。

  杜先生一愣,不解。

  “有本事,再活个几十年,随便你怎么纠结,终究还是有大把的光阴可供挥霍。但这是不可能的,是吧?人生如露如电如幻影,转瞬即逝。有多少死不瞑目,都源于心愿未了;有多少遗憾无穷,只因为未将心意传达出来。你老也许很清楚自己讨厌什么、喜欢什么、想要什么,但有一点你没有。那就是勇气。你没有勇气表达出自己的爱憎。”

  若萤讥嘲地笑了笑,接着道:“这也怪不得你。庙堂上混得久了,连自己都弄不清自己说的话,到底是真话还是假话了。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你老很擅长山水画,而且,还是那种田园风格的。无法言说的真相,只能寄予山水之中……”

  这也许是众多仕宦年深的一种通病。一句“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切中了多少仕子的肺腑;

  一声‘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成了多少人毕生追求的自由。

  “照我说,读书人就这点不好,总不肯踏踏实实地。身居庙堂时,惦记着鸥鹭忘机;而辗转于泥涂中时,却又向往着挥斥方遒。不老实、不恳切,患得患失的结果就是怕东怕西。你老再能耐,终究也未能脱出这个樊笼。”

  “这些话,都是谁教给你的?”杜先生已经忘记了害臊,满身心地只剩下了震惊。

  他这一生,见识过无数的大风大浪,也见过无数的能人志士,自诩已经看透世情与人心。但这是唯一的一次,竟然看不穿一个孩子的心思。

  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孩子,怎会有这般犀利的双眼、玲珑的心窍?她最多不过比同龄的孩子多读了几本书,哪里就能够如此地熟谙六韬三略?

  她这察人观心的本事,是从哪里学来的?

  才刚听她跟腊月的那一番对话,原来就是要告诉他,其实她很擅长揣摩人心。

  难道说,这孩子竟然还懂得勘舆风水学吗?

  但是要修炼到运用自如的境界,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的吧?她竟是连睡觉都在努力学习吗?

  不会真的给黄鼠狼附体了吧?

  无怪乎她总是跟人不亲。八成是因为骄傲的缘故吧?说太深,人家不懂;说太玄,人家要疑讶。

  而只有跟他相处时,她才会说那么多的话。冷嘲热讽也好,寻章摘句也罢,完全不像是个稚嫩的小孩子。

  所以,是不是可以认为,他算是她的一个知己呢?

  换个角度思考的话,倘若他不再搭理她,她会不会闷出毛病来呢?

  若萤的头皮忽然就有些发紧。

  那老头子的笑容是几个意思?

  “其实,小四儿,有时候我觉得吧,咱俩还挺像的……”杜先生侧过脸来,眼神瞬间温柔得像是一滩饴糖。

  “不肯吃亏,自己永远是最金贵的。”

  若萤嗤之以鼻:“你就这么想跟我挂上关系?没有血缘的相像,永远只是一种假象。不是吗?”

  这话试探的意味甚浓,杜先生顶不住压力,虚弱地哼了一声摆正了脑袋。

  名词解释:糖棋子——农历“二月二,龙抬头”,在山东要吃炒糖豆和炒棋子块。棋子是用面粉、鸡蛋等做成的。将面粉、鸡蛋、白糖揉合成面团,擀成面饼,切成小小的菱形,下锅焙烤。


  (https://www.xdzxsw.cc/book/10202/6043433.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