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东鲁传 > 122章 女有异常

122章 女有异常


  听说,那次因为他的事儿,二姐很是吃了些苦头。事后,香蒲抱着他偷偷流眼泪,一边骂他,一边自责,说什么“都是我不好,生了个不着调不省心的坏种,害得母女失和阖家不宁”。

  若萧似懂非懂,心里却已隐隐约约意识到:二姐虽然不怎么吭声,在家里的分量却不容忽视。貌似,现在家里的吃喝都指望着二姐,貌似,自己以后读书娶亲也要仰仗二姐……

  总而言之一句话:有事没事,千万不要去招惹二姐。

  母亲不止一次警告过他:“说你属鸡的,记吃不记打。忘了她先前是怎么整你的?还嫌自己不够丢人么?”

  香蒲则皮笑肉不笑唯恐天下不乱似的:“你就是皮子紧了。哪天把她撮弄火了,揍得你满地开花的时候,可别怪我没提醒过你。”

  若萧就郁闷得不行,于是就明白了,作为家中最小的自己,不但要承受大家的关爱呵护,同时,也要乖乖接受上头几个姐姐的耳提面命。

  这才叫“兄友弟恭”,只有夫义妻贤、兄友弟恭、中外和乐,才能够祯祥屡现,百福咸臻。

  这都是圣贤书上教授的。不听圣训,枉做人子。

  若萌把他推到边上,耳朵凑近了窗缝。她想听听腊月他们都在说些什么,即便听不真切,能听个三言两语,也便有了融入其中的满足感。

  外头,腊月正跟若萤说笑话:“四爷还记得上次请来的哪俩帮闲吧?那天居然还给咱介绍了个客户来,张口就要了十八斤菇子去,而且,都没怎么讨价还价,那叫一个痛快。事后,我让大显给了他三文钱,把他乐得什么似的。”

  “好。”

  若萤站在院子里,望着南墙头快要干瘪的一串仙人掌。

  这东西据说还是她最初种下的,至于她是从哪里弄来的,经过先前那一摔,很多的事情在若萤心里都成了糨糊。

  叶氏说,这仙人掌跟她本人一样顽强,给点水就能活,给点阳光就灿烂。这才几年时间?就从最开始的一片,一路繁衍蔓延到了地面上,更在墙头上匍匐成为最锐利的一道防护。

  要说这东西真正受到重视并派上用场,还得感谢黄柏生。

  不愧是府城出来的人,见多识广。自惠民药局开张以来,他积极地教授地方乡民,认识当地的各种药材。举凡槐米、杂草、泥土,甚至是尿龛里结下的尿垢,在他眼里,都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更不用说那些成片的鸳鸯藤、呛人的草木灰、漫山遍野的田鼠了。

  而三房墙头上的这一片仙人掌,更是受到了他的大力推崇。他用这东西,很是治好了几个人的大脖子病,替惠民药局赚取了银钱的同时,更赢得了赞誉。

  若萤是知道这个方子的。配药的时候,黄先生没有瞒她。其实配方很简单,把仙人掌和生石膏,按照一定比例捣成糊状,敷在患者病灶处。然后用菜叶覆盖,以防止药物太早变干。等到敷药水分干透之后,再更换另一贴。

  后来,作为答谢,黄师父特地从四郎饭庄叫了最好吃的三鲜面请她吃,而且,还给了她几个仙人掌的食用方子。

  比如说,仙人掌炒肚丝,仙人掌炖鸡,仙人掌滑蛋。

  黄师父一边说,一边吞口水。

  若萤心下透亮:他哪是在教她知识,分明就是在暗示她,他嘴馋了。

  “可以一试。”若萤深表认同,“我出汤水柴火,你老到时候光拎着柴鸡过来,就行了。”

  就行了……行了……了……

  黄师父大睁着眼睛,半天没眨。

  边上的静言早就忍俊不禁了。

  看来师傅才刚知道,若萤她从来就不是省油的灯。

  想起静言的笑容,若萤忍不住弯起了眉眼。

  腊月还在事无巨细地絮叨着。

  若萤阻止了他:“这种事,往后记在帐目上就行了,你能做主的,就不用再来回我了。”

  腊月怔了一下,旋即意识到,这是赋予了他权限的好事,顿时就挺直了后背:“是,小人明白。”

  “眼前你先两头跑着,吃点累。等年后,你们六姑娘上了手,你跟她一起管帐。”

  呃?

  似乎是一脚踩了空,腊月有点恍惚:“就让六姑娘管着不好?小的倒愿意跑腿传话儿,也不累。”

  “她早晚要嫁人。”若萤断然道,“教你认的字,务必要学会。若是做不到,早点说,我也好另寻帮手。”

  这话大是冷酷,然而,腊月却不觉沮丧,心里头只管热气腾腾地:“四爷放心,小的决不会辜负你的期望。还有四爷你给抄的那个《读心术》,小的有空就拿出来看两段,跟着在地上学写字。争取能够烂熟在心。”

  “嗯。你从前吃过不少苦,也算阅人无数,学起这些东西来,应该会事半功倍。”

  “那么,小的就先走了。四爷还有什么要嘱咐的没?”

  “后天你家三老爷休沐。你去跟谭大叔说声,临走的时候捎上我。让高叔叔准备一筐草菇,届时,你跟我上去一趟,试试那边的反应。”

  “好咧!”听说要去县城,腊月笑逐颜开。

  叶氏在正间里听得分明,推开便门叫住了腊月。转身把一件青布棉袄递过来:“你三老爷穿小了,我正寻思着要改改呢。这下也不用费事儿了,你穿应该正相应。”

  腊月受宠若惊地抱紧棉袄,红着鼻头一个劲儿道谢。

  “你去吧。”

  若萤一声令下,小伙子跟叶氏深深地躬了躬身,箭一般跑掉了。

  叶氏举头望天,道:“这天怕是要下雪。你要去县里,顺便给你爹带件棉袄去。路上风大,你也要记得穿多点。”

  “娘有要买的东西没?”

  若萤的脾气,是不屑客套虚伪的。要么不做,一旦说了话,必定就要付诸行动。

  叶氏也是慢慢地总结出了她这个性情,当下也不客气,道:“你先前买的那种梨膏,你大舅吃了咳嗽倒是轻多了。你看便宜的时候,再捎两瓶回来吧。”

  “好。”

  “还有红糖。比咱们这下头的干净,不碜牙。天冷了,家里多备一些,经常熬点姜汤水,大人孩子都喝上一碗,省得发病害冷。”

  “嗯。”

  “去衙门的时候,留心打听着。你爹那个人说话行事不稳当,可别落下什么把柄给人家。”

  “我知道。”

  “其他的事儿,你看着办就好。傍年底,路上不太平,你那脾气该收敛就收敛一点,别跟人起冲突。记得安全第一。”

  “好。”

  “家里这边,你有什么要交待的没?”叶氏小心翼翼地看着她的神情。

  “娘看着办吧。”顿了一下,怕母亲不明白,若萤又道,“有些事情,只管往六出寺推。咱不必出那个风头,招小人眼红。”

  叶氏笑了:“知道了。枪打出头鸟的道理,你娘还是明白的。你情管去吧,好歹不过一天半日就回来了。有些不能决断的,等你回来再说。”

  女儿这话,算是给她透了几分底儿。早先她就感觉到了某些异样。

  首先,女儿是那么沉默的一个人,在家里,即使跟自己的几个姊妹,也仅仅是有问才答。游戏玩耍之类的事儿,从来就没她什么事儿。

  但是,唯独却跟六出寺往来密切。洪水那会儿,想要在寺庙里安置灾民,那么大的事儿,别人都没什么把握,只有她,一出面就给解决了一个大难题。

  期间,她也曾进寺庙走了一圈,结果给她发现了一些出自自家的东西:打补丁的包袱皮、红胭脂水喷出来的花花馒头皮、半个咸菜疙瘩、百衲布拼做的装有驱虫药草的布袋……

  没的说,定然都是女儿的“杰作”。

  这孩子,面上清冷,心肠却是如此的温软。

  想来也是,腊月几个再可怜,好歹还有小伙伴儿相依偎,可是大显呢?孤零零一个人,不敢下山,不敢弃寺而逃,稼穑不通、时务不明,坐吃山空,又那么个小小年纪,怎不凄楚!

  一直以为若萤成天不着家到处乱跑,只是贪玩。却原来在旁人看不到的地方,默默关怀着一个孤苦伶仃的人。

  也难怪大显会对她不同。

  同时表现出不同的,还有腊月他们。一口一个“四爷”地叫着,用街面上的话说,“像条狗似的”。

  可是腊月居然一点也不生气,反倒乐在其中似的。

  这些小混混,哪里是那么好归拢的?要没有利益好处,他们肯听你的?

  这几个人平时住在六出寺里,可想而知,这当中必定有若萤的功劳。

  这孩子,小小年纪竟然有这等圆滑的处事手段,是不是说,做娘的可以高枕无忧了呢?

  当然不能。

  自打对这个闺女上了心,就发现围绕着她,竟有那么多的故事。

  那天,小儿子忽然跟她说了一件事,说他这辈子最敬佩的人,就是二姐。

  叶氏当然不会跟他理论“一辈子”的长短,她关心的是儿子所在意的目标。

  她这是第一次从儿子的口中,获悉了中秋夜的另一面。

  关于若苏和孙浣裳的巧遇,关于那凭空多出来的鱼佩,还有那些似乎是事先早就设定好的说辞……

  若萤不可能跟姓孙的合伙演戏。

  姓孙的一举一动,早在二女儿的算计之中。

  她怎么就算准了会有这么一出?

  那块鱼佩又是在什么时候预备下的?

  对了,当她在花厅里还在为若苏的消失忧心忡忡、还在为孙浣裳的突然之举茫然失措之时,若萤呢?她在哪里?

  想到这里的叶氏,忍不住打了个寒颤。眼前似乎出现了这样一幅情景:在灯火煌煌、人头攒动的繁华之外,某个幽深的角落里,有一双眼睛正冷冷地注视着喧闹中的每一个人。在她身后,是无边无际的黑暗,足以吞噬一切的光亮与嚣腾。

  也许,她看到的不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而是华丽虚伪的皮囊之下的一具具惨败的骨架?

  所以才会那么地不为所动,沉默地不起一丝波澜,近乎古井朽木一般地麻木?

  这不是小孩子该有的态度。

  她的女儿,是与众不同的。

  叶氏忽然就想起了大舅之前的一番话。


  (https://www.xdzxsw.cc/book/10202/6043390.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