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东鲁传 > 104章 意外频发

104章 意外频发


  差一点钟若英就成功了,而她苦心经营的这迷阵也会随之宣告破解。只要药师佛安然无恙,就能保得她一时太平。至于钟若英,他的那个梦魇怕是会一直挥之不去吧?

  “小四儿,你不跟着一起回去?今天可是中秋节呢。”望着渐渐远去的队伍,大显好心地提醒着袖手旁观的若萤。

  三房回归的第一个团圆节,应该会操办得很热闹吧?

  小芒也拍着胸脯道:“这里就放心交给我们几个吧,保证圆满完成任务。”

  丑瓜小心翼翼地说:“听说,四老爷专程从县里请了戏班子来?”

  只有腊月,舀起一瓢水,“哗”地泼在料草上,高深莫测道:“急什么!我们四爷的膝盖哪是一般人能受得起的。”

  听月楼头接太清,依楼听月最分明。

  摩天咿呀冰轮转,捣药叮咚玉杵鸣。

  乐奏广寒声细细,斧柯丹桂响叮叮。

  偶然一阵香风起,吹落嫦娥笑语声。

  花园正南面新搭建的戏台上,彩幡飘扬、红灯连珠。

  台上的戏子正将身子旋得如同一只陀螺。

  台下的人看得目不转睛。

  酒过三巡,气氛浓烈。

  从花厅到院中,酒席足足摆了七八桌。除了家主,各房管事的、各处领衔的,只要是稍稍有些头面的,全给安排了座次。

  内外通明,毫发毕现。

  为防止夜来露重,院中用红绒布张起了高高的帐幕,在烛光的辉映下,越发红红火火、喜气洋洋。

  十几盆人高的桂花簇拥着大花厅,难得的是既有金桂、银桂,还有丹桂、月桂,取的是个齐全团圆的意思。

  酒意微醺的黄柏生不止一次地赞叹这些桂花树的难得。

  “也不费什么,平日里让花匠养着,用时搬出来就是。一年下来,统共也用不了几两银子。”大老爷挑着眉毛客套着。

  “两桂当庭,双桂留芳,这是大吉大利之象呐……”

  三句话不离本行,黄师父开始絮絮地说起这桂花的好处来。什么花朵可浸膏用于糕点、糖果、酿酒、泡茶,有散瘀破结、化痰止咳之用,能医治牙疼、痰多、经闭腹痛;什么其根可祛风湿、散寒,治疗筋骨疼痛、腰痛、肾虚压痛;什么桂花茶可养颜美容,治疗口臭香体、视觉不明;……

  边上伺候的丫头们或听得眼珠不转,或抿嘴偷笑。

  黄师父就对眼下这美酒在前、美人在侧的处境十分称意。

  “但愿芹二爷此番能够折桂蟾宫,平步青云。”

  有钟家的鼎力襄助,惠民药局的建成就在眼前。对此,黄师父是由衷地感激,说出来的那些话儿,不但好听,还情真意切的。

  同样作为客人被邀请至此的李棠,闻言点头如捣蒜。

  钟若芹中举,于他可是大大的有好处。这些年来,倚仗钟家的支持,他的“和平堂”一直经营得有声有色,十里八乡有名。早先大街上很是有两家吃得开的药铺,就是因为缺少了钟家的帮衬,很快地就被他挤掉了。而今剩下的季远志,万般辛苦地在犄角旮旯里维持着一个小小的、简陋的“季家药铺”,还不定哪天就会因为门庭冷落而关门大吉了呢。

  到时候,合欢大街上就他一家独大,岂非快事!

  惠民药局的开设,于他的生意无疑会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在李棠看来,有竞争的同时,这当中还存着巨大的利益。

  惠民药局好歹也是官办的,势必会经手诸多的稀罕药材。而黄柏生就是专门管药材进出的,若是两下子打好了关系,到时候,倒是可以利用这个便利从中倒倒手,赚个差价什么的,你好我好大家好。

  想到这时,他不由得望向另一桌上的柳静言。

  这小子似乎是个性格温和的,但实际上,李棠觉得他远比他的师傅黄柏生还难以相处。

  感受到一道炽热的目光,静言不禁微微偏过头来。

  他不喜欢李棠。也许只是偏见,但是,从看到对方的第一眼,就觉得对方目光闪烁不是个忠厚老实的。

  坊间也有不少关于李棠和“和平堂”的不好的传闻,都证明了这个人的唯利是图蝇营狗苟。

  而若萤也曾提醒过他,说黄师父初来乍到,不了解当地情况,千万小心,莫要被一些笑里藏刀的人欺骗了。

  若萤说的,他自然要听。

  只是她迟迟不到,这么个特殊的日子里,她在忙什么呢?她是否知道,即便是这里的所有人都遗忘了她,可还是有他在惦记着她?

  三房的回归,当真伤透了她的心吗?

  可是生气又有什么办法?官家白纸黑字写得很清楚,那已经不是一家子几个人的事情了。

  她一向聪慧过人,不该想不通的。

  三娘怕也是不大情愿吧?本来就病着,原该好生将养着,却还是搀着儿女们过来了。虽然略施了脂粉,衣裳首饰也换了新的,那股子病怏怏的气息,却是怎么也掩饰不住的。

  钟若萧的过继会在今晚得出一个最终的结果,这么大的事儿,为娘的心里无论如何都不会好过。

  其实,依着三房的条件,哪里就养活不了一个儿子呢?这孝与义、亲与情,当真难死个人。

  三老爷一整晚都没什么动静,反常得叫人不安,但愿不会出什么岔子。

  刚刚见过了冯恬,她的精神明显好过之前。这就对了,养病先养气,成道先修心。

  只是她那一瞥所包含的感情太深、太热,令他感到不适。

  只是举手之劳,何须如此介意?

  还是若萤最懂他的心:施比受有福。

  该道谢的,其实是他。感谢她肯接受援助,摒弃对若萤及其父母手足的怨恨。

  “你再说一遍,谁来了?”

  临席的四老爷忽地站起来。

  满厅的都给唬了一跳。

  小厮的声音格外地亢奋:“回太爷、老爷,咱们姑爷来了!”

  说着,双手呈上一张古铜撒金名刺。

  老四正待要伸手,早被旁边的大老爷一把抢了去。

  “是真的!快、快、快请进来!”

  说着,忙忙地扶了扶头上的东坡巾,抚了抚绛紫蝶赶菊福字团花道袍的领子,架势要抬脚,那边,老太爷到底是老练些,早就发声了:“还愣着做什么?大英、荃哥儿,怎不去迎接贵客!”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以微服突然造访的孙浣裳就像是一个谜团,成为了钟家上下关注的焦点。

  虽然他与钟若兰的婚事还有一段时间,但钟家人早就将他视为了自家人,相见之时自然是亲热不同凡响。

  钟若英以大舅子的身份,引领他拜见老太爷、老太太及各房长辈。

  待拜到黄师父跟前时,孙浣裳的太阳不觉突突。

  黄柏生之名他没少听说过,在济南府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没想到竟然是钟家的座上宾!想来他这桩婚事选得委实恰当。

  因存了交好之心,秉承“爱屋及乌”的原则,言下就对柳静言颇多欣赏之词。

  静言只温和澹然,谦让有加,并不多做言语。

  那一番林下风姿,纤尘不染,令孙浣裳无端怅惘。回想起自己年少之时,何尝没有幻想过要做这样一个浊世佳公子?

  可惜啊,可惜。天意弄人,世路坎坷,由不得任性。

  虽说他官居八品,体面又好听,可终究比不上这位医户公子。父有美名称世,母承封号在身,朝廷许其三代免役,这是何等的荣光!衣食无忧,安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人生若此,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过来女眷这边,除了若兰因婚前不便相见自行避开了,坐中平辈的纷纷起身敛衽还礼。

  即使是对老太爷、老太太也仅仅是一揖到底的孙浣裳,却在拜见叶氏的时候,忽然撩袍屈膝,跪了下去!

  阖宅哗然。

  叶氏给震得忘记了反应,呆呆地望着脚下的男人,只觉得头晕目眩,仿佛病情突然加重了。

  她对这个男人无法产生好感,这一跪,非但未能消除她的幽怨,反倒加剧了嫌憎。

  这算什么!以为用这样的方式,凭几句“不忘昔日大恩大德”的话就能消泯一切恩怨?

  这就是他的报恩方式?

  倒是轻巧!

  当此时,叶氏恨不能拾起笤帚轰他出门,可是,她发现自己双手重逾千钧,浑身抖得攒不起力气来。

  她能做什么?

  连下人们都看不下去了,窃窃私语地指责她“小气狭隘”、“刻薄尖酸”,什么男儿膝下有黄金,身为朝廷命官,除了天地父母,便只有北面的君王可以跪拜,而今却跪了一介民妇,这是何等的尊崇!得用多少银子才能换得到!为何不知足?难道不该诚惶诚恐吗?难道不怕折了寿命吗?有多少不满不能放弃?身为大户人家的媳妇,就这点儿肚量、胸襟?难怪老太太一向不予重用呢,这样的待人处事,还真是够呛!

  是的,她已经成为了众矢之的,若不放弃罅隙,势必要沦为下人们的笑柄。

  这个男人哪里是在报恩,分明是在陷害她!

  这就是哑巴吃黄连啊,有苦也说不出。

  这个男人是有备而来的,既知三房回归,今后难免会抬头不见低头见,为自己言行便利着想,便定下了这样的一个计策,在这样的一个日子,堵住她的去路,把她、把三房逼上虎背。

  这一跪之后,既往不咎。落魄时的慷慨相助,食言而肥的婚约,悉数化作云烟,从此不再提起。

  不愧是读书人,想得果然深、看得果然远!

  可怜的若苏!早知道会遭遇此等尴尬,就不让她过来了。

  耳听得老太太一迭声心疼地让起来,叶氏暗中颓然地叹口气,担忧地看向自己的大女儿。

  这一看不要紧,竟然发现若苏不见了!


  (https://www.xdzxsw.cc/book/10202/6043372.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