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东鲁传 > 85章 二房隐忧

85章 二房隐忧


  “这儿不错,清静又敞亮。”曹妈的声音忽然就到了门口。

  若萤的心倏地抽紧了,下意识地朝着就近的温暖缩去。

  但很快地她就意识到自己反应过度了。

  透过一丝门缝,只见二太太和曹妈站在了阶前的扁柏下。

  原来,她们只是想要借着荫凉说话儿。

  二太太四下瞭望着,感慨道:“论起来,这座寺庙荒了也有七八年了。还道就这么垮了呢,谁知道又好起来了。”

  曹妈点点头:“凡事有兴衰起落,可不是这个理儿么。”

  “曹妈妈在这儿说这种话,倒显得越发有意思了。”

  曹妈矜持地微笑道:“都是些常理儿,只是咱们听惯了,反倒不上心了,所以,有时候难免就要吃点亏。”

  二太太默了片刻,幽幽道:“可不是呢。谁也没长前后眼,有太多事儿,一时想不到、想不周全,就会惹来大麻烦……”

  “太太做的够好了。来之前我们奶奶还在说呢,太太这一招用的恰是时候。倒是太爷那头,我们奶奶有些生气,当初作出那样的决定,委实草率了些。听说,转过头来就开始置办家什?”

  二太太着恼道:“可不是!出去没几天工夫,就一气买了俩车子。听说还在盘算着买大牲口呢。镇子上的人,没有一个不知道这件事的。做人不待这个样子,这不是存心让咱难堪么……”

  “说的就是!”曹妈义愤填膺,“我从前看着三太太,觉得还是多么刚强要面子的,怎会干出这种欠考虑的事儿来。”

  “可不是刚强。孩子们不管去哪家玩儿,不许吃这个、不许用那个,生怕人给下药下毒似的,把人当贼一般防着。一家子,你见过这样儿的?”

  “别的都能忍,只这次,我们奶奶气得足有两顿没吃没喝。这是明摆着想要葬送掉这个家啊!这得是多大的仇恨?老婆子活了这把年纪,还真没见过这样的人家呢!”

  曹妈气得脸都红了。本该扇向二太太的团扇,朝着自己狠狠地扇了好几下。

  “我们都不好说什么的,一家子,打起来、骂起来难道很好看?就这样,我们都什么也没说。外头倒好,可把咱家说得一文不值了。他四叔倒是个场面上的人,见多识广,那一阵子还不是给气得跑到太爷跟前,好一顿抱怨,说都是那一纸绝亲书给闹的。爷儿俩吵吵起来,太爷砸碎了好几个杯子,你说,这都些什么事儿嘛!”

  “家和万事兴,事到如今,生气上火都没什么用,倒是正经想个对策才好。”

  二太太愁苦地叹息:“这话谁不会说?可是,说来容易做来难哪!”

  曹妈低垂的眼睛好象两片锋刃:“也是咱们太厚道了,换作小人,把咱新明律搬出来,别的不说,就这子证父、弟陷兄的罪名,就够坐上半辈子的牢了。”

  二太太喃喃道:“所以……才会想到用儿子来做文章吧……”

  “所以说,太太,你千万别慌。我们奶奶说了,你和二老爷的心情,她完全能理解。我看着哥儿如今倒跟你亲,这可是好兆头。没听说吗?撼山易,撼心难。不慌,沉住气。你若是显出着急来,岂不是让人抓住了弱点?要是趁机要这要那狮子大开口什么的,难道太太全都能答应?”

  二太太拖着曹妈的手,弱弱道:“我总想着不至于那样……哪至于呢……都在一个街面上,怎么会好意思呢……”

  曹妈嗤地笑道:“太太,欲速则不达。且耐住性子看吧,等着看上头怎么决断。处置合适的话,这事儿就算了。要是伤及到命脉,我们奶奶第一个不会罢休。再说了,咱也不是没有还击之力。”

  “说的是什么呢。自打上次你们奶奶送信来,说咱家出了个少年英雄,从那会儿开始,我这颗心就没安稳过。丫头婆子都劝我吃饭,可是,遇上这种事儿,谁还能吃得下去!”

  “英雄?”曹妈讥诮道,“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太太怎么倒怕起一个小毛孩子了?”

  “这么说,太爷那边可是有消息出来了?”

  曹妈沉吟了一下:“太太知道,我们家爷虽然管的事儿不少,可王府的庄子可不止一处两处,庄子距离王府都还有些距离。就是上头有什么话儿下来,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传到耳朵里的。何况,还是这种公事。王府不问政务,太太也是知道的。但是,消息什么的倒还能有门路打听到。只是临近秋闱,从上至下,都在找罗考试的事儿,寻常的诉讼、纠纷什么的,倒要靠后延了。”

  二太太忧心忡忡:“但愿能大化小、小化无。说真的,我还真怕小孩子口无遮拦,说太多不合适的话,平白给咱们添些罪名。毕竟,当时是个什么情况,只有当事人才清楚。”

  曹妈的语气显出几分沉重:“不是我说,就没见过这么无法无天的,当街告状!这要是再大上几岁,那会容她开口?早就一棍子打一边去了!她以为朝廷命官是干什么吃到!”

  “这么说,你们奶奶那边,也没弄清状子上写的什么?”二太太重又紧张起来。

  曹妈笑道:“小孩子说话,能信得?她说白就是白、说黑就是黑?两位大人一把年纪,难道竟给个小孩子摆布?传出去岂不成了天下的笑话!谁没有嘴巴?上下嘴皮子一吧嗒,想听什么没有?”

  仿佛没有听到她的安慰,二太太自言自语道:“也不小了,过年就是十岁的人了。也是该议亲的人了。”

  曹妈越发笑得阳光了:“太太真是的,人家都那么生分了,你倒还在替人操心这个、操心那个。”

  “怎么说,也是一家人。那几个孩子,都是我看着长大的,怎么能不想。又生在那样的家里,将来可怎么办啊!”

  曹妈道:“我看太太是在替古担忧。人家出去后,倒是活得有滋有味,哪用得着咱们操心。说不定,早准备下嫁女娶媳的钱了。”

  “你说的何尝不是……”

  两个人有志一同地把这句话当成了玩笑。

  “大姑娘倒不用担心了,眼下光预备嫁妆就行了。大嫂的几个孩子,都是有出息的。”

  说起儿女,二太太心里又是羡慕、又是伤感。

  “都说是这孩子造化大,实说起来,这全都亏了她姑。”

  曹妈就不免一脸的得色:“这都是老天爷的安排,正经的家中长姐都还没议亲呢,后头的你着什么急?再说了,哪家谈婚论嫁不得经过家长的同意?有些人,她就是自私。也不掂掂自己的分量,能不能担起那福分!”

  这婆子倒是机灵,一句话,轻轻松松地就把坏人姻缘的恶事儿说得冠冕堂皇了。

  二太太赶忙顺着道:“可不是这个理儿!”

  曹妈惋惜道:“英大爷是个有担当的,头一胎就给家里留了后。哥儿有是个得宠不惹事儿的,好好培养,将来这个家不愁不兴旺。”

  二太太低头看着自己的纤纤十指,微微有一点嚼蜡的意味:“是啊,太爷也算后继有人了……”

  大太太那么精明,只要她活着一天,二房就甭想着玩什么花样儿。英大爷识文断字、交游广泛,是个里里外外吃得开的。

  他那媳妇儿是卖油郎的女儿,虽然不声不响低眉顺眼的,可是留心看,她却是跟着大太太亦步亦趋,几乎形影不离。

  这才是最厉害的呢。

  同样都是做太太的,这差别也太大了。人家大房跟着的是媳妇儿,将来是要当家立纪的。可她身边跟着的是什么人?一个小妾而已。

  要不是大房的嫡孙儿青眼有加,她才不会无聊到腰上别着个妾室走来走去呢。

  二房真正是穷得只剩下姨娘了。好不容易有个二姑娘,却是个极有主见的,跟她一点都不亲。

  弄得好像她是个妾,而死去的二姨娘才是正经的当家主母似的!

  “我们姑娘……”

  一言难尽。

  曹妈对她的心思可是拿捏得很准,当下宽慰道:“我们奶奶说,二姑娘是个有灵气的,不愁将来没个好归宿,叫太太你别着急。等到二爷大比之后,再商量下一步怎么走。”

  “她姑姑真这么说的?”二太太感到安心了许多,“我跟你家二老爷常说,她姑这要是个男人,钟家现在怕还要好很多呢。”

  曹妈笑道:“我们奶奶那个脾气,可不是个急的!说出来也不怕太太笑话,老婆子走之前,我们奶奶才跟我们家爷吵了一架呢。”

  二太太吃了一惊,忙追问原因。

  “还不是为老爷要纳妾的事儿。非要在屋里安个人,我们奶奶不让,两下子就闹僵了。”

  “然后呢?”

  在说这话时,二太太口中噙着酸。她能听得出曹妈的炫耀之意,隐隐包含着对她的轻视。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谁叫她生不出一子半女来呢?按照律例,她这是犯了“七出”之首罪。

  倘若五十岁之前仍旧无所出,钟家就有充分的理由将她驱逐出去。

  假如她想留下,就必须得有一个儿子,不论是亲生的,还是过继的。不论是买来的,还是拣来的。

  为了这个儿子,她必须接受丈夫接二连三地纳妾。在姨娘们还没生出孩子、未到被变卖的年限之前,她不得不迁就她们,否则,稍有不悦,就会被冠以“妒忌”的罪名。

  凭着这一条,钟家也可以将她撵出去。

  当然,还有别的方法留在钟家,那就是符合“三不出”原则。

  娶妻时,妻族在,而休妻子时妻族散亡的,不出;

  与丈夫一起为父亲或母亲守孝三年的,不出;

  娶妻时贫贱,休妻时富贵的,不出。

  这三条,前后两条她都不符合。只有中间一条,倒还能贴上去,但也要看钟老太爷和老太太究竟能活个什么寿命才能确定。

  总之,她这个位置就是空中楼阁,说不准哪天这个“二太太”就要换人做。


  (https://www.xdzxsw.cc/book/10202/6043353.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