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东鲁传 > 69章 市井偶得

69章 市井偶得


  一向过宝山必不空手的若萤欣然同意。

  但是静言却是陪不得了。不胜酒力的他只能挂在无患的身上才能立得起来。

  “这个样子,老夫人一定会揭了我的皮。”无患愁眉苦脸。

  听说事态严重,若萤就不敢勉强他留下。

  虽然,她很想跟他结伴夜游。

  送走了静言主仆,这边徐图贵的朋友也陆续地四散离开了。最后剩下若萤,跟在徐图贵的身边,脚后跟上跟着个徐聪,三个人慢慢地踱向热闹的人群。

  所谓逛街,到底免不了跟鲁王府碰面。

  实际上,占据将近半个济南城的鲁王府根本就是这座城市的话题中心。

  徐图贵是个很好的向导,细心、耐心、热情,而且对这座城市了解甚深。

  他会指着朱红的一带告诉若萤,那是王府的宫墙,有两丈多高的。宫院四面辟有四个门:南门称作“端礼”,是正门;东门称作“体仁”,西门叫作“遵义”,北门称作“广智”。

  四方大门前均立有牌坊。正门外还有一座砖砌的影壁,影壁后有半圆形围墙,墙的东、西各开一门,即东辕门和西辕门,是供人出入的。

  跟若萤说起王府内的美景,一般人根本无缘得见,就算是本地的名流高士,也要有恰当的机会才得以进府观光。

  若萤默默点头,心想难怪朱诚对她那般不满。他还真没有说大话,她能进王府,简直就是上辈子烧香拜对了神仙。

  只不过这件事若是告知徐图贵,他八成又要咋呼起来了。

  “那是天地坛。”徐图贵远远地指点着,它们都在王府前面,社稷坛西坛南向,祭的是社稷。山川坛东坛北向,祭的是境内的山川、冯玉、雷雨,旗纛、城隍诸神。

  每年的夏至或冬至日前夕,鲁王都必须香汤沐浴,忌荤吃素,在日出时,登坛举行隆重的祭祀礼,祈求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拥有着东昌、兖州的邑地以及济南府属的白云、景阳、广平三湖之田,再加上济南城课税的一半都是王府的,这样的富贵荣华,可是真龙天子所赐,哪能不适时地表达一下感恩与敬畏呢?

  比起平头百姓的田间稼穑之苦,起个大早、吃几日素、跪拜几下又算得了什么艰难!

  “你来晚了几天,错过了中元节的热闹……”

  相隔不过数百里,济南城的中元节跟合欢镇的就有很大的不同,相比之下,更加隆重、繁琐。

  中元节前几天,市面上就有卖冥器的,卖时鲜瓜果的,卖油饼馅饼乳饼丰糕的,色彩斑斓,叫人眼花缭乱。

  百姓要在七月底之前进行祭祖仪式。平常日子只对先人祭拜,并不挪动先人的牌位。但到“七月半”这天时,则要把先人的牌位一位一位请出来,恭恭敬敬地放到供桌上,并在每一位先人的牌位前插上香,每日晨、午、昏,供三次茶饭,直到七月三十日送回为止。

  有先人画像的,届时也要请出挂起来。

  祭拜时,依照辈分和长幼次序,给每位先人磕头,默默祷告,向先人汇报并请先人审视自己这一年的言行,保佑自己平安幸福。

  将先人送回时,要烧纸钱衣物。

  有些人家甚至还会隆重请来僧、道诵经作法超度亡魂。

  除了祭祀祖先,民间还要祭祀土地和庄稼,祭祀完毕,将供品撒进田地。烧纸以后,再用五色纸条缠绕在农作物的穗子上,以求能够避免冰雹袭击,秋来获得大丰收。

  但是,最最好看的还是鲁王府的盂兰大会。

  大会在王府的广智门口进行,由鲁王亲临主持。

  僧人们在以唢呐为主的吹奏声中诵经,放焰口。

  上元张灯在陆地,中元张灯在水里。

  晚间必定会在濯缨湖中燃放河灯,超度水中的落水亡灵与孤魂。无数盏大大小小的荷花形河灯放入缓缓流动的湖水中,星星点点,闪闪烁烁,灿如繁星在天。

  岸边,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喧哗贯云,此间繁华一时无比。

  “真武庙也很可观,数不尽的人排队去道观里取用圣水……”

  “圣水?”

  终于有一件事能够引起若萤的兴趣了,徐图贵自然是精神大振:“你不知道吧?真武庙可也是王府的,原来是前朝修建的,就位于大明湖东北岸,底座是七米多高的石镶土台。你要是站到那里看,就能看到。那可是济南城最大的道观。”

  徐图贵殷勤地领她走上一座小桥,指给她看。

  “真武庙的正殿后头的净乐宫,是王府修建的。因为咱鲁王爷信奉黄老之术。殿内有圣父圣母的坐像,两侧侍有玉女,手持石榴、仙桃。墙上的壁画,都是演奏、舞蹈、献果的祝寿场面,好看得很。鲁王每年都要进去献礼供奉,派有专人按时对庙宇加以修缮……”

  有一年施工,因为工期很长,而大明湖畔的水井水质太苦,数百名工匠要吃水,必须去西边数里之外的罗姑、玉环二泉处汲取。

  当时天热路远,取一趟水费时又费力,简直苦不堪言。

  忽然有一天夜里,鲁王在梦中得到神灵明示:泉在北。

  次日一早,鲁王即按神灵所示之处,令工役凿挖,居然挖出了一口甘泉,从而解决了工匠们的吃水难问题。而此泉就给命名为“感应井泉”。

  “是真的,除了感应泉,周围的水井全都是吃不得的。改天我带你去尝尝,你就信了。”

  “好。”

  若萤不禁笑眯了眼睛:世上事,果真是无独有偶。鲁王朱镝开凿了一口清泉,使得真武庙更添神秘灵验,而她却以一口苦井,盘活了一座半死的寺庙。

  一道、一释,论功德,她似乎并不比鲁王爷差嘛!

  说话间,两个人已经走进了集市中。

  合欢大集要几天才能赶上一次,而这里的集市则天天开着。不比不知道,一比才发现,合欢大集有多么地局促、喧嚣、混乱。抬头即屋顶,低头是黄土,前方则是障目的后脑勺儿,这就是全部。

  而眼前的贸易坊,却如同宝塔,层层叠叠望不到头,每一层都充满着诱惑。人行其间,有如置身宝山、舟行瀚海,顿生渺小之感。

  依着徐图贵的意思,是想带若萤看看最高档的珠宝一条街,却被若萤拒绝了。

  她想看看这边的生资市场。

  民以食为天,农户之家全指望着那几亩土地过活,如何能增产增收,这是必须要考虑的现实问题。这一季的小麦瞎了,豆子、芋头的产量势必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有没有别的法子能弥补损失,解决将近一整年的吃粮难问题?

  乍听到她的要求,徐图贵愣了一会儿,但很快地他就明白过来了,再看向若萤的目光,充满怜悯与钦佩。

  “小四儿,哥哥不如你。”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他听说过也看见过类似的情况,但是,没有一个人,在若萤这样的年纪,有着跟她一样的远见与思虑。

  乱花迷眼,迷住的是别人;花花世界,困得住别人却动摇不了她。

  这份定力,令人折服。

  能有这样的亲戚、朋友,是他的造化。

  济南城里的作物,并不会比合欢镇的作物更丰富。倒是有几家出卖南方物产的,不过就是买了去图个新鲜。想要在本地种植增收,几乎是不可能的。光是如何能够安然过冬,就是个大问题。

  一路走来,若萤暗中摇头。

  “你到底在找什么?”徐图贵闷了一路,终于忍不住了。

  找什么?

  若萤顿住脚。当然是生机、出路、能够启发人的东西。

  但究竟那是什么,她也说不清楚。

  此时此刻,她就如同身处迷雾,难辨方向。

  烦闷地游目四顾,无意中,就被一簇浅绿数点火红吸引住了。

  一位老花匠,翘腿坐在秾红深绿之中,正跟旁边的几个同行大吹大擂。听他说话,中气十足;看他本人,精神矍铄。

  也难怪他莳弄的花草都那么地旺醒。

  但若萤瞩目的并非这么,她的全部身心,都被几株奇怪的植物吸引去了。

  是番柿子。是花匠从一个走海运的大户人家那里偶然得来的。据说,那户人家自己也说不清这东西是打哪里来的,也许是别处风吹来的种子,落在墙角,结果就发芽成长起来。

  开花是小小的、白色的。花谢了之后,开始挂蕾。起初是绿莹莹的,待到秋来,叶子枯萎,那果实就红的好像一团火。

  不去理论,它就会一直挂在枝头,直至干透,也不会掉落。

  是一种从未曾见过的怪物东西,性子也很霸道。若是破损的皮肤不小心碰到这东西,就会有一种火灼的痛楚,叫人难以忍受。

  所以,这是一种有毒的、严禁孩子们触碰的可怕的东西。

  这么诡异的东西,老花匠并不敢多种,统共就养了三四盆、十来棵。图的是个绿叶红果,鲜艳可喜。加上生的规矩,并不会枝蔓纵横、牵连不断,作为案头清供倒也赏心悦目。

  他见若萤对此感兴趣,唯恐她不知深浅,胡乱去碰,就在一边不停地提醒她小心:“看看就好,千万不要碰!”

  “济南城果然很大,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都有。”若萤蹲在番柿子前面,自言自语,“好不容易来一趟,得捎点稀罕东西回去才好。”

  “两文钱,小兄弟若看好,赶紧下手吧。你看看这个市场上,还有谁有这个东西!绝对稀罕!”

  徐图贵马上就喊徐聪给钱,有多少,全都买了来送给若萤。

  “咱全买下了,那才叫独一无二呢。”

  若萤阻止了他的慷慨举动:“两文钱能买一堆好吃的呢。这东西中看不中用,白瞎了钱,不要。”

  说着,朝他递了个眼色,作势要走。


  (https://www.xdzxsw.cc/book/10202/6043337.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