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东鲁传 > 44章 麻烦上门

44章 麻烦上门


  “你不知道他们说的,比唱大戏的还精彩。什么‘借刀杀人’、‘苦肉计’、‘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全出来了。还有曹氏兄弟的故事呢,什么‘同室操戈,相煎何急’,呵呵……”

  若萤越说越兴奋,竟至于失笑。

  若苏忙不迭又去捂她的嘴,噤声不止:“嘘!别那么大声,别吵醒冯姐姐。这又不是什么好事儿,你怎么能笑呢?”

  若萤仰着下巴斜睨她:“怎么不好笑?他们明明就是在说书,又没有看到现场。”

  “这些话,不准告诉任何人,听见没?”若苏惴惴地一再叮咛。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若萤冷冷道,“这些事儿,一旦传起来,比急递铺还快。我听到的时候,还不知道传了多少道、多少人了呢。”

  眼角瞥见冯恬的身子动了一下,她忽然就转换了话题,似乎又变回一个没心没肺的小孩子了:“我还是觉得有点饿,怎么办?”

  若苏跟不上她的节奏,顿挫了一下,和声道:“你也许要长个子了。你去看看,娘回去了没有,让娘给你弄点吃的。饿着肚子睡不着觉,多少你得吃上点儿。”

  若萤动也不动:“娘?你放心,她那个脾气,要走早走了。肯定一晚上不会挪窝的。家里头一个人也没有,黑咕隆咚的,吓死人。”

  若苏叹口气,自觉得FEN身乏力:“要不,你去外祖父那边吧。晚上有野狗,小心别给咬了。小心走路,别绊跟斗。”

  “我不怕野狗。”若萤一本正经中充满着勃勃的斗志和期望,“要是碰上了,两棍子闷死,明天正好有狗肉吃了。狗肉滚三滚,神仙坐不稳。”

  “可别!”若苏信以为真,当即变了脸色,“你可别去戳弄它们,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给咬到了,可是要死人的。听见没?你胆子就是太野了,总有一天要惹出大事儿来……”

  她战战兢兢地看着面前这个表面呆滞、内里暴烈的妹妹,深感头疼兼无力。

  想想也是,除了那枚绣花针,她还能操控住什么?

  比起来,她连若萤的一半都不如。

  深思下来,有什么是若萤不能干、不敢干的?

  一想到她为维护这个家所做的努力,若苏的心不由得就软化了。

  不管怎么样,只要一家子都好好的,就比什么都好。娘不是常说吗?没有迈不过的坎儿。

  就如进来时那样,若萤悄无声息地溜走了。

  可是她所带来的传闻,却如同火药,在若苏心里一次次炸响。

  别人的荣华富贵,跟她没关系,她关心的只有一点:难道自己的母亲兄弟竟是被冤枉的?!

  那么,凶手是谁?为什么要这么做?一定要踩着三房才能爬上去吗?

  三房在他们眼里,到底算什么?

  都是一家人,都是亲戚,为什么要这么狠、这么绝?

  就算是事情败露,彼此绝了往来,都没关系吗?

  三房的存在,就是为了满足某些人的利益需求,而一旦用过了,就可以毫无眷恋地扔得远远地吗?

  不是一家人吗?血浓于水的一家人,不是应该互帮互助、互敬互爱吗?

  母亲平时教导的,为什么会用不上、用不到?

  母亲教的,怎么会是错误的?可是如果不是母亲错了,为什么这个家里的所有人,都跟母亲说的背道而驰?

  还是说,众多人坚持的才是大趋势,母亲的那一套,已经行不通了?

  走了神的若苏此时尚未察觉,本该熟睡的冯恬不知何时已经坐了起来。

  待到若苏恍然有所意识的时候,猛然转头,恰好跟冯恬直勾勾的眼睛对上。

  若苏吓得一哆嗦,差点失声尖叫。

  “冯姐姐,你……怎么了?”

  冯恬置若罔闻,烛光摇曳,使得她那张陌生的脸越发地鬼魅可怖。

  若苏扶着桌子慢慢站起来,一时间不敢靠近前去。

  渐渐地,她察觉出了一些端倪,貌似冯恬看的并不是她,而是她身后正对的方向。

  受到那眼神的牵引,若苏不由得慢慢转过头去,身后却是什么也没有。

  她霎时就出了一身的冷汗。

  莫非,冯姐姐也跟若萤那样,能看见别人看不见的……脏东西?

  若苏抓紧衣衫,暗中发抖。

  良久,冯恬幽幽地开了口:“什么时辰了?”

  声音又枯又哑,一点熟悉的感觉也没有。

  若苏战战兢兢道:“子时刚过一点……”

  冯恬仍旧保持着那个僵硬的姿势,毫无色彩说道:“辛苦你了。现在,帮我拿镜子来。”

  她脸上涂抹着浓厚的药膏,一头黑发披散着,衬着白色的中衣,越发白的像雪,黑的像夜。

  若苏难以抑制地联想到了黑白无常。

  再听她的声音,哪有一丝温度?倒像是掺入了冰渣滓的沙子。

  若苏不敢怠慢,急忙从妆台上拾了一把花好月圆手持铜镜递过去。

  冯恬就像是打量一个陌生人,仔仔细细地端详着镜中人。不时地挑眉、眨眼、微笑,旁若无人地做出种种表情。

  那份认真、执着,看上去是那么地诡异、惊悚。

  看得若苏鸡皮疙瘩掉一地。

  她隐隐觉得,冯恬好像是鬼上身一般。眼前所见,根本就不是素日里的那个冯恬。

  一丝熟悉的味道也没有。

  “让含笑进来,你可以走了。”

  冯恬忙中偷闲般丢过来一句。

  若苏并不能领会她的意思,只道她不满意,便赶忙道:“要做什么,姐姐只管吩咐,我做得来的。”

  也许,冯恬是想解手吧?若苏暗中想道。

  冯恬突然“啪”地将镜子拍在床榻上,厉色喝斥:“叫你走,你没听见?还是说,我的丫头也给打死变卖了?”

  这口风很差,苗头很不好。

  若苏何曾见过她发怒?惊疑之下,再不敢多嘴,赶紧去门口唤了杏儿进来。

  “门关好,不许任何人进来!”

  身后,冯恬阴恻恻地命令着。

  房门掩上的瞬间,若苏看见床边的冯恬揽起了一侧的长发,对着镜子嫣然一笑。

  仿佛在多情的岁月,邂逅了多情的人,她的声音忽然变得温柔多情,带着循循善诱,含着无限憧憬:“睡不着,说些有趣儿的事情吧。说说,这两天你都听见了什么、看见了什么。”

  ……

  冯家人的突如其来,把钟家上下弄了个措手不及、人人仰马翻。

  彼时,钟老三刚被老太爷一封急信生生从县衙拽回来,双脚刚刚踏进钟家大门,气都没顺过来呢,后脚冯家的一票老少爷们就气势汹汹地杀了过来。

  里里外外的家丁、护院试图阻拦,还没等靠近,就被抽到一边去了。

  冯家是有备而来的,个个手里攥着趁手的家什:铁骨扇子、马鞭、戒尺、皮带。

  他们从大门口一路嚷嚷着进来,口口声声要见冯姑娘,要带自家姑娘家去。

  正值午饭刚过,里外静悄悄地,都在准备午睡了,忽然间鸡飞狗也跳,倒像是强盗破门一般,上上下下哪有个不惊、不乱的!

  婆子丫头们东躲西藏,避之不迭。

  慌乱之下,也顾不上什么礼数规矩了,直接就大声喝斥起来。

  听说舅子来了,钟大老爷愣怔了好一会儿:“马上就要收麦子了,不逢年、不傍节的,这是要干什么?”

  听说是冲着冯恬来的,钟大老爷直觉地就想往炕洞里钻。

  他是见过冯恬的伤势的,委实地触目惊心。眼下还没消肿,哪里禁得住人看?要是给冯家人瞧见了,还不得火得把钟家的屋顶都掀翻。

  “爷,你要干什么去?”大太太一把拉住他。

  钟大老爷面红耳赤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

  几十年的夫妻,大太太怎能不了解他什么脾气?

  当下哭笑不得:“事情已经发生了,逃避只会显得咱们心虚理亏。但是,别忘了,动手的可不是咱们。”

  钟大老爷迟疑的工夫,大太太已经唤了人过来,得知老三已经进了大门了,说不准已经跟冯家的人对上了呢,大太太就松了口气:“他们那头做出来的麻烦,是该由她们扛着。”

  说着,亲手帮钟大老爷更衣。

  考虑到今天情况特殊,故意避开了鲜艳的衣衫,只捡素净的常服穿了。

  轮到收拾自个儿时,见丫头拿起胭脂盒子,大太太赶忙制止了。看看铜镜里的人,不施脂粉,面色、唇色都有几分倦怠,大太太就觉得很满意。

  “就这样儿吧。”

  为了侄女儿的事儿,她可是吃不香、睡不安呢。

  抿抿耳际的头发,大太太落后半步,跟着丈夫出了门。

  站在廊下,打量着两旁毕恭毕敬的下人们,大太太水平无波地问道:“你们大爷呢?告诉他,要去老太太那里可以,只别带鸿儿。闹哄哄地,别把孩子吓出个好歹来。”

  下人们齐声应了。

  大太太的眼睛瞬间变得冷冽无比:“我跟老爷不在的时候,看好门户,任何人都不许进来。表姑娘需要静养,暂时任何人都不见。”

  这就是明白无误的警告了,下人们屏气敛息,应声嗡嗡。

  即使是自以为考虑得很周全了,大太太仍旧十分地恼怒:冯恬的事儿一出,老太爷、老太太那边就即时发下死命来,严格禁止消息外传。

  明明做得很隐蔽了,怎么才睡了一觉,风声就传进了冯家人的耳朵里了呢?

  两家子中间隔了百八十里地,到底是谁走漏了口风?

  看来,抽时间是该好好地整治整治家里的风气了。这些乱嚼舌头的,都该吃哑巴药了。

  出了大门,在夹道里遇到了二房跟四房的。

  “大嫂……”

  二房邹氏像捞救命稻草般抓紧大太太的手,整个人都在瑟瑟发抖。

  “孩子出了这种事儿,哪个爹娘不着急?”大太太端着稳重,轻声地安慰道,“又不是弟妹你做的,怕什么?”

  她的冷静很好地安抚了邹氏的不安:“可是,萧哥儿是因为我——”

  大太太打断她的话,严厉地质问道:“弟妹这话说的!没有弟妹,难道这个家就不许孩子进来了?传扬出去,别人会怎么看老太爷、老太太?里外竟是这么区别的?身为地方‘老人’,竟是连一碗水都端不平么!”

  邹氏悚然一惊,紧咬住下唇,不敢再多说什么了。

  多说多错。大嫂的警告果然很管用。

  大太太见她终于舒缓下来,满意地掠过视线,投注在汪氏手上牵着的小人儿上,心里不免有些不快:“五姑娘不用午睡吗?怎么把她也带来了?”

  汪氏纯粹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而来的,话里话外都是一派轻松:“这孩子一刻也离不得人。待会儿醒了,怕她哭闹,索性一起过来看看。”

  “过年就八岁了,总这么依赖爹娘可不成。难不成日后嫁人,还要捎上爹娘做伴儿?”

  邹氏的笑话纯属自我排遣压力。

  “我还想着养个老姑娘呢。”

  汪氏满目宠溺地看着女儿,言下流露出的富足意味让在场的两个妯娌暗中吃味。

  大太太轻描淡写:“孩子的造化大,摊上了能干的爹娘,这是她的福分。”

  “哪能光生不养?一旦生养了,自然是要给她最好的。”汪氏矜持地微笑着。

  这时候,兄弟妯娌几个就同时联想到了三房。

  老四故作烦恼地叹气道:“不说赔得起、赔不起,就三哥那个脾气,等下别打起来就算是万幸了。”

  “小孩子,做大业啊。”老二沉痛的语气似乎包含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玄妙。

  “这要真赔起来,三哥拿什么赔?萧哥儿要是大哥或是二哥的儿子,倒还好些。”

  生意人,三句话不离钱字。

  老二突然就刹了一脚。


  (https://www.xdzxsw.cc/book/10202/6043312.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