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小说网 > 东鲁传 > 29章 乍现锋芒

29章 乍现锋芒


  绿林尽头绿陂婵媛,清浅的溪流柔顺地缠绵着山形,倒映着蓝天白云。

  古木草庐,野趣盎然。

  有美一人,白衣胜雪。蓦然一瞥,似春风初度、春水澹澹。

  若萤呆呆地忘记了眨眼,生怕一眨眼,眼前的一切都会消失无影。

  这是她有生以来所见过的最好看的人,一个少年,像是一块上好的羊脂白玉,温润、干净,见之忘俗。

  他的气质,比大显还像个与世无争的隐士;他的风采,只能自诗文字画中领略。

  他静静地坐在杏花浓荫里,仿佛一朵白云歇脚在人间。

  无知无觉无悲欢,不着纤缕羁绊、不为埃尘动容。

  仿佛一直在那里,无论见,或不见;来,或不来。

  然后,他抬起头,微微一笑,好像满山满谷的花儿全都劈里啪啦地开了,一路开进人心,诱惑得一群蜜蜂轰然躁动。

  “是若萤吗?站在那儿干什么?过来吧。”

  少年一开口,像是清茶二泡,满含着阳光、雨露和芳香。

  若萤就跟鬼使神差的一般,乖乖地走向前去。

  少年已经弃了黑子站起来,长身玉立地朝着葛衣青襟的她伸出手。

  若萤一反常态,毫无戒备地把肩上的包袱递了过去。

  这个动作浑然天生,似乎已重复过无数次。

  “有些分量,累到了吧?”

  面纱后的若萤,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别人的问候,总是带着三分客套,可他的关心,竟像是经年的老友,令她深感亲切与安慰。

  这是跟家人给予的感觉完全不同的体会。她不太清楚这意味着什么,但是却十分明白一个事实:她喜欢这个少年。

  就好像喜欢一朵花、一棵树,单纯的,没有任何企图,单纯就是想要亲近。

  若萤在石墩上坐下来,揭下了斗笠。

  “我姓柳,表字静言。杜先生是我外祖。你可以叫我哥哥,也可以唤我名字。”

  对上他温柔的眼神,若萤的脸莫名地烧了。

  他一定是把她当成胆小怯弱的小孩子了,怕她拘束,所以才会这么耐心且细心地给她解释。

  不过,他居然是杜先生的外孙,这倒是让若萤小小地吃了一惊。

  她还以为杜先生家里没什么人了呢,不然,为什么在芦山住了将近三年,从来不见家里有人来探望。

  柳静言的出现,补偿了她这两年的来回奔波的辛苦。

  早知道有静言的存在,她一定会来得更勤快些。

  “你坐一会儿,我陪外祖父下完这一盘。”拈起棋子的时候,静言不忘安抚她。

  若萤点点头,目光掠向棋枰。

  这应该是静言带来的,原木色的棋盘,陶质的黑白棋子。

  朴素无所修饰,恰是最天真的可亲。

  这是若萤第一次正儿八经看人下棋。都说认真的人最好看,静言是这样的,对面的杜先生,也是这样的。

  很显然,黑白子从某种程度上化解了杜先生的一身孤高狷狂。鹑衣霜鬓的他,这会儿瞧上去居然也有了几分大隐高士的潇洒,挺顺眼的。

  静言长的不像他,估计是随了姓柳的那边吧?无论是相貌,还是气质,这祖孙俩都相差甚远。

  若萤一次次偷眼静言的侧面,骨血尚未丰沛的少年,轮廓还不是那么分明,一味地很温和。

  她在猜,他今年大概有几岁?十三?十五?

  却已经行过冠礼了。

  这么早行过成人礼的,大抵不外乎两种情况:高门贵胄,或者是诗书世家。

  静言有可能同时符合这两个条件。

  若萤回想起了那日追寻杜先生下落的几个人。任凭他们穿的常服再寻常,仍旧掩藏不住那股子骨头里散漫出来的贵气。

  有钱人,只能称富,未必就担得起“贵气”二字。清贵的人,也不一定就是有钱人。

  所以,真正称得上“富贵”二字的,普天下也不是俯拾皆是。认真排起来,并不困难。

  富贵人家的孩子成人早,是因为家族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使然。只有成了人,才会有资格谈什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才有权利被允许参与各项家族与社会事务。

  受到那么富贵逼人的人的关注,杜先生的来历不简单,静言的背景也不会很单纯。

  要这么推断,静言早早成人也就可以理解了。

  那么,婚姻对象也差不多给提上日程了吧?或者,已经有了确定的人选?

  只是可惜得很,此时此刻,她没办法从他的表象上,捕捉到这方面的蛛丝马迹。

  没有人比他更适合白色了。

  一袭素绢白色卷草纹直身,腰间束着豆青色宫绦,上系着一块白色莲型玉佩。

  一个半新不旧的菊花纹宝蓝香囊,上面并没有绣什么花样子,也没有装饰性的穗子,就是简简单单一个香囊,却一点也不难看。好像任何东西,都只能作为陪衬出现,无法夺取他的光华。

  微微卷着袖子,玉腕素手,十指修长如笋。指甲修剪的整整齐齐,并不见讨人嫌的长指甲。

  若萤不觉就看呆了,心想也只有这双手,才配得上这个人。

  哦,不对,应该是,也只有这样的人,才配有这样一双手。

  她不觉地瞄向自己落在膝上的双手,跟鸡爪子没啥太大差别。

  她不禁心生懊恼,心想,以前怎么就没注意到这些事儿呢?姨娘和大姐她们,总是要求她像个女孩子样儿,注意一下穿衣打扮,她还嫌她们啰嗦。

  现在看来,她们才是正常的人,也比她懂的多。

  养兵千日,用在一时。哪怕临阵抱佛脚,也好过什么准备都不做。

  对于初次见面的人,第一眼很重要啊。

  静言倒是给了她一个近乎完美的形象,她呢?

  她自嘲地抽抽鼻子,然后嗅到一缕清苦的药香,确认是从静言的身上沁出来的。

  她一下子就想起端午节所见的那几个药包了。

  那样清丽的字迹,应该就是静言留的。

  这么说来,她跟他竟是错过了一次?

  美丽的端午节,浴兰、解粽、斗百草,榴花吐艳,射柳击鞠;画额避毒,彩丝续命。广殿肃而清气生,列树深而长风至;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相逢,就该在这么美好的日子里啊。

  “死都死定了,看不出来?不服气?”

  杜先生的不耐,破坏了若萤的遐想。

  她赶忙摄回心神,看向棋枰。

  杜先生并不因为有外人在,就对静言假以颜色:“以后要顶门立户的人,怎么这么黏糊!输就是输了,痛快点儿承认会死人吗?”

  他这个人,不说话的时候,看着挺正常的。一开口简直就是要噎死对方。

  改天碰到个混的,看不吃大亏!

  静言谦恭如常。也不知是涵养太好,还是经常这么给训斥,早已经麻木了。

  若萤却暗中替他不忿。

  杜先生为老不尊,仗着年纪大、资历老,就可以所信所欲地斥责后辈,这一点,跟钟老太爷太像了。

  问题是,若萤打心眼儿就不喜欢那个拿腔拿调的祖父。

  不就是下个棋吗?好心好意陪你解闷儿,怎么倒陪出不是来了?

  这种人,活该一个人寂寞。

  她就是不会,她要是会下棋,拼个鱼死网破,也势必要杀杀他的威风。

  下棋难道比拉犁扛活还辛苦?她偏不信这个邪。

  见她感兴趣,静言就给她讲解一些基本知识,从“角”、“边”、“肚皮”说起。

  “说白了,就是抢地盘吧?”

  若萤渐渐地开了窍:“假如说,这一步不这样走,而是这个样子,可以不?”

  说话间,将棋局一步步往回推演。

  “随便你下到哪块地里,都是长不出粮食来的。”

  杜先生捋着胡须,斜睨之际,尽显轻视。

  “啪!”

  几乎是跟若萤同步,杜先生利落地予以还击。

  若萤撩起眼皮掠了他一眼,心想这要是汪大胖,这会儿她不打得他满地找牙才怪。

  那样子,简直太欠揍了。

  “下棋就好像打仗,应该也适用各种兵法吧?”转头继续跟静言讨教。

  静言沉吟了一下,轻声道:“没错。”

  若萤灿然一笑,心中豁亮。

  兵者,诡道也。

  老实人斗不过流氓。你守住了仁义退避三舍,却不料对方根本就是在使诈。

  从来胜者为王,败者成寇。过程固然精彩,结果却是最重要的。

  为了达到既定目标,可以声东击西,可以围魏救赵,可以舍身成仁,可以李代桃僵。

  孔子批评过,说春秋无义战。事实上,从古至今,凡战争,又哪里有什么仁义之说?不管是带硝烟的,还是唇齿之争,拼的不过就是个人心。

  如果当真是“棋如人生”,那么,她大概知道该怎么做了。

  跟杜先生相比,静言实在太温和无害了。但是他是否明白另外一个道理:有时候杀人即救人?

  杜先生许是在山上住得太久了,太过压抑,行动间不觉就流露出迫不及待的宣泄意愿,好多地方走得嚣张跋扈,简直就是咄咄逼人、欺人太甚。

  静言尊重他是长者,逆来顺受,不惜放下男儿自尊,任由他在人前践踏,只为博他一时痛快。

  这种付出,她可做不来。

  说实话,这两年山上山下这么跑着,她也是不大情愿的。要不是冲着母亲的面子,他杜先生就算饿死在山上,又跟她有半文钱的关系!

  他杜老头儿有怨气,她钟四郎也不是泥塑的菩萨。

  吃了喝了家里那么多东西,他又给三房带来了什么帮助?

  他是不是觉得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

  有个词儿叫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有个词儿叫做“滴水之恩,当涌泉以报”。

  还有个词儿叫做“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他一个读书人,所读过的书莫不是都念进狗肚子里了?

  所以,这种人一定要适时地让他清醒一下,明白人的忍耐总是有限度的。


  (https://www.xdzxsw.cc/book/10202/6043297.html)


1秒记住大众小说网:www.xdzxsw.cc。手机版阅读网址:m.xdzxsw.cc